编辑推荐
《说文解字》是中国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也是流传最广的中文工具书,对我们学习和研究汉字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它对字的解释又反映了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这使得它不仅在中国语言文字学史上,就是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占有崇高的地位。
·内容经典 译注翔实
《说文解字》是中国最早的字典,是学习和研究汉字不可多得的工具书。为方便读者理解和学习,《国学典藏:说文解字详解(超值全彩白金版)》增加了译文和注释等辅助性项目,帮助读者扫清阅读障碍。
·图文全解 好读好看
数百幅具有解字作用的精美插图,形象地展示了每个汉字的字形和字义的内在关系及其发展历程,让读者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汉字的本义及根源。
·理想读本 藏书
科学简明的体例、精彩丰富的内容、精美珍贵的图片、注重传统文化和现代审美的设计理念,打造出一个彩色的阅读空间,是值得一生收藏、品读的珍品。
内容简介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使用人口最多、流传范围最广的一种文字,具有集形象、语音和语意三者于一体的特点。这一特点在世界现存文字中是独特的,它使汉字具有独特的魅力。同时汉字的这个特点也使汉字成为世界上最难学的文字之一。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阅读和正确使用汉字的能力,避免认错、读错、用错常用汉字?有一部书是汉字学的最基本的经典,这部书就是东汉有“字圣”之誉的许慎用毕生精力著成的《国学典藏:说文解字详解(超值全彩白金版)》。
《国学典藏:说文解字详解(超值全彩白金版)》简称《说文》,是我国历史上的一部字典,保存了大部分先秦字体以及汉代和以前的不少文字训诂,反映了古代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并且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分析文字的理论,对我们博古通今、学习和研究汉字具有巨大的意义。但由于原书是用文言文写成,且涉及的知识比较庞杂,不方便现代人阅读。为了让更多的人走进这部国学经典,我们推出了这本《说文解字详解》,对其进行系统而全面的诠释。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序言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作者是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献给汉安帝)。《说文解字》成书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
许慎根据文字的形体,创立540个部首,将9353字分别归入540部。540部又据形系联归并为14大类,字典正文就按这14大类分为14篇,卷末叙目别为一篇,全书共有15篇。《说文解字》共15卷,其中包括序目1卷。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系统地阐述了汉字的造字规律——六书。
《说文解字》的体例是先列出小篆,如果古文和籀文不同,则在后面列出。然后解释这个字的本义,再解释字形与字义或字音之间的关系。《说文解字》中的部首排列是按照形体相似或者意义相近的原则排列的。《说文解字》开创了部首检字的先河,后世的字典大多采用这个方式,段玉裁称这部书“此前古未有之书,许君之所独创”。
我们想认识任何一件事物都要从本源上去了解,学习语言也要如此。以前的大学问家总说“读书要先识字”,这个“识字”不是只知道一个字读什么音,而是要知道它的本义是什么。我们现代汉语的常用字常用义,有很多都是引申义,不是本义,这就影响了我们更好地理解前人的经典作品,甚至影响了我们很好地使用现代汉语。
《说文解字》:穿越千年,探寻汉字的生命轨迹 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汉字无疑是最璀璨的瑰宝之一,它承载着古人的智慧,记录着历史的变迁,更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根脉。而《说文解字》,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字义、字音的字典,自东汉许慎著成以来,便如同灯塔,指引着后世学者在浩瀚的文字海洋中航行。本书并非简单地复制或解释许慎的原文,而是以现代的视角、严谨的考证、生动的笔触,为读者层层剥开《说文解字》的深邃内涵,带领大家一同踏上一段寻根溯源、感悟汉字生命力的奇妙旅程。 一、 许慎其人:《说文解字》的诞生背景与作者的时代使命 要理解《说文解字》,首先需要认识其作者——许慎。这位东汉时期的经学家,不仅学识渊博,更怀揣着强烈的文化传承使命感。在汉代,文字经历了隶书的变革,字形与古文字(篆书)已经产生了显著的差异,加之传抄、刊刻中的讹误,许多字的意思和本源变得模糊不清。面对这种混乱的局面,许慎深感有必要整理汉字,廓清本源,恢复古法。 本书将深入介绍许慎所处的时代背景。东汉是儒学复兴、经学昌盛的时期,也是中国文化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官方对文字的规范和统一提出了迫切的需求。许慎正是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上,以毕生的心血,倾注于《说文解字》的编纂。我们不仅会回顾他严谨的治学态度、非凡的毅力,更会探讨他编纂此书所承担的文化使命——不仅仅是字典,更是一部关于文字起源、演变、文化观念的百科全书。本书将从历史的维度,还原许慎著书时的艰辛与伟大,让读者理解《说文解字》诞生的必然性及其历史地位。 二、 字形之源:《说文解字》的结构与解字方法 《说文解字》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创造性地将汉字按照部首进行分类,并对每个字进行了“说文解字”。本书将详细解读《说文解字》的结构体系,尤其是其首创的“六书”理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我们并非简单罗列“六书”的定义,而是结合具体的汉字实例,生动展示“六书”是如何被许慎用来分析和解释字形的。 例如,当我们看到“日”字,本书将带领读者回到它最初的象形形态,理解它如何从一个圆形的太阳图形演变成如今的模样。对于形声字,我们将剖析其形旁和声旁如何共同构建字义和字音,例如“江”、“河”二字,水旁明确了其含义,而“工”和“可”则提供了读音线索。本书还将深入探讨许慎的解字方法,包括他对字形的分析(“说文”)、字义的解释(“解字”)、读音的注定,以及他如何溯源古文、小篆,考订字源。我们还将辨析书中存在的争议之处,介绍后世学者对许慎解字的补充、修正和发展,展现文字学研究的动态性与学术魅力。 三、 字义之探:从象形到概念,汉字背后的文化密码 汉字不仅仅是符号,更是中华民族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的载体。每一字都凝聚着古人的观察、想象和智慧。《说文解字》中的字义解释,往往能揭示出汉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使用情况,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风俗、信仰、科技、生活等方方面面。 本书将选取《说文解字》中具有代表性的字词,进行深入的字义探究。例如,从“家”字的字形(居、豕),我们可以窥见古代农业社会人们对居住环境和食物来源的理解;从“礼”字的字形(示、豊),可以理解古人对祭祀与规范的重视;从“德”字的字形(彳、直、心),则能体会到古人对内在品德的追求。我们将结合历史文献、考古发现,以及其他古代典籍,来佐证和补充许慎的字义解释,展现汉字字义的丰富性、多义性以及其随着时代发展而产生的演变。 本书还将重点关注一些与古代生活、哲学思想、社会制度相关的字词。例如,通过对“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用字的解读,我们可以了解古代的衣食住行状况;通过对“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核心思想的字词分析,我们可以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本书致力于让读者明白,每一个汉字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故事,一种观念,一段历史。 四、 字音之循:追溯汉字声调的古老脉络 尽管《说文解字》主要侧重字形和字义,但它对字音的标注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尤其是在研究上古音、中古音方面。《说文解字》中的注音系统,是后世文字音韵研究的重要依据。 本书将介绍《说文解字》的注音方法,并探讨其在语音学上的意义。我们将结合近现代的语音学研究成果,分析《说文解字》的注音与现代汉语读音的异同,以及它为我们理解汉字声韵的演变提供了怎样的线索。虽然《说文解字》的注音并非完全精确,但其提供的宝贵资料,对于研究古代汉语的语音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书将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对这些语音线索进行梳理和分析,为读者展现汉字声音的古老脉络。 五、 《说文解字》的当代价值与传承 《说文解字》并非仅仅是一部尘封的古籍,它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作为汉字研究的基石,《说文解字》为现代汉学、语言学、历史学、民俗学等学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分。 本书将探讨《说文解字》在现代社会的广泛应用。在汉语教学方面,通过对字源的解读,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汉字的结构和意义,提高学习兴趣;在古籍整理与研究方面,《说文解字》是解读古代文献的 indispensable 工具;在文化传承方面,通过对汉字的追根溯源,能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书还将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新时代传承和发展《说文解字》的精神。如何在现代科技的辅助下,更好地解读和传播汉字文化?如何让《说文解字》的智慧,在新的语境下焕发新的生命力?本书将以开放的姿态,鼓励读者积极参与到汉字文化的研究与传播中来,让这门古老的学问,继续闪耀在时代的前沿。 结语: 《说文解字》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它以其深邃的智慧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奠定了中国文字学的基石。本书的编写,旨在以一种更加 accessible 和 engaging 的方式,引领读者走进《说文解字》的世界,感受汉字的生命力,体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相信,每一次对汉字的探寻,都是一次与先贤的对话,一次对民族精神的回归。本书愿成为您探索汉字奥秘的忠实向导,让您在字里行间,品味千年文化的醇厚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