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文化研究(第二十七辑)》有两个主题:意识北大汉简《老子》的整理与研究。这里还载的五篇文章,代表了目前研究的最完整成果,并奠定了未来研究的基础。另一个主题是庄子。本辑多有新颖创见,例如历史的寓言化
陈鼓应,一九三五年生,福寻建长汀人。台湾大学哲学系及哲学研究所毕业。历任台湾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校区研究员、北京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主编《道家文化研究》学刊。著有:《悲剧哲学家尼采》、《存在主义》、《庄子哲学》、《老子注释及评介》、《庄子今注今译》、《黄帝四经今注今译》、《老庄新论》、《易传与道家思想》、《管子四篇诠释》、《耶稣画像》及《周易注释与研究》等。
西汉竹书《老子》的文本特徵和学术价值
西汉竹书《老子》与严遵《老子指归》
北大藏汉筒《老子》的某些特徵
“玄之又玄之”和“损之又损之”
——北大简《老子》研究的一个问题
北大汉简《老子》初研
论道家哲学中“游”的概念
庄子与郭象——从《逍遥游》《齐物论》及郭注谈起
小大之辩——从《逍遥游》、《齐物论》、《秋水》到郭象《庄子注》
庄周《齐物论》:生命对逻辑的超越
历史的寓言化——对《庄子》历史论述的一种解读
梦的隐喻:解读《庄子》之梦
释《庄子》文本中的五个梦境
庄子相对主义的意识发生根源
郭象对《庄子》命论的诠释
以“无”为首与以“物”为首——论庄子与慎到之“齐物说”的区别
现代日本对《老子》的受容——以加岛祥造的着作为中心
论阳明心学本体论对道家形上智慧的融摄
素屏:文人、物与庄子思想
评盖建民《道教金丹派南宗考论——道派、历史、文献与思想综合研究》
评李延仓《道体的失落与重建——从{庄子)、郭(注)到成(疏)》
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天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无为而治、崇尚贵虚守雌、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诸子百家”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评分还没有认真看 书挺不错 包装很好
评分还没有认真看 书挺不错 包装很好
评分7、复活:魏晋南北朝时期,谈玄之风兴起,道家思想重新复活,不过这一次的重点不是黄老,而是对老庄的重新阐释,并形成了影响深远的魏晋玄学。此后老庄成为道家正统,一直延续至今。
评分8、潜藏:魏晋南北朝后,虽然道家思想屡次成为大乱之后治国的急救包,也是部分士大夫失意之后的精神寄托,但它绝大多数时候处于边缘化状态,只能在文艺科技等方面继续发挥作用。直到唐宋时期道家又发展至鼎盛,故学者言唐之佛教思想、宋之佛儒思想均处“伟大时期”,但其间道家实力却压倒二教。到了元朝道家继续南北朝边缘化状态。另外,道家思想曾和佛教结合,形成了中国式的佛教——禅宗,且道家对儒家宋明理学和阳明心学的形成,起过重要作用。
评分本期的最大看点是篇首的北大所藏汉简《老子》的整理和研究报告。汉简《老子》的发现,是继马王堆《老子》、郭店《老子》后古本《老子》的又一重大发现,是保存最为完整的古本《老子》。该《老子》的发现,在“老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陈先生主编的《道家文化研究》为必读书目。
评分好书
评分6、压制:汉武帝执政后,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崇尚儒术”,道家的发展暂时受到压制。
评分本期的最大看点是篇首的北大所藏汉简《老子》的整理和研究报告。汉简《老子》的发现,是继马王堆《老子》、郭店《老子》后古本《老子》的又一重大发现,是保存最为完整的古本《老子》。该《老子》的发现,在“老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陈先生主编的《道家文化研究》为必读书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