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AutoCAD 2014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实战案例版 附CD)/CAD/CAM/CAE工程应用丛书

中文版AutoCAD 2014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实战案例版 附CD)/CAD/CAM/CAE工程应用丛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胡文海 编
图书标签:
  • AutoCAD
  • 机械设计
  • CAD/CAM/CAE
  • 工程应用
  • 入门
  • 精通
  • 实战案例
  • AutoCAD 2014
  • 中文版
  • 设计软件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464624
版次:1
商品编码:11475465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CAD/CAM/CAE工程应用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72
附件:CD-rom
附件数量:1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文版AutoCAD 2014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实战案例版)》详细、全面地介绍了利用 AutoCAD 2014 绘图的相关知识以及AutoCAD 软件在机械行业中的应用,内容主要包括AutoCAD 2014 基础知识、绘制图形、利用辅助功能绘图、编辑图形、利用 AutoCAD 绘制并编辑机械零件和三维模型、AutoCAD在机械行业中的应用等。
  《中文版AutoCAD 2014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实战案例版)》可作为从事机械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 AutoCAD 的参考资料,也可供对 AutoCAD 软件或者对机械设计感兴趣的读者阅读,还可作为各类培训机构以及大中专院校的培训教材。

目录

前言
上篇 基 础 入 门

第1章 AutoCAD 2014机械设计
基础知识
1.1 走入AutoCAD 2014的世界
1.1.1 操作界面简介
1.1.2 AutoCAD 2014的新功能介绍
1.1.3 配置机械绘图系统
1.2 图形文件的基本操作
1.2.1 新建文件
1.2.2 打开文件
1.2.3 保存文件
1.3 命令的操作方法
1.3.1 命令的输入方式
1.3.2 重复执行命令
1.3.3 撤销命令
1.3.4 “重做”命令
1.4 设计实践:绘制同心圆
1.5 综合演练:CAD文件基本操作
1.6 上机实训
1.6.1 打开并保存CAD文件
1.6.2 更改CAD绘图背景
1.6.3 隐藏坐标轴
1.7 辅助绘图锦囊
第2章 二维机械工程图常用绘图
命令讲解
2.1 直线类命令
2.1.1 直线段
2.1.2 射线
2.1.3 构造线
2.2 圆类图形命令
2.2.1 圆
2.2.2 圆弧
2.2.3 圆环
2.2.4 椭圆
2.2.5 椭圆弧
2.3 设计实践:绘制油泵齿轮
2.4 平面图形命令
2.4.1 矩形
2.4.2 正多边形
2.5 设计实践:绘制蜗杆
2.6 创建和编辑点
2.7 设计实践:绘制直齿圆柱齿轮
2.8 高级绘图命令
2.8.1 图案填充
2.8.2 多段线
2.8.3 样条曲线
2.8.4 多线
2.9 设计实践:绘制直齿条
2.10 综合演练:绘制蜗轮
2.11 上机实训
2.11.1 绘制六角螺母平面图
2.11.2 绘制进户门
2.11.3 绘制座便器
2.12 辅助绘图锦囊
第3章 二维机械工程图常用编辑
命令讲解
3.1 选择对象
3.2 删除与恢复类命令
3.2.1 清除命令
3.2.2 恢复命令
3.2.3 删除命令
3.3 复制类命令
3.3.1 “复制”命令
3.3.2 “镜像”命令
3.3.3 “偏移”命令
3.3.4 “阵列”命令
3.3.5 “旋转”命令
3.4 设计实践:绘制轴套
3.5 修改与编辑几何图形
3.5.1 图形倒角
3.5.2 图形倒圆角
3.5.3 分解图形
3.5.4 打断图形
3.5.5 光顺曲线
3.6 设计实践:绘制地面拼花平面图
3.7 综合演练:绘制支架
3.8 上机实训
3.8.1 绘制泵盖零件图
3.8.2 绘制推拉玻璃门
3.8.3 绘制大衣柜
3.9 辅助绘图锦囊
第4章 创建文字注释与绘制表格
4.1 文字
4.1.1 创建文字样式
4.1.2 单行文字标注
4.1.3 多行文字标注
4.1.4 编辑多行文字
4.2 表格
4.2.1 设置表格样式
4.2.2 创建和编辑表格
4.3 设计实践:输入零件的
技术要求
4.4 综合演练:添加图样注释
4.5 上机实训
4.5.1 绘制电感器图形符号
4.5.2 绘制机械阀盖
4.5.3 绘制NPN半导体图形符号
4.6 辅助绘图锦囊
第5章 图块及设计中心的运用
5.1 图块及其属性
5.1.1 图块的操作
5.1.2 图块的属性
5.2 设计中心的应用
5.2.1 启动设计中心
5.2.2 插入设计中心内容
5.3 综合演练:绘制办公室
会议桌椅
5.4 上机实训
5.4.1 设置字体大小
5.4.2 添加特殊字符
5.4.3 调用图纸框
5.5 辅助绘图锦囊
第6章 机械工程图尺寸标注
6.1 标注的组成元素
6.2 标注样式概述
6.2.1 新建标注样式
6.2.2 设置标注线
6.2.3 设置符号和箭头
6.2.4 设置标注文字
6.2.5 设置调整
6.2.6 设置主单位
6.2.7 设置换算单位
6.2.8 设置尺寸公差
6.3 设计实践:修改标注样式
6.4 编辑标注样式
6.4.1 修改标注样式
6.4.2 设置当前尺寸标注样式
6.5 创建尺寸标注
6.5.1 线性标注
6.5.2 对齐标注
6.5.3 角度标注
6.5.4 弧长标注
6.5.5 半径标注
6.5.6 直径标注
6.5.7 折弯标注
6.5.8 快速标注
6.6 编辑尺寸标注
6.6.1 关联尺寸标注
6.6.2 修改尺寸标注
6.6.3 修改尺寸文字和角度
6.7 综合演练:为轴零件图形添加
尺寸标注
6.8 上机实训
6.8.1 将尺寸标注进行倾斜设置
6.8.2 使用夹点编辑尺寸标注
6.8.3 为螺母图添加零件粗糙度
6.9 辅助绘图锦囊
第7章 机械三维建模
7.1 创建与编辑三维点及曲线
7.1.1 创建三维点
7.1.2 创建三维直线和样条曲线
7.1.3 创建三维多段线
7.1.4 创建螺旋线
7.2 绘制三维网格
7.2.1 创建基本三维网格
7.2.2 创建特殊网格
7.3 设计实践:创建三维窗帘
7.4 三维造型类命令概述
7.4.1 创建长方体
7.4.2 创建圆柱体
7.4.3 创建楔体
7.4.4 创建球体
7.4.5 创建圆环
7.4.6 创建棱锥体
7.4.7 创建多段体
7.5 综合演练:绘制三维弹簧
7.6 上机实训
7.6.1 绘制雨伞模型
7.6.2 绘制灯具外壳模型
7.6.3 绘制办公柜模型
7.7 辅助绘图锦囊


下篇 实 战 应 用

第8章 绘制螺栓装配图
8.1 绘制螺栓
8.2 绘制螺母和弹簧垫片
8.3 螺栓的装配
8.4 拓展练习
8.4.1 使用“拉长”命令修改图形
8.4.2 使用“环形阵列”命令绘制图形
8.4.3 使用“多边形”命令绘制垫片
第9章 绘制蜗杆
9.1 蜗杆概述
9.2 绘制蜗杆草图
9.3 编辑蜗杆草图
9.4 添加尺寸标注
9.5 拓展练习
9.5.1 编辑多行文字
9.5.2 在图形上设置打断于点
9.5.3 创建表格
第10章 绘制齿轮
10.1 设置图层
10.2 绘制圆柱齿轮轮廓线
10.3 绘制圆柱齿轮剖面线
10.4 尺寸标注
10.5 拓展练习
10.5.1 使用“合并”命令创建图形
10.5.2 在图形中修改标注样式
10.5.3 使用“偏移”命令绘制图形
第11章 轴类零件
11.1 设置图层
11.2 绘制轴主视图
11.3 绘制轴剖面图
11.4 尺寸标注与技术注释
11.5 拓展练习
11.5.1 在图形中添加引线
11.5.2 使用中心线绘制图形
11.5.3 在图形中冻结图层
第12章 绘制法兰
12.1 法兰概述
12.2 设置图层
12.3 绘制法兰盘主视图
12.4 绘制法兰盘左视图
12.5 添加标注
12.6 拓展练习
12.6.1 使用“缩放”命令绘制图形
12.6.2 设置定距等分绘制图形
12.6.3 在图形设置打断于点
第13章 绘制轴承座
13.1 轴承座概述
13.2 设置图层
13.3 绘制轴承座主视图
13.4 绘制轴承座左视图
13.5 绘制轴承座俯视图
13.6 拓展练习
13.6.1 使用“三维多段线”命令
绘制轴承座
13.6.2 为垫圈图设置半径标注
13.6.3 在图形上设置打断
第14章 绘制阀体
14.1 阀体概述
14.2 设置图层
14.3 绘制阀体主视图
14.4 绘制阀体左视图
14.5 绘制阀体俯视图
14.6 拓展练习
14.6.1 在图形中绘制圆环
14.6.2 使用“光顺曲线”命令编辑图形
14.6.3 使用“路径阵列”命令绘制图形
第15章 制作机械模具
15.1 AutoCAD建模概述
15.2 创建模型
15.2.1 打开文件
15.2.2 基座夹底座的创建
15.2.3 基座夹中壳的创建
15.2.4 基座夹上壳的创建
15.2.5 基座夹的装配
15.3 拓展练习
15.3.1 控制样条曲线上的点
15.3.2 在图形中倒圆角
15.3.3 在图形中设置相切
第16章 制作机械零件模型
16.1 机械零件概述
16.2 创建模型
16.2.1 准备文件
16.2.2 固定板的创建
16.2.3 把手部分的创建
16.2.4 转动杆部分的创建
16.2.5 相机把手的装配
16.3 拓展练习
16.3.1 编辑阵列角度
16.3.2 创建图块
16.3.3 创建填充图案
第17章 锻造工具建模
17.1 锻造工具概述
17.2 创建模型
17.3 基座部分的创建
17.4 锻造部分的创建
17.5 锤子部分的创建
17.6 锻造工具的装配
17.7 锻造工具的细节修饰
17.8 拓展练习
17.8.1 使用“合并”命令创建柱子
17.8.2 使用正交模式绘制底面
17.8.3 使用“矩形阵列”命令绘制图形
第18章 手机外壳建模
18.1 手机外壳概述
18.2 创建模型
18.3 手机壳前半部分的创建
18.4 转盘部分的创建
18.5 手机壳的装配
18.6 手机壳的细节修饰
18.7 拓展练习
18.7.1 样条曲线绘制图形
18.7.2 使用多段线绘制螺栓
18.7.3 为室内图添加渐变色

前言/序言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 Aided Design)指利用计算机及其图形设备帮助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工作。在设计中通常要用计算机对不同方案进行大量的计算、分析和比较,以决定最优方案;各种设计信息,不论是数字的、文字的或图形的,都能存放在计算机的内存或外存里,并能快速地检索;设计人员通常用草图开始设计,将草图变为工作图的繁重工作可以交给计算机完成;由计算机自动产生的设计结果可以快速作出图形,使设计人员及时对设计作出判断和修改;利用计算机可以进行与图形的编辑、放大、缩小、平移和旋转等有关的图形数据加工工作,当今世界上用途最广泛的 CAD 设计软件就是美国Autodesk公司出品的AutoCAD。
  最新的 AutoCAD 2014 拥有强大的绘图功能,在机械、建筑、汽车、电子、航天、造船、服装等领域已是不可缺少的工具,因此,熟练地运用 AutoCAD 更是从事这类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所必须具备的技能。


机械设计原理与实践:现代工程技术的基石 引言 机械设计,作为工程领域的核心分支,是连接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关键桥梁。它不仅仅是绘制图纸、选择零件那么简单,而是涵盖了从概念构思、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到制造、装配、测试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一本优秀的书籍,应当能够系统地梳理机械设计的脉络,深入浅出地剖析其核心原理,并通过大量的实践案例,帮助读者掌握将理论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能力。本文将围绕“机械设计原理与实践”这一主题,详述一本旨在全面提升读者机械设计能力的著作应包含的内容,旨在勾勒出一幅详尽的知识图谱,而非针对任何特定软件或版本。 第一部分:机械设计的基础理论 本书的开篇,必然是对机械设计基础理论的系统性阐述。这部分内容是后续所有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的根基,其深度和广度直接决定了读者对机械设计问题的理解能力。 1. 机械制图与工程图样: 基本视图与投影法: 详细讲解三视图(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的绘制规则,包括第一角投影法和第三角投影法的原理与应用。阐述轴测图、斜二测等特殊视图的绘制方法,以及它们在工程表达中的作用。 尺寸标注与公差配合: 深入解析各种尺寸标注的标准和规范,包括线性尺寸、角度尺寸、半径/直径尺寸、圆弧尺寸等的标注方法。详细讲解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如尺寸公差、形状公差、位置公差、粗糙度要求等,并介绍常用的公差等级和配合类型(基孔制、基轴制)。 线型、字体与图幅: 规范介绍不同线型(粗实线、细实线、虚线、点画线等)的含义和应用场景。阐述标准字体的绘制要求,以及图幅的选择与绘制。 视图、剖视图与断面图: 讲解如何选择合适的视图以完整表达零件形状,并详细介绍各种剖视图(全剖、半剖、局部剖、阶梯剖、旋转剖)和断面图(外形断面、移出断面、重合断面)的绘制方法及应用。 特殊零件的表达: 重点讲解螺纹、齿轮、键槽、轴承座等典型零件的标准化表达方法。 2. 机械零件设计基础: 材料力学基础: 梳理应力、应变、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基本概念,讲解不同材料的力学性能(强度、刚度、韧性、疲劳强度等)。重点介绍各种强度理论(如最大剪应力理论、最大伸长应力理论)以及在零件强度校核中的应用。 机构学基础: 阐述机构的组成要素(机架、连架杆、连杆、从动件)、运动副(低副、高副)的概念,以及机构的自由度计算。介绍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螺旋机构、液压气动机构等常见机构的运动特点和传动方式。 机械原理: 深入讲解力的传递、运动的转化、能量的转换等机械系统工作的基本原理,分析机构的运动学与动力学特性。 3. 机械设计的一般步骤与方法: 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 讲解如何理解产品需求,进行市场调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多种设计方案。如何进行方案的比选,确定最优设计方案。 总体设计与布局: 阐述如何进行整机、部件的总体结构设计,合理布置各个零件和组件,优化空间利用率,并考虑人机工程学。 零件的详细设计: 讲解如何根据方案设计和零件的功用,进行具体零件的结构设计、尺寸设计,并进行强度、刚度、寿命等方面的校核。 标准化与系列化: 强调在设计中应用标准件、通用件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产品系列化设计,以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人机工程学原理: 介绍在机械设计中考虑操作者的舒适性、安全性、易用性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人体尺寸、操作空间等参数的应用。 第二部分:关键机械零部件的设计 这部分内容将聚焦于机械设计中最常用、最核心的零部件,深入剖析其设计原理、结构特点、选型依据及设计方法。 1. 轴类零件设计: 轴的功用与分类: 介绍轴的作用,以及光轴、阶梯轴、空心轴等不同类型轴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轴的材料选择与强度计算: 分析不同材料对轴性能的影响,讲解轴的弯曲、扭转、轴向载荷等应力分析,以及疲劳强度校核。 轴的结构设计: 讲解轴的尺寸设计,键槽、油孔、倒角等结构元素的设置,以及表面处理的要求。 轴的刚度校核: 重点讲解轴的挠度计算,以及如何保证轴的临界转速。 2. 联接件设计: 螺纹联接: 详细讲解螺纹的基本参数、螺纹种类、螺纹标准。重点阐述螺栓、螺母、垫圈的选用与配合,以及螺纹联接的强度计算(包括拉伸、剪切、挤压等),讲解防松措施。 键联接: 介绍键的种类(普通键、半圆键、楔键、花键等)及其特点,讲解键的强度计算,以及轴和轮毂上键槽的加工要求。 销联接: 介绍销的种类(圆柱销、圆锥销、内螺纹圆柱销等),讲解销的受力分析与尺寸选择。 铆钉联接与焊接联接: 简要介绍其工作原理、应用场景及设计要点。 3. 轴承设计与选型: 滚动轴承: 详细介绍滚动轴承的分类(球轴承、滚子轴承),各类型轴承的结构特点、受力特点和适用范围。讲解轴承的当量基本额定寿命计算,以及根据载荷和寿命选择轴承的步骤。 滑动轴承: 介绍滑动轴承的类型(整体式、剖分式)、润滑方式、材料选择,以及其优缺点和适用场合。 4. 齿轮与齿轮传动设计: 齿轮的基本参数与类型: 讲解模数、压力角、齿数、传动比等基本参数,介绍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锥齿轮、蜗杆蜗轮等常见齿轮类型。 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重点讲解齿的弯曲强度和接触疲劳强度计算,以及如何根据载荷能力选择齿轮的材料和尺寸。 齿轮的结构设计: 讲解齿轮的轮齿、轮缘、轮毂等结构的尺寸设计,以及键槽、锥孔等配合面的设计。 5. 其他重要零件设计: 弹簧设计: 介绍螺旋压缩弹簧、螺旋拉伸弹簧、扭转弹簧等的结构特点、材料选择,以及强度和刚度计算。 密封件设计: 介绍不同类型密封件(O型圈、油封、垫片等)的工作原理、材料选择和应用场合。 第三部分:机械系统的设计与集成 在掌握了关键零部件的设计方法后,本书将进一步引导读者学习如何将这些零件组合成完整的机械系统,并进行整体优化。 1. 传动系统设计: 带传动设计: 讲解带传动的类型(三角带、V带、同步带等),带的材料、结构、选用,以及带的拉力、张力计算,带轮的设计。 链传动设计: 介绍链条的类型、链轮的设计,以及链传动的受力分析和选型。 齿轮箱设计: 讲解如何进行多级齿轮箱的方案设计、传动比分配、轴的布置、轴承的选型,以及箱体的结构设计。 液压与气动系统设计基础: 简要介绍液压和气动元件(油泵、油马达、气泵、气缸等)的工作原理,以及回路设计的基本概念。 2. 机构运动与动力学分析: 机构的仿真分析: 介绍如何利用计算机辅助工具对机构进行运动仿真,分析机构的运动速度、加速度,以及力的传递情况。 机构的动力学分析: 讲解如何进行机构的惯性力分析,以及如何设计减振降噪措施。 3. 润滑与冷却系统设计: 润滑的重要性与方式: 介绍润滑在减少摩擦、降低磨损、散热、防锈等方面的作用,讲解集中润滑、飞溅润滑、压力润滑等方式。 冷却系统设计: 介绍自然冷却、强制风冷、强制水冷等方式,以及冷却器、散热片的选型与设计。 4. 装配与制造工艺考虑: 零件的可制造性设计(DFM): 强调在设计过程中考虑零件的加工工艺,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简化结构,降低制造成本。 装配工艺与公差配合: 讲解不同装配方法的选择,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公差与配合来保证装配的顺利进行和产品的性能。 第四部分:实践应用与案例分析 理论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实际的工程应用。本书的这一部分将通过大量的实战案例,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提升读者的工程实践能力。 1. 典型机械产品设计案例: 机床设计: 以一台小型车床或铣床为例,讲解其整体结构设计、主传动系统设计、进给系统设计、床身等关键部件的设计。 输送机械设计: 以皮带输送机或链式输送机为例,讲解其驱动装置、输送带/链条、支架等的设计。 起重机械设计: 以单梁起重机或卷扬机为例,讲解其起升机构、运行机构、制动装置的设计。 自动化设备设计: 以某种自动化生产线上的工装夹具或执行机构为例,讲解其设计过程。 2. 复杂机械系统集成案例: 模具设计: 以注塑模具或冲压模具为例,讲解其结构设计、浇注/冲压系统的设计、分型面与排气等关键环节。 机器人机构设计: 以工业机器人的某个关节或末端执行器为例,讲解其传动方式、结构优化等。 3. 设计优化与问题解决: 基于仿真优化: 结合前面介绍的仿真工具,展示如何通过有限元分析(FEA)、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等方法对设计进行优化,例如应力集中优化、流体流动优化等。 故障分析与改进: 针对实际工程中出现的典型机械故障,引导读者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设计的方法。 第五部分:面向未来的机械设计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设计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本部分将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1. 智能化设计与制造: 参数化设计与模型驱动设计(MDD): 介绍如何利用参数化模型实现设计的快速迭代和自动化。 数字化孪生(Digital Twin): 阐述数字化孪生技术在产品设计、运行监测和预测性维护中的应用。 增材制造(3D打印)对设计的影响: 探讨3D打印技术为复杂结构设计带来的可能性,以及设计方法的转变。 2. 绿色与可持续设计: 节能设计: 介绍如何通过优化传动效率、采用节能材料等方式实现产品的节能化。 环保材料与可回收设计: 探讨在设计中使用环保材料,以及考虑产品生命周期结束后的回收利用。 结论 一本真正优秀的“机械设计原理与实践”著作,应当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它需要系统地构建起机械设计的知识体系,从最基础的工程图纸表达,到复杂的机械系统集成;从经典零件的设计,到前沿技术的应用。通过大量详实、贴合实际的案例分析,引导读者循序渐进地掌握机械设计的核心技能,培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最终的目标是让读者不仅能够理解“是什么”,更能掌握“怎么做”,从而能够独立、高效地完成各种机械设计任务,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工程师。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之前在学校学过一些CAD基础,但总感觉不够深入,尤其是在面对一些复杂的机械结构时,总会手足无措。这本书的出现,彻底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我需要的时候,耐心地引导我一步步前进。书中的“精通”二字,在我看来一点也不夸张。它不仅讲解了AutoCAD的绘图技巧,更深入地探讨了机械设计中的一些关键要素,比如公差配合、表面粗糙度、材料选择等,虽然不是特别深入,但对于入门者来说,已经非常全面了。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装配”部分的讲解,如何有效地管理大型装配体,如何进行干涉检查,这些都是非常实用的技巧,在学校里很难学到。附带的CD光盘不仅仅是提供素材,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学习的“实践场”。我跟着光盘里的视频,一边看一边跟着操作,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观看,直到完全掌握。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亲切,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读起来就像是在和一位朋友交流,让人倍感轻松。

评分

作为一名有一定AutoCAD使用经验的设计师,我对市面上很多“入门到精通”的书籍都持保留态度。然而,这本书却给了我惊喜。它没有像其他书籍那样,仅仅是罗列命令和功能,而是将AutoCAD的强大功能,与实际的机械设计流程紧密结合。书中对于一些高级功能的讲解,比如曲面造型、钣图处理,都非常到位,而且通过案例的演示,让我看到了这些功能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特别是书中关于“CAM/CAE工程应用”的介绍,虽然篇幅不长,但为我打开了新的视野,让我了解了CAD如何与CAM(计算机辅助制造)和CAE(计算机辅助工程)相结合,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设计。附带的CD光盘,不仅提供了案例文件,还包含了一些相关的工具软件和插件,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不断提升专业技能的设计师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财富。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都做得很好,既能满足初学者的入门需求,也能为有一定基础的设计师提供进阶的参考。

评分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AutoCAD的版本更新很快,2014版似乎有些老了。但当我翻开它,才发现我的顾虑是多余的。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对机械设计思维的引导。它不仅仅是教你怎么使用AutoCAD的工具,更重要的是教会你如何思考,如何将一个机械产品从概念转化为可执行的设计方案。书中的案例涵盖了各种常见的机械零件和部件,比如轴、齿轮、箱体等,这些都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作者在讲解每一个案例时,都会先分析零件的结构特点、受力情况,然后再一步步演示如何在AutoCAD中将其绘制出来。这种深入的设计理念讲解,对于提升我的设计能力非常有帮助,让我不再仅仅是画图的“工具人”,而是能真正理解图纸背后的设计逻辑。而且,这本书的排版和印刷质量也很好,纸张厚实,不易破损,图片清晰,阅读体验非常舒适。虽然是2014年的版本,但AutoCAD的核心绘图和建模功能并没有发生颠覆性的变化,这本书所教授的基础知识和设计理念,在后续版本中依然适用,甚至可以说是万变不离其宗。

评分

这本《中文版AutoCAD 2014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实战案例版 附CD)/CAD/CAM/CAE工程应用丛书》在我看来,绝对是机械设计初学者的福音。我当初接触AutoCAD时,最头疼的就是那些繁琐的操作和概念,看书的时候总感觉抓不住重点。但是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之前的体验。它从最基础的界面介绍、绘图命令讲起,循序渐进,每一步都配有清晰的截图和详细的文字说明,让人一看就懂。尤其是书中的实战案例,简直是“杀手锏”。它不是那种空泛的理论讲解,而是直接将真实的机械零件绘制过程搬到了纸上,从草图的绘制、尺寸标注,到三维建模、装配,每一步都拆解得非常细致。我跟着书中的案例,自己动手操作,不仅很快掌握了AutoCAD的基本功,还学会了如何将实际的机械设计思路转化为CAD图纸。附带的CD光盘更是锦上添花,里面包含了大量的素材文件和视频教程,学习起来更加直观,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看看视频讲解,立刻豁然开朗。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的实操性极强,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恰到好处,让学习过程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乐趣和成就感。对于想要系统学习AutoCAD进行机械设计的朋友,强烈推荐这本书,它会让你少走很多弯路,快速上手。

评分

在我看来,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的“实战案例”。我是一个动手能力比较强的人,喜欢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新知识。这本书的每一个案例都非常贴近实际的机械设计场景,我跟着书中的步骤,一步步地在AutoCAD中绘制出那些复杂的零件和部件,每完成一个案例,都会有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它不仅仅是教我画图,更重要的是让我理解了这些零件在实际机械设备中的作用和设计要求。书中的一些技巧,比如参数化建模、参数化绘图,在当时看来是非常先进的,现在也依然是我们工作中的常用方法。而且,这本书的附带CD光盘,里面的资源非常丰富,不仅有案例的源文件,还有一些常用的图库和命令集,对于提高绘图效率非常有帮助。我记得当时我跟着书中讲解,学会了如何快速生成齿轮,这让我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将枯燥的软件操作,通过生动的案例,变得有趣且实用,让学习的过程充满挑战和乐趣。

评分

还没仔细看,挺不错的

评分

专业性针对性很强,很实用

评分

不错!!!!!

评分

浏览了目录表觉得里边的知识正是我所缺的

评分

黑白的,有光盘,还没看。

评分

这个书,真的不咋地,唉,你

评分

买回来学习一下

评分

说的内容很全,学到了很多,谢谢

评分

书子的质量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