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的土地制度改革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同时又是争议很大、难以达成共识的议题。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出台后,社会各界对其中关于土地制度改革的内容总体反应不错,但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这很正常。从研究角度讲,对于这一问题有很多争论的声音,有这么大的分歧,是好事,更能激发我们进行更理性、全面的思考和更客观的分析。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对土地问题的求解,需要认真清理一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土改策略和路径,也就是要反思,中国土地制度的改革逻辑是什么?这套逻辑现在碰到了什么问题,是否还行得通?《直面中国土地问题》收录的文章是作者近三年来对中国土地问题的制度与政策分析、相关争议问题的理论思考以及地方创新的调查,以期为中国土地制度改革深化推进尽微薄之力。
作者简介
刘守英,湖北洪湖人。复旦大学经济系硕士,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农经系与土地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研究领域为制度变迁、土地制度、发展经济学、城市化、治理与制度变迁。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1次集体学习讲课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城乡统筹基础领域研究负责人,国家可持续发展土地资源利用战略研究项目协调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世界银行合作项目《中国2030》《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专题负责人。
曾主持过世界银行、国际粮农组织等国际组织资助的多项研究项目,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等部委及多个省市委托的多项省部级重点研究课题。
代表性著作有《土地制度改革与转变发展方式》《中国土地政策改革》《土地资本化与农村工业化》《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稳定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研究》。翻译著作主要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等。
内页插图
目录
上篇 制度形成与演变
第一章 中国土地制度的历史源流
一、中国土地制度的历史演变
二、中国现代土地管理制度的主要特点
三、历史的重要启示
第二章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特征与问题
一、农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特征与问题
二、农村宅基地制度的特征与问题
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的特征与问题
第三章 中国征地制度的历史演变、特征与问题
一、引言
二、中国征地制度的形成与主要特征
三、征地制度与经济发展
四、征地的经济社会后果
第四章 中国的土地出让收支与土地财政
一、土地出让收入增长的特点与原因
二、土地出让的成本、收益与支出
三、土地出让收支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完善土地出让收入制度的政策建议
第五章 告别“以地谋发展”
一、卖地模式:东部受挫,中西部蔓延
二、卖地模式为何不可持续
三、应对之策
第六章 城市化模式与土地制度改革
一、双轨并行的城市化及其主要问题
二、第三条道路:来自于地方的试验
三、政策建议
第七章 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路与推进路径
一、中国土地制度的特征与问题
二、中国现行土地制度与发展方式转变
三、改革的总体思路与主要内容
四、土地制度改革的突破口与优先顺序
……
中篇 政策热点的追问与思考
下篇 地方创新与实地调查
精彩书摘
三、法律缺陷和理论谬误
应当承认,地方纷纷出台文件,加快推进城市化,这恰恰说明,现有体制阻碍了农民进城落户。由于总体设计缺失,地方的探索难免出现偏差或问题。对已做出明确政策规定的地方,也不能简单怀疑其动机。事实上,在农民进城后的土地处置上,不仅有地方政府的行为失范,而相关理论的缺陷和法律规定的滞后更值得重视。
从法律的缺陷来看。目前已给出明确规定的地方,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强调农民自愿放弃,就可以赋权;另一类则是强调必须交回土地,才能赋权。而这两种做法恰恰可以在《农村土地承包法》中找到所谓“依据”。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6条第2款规定,承包方全家进入小城镇落户的,可以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但该条第3款又规定:“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承包方。”
而有的地方政府规定“农民只要自愿放弃承包地即可享受城市待遇”,也与该法第18条规定相吻合,即“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法平等行使承包土地的权益,也可以自愿放弃土地承包权益”。
事实上,上述“农民迁入大城市就要交回承包地”的条款,正是《农村土地承包法》的立法缺陷,在立法过程中就一直存有不同意见。如果承认农地承包权是农民的财产权利,那么对农民落户大城市和进入小城镇后的土地处理做出差别性规定,不仅有违公平原则,也与加快城市化的方向背道而驰。
上述条款的实质是:农民有承包地,又到城市做工,就收回其土地。这从法理上、逻辑上都说不通。因为农民进城后的就业权、社保权,乃是基于《宪法》和《劳动法》的相关规定,与其拥有的土地财产权是不同的概念,不存在互换的问题。
更大的问题来自于理论的谬误。地方政府“土地换社保”做法,源于学术界关于土地具有社会保障功能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关于承包地具有社会保障功能的说法就开始流行,并见诸一些领导的讲话和政策性文件。典型的说法是这样的:“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之下,农村土地有多种社会经济功能,土地是一种生产手段,农民通过生产各种农产品获取收益;土地是一种财产,增加财产收益;土地是一种社会保障,尤其是在失业、丧失劳动力、养老时具有保障作用。”
久而久之,上述表达逐渐被当作一种“常识”,没有人去深究。后来这也成为地方政府“以土地换社保”的所谓理论依据。其背后的逻辑在于:既然土地有社会保障的功能,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政府就可用市民身份和社保待遇来换农民的土地。
这其实是一种经不起推敲的说法,非常有必要正本清源。何谓“社会保障”?美国1999年版《社会工作词典》的定义为:“一个社会对那些遇到由法律界定的困难的公民,如年老、生病、年幼或失业的人提供的收入补助。”国际劳工局的定义是:“社会通过一系列的公共措施对其成员提供的保护,以防止他们由于疾病、妊娠、工伤、失业、残疾、老年及死亡而导致的收入中断或大大降低而遭受经济和社会困窘,对社会成员提供的医疗照顾以及对有儿童的家庭提供的补贴。”
中国社保学者、中国人民大学郑功成教授给出的定义是:“国家依法强制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国民生活保障和社会稳定系统;是各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保障、医疗保健、福利服务以及各种政府或企业补助、社会互助保障等社会措施的总称。”
……
前言/序言
直面中国土地问题 [Land Issue in the Transitional China]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直面中国土地问题 [Land Issue in the Transitional China]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
直面中国土地问题 [Land Issue in the Transitional China]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评分
☆☆☆☆☆
还没有来得及看……十五字……
评分
☆☆☆☆☆
同事推荐滴,认真学习下。速度快哦!
评分
☆☆☆☆☆
好!!!!!!!??????!!!
评分
☆☆☆☆☆
挺好的。
评分
☆☆☆☆☆
正品书,质量不错,送货快
评分
☆☆☆☆☆
帮别人买的,还不错。京东买书,价格划算、购买方便,挺好的。
评分
☆☆☆☆☆
送货较快,封面略脏,不影响使用,期待阅读。
评分
☆☆☆☆☆
书不错,质量好,还没看
评分
☆☆☆☆☆
发现研究中国问题不容易阿,没思路了就来看看大家在做什么
直面中国土地问题 [Land Issue in the Transitional China]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