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不错,行文也比较流畅
评分人生而自由,却又无时不在枷锁之中(这话大概是卢梭说的),人的生命有短有长,但终有一死,五十年与百年在一个人的主观时间里又有何短长?在这个意义上说,奄忽间去留两茫茫,人时时都在绝境之中。这本拷问灵魂的小书,应该说对每个思考着的生命都是一种参照。朋霍费尔临刑前的话是:“这,就是终点;对我来说,是生命的开端。”他的著作在他死后还有这么深远的影响,倒应了他身体停滞灵魂前进的预言。
评分这幅单人囚室里的生活图景—阅读,写作,思考,和规定了的散步—在1944年7月2 1日的短信和一些心智片语中得到了一种凄凉的总结。在此之前,朋霍费尔一直向往着获释的可能。但从那时起,他已经知道自己在世的日子不多了。他怀着更新了的献身精神和承担一切附加痛苦的坚定决心,写下了一系列对自由和生命的思考的短简。其中最著名的,乃是《通往自由之路上的各站》。在这篇箴言式的短章里,朋霍费尔说,如果你要找到自由,首先要磨炼你的感觉和灵魂,然后要去做,要敢于行动,做正义的事情。自由并不在奇想联翩中,而只是在行动之中。
评分书非常旧,一层灰,极有可能是退货处理书,还卖这么贵,一点都不靠谱。买卖书都知道,2014年出版的书,到现在才一年多,再怎么样如果是新品绝不会这么破旧。毫无疑问差评!
评分质量不错,行文也比较流畅
评分书非常旧,一层灰,极有可能是退货处理书,还卖这么贵,一点都不靠谱。买卖书都知道,2014年出版的书,到现在才一年多,再怎么样如果是新品绝不会这么破旧。毫无疑问差评!
评分朋霍费尔,这位反纳粹的德国神学家,参与地下抵抗运动密谋刺杀希特勒的失败者,他当然不会想到,在他囚禁两年多的时间里写下的部分书信和诗歌、杂感断简会在他死后由友人整理出版,并在60年代后期引起神学思想的一次震动,这震动就是所谓“世俗神学”或“上帝之死神学”的出现。《狱中书简》里的这些书信、祈祷词和沉思录,向我们重现了一幅单人囚室里的生活图景,过着这种生活的,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敏感的人,他简直是谦逊、亲切、温和的化身,他在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上(即便在囚禁之中),总散布着一种幸福、感恩的气氛。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种个人生活的隐秘细节,这种生活已融汇入了正在外面世界上发生的悲惨事件之中。他在牢房中阅读,思索,写作,踱步,从来没有如此清楚地认识到圣经和路德所说的精神考验指的是什么。这是一个由沉思中的大脑和敏感的心灵构成的统一体,这些狱中写下的文字,是他(也是那个时代的人们)据以生活并承受苦难的精神的见证。
评分朋霍费尔,这位反纳粹的德国神学家,参与地下抵抗运动密谋刺杀希特勒的失败者,他当然不会想到,在他囚禁两年多的时间里写下的部分书信和诗歌、杂感断简会在他死后由友人整理出版,并在60年代后期引起神学思想的一次震动,这震动就是所谓“世俗神学”或“上帝之死神学”的出现。《狱中书简》里的这些书信、祈祷词和沉思录,向我们重现了一幅单人囚室里的生活图景,过着这种生活的,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敏感的人,他简直是谦逊、亲切、温和的化身,他在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上(即便在囚禁之中),总散布着一种幸福、感恩的气氛。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种个人生活的隐秘细节,这种生活已融汇入了正在外面世界上发生的悲惨事件之中。他在牢房中阅读,思索,写作,踱步,从来没有如此清楚地认识到圣经和路德所说的精神考验指的是什么。这是一个由沉思中的大脑和敏感的心灵构成的统一体,这些狱中写下的文字,是他(也是那个时代的人们)据以生活并承受苦难的精神的见证。
评分汪民安老师编著的这本MOOK,我一直在追着读,获益匪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