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的诗园 [11-14岁]

一个孩子的诗园 [11-14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罗伯特·斯蒂文森 著,屠岸,方谷绣 译
图书标签:
  • 儿童诗歌
  • 少儿文学
  • 诗歌
  • 校园生活
  • 成长
  • 情感
  • 启蒙
  • 文学素养
  • 趣味阅读
  • 经典诗歌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ISBN:9787229079611
版次:1
商品编码:11492559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外国最美的童诗
开本:24开
出版时间:2014-06-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72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11-14岁

  诗人以纤细的感情和敏锐的笔触,精确地把握住孩子的情绪和感觉,极其逼真地再现了童年的时光。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对斯蒂文森这本儿童诗集作出了高度评价:“在英国文学中,这些儿童诗是无以伦比的。”时至今日,这本诗集已经成为世界儿童文学的经典名作。
  诗人,是种太阳的人;带着孩子一起阅读和传递诗篇的您,也是种太阳的人。

内容简介

  斯蒂文森的《一个孩子的诗园》是英国儿童文学中家喻户晓的经典作品。他的儿童诗都是从儿童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儿童特有的方式去认识世界。这种儿童的心理和情趣本来是每个人都有过的,但绝大多数人长大成人后却丧失了这种特质。作为成人,只有理解并重新把握住“孩子的世界”,才能表现它。斯蒂文森确实具有这种本领。《不列颠百科全书》指出,《一个孩子的诗园》“表现出一个成人在重新捕捉童年的情绪和感觉时的异乎寻常的精确性。在英国文学中,这些儿童诗是无与伦比的。”它在英语国家几乎每家必备,被誉为儿童学习语言“最优美的启蒙教材”。

作者简介

  罗伯特·斯蒂文森,是英国新浪漫派作家,苏格兰人,出生在爱丁堡。当学生时他就酷爱文学,从事写作。有惊人的创作力,并在大学期间就开始给杂志撰稿,1878年他出版了游记《内河航行》,次年又出版了《驴背旅程》。他为各种杂志写了大量散文、小说、游记和自传等,他还从事诗歌和戏剧创作。1883年出版儿童冒险小说《金银岛》获得成功,给他带来巨大声誉。1885年出版诗集《一个孩子的诗园》,1886年出版小说《化身博士》《绑架》,1887年出版诗集《林下灌木丛》。他的作品还有小说《新天方夜谭》(1882)、《快乐的人们》(1887)等等。

内页插图

目录

题献:爱丽森·坎宁安
奇想
海边
孩子夜里的幻想
孩子们该做到的

海盗的故事
陌生的地方
刮风的夜
歌唱
好玩的游戏
船儿漂向哪里?
被子的大地
睡乡
我的影子
该睡的时候溜了

太阳的旅行
点灯的人
我的床是条小船
月亮
秋千
镜子河
冬天
我的王国
冬天看图画书
积木城
小人国
窝里的蛋
花朵
夏天的太阳
秋火
给读者
点灯的人(编后记)

前言/序言


《星河漫步者:少年的奇思妙想集》 面向对象: 11-14岁的探索者们,以及所有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成年读者。 主题定位: 本书并非诗集,而是一部融合了科幻想象、历史奇闻、自然科学观察与哲学思辨的非虚构作品集。它旨在拓宽青少年的思维边界,鼓励他们以多维度的视角审视周遭的世界,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 第一辑:失落的文明与未来的回响 引言:时间的长河与我们脚下的沙砾 我们生活的世界,远比教科书上描绘的要复杂得多。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无数辉煌的文明兴衰更迭,留下了令人费解的遗迹。本辑将带领读者穿越时空隧道,探访那些被时间遗忘的角落,同时眺望科技飞速发展下可能出现的未来图景。 第一章:亚特兰蒂斯的水下迷宫——神话与考古学的交叉点 海底的低语: 探讨亚特兰蒂斯传说的起源,从柏拉图的记载到现代海洋科学对“大洪水”或火山爆发的假说。我们不寻求定论,而是分析不同证据链的可信度。 被遗忘的巨石阵: 深入研究哥贝克力石阵(Göbekli Tepe)的发现,这个比公认的人类文明更早的遗址如何挑战了我们对农业出现与定居生活的传统认知。它是否代表了某种失落的、更早期的智慧? 第二章:仿生学的黎明与机器的灵魂 从“钟表人”到通用人工智能(AGI): 回溯机器自动化的历史,从早期自动机械装置的奇巧设计,到当代深度学习的飞速发展。本章侧重于伦理困境——如果机器拥有了情感和自我意识,我们该如何界定它们的“生命”? 赛博格的边界: 讨论生物技术与机械的融合,例如仿生义肢、脑机接口(BCI)的最新进展。这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对“何为人”这一古老命题的重新审视。我们是否正在创造一个“升级版”的人类物种? 第三章:火星殖民计划:现实的挑战与浪漫的想象 红色星球的生存手册: 详述登陆火星所需的关键技术突破,包括生命支持系统、辐射防护和原位资源利用(ISRU)。这不是科幻小说,而是基于现有工程学和天体生物学的严谨推演。 地球的备份与人类的责任: 探讨多行星物种的必要性,以及殖民外星环境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结构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 --- 第二辑:自然界的隐形法则与微观宇宙 引言:我们脚下的奇迹,头顶的谜团 科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揭示了看似寻常事物背后隐藏的精妙结构和运行规律。本辑将带领读者深入观察那些肉眼不易察觉的自然现象,理解宏观宇宙与微观粒子之间相互联系的法则。 第四章:量子纠缠:宇宙中最诡异的“远距离作用” 薛定谔的猫与不确定性原理: 用非数学化的语言解释量子力学的核心概念,例如叠加态和观察者效应。量子纠缠是如何打破我们对空间和距离的直觉理解的? 通往未来的计算革命: 介绍量子计算的潜力,它如何利用量子特性解决传统计算机无法企及的复杂问题,例如新材料设计和药物研发。 第五章:生物体的“黑箱”——线粒体的遗产与内共生理论 细胞内的“外来者”: 深入解析内共生理论,解释真核细胞的线粒体(细胞的“发电站”)是如何由古老的细菌演化而来。这是一个关于合作、吞噬与共同进化的史诗。 基因的“剪刀”: 探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分析其在治疗遗传病方面的巨大潜力,以及围绕“设计婴儿”的激烈伦理辩论。 第六章:极端环境下的生命韧性 深海热液口的奇观: 考察那些不依赖太阳光,而是通过化学能(化能合成)生存的生物群落。它们的存在极大地拓宽了我们对“宜居环境”的定义。 嗜极生物的生存哲学: 了解生活在强酸、强碱、高盐或核辐射环境中的微生物。它们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发展出的超乎想象的适应机制,为寻找地外生命提供了重要的参照。 --- 第三辑:逻辑、偏见与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场 引言:分辨噪音与信号的艺术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会如何思考比知道答案本身更为重要。本辑旨在提供一套工具箱,帮助年轻的读者识别逻辑谬误,建立清晰的论证框架,并抵抗群体思维的诱惑。 第七章:说服的陷阱:认识常见的逻辑谬误 稻草人与人身攻击: 通过分析日常对话、新闻报道和网络评论中的实例,拆解“滑坡谬误”、“诉诸权威”和“虚假两难选择”等常见的非形式逻辑谬误。 统计数据的误导性: 如何辨别被“精心挑选”过的平均数、中位数和百分比,理解相关性不等于因果关系的重要性。 第八章:历史的“幸存者偏差”与多重叙事 谁来书写历史? 探讨历史记载往往倾向于记录胜利者或权力中心人物的观点,从而忽略了普通民众的真实经历。 另类视角下的关键事件: 选取几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例如工业革命的影响、某个战争的民间代价),尝试从不同的社会阶层或未被主流采纳的群体视角进行重构。 第九章:决策的“捷径”——启发法与确认偏误 大脑的节能模式: 解释心理学中的“启发法”(Heuristics)——即我们大脑为了快速决策而依赖的思维捷径。这些捷径在多数情况下有效,但也容易导致系统性错误。 只听自己想听的: 深入剖析“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即人们倾向于寻找、解释和记住支持自己既有信念的信息。如何在信息茧房中主动寻求对立的观点,保持思维的开放性? --- 结语:成为提问者,而非知识的接收者 《星河漫步者》不是提供所有答案的书,它致力于点燃好奇心的火种。我们希望读者在读完这些横跨时空、深入自然和剖析思维的篇章后,能够带着更锐利的目光去审视每一个看似理所当然的断言,继续这场永无止境的探索之旅。真正的智识,源于对未知保持永恒的敬畏和探索的勇气。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觉得,诗歌是一种非常奇妙的语言,它能够捕捉到生活中那些转瞬即逝的美好,那些难以言说的情感,然后用一种凝练而又充满力量的方式表达出来。而《一个孩子的诗园 [11-14岁]》这本书,光听名字,就让我感觉,它一定是在试图为11-14岁的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诗歌世界的大门。这个年纪的孩子,心智正在快速发展,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对世界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困惑和挑战。我猜,这本书不会是那种枯燥乏味的诗歌理论讲解,而更像是一种陪伴,一种引导。它可能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例子,一些贴近孩子生活的故事,来向他们展示诗歌的魅力。也许,它会鼓励孩子们去观察身边的小事物,去体会细微的情感,然后用自己的方式,去写下属于他们自己的诗句。我能想象到,这本书可能会包含一些不同风格的诗歌,一些关于大自然,一些关于友情,一些关于梦想,还有一些关于成长中的小烦恼。总之,这本书,在我看来,就像是为这个年纪的孩子们量身打造的“诗歌启蒙指南”,让他们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也能发现文字的魔力,并学会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评分

哇,这本书的书名就充满了画面感,《一个孩子的诗园 [11-14岁]》!光是听着,就能想象到一个充满奇思妙想、色彩斑斓的秘密花园,里面住着各种各样的小精灵,它们的语言就是诗歌。我特别喜欢这个年龄段的设定,11到14岁,正是孩子的心灵像嫩芽一样蓬勃生长,对世界充满好奇,又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和感受的年纪。那时候,他们可能还在探索自己是谁,而诗歌,就像一把小小的钥匙,能开启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难以言说的情感和想法。我猜这本书一定不是那种硬邦邦的说教,而是会用一种非常亲切、非常自然的方式,让孩子们接触到诗歌的美,感受到文字的力量。或许里面会有一些小故事,讲述小朋友们在“诗园”里发现的奇妙,又或许会用一些好玩的游戏,引导孩子们自己去创造属于他们的诗句。我甚至能想象到,封面上可能会画着一棵挂满了露珠的树,树枝上结着形状各异的“诗之果”,旁边有个小小的身影,正踮着脚尖,好奇地望着。这本书,感觉就像是给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准备的一份特别的礼物,一份关于想象力、关于情感、关于发现的宝藏。

评分

真的,拿到《一个孩子的诗园 [11-14岁]》这本书的时候,我脑海里最先蹦出来的词就是“惊喜”。不是那种会让人尖叫的惊喜,而是内心深处涌起的,一种温柔而又温暖的惊喜。它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一个忙碌的世界里,突然发现了一个宁静的角落,里面充满了阳光和花的香气。我11岁的侄女,最近迷上了画画,有时候会给我看她那些充满童趣又带着点小忧郁的画。我一直在想,有没有什么书,能够稍微引导一下她,让她能够把那些画里的故事,或者藏在画里的情绪,用另一种方式表达出来。这本书的书名,一下子就击中了我。我想象中的“诗园”,不应该是刻板的,不应该是束缚的,而应该是自由的,是让心灵可以尽情飞舞的地方。我想,它一定能帮助孩子们,特别是11-14岁的孩子,找到一种属于自己的语言,去描绘他们眼中的世界,去倾诉他们内心的感受。也许是关于天空的颜色,关于小鸟的歌唱,关于一颗掉在地上的糖果,又或者是关于第一次体会到的淡淡的失落。这些细微的情感,如果能够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我想,对孩子们的心灵成长,一定会非常有益。

评分

说实话,我很少主动去关注儿童文学,总觉得那离我的世界有点远。但是《一个孩子的诗园 [11-14岁]》这本书的书名,却意外地引起了我的兴趣。它给我一种很独特的联想,就是在一个小朋友的心灵深处,有一个属于他自己的秘密花园,而这个花园里,开满了各种各样的诗歌。11-14岁,这是个多么奇妙的年纪啊!充满了探索的欲望,也开始有了自己的烦恼,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又开始学会独立思考。我想,这本书一定能够触及到这个年龄段孩子们的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它可能不是一本简单的诗集,而更像是一个邀请,邀请孩子们走进他们的“诗园”,去发现,去创造,去表达。我猜,这本书的内容,一定充满了童真和智慧,用一种非常贴近孩子们生活的方式,去引导他们接触诗歌。也许里面会有一些描绘孩子们生活场景的诗歌,也许会有一些启发他们想象力的文字。总之,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种非常美好的存在,它能够帮助孩子们在这个充满变数的年纪,找到一个可以安放自己情感的港湾,用诗歌来记录他们的成长。

评分

我是一个喜欢收集各种“小确幸”的人,《一个孩子的诗园 [11-14岁]》这本书,听起来就是那种能带来很多“小确幸”的读物。我一直觉得,孩子的世界,是最纯粹,也最容易被忽视的。我们大人总是习惯于用成人的视角去理解他们,去教导他们,却很少去真正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而诗歌,恰恰是一种非常适合倾听孩子声音的媒介。11-14岁,这个年纪的孩子,正处于一个过渡期,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但表达能力可能还没有完全成熟。这本书,听名字就像是在为他们搭建一个桥梁,让他们可以通过诗歌,把那些藏在心里的话,那些零散的想法,那些奇妙的幻想,都变成一个个小小的、闪亮的诗句。我猜,这本书的内容,可能不仅仅是关于诗歌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关于“内容”。是如何引导孩子们去观察生活,去感受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美,然后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诗意地表达出来。我甚至可以想象,它里面可能包含一些引导性的问题,或者是一些有趣的练习,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就能体会到诗歌的魅力。

评分

挺好的,适合小学生用

评分

喜欢。给孩子买的,自己也喜欢看。

评分

给女儿买的,希望她能看多点课外书,增长知识.快递哥也很热情,

评分

孩子看看还不错

评分

诗歌和配图都很好 既适合读给孩子听 也适合孩子自己读

评分

翻译的原因吧,没有想象中优美,回头看下原版,图画还算优美

评分

里面的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小孩子偶尔会读读

评分

老师指定的儿童读物,内容不错

评分

为孩子储备的,自己先学习一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