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数字电视基础教程

实用数字电视基础教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彭丽娟,罗小辉,彭克发 著
图书标签:
  • 数字电视
  • DVB
  • 电视原理
  • 电视技术
  • 视频处理
  • 广播电视
  • 数字媒体
  • 电视系统
  • 实用教程
  • 电视工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ISBN:9787512358539
版次:1
商品编码:11494989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40
字数:360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实用数字电视基础教程》采用项目化模块编写,全书共11个项目50个任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数字电视基础所涉及的基本概念、优势与发展、系统框架、关键技术、国际标准及实现方案,全面地讨论了数字电视系统概述、数字电视显示技术、数字电视信号及标准、图像压缩编码技术、数字电视信号的信源编码、数字电视信号的信道编码、数字基带传输与数字信号调制、数字视频广播系统、数字电视组网技术、数字电视运营和数字电视机顶盒等内容。书中还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已实施的DVBS、DVBC、DVBT、ATSC和ISDBS数字视频广播系统,以及条件接收、交互电视和视频点播系统的基本概念;重点介绍了当前市场流行的几种机顶盒,并举例进行了分析。书中还针对目前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对数字电视系统在运营环节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本书的特点是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系统性强,去除了繁琐的数学推导,以够用为原则,以实用为基础,突出实用,并用最直观的实例进行定性分析,能满足一般工程技术人员的需要。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广播电视工程、通信工程及电子信息工程等电类专业教材,也可以供广播电视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前言绪论

项目1数字电视系统概述4
任务1.1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4
1.1.1国际发展4
1.1.2国内发展5
任务1.2发展数字电视的重要意义6
任务1.3数字电视技术的概念、分类及其优势7
1.3.1数字电视技术的概念、分类7
1.3.2数字电视技术的优势8
任务1.4数字电视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基本原理12
1.4.1数字电视的信源编解码13
1.4.2数字电视的传送复用13
1.4.3信道编解码及调制解调13
1.4.4软件平台——中间件14
1.4.5条件接收14
1.4.6大屏幕显示14
1.4.7高速宽带网络技术15
项目小结15项目思考题与习题16


项目2数字电视显示技术17
任务2.1数字电视显示技术概述17
任务2.2数字电视CRT显示技术介绍18
2.2.1CRT显示器的概况18
2.2.2CRT显示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18
2.2.3CRT显示器的主要技术指标19
任务2.3数字电视LCD液晶显示器技术20
2.3.1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和分类20
2.3.2无源矩阵式LCD结构和工作原理20
2.3.3有源矩阵式LCD结构和工作原理21
2.3.4液晶显示器的技术指标21
2.3.5目前液晶显示器国际技术水平和现状23
2.3.6TFT�睱CD的主要特点23
任务2.4等离子体显示器24
2.4.1工作原理与结构介绍24
2.4.2驱动集成电路介绍25
任务2.5数字式光处理显示技术26
任务2.6硅基液晶显示技术28
任务2.7D�睮LA显示技术29
项目小结29项目思考题与习题30


项目3数字电视信号及标准31
任务3.1概述31
任务3.2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区别31
任务3.3数字电视信号的标准32
3.3.1图像取样格式32
3.3.2数字电视信号的量化34
3.3.3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标准37
3.3.4数字高清晰度电视标准42
任务3.4世界上现有的主要数字电视标准47
3.4.1国外数字电视标准47
3.4.2国内数字电视标准49
任务3.5图像压缩的主要技术与标准51
项目小结53项目思考题与习题53


项目4图像压缩编码技术54
任务4.1数字图像信号压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55
任务4.2图像压缩编码的机理和编码过程55
任务4.3预测编码57
4.3.1DPCM(差分脉冲编码调制)的原理58
4.3.2预测器的系数59
4.3.3预观方法59
4.3.4运动补偿预测60任务
4.4统计编码62
4.4.1统计编码的原理62
4.4.2Huffman(哈夫曼)编码64
4.4.3算术编码65任务
4.5变换编码68
4.5.1变换的物理意义68
4.5.2变换编码的系统框图68
4.5.3离散余弦变换(DCT)69
任务4.6子带编码71
4.6.1子带编码的原理72
4.6.2子带滤波分解72
项目小结73
项目思考题与习题74


项目5数字电视信号的信源编码75
任务5.1帧内编码75
5.1.1JPEG标准75
5.1.2JPEG编码原理75
5.1.3JPEG解码原理81
任务5.2数字电视视频信号的帧间编码82
5.2.1MPEG标准简述82
5.2.2MPEG的编码86
5.2.3视频编码的码流结构88
任务5.3数字电视音频信号的压缩编码89
5.3.1人耳的听觉特性89
5.3.2MPEG��1音频压缩编码90
5.3.3MPEG��1音频解码原理91
5.3.4AC3编码92
任务5.4数字电视的基本数据流93
5.4.1数字电视的系统复用93
5.4.2数字电视的多路节目双层复用94
任务5.5码流分析仪95
5.5.1码流分析仪的作用96
5.5.2码流分析仪的功能96
5.5.3节目时钟基准测试分析97
5.5.4码流分析仪监测的三种级别错误99
项目小结100项目思考题与习题102


项目6数字电视信号的信道编码103
任务6.1数字电视信号的信道编码概述103
6.1.1信道编码的原因与要求1046
6.1.2误码的形成104
6.1.3误码产生的原因105
6.1.4误码率与降低误码率的方法106
6.1.5信道编码的原理106
任务6.2检错纠错码107
6.2.1检错纠错码概述107
6.2.2检错纠错码的分类108
6.2.3检错纠错码的能力108
任务6.3线性分组码110
6.3.1线性分组码110
6.3.2循环码112
任务6.4数字电视信号编码常用的纠错编码方法113
6.4.1RS(里德·所罗门)码113
6.4.2交织码115
6.4.3卷积码116
项目小结124
项目思考题与习题125


项目7数字基带传输与数字信号调制127
任务7.1数字基带传输127
7.1.1数字基带传输系统127
7.1.2数字基带信号128
7.1.3数字基带信号的常用码型128
7.1.4无码间干扰基带传输131
7.1.5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方式137
任务7.2数字信号调制技术的概况137
7.2.1数字信号调制概述137
7.2.2二进制数字信号调制138
7.2.3多进制数字信号调制142
项目小结149
项目思考题与习题149


项目8数字视频广播系统150
任务8.1数字广播电视发送系统组成方框图150
任务8.2ATSC数字电视系统151
8.2.1系统概况152
8.2.2ATSC系统复用153
8.2.3射频/传输子系统特性154
任务8.3DVB数字视频广播电视系统155
8.3.1DVB的技术特点155
8.3.2DVB系统的主要标准155
8.3.3DVB系统的核心技术156
8.3.4DVB�睸(卫星)157
8.3.5DVB�睠(有线)162
8.3.6DVB�睺(地面)163
任务8.4ISDBT数字电视系统164
8.4.1ISDB�睺的传送带宽165
8.4.2传送信号形式165
任务8.5数字电视的特殊功能165
8.5.1条件接收165
8.5.2交互式电视167
8.5.3视频点播系统171
项目小结173
项目思考题与习题174


项目9数字电视组网技术175
任务9.1数字电视组网技术的简介175
任务9.2数字电视宽带技术175
9.2.1数字电视宽带干线传输技术175
9.2.2数字电视宽带交换技术176
9.2.3数字电视宽带接入技术177
任务9.3数字电视宽带接入网技术179
9.3.1宽带接入网的概述179
9.3.2数字电视HFC接入技术181
9.3.3数字电视以太网接入技术184
9.3.4数字电视光纤接入技术186
9.3.5数字用户线接入技术187
项目小结191
项目思考题与习题192


项目10数字电视运营193
任务10.1运营相关环节193
任务10.2数字电视运营的瓶颈195
任务10.3运营模式建议196
任务10.4具体运营分析197
10.4.1条件接收系统(CAS)197
10.4.2SMS198
10.4.3增值业务200
项目小结201
项目思考题与习题201


项目11数字电视机顶盒203
任务11.1机顶盒的功能204
任务11.2机顶盒的基本结构及原理205
11.2.1机顶盒的结构要求205
11.2.2机顶盒的工作原理205
11.2.3有线数字机顶盒系统结构206
11.2.4机顶盒的关键技术207
11.2.5软件机顶盒技术208
任务11.3目前各主要公司生产的机顶盒介绍210
11.3.1ST公司DVBC机顶盒210
11.3.2Cable的数字机顶盒212
11.3.3SC2000芯片机顶盒214
任务11.4DVB机顶盒系统分析216
11.4.1DVBS数字卫星接收系统216
11.4.2DVB�睠数字卫星接收系统221
11.4.3机顶盒的开关电源电路分析222
任务11.5实训——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的安装与调试225
项目小结227
项目思考题与习题227
参考文献229

前言/序言

前言
  随着电子科技的迅猛发展,数字电视工业在我国已形成了一个新的产业。与之相适应,不可避免地需要大量的高级技术人员。目前适合高职高专院校使用的教材较少,为了满足高职高专院校师生的迫切需求,以及对各级广播电视行业工程维护人员进行数字电视知识普及的需要,编者在总结了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基本要求,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在深入开展以项目教学为主体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编写了本书。它以当前广泛应用的数字电视系统和代表发展趋势的数字电视新技术为背景,在介绍传统数字电视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注意取材的真实性和先进性,力求反映近年来我国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
    本书由数字电视的发展历史开始,由点及面地将整个数字电视平台的架构展现在广大读者的面前,力求做到真实与全面,并对每一个组成部分的技术都有详细的说明。书中特别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在每个平台组成部分技术原理的最后都有实例说明,以加深读者的印象,并帮助读者了解目前的实际应用状况。
  本书具有的以下特色:
  一、全书采用模块项目化编排,内容讲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高职高专和应用本科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充分体现数字电视技术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本书是以全新且最简写法的面貌出现。
    三、体现四种“基本”,即数字电视基础知识、信号处理基本过程、信号传输基本原理、数字机顶盒的基本分析方法。
  四、本书是在实际课堂教学经验中总结、提炼出来的精华,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五、体现内容的准确性、严密性和科学性,书中所涉及电气符号均采用最新国家标准。
  本书是一本介绍实用数字电视基础教程的高职高专的专业课教材,全书共分11个项目50个任务,以实用为基础,以够用为前提,系统地叙述了数字电视的原理及应用,去除了繁琐的数学推导,代之以简单明了的定性分析,力求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用。本书的宗旨是,以理论学习为基础,以技能培养为前提,系统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力求做到学生能学、会学、想学。
  本书的教学参考时数为80学时,各校可根据专业方向的不同,对教学内容和课时作适当的调整。
  各章课时安排建议如下:
章序〖〗课时数〖〗实验课序论〖〗11〖〗2〖〗2〖〗6〖〗13〖〗5〖〗14〖〗5〖〗1〖〗〖〗章序〖〗课时数〖〗实验课5〖〗5〖〗16〖〗5〖〗17〖〗5〖〗18〖〗5〖〗19〖〗6〖〗1〖〗〖〗章序〖〗课时数〖〗实验课10〖〗4〖〗111〖〗8〖〗4机动数〖〗10总课时〖〗57〖〗13本书自成系统,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广播电视工程、通信工程及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教材,也可以供广播电视领域内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为了便于深入学习和理解书中内容,各章都设有教学目的、技能要求、项目小结和项目思考题与练习题,方便教师及读者自学。
  本书由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彭丽娟、罗小辉和彭克发编写,其中:绪论和项目1、2、3、10由彭克发教授编写,项目4、5、6、7由彭丽娟老师编写,项目8、9、11由罗小辉老师编写,全书由彭克发教授统稿。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的院领导和电子信息系全体教师以及“数码视讯”技术商务部的大力支持,重庆大学金吉成教授和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唐果南研究员分别审读了本书,作者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实用数字电视基础教程是一门新型课程,加上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媒体融合时代的视觉盛宴:深度解读数字电视技术与应用 数字电视,一个曾经遥不可及的科技名词,如今已深深融入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高清逼真的画面,到点播、互动等丰富多彩的功能,数字电视早已超越了单纯的“看电视”,演变成了一个集信息、娱乐、交流于一体的综合媒体平台。本书旨在为您打开一扇通往数字电视世界的大门,深度解析这项变革性技术的原理、演进、核心构成以及它如何塑造着当下的媒体格局和未来趋势。 一、 数字电视的黎明:从模拟到数字的飞跃 在数字电视时代到来之前,我们使用的是模拟电视。模拟电视信号以连续变化的电磁波形式传输,画面质量受损耗和干扰影响较大,画面模糊、色彩失真时有发生。想象一下,画面中的人脸边缘仿佛自带一层毛茸茸的光晕,色彩过渡生硬,这便是模拟电视的局限性。 数字电视的出现,则是一场颠覆性的革命。它将图像和声音信息编码成一系列二进制数字(0和1),通过数字信号传输。这种传输方式带来的优势显而易见: 卓越的画质与音质: 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易受干扰,能够忠实地还原原始视听信息,呈现出清晰锐利的画面、丰富细腻的色彩以及身临其境的环绕音效。我们看到的不再是模糊不清的轮廓,而是每一帧都如同照片般精美,每一个声音细节都栩栩如生。 更高的频谱利用率: 由于数字信号压缩技术的高效,可以在有限的广播频谱内传输更多的高清频道,极大地提升了广播资源的利用效率。这意味着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频道选择,而无需担心信号拥挤。 强大的抗干扰能力: 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即使遇到一定的噪声干扰,解码器也能通过纠错算法进行修复,确保画面的完整性。这使得我们在恶劣的信号环境下也能享受到相对稳定的观看体验。 丰富的功能拓展: 数字电视为后续的互动、点播、电子节目指南(EPG)等功能的实现奠定了基础。它不再只是单向的信息灌输,而是允许用户更主动地参与到内容消费中。 本书将追溯数字电视从萌芽到成熟的历程,深入浅出地介绍模拟电视与数字电视的关键区别,让读者理解这场技术变革的深远意义。我们将探讨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它如何为媒体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二、 数字电视的核心技术:解码数字世界的密码 要理解数字电视的神奇之处,就必须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核心技术。本书将逐一剖析构成数字电视体系的关键技术模块: 视频压缩技术: 这是数字电视得以普及的关键。原始的视频信号数据量巨大,若不经过压缩,传输将面临巨大挑战。我们熟知的MPEG-2、H.264(AVC)、H.265(HEVC)等视频编码标准,都是通过去除视频数据中的冗余信息和不敏感信息来实现高效压缩。本书将详细讲解这些压缩算法的原理,例如帧内预测、帧间预测、变换编码、量化和熵编码等,让读者明白为何同样大小的存储空间可以容纳更多的视频内容,以及为何不同编码标准会带来不同的画质和码率表现。 音频压缩技术: 与视频压缩类似,音频信号同样需要压缩才能高效传输。AC-3(Dolby Digital)、DTS、AAC等音频编码技术,在保证音质损失最小的前提下,大幅度减小音频数据量。我们将探讨这些音频编码技术的特点,以及它们如何实现多声道环绕声效果,为用户带来更具沉浸感的听觉体验。 调制与解调技术: 数字电视信号需要通过特定的调制方式在传输通道上传输。常见的调制方式包括QPSK、QAM等。接收端通过解调器将这些数字信号还原成原始数据。本书将介绍不同调制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场景,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信号的传输效率和鲁棒性。 传输协议与标准: 数字电视的传输并非随意而为,而是遵循一系列国际和地区性的标准。例如,DVB(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系列标准在欧洲和亚洲广泛应用,ATSC(Advanced Television Systems Committee)标准在美国和韩国占主导地位。本书将介绍这些传输标准的关键内容,包括数据封装、信道编码、交织等,让读者了解不同地区数字电视系统的工作方式。 接收设备与解码器: 从电视机内置的数字解码器,到外置的机顶盒(Set-Top Box, STB),这些设备扮演着接收、解码和显示数字电视信号的角色。我们将深入了解这些设备内部的核心组件,包括调谐器、解调器、解码器、图形处理器(GPU)等,以及它们如何协同工作,将数字信号转化为我们肉眼可见、耳朵可听的影音内容。 三、 数字电视的生态系统:从内容到终端的完整链条 数字电视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生态系统。本书将带您一起审视这个生态系统中各个环节的角色和相互关系: 内容制作与编码: 电视台、内容提供商是数字电视的“源头”。他们制作的节目在传输前,需要经过专业的数字编码处理,以符合各种标准。我们将探讨内容制作者在数字电视时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内容生产流程的数字化转型。 传输网络: 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依赖于各种网络基础设施,包括地面广播电视网、有线电视网、卫星电视网以及IPTV(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网络。本书将分析不同传输网络的特点、优势和局限性,以及它们在数字电视普及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我们将探讨IPTV的兴起如何改变传统的电视观看模式,以及其背后的网络技术。 内容分发与管理: 海量数字电视内容的存储、管理和分发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内容分发网络(CDN)等技术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将了解内容如何在网络中高效传播,以及内容保护(DRM)等技术如何保障版权。 接收终端: 智能电视、机顶盒、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是用户直接接触数字电视的窗口。本书将分析不同类型终端设备的硬件配置、软件系统以及用户体验的差异,并探讨智能电视如何整合更多互联网应用,成为家庭娱乐的中心。 平台运营与服务: 无论是传统的有线电视运营商,还是新兴的IPTV服务提供商,他们在数字电视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平台运营者的角色。他们负责节目的排播、用户管理、计费收费以及提供增值服务。我们将分析不同平台运营模式的特点,以及它们如何争夺用户。 四、 数字电视的未来展望:智能、互联、个性化 数字电视并非一成不变,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演进,并与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超高清(UHD)与HDR(高动态范围): 8K超高清分辨率和HDR技术正在成为数字电视的新标杆。本书将解释这些技术如何进一步提升画面质量,带来更逼真、更具层次感的视觉体验。 智能推荐与个性化服务: 借助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数字电视能够学习用户的观看习惯,精准推荐个性化的内容,打破“千人一面”的观看模式。我们将探讨智能推荐背后的技术原理,以及它如何重塑用户的内容消费体验。 互动式内容与沉浸式体验: VR/AR技术的融入,将使电视观看不再局限于二维平面,而是走向更加沉浸式的三维体验。用户可以通过互动选择剧情走向,甚至参与到节目内容中。 跨平台融合: 数字电视将不再局限于客厅的电视机,而是通过云技术与手机、平板等多种终端无缝连接,实现“随时随地、随心所欲”的观看体验。 5G赋能下的新形态: 5G的超高速率、低时延特性将为数字电视带来更多创新应用,例如更流畅的超高清直播、更即时的互动游戏、以及全新的互动广告模式。 本书旨在为您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视角,理解数字电视技术是如何从概念走向现实,又是如何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娱乐和信息获取方式。我们希望通过本书,帮助读者不仅能够欣赏数字电视带来的视觉盛宴,更能理解其背后蕴含的科技魅力,并对数字电视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对这本书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市面上关于电视技术的书大多都偏向技术理论,对于我这种普通用户来说,信息量太大,很多内容都很难消化。但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眼前一亮,感觉找到了久违的“救星”。它没有上来就讲一堆复杂的编码标准或者传输协议,而是从我们最熟悉的场景出发,比如我们是怎么看到电视画面的,声音又是怎么传过来的,数字电视和以前的模拟电视到底有什么不一样。这本书的语言非常流畅,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耐心讲解,一点一点地剥离复杂的概念,用最简单的方式呈现出来。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一些基础原理的时候,会穿插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这样一下子就感觉离我们很近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科学知识。而且,它还介绍了现在很多智能电视的功能,比如APP的安装和使用,网络电视的观看方式,甚至是一些基本的网络安全常识,这些都是我平时非常感兴趣但又不知道从何下手了解的。这本书的结构也非常清晰,每一章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逻辑性很强,读起来不会感到混乱。我觉得,这本书不仅能满足我对数字电视技术的好奇心,更能帮助我更好地利用手头的电视设备,提升我的观影体验。

评分

我一直对家里的新电视很好奇,感觉它比以前的老电视功能多了不少,画面也更清晰,声音也更震撼,但具体是怎么实现的,我一直是个“门外汉”。这本书的出现,正好满足了我这种“求知欲”的渴望。它不像某些技术手册那样冰冷死板,而是用一种非常友好的姿态,带领我一点一点地探索数字电视的世界。从最基础的信号接收方式,比如卫星、有线、地面波,再到数字信号的编码和传输,它都用一种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了阐述,我甚至能听懂那些之前完全陌生的术语。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还详细介绍了智能电视的各种功能,比如如何连接Wi-Fi、如何下载和安装应用程序、如何进行语音控制等等,这些都是我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之前一直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现在,读完相关的章节,我感觉自己像是掌握了“武功秘籍”,能够更自如地操控我的智能电视了。而且,书中关于画质和音效的设置技巧,也让我受益匪浅,我终于知道怎么才能让家里的电视达到最佳的观影效果了。总的来说,这本书就像一个贴心的向导,带我走出数字电视的“迷宫”,让我能够真正理解和享受现代电视技术带来的便利和乐趣。

评分

这本书我真的是找了好久才找到的,之前在网上随便搜搜都是一些关于数字电视原理的学术论文,看得我头晕眼花,很多概念都太抽象了,感觉离实际应用太远了。我就是一个普通的电视爱好者,想了解一下现在家里的数字电视是怎么工作的,怎么接收信号,怎么播放节目,还有一些像智能电视的功能、网络连接之类的,但又不想被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搞得一头雾水。这本书的名字就特别吸引我,《实用数字电视基础教程》,听起来就很接地气,应该是专门针对像我这样有实际需求但又没有深厚技术背景的读者的。我非常期待它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最基本的地方讲起,比如数字电视和模拟电视的区别,数字信号是怎么编码和解码的,天线的作用,机顶盒的功能等等,最好能有一些图解,这样理解起来会更直观。我最希望的是,这本书能给我一些实用的操作指导,比如怎么调出数字电视频道,怎么设置画质和音效,怎么使用遥控器上的各种功能,甚至是一些简单的故障排除方法。毕竟,我们买数字电视是为了更好地享受视听娱乐,而不是为了研究它的技术原理。所以,这本书如果能帮我更了解我的电视,更好地使用它,那就是最大的价值了。

评分

一直以来,我对数字电视的认知都停留在“画面比以前清晰”的这个层面,对于它背后的原理,以及一些像高清、超高清、HDR这些术语,都感到有些模糊。直到我看到了这本书,我才意识到,原来数字电视的世界是如此的丰富和有趣。它没有用生硬的学术语言来“教育”读者,而是用一种非常生动和贴近生活的方式,来解释那些曾经困扰我的技术问题。比如,它会用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来解释编码和解码的过程,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数字信号是怎么变成我们看到的画面和听到的声音的。而且,它还专门用了一章的篇幅来介绍不同的数字电视标准,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这让我对不同类型的数字电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书还深入探讨了智能电视的一些高级功能,比如如何连接家庭影院系统,如何进行多屏互动,甚至是一些基础的网络安全防护建议,这些内容对于我这样希望充分发挥电视功能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太有用了。这本书的知识点非常扎实,讲解也非常到位,让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看”书,更像是在和一位知识渊博的朋友进行一场深入的交流。

评分

我之前对数字电视的了解,可以说是一知半解,很多时候只是凭感觉在操作。比如,明明知道电视有那么多接口,但不知道哪个是干什么用的;明明知道可以连接网络,但不知道怎么设置才能更稳定。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没有讲那些“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从最基础的“是什么”、“为什么”讲起,用非常平实的语言,一点一点地揭开了数字电视的面纱。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讲解信号传输的章节,用了很多贴近生活的例子,比如电磁波的传播,天线的原理,这些我之前觉得很枯燥的概念,在作者的笔下变得生动有趣起来。而且,书中对智能电视的介绍也非常详细,不仅仅是教你点点按按,更是讲解了智能电视背后的运作逻辑,这样我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它。它还提到了很多关于音视频格式的知识,以及如何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设置,这些都是我之前完全没有关注过的,但却对观影体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对数字电视一无所知的“小白”,而是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控它的用户,这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经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