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表达设计理念对于一名合格的设计师来说是基本技能,而且对于概念设计、项目开发以及客户交流都是展现设计师自身设计能力的有效途径,但如何将设计理念快捷表现却成了全世界设计师最关心的话题。
《美国设计大师经典教程:建筑设计与表现》从最基础的方案分析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轴测图、透视图、效果图的绘制方法出发,教授读者如何将自己的设计理念表达完善,并让其充满想象力和魅力。
尽管数字媒体成为现今设计领域的流行工具,但手绘仍然是具有强大力量的表现工具,它可以留下更多细节让客户去想象,让设计师与设计理念没有差距,这种能量是设计行业中最容易被忽略的。本书为了解决因忽略基础细节而让设计无法继续深入的问题,详细讲述手绘在进行设计概念表达、设计项目开发以及和客户沟通时应达到的效果。
道格拉斯·塞德勒,在Marymount大学担任室内设计专业的教授,除此之外,他还在萨福克大学的新英格兰学院担任室内设计教师,并在波士顿建筑学院兼任建筑专业教师。他在佛罗里达大学的建筑研究所进行设计研究的时候建立了工作室,他的工作室包含的课程广泛,主要包括基础设计研究、材料和设计方法、商业设计、家具设计、电脑绘图、施工图设计、通信和论文研究与编写。
chapter 1 为什么需要徒手绘图?
chapter 2 绘图工具
chapter 3 绘图原则
chapter 4 楼层平面图
chapter 5 天花布置图
chapter 6 剖面图
剖面图
剖面图的构思
剖面图的构思 | 空间规划
剖面图的构思 | 城市规划
剖面图的构思 | 规划室内空间
剖面图的构思 | 案例分析1
剖面图的构思 | 案例分析2
剖面图的构思 | 案例分析3
绘制设计剖面图 / 设计剖面图 | 步骤1
设计剖面图 | 步骤2 & 3
设计剖面图 | 步骤4 & 5
绘制建筑剖面图
建筑剖面图 | 步骤1
建筑剖面图 | 步骤2
建筑剖面图 | 步骤3 & 4
建筑剖面图 | 步骤5
建筑剖面图 | 步骤6 & 7
部件剖面图 | 步骤1
部件剖面图 | 步骤2 & 3
练习
chapter 7 室外与室内立面图
chapter 8 轴测图
chapter 9 透视图
chapter 10 复合图形设计
chapter 11 示意图和分析图
chapter 12 渲染技巧
要想做出一份独特又全面的设计方案,就要能够透彻地理解设计主旨。为此,设计师需要反复听取多方意见,对各种设计回应披沙拣金,大胆对现有的方案提出质疑,并做出多种新的推论。每一条反馈意见都可能代表着一个新的方向,又或者是实现设计主旨的一种独特的方法。虽然每一个设计项目收到的反馈都可能根据设计师的不同而不同,但针对方案能够迅速地提出自己的意见、直观地评估外部意见(个别评估或综合评估)的能力在分析设计反馈的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我们认为这个对方案进行不断修改的过程只能通过徒手绘图来完成。
……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设计伦理和可持续性的融入。在展示那些经典的、充满野心的大师作品时,作者并没有回避对这些建筑在当时环境下可能存在的局限性进行反思,这一点体现了极高的学术诚意和批判性思维。它引导读者去思考:一个好的设计,如何在满足当下需求的同时,还能兼顾对未来环境的影响?它不是简单地赞美大师的成就,而是鼓励我们站在后人的角度去审视和继承。这种辩证的学习方式,使得整本书的基调非常积极向上,激发了我去构建一个更有责任感和前瞻性的设计实践的渴望。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画图”或者“如何建造”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有思想的建筑师”的引导手册。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太出色了,拿到手里沉甸甸的,纸张的质感也非常好,那种略带哑光的触感让人爱不释手。封面那种简约而不失力量感的排版,一下子就把人带入了一种专业而严谨的氛围中。我之前买过不少设计类的书籍,很多都是那种为了追求便宜而牺牲了印刷质量,结果拿到手后色彩失真,图片模糊,阅读体验极差。但《美国设计大师经典教程:建筑设计与表现》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每一张案例图都清晰锐利,光影层次分明,即使是复杂的结构剖面图,也能看得一清二楚。这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恰恰体现了优秀设计本身应有的态度——对每一个元素都要精雕细琢。光是翻阅它,就感觉自己的审美眼光都在潜移默化中被提升了,非常适合那些对书籍的物理形态也有较高要求的同行或者爱好者。
评分从一个更偏向实践操作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在“表现”技法上的讲解虽然深入,但其核心思想是服务于概念传达,而不是单纯追求华丽的技术展示。它强调的“表现”是诚实地反映设计意图的工具,而非粉饰太平的滤镜。例如,书中对于不同渲染引擎和绘图媒介的优劣分析,都不是停留在软件教程的层面上,而是结合了项目阶段和信息传达效率来进行权衡的。这一点对于我们这些需要经常进行多轮方案汇报的从业者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它教会了我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选择最恰当的视觉语言来最有力地支撑我的设计论点。这套方法论培养的是一种策略性的表达思维,而不是简单的“学会这个就能出大片”的浮躁心态,非常务实。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篇幅看起来让人望而生畏,但实际阅读体验却出奇地流畅,这主要归功于它对案例的选取和分析。它没有泛泛而谈,而是集中火力深入剖析了少数几个标志性的美国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案例,这些案例的选择极具代表性,几乎涵盖了不同历史时期和功能类型的典范。对于每一个案例,作者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建筑师在手把手地带你做项目拆解,从最初的草图、体块推敲,到最终的材料肌理选择,每一步的思考过程都暴露无遗。这种“幕后揭秘”式的教学方法,比单纯的结论展示要有效得多。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光线控制”那一章的论述,它详细对比了不同朝向的窗洞处理如何影响室内空间的情绪,这种实战经验的传授,是教科书上很难直接获得的宝贵财富。
评分我个人更看重的是它内容组织逻辑的严密性,这本书在介绍设计方法论时,明显遵循了一种由宏观到微观的推进路径,很少有其他教程能做到如此清晰的脉络。它没有急于展示那些炫目的最终效果图,而是花费了大量的篇幅去阐述“为什么”要这么做,背后的设计哲学和文化背景被阐述得非常透彻。我特别喜欢它对于“场地精神”(Genius Loci)的探讨,这种超越纯粹美学的思考维度,对我理解建筑与环境的复杂关系助益良多。很多国内的教程往往过于侧重软件操作技巧的堆砌,导致读者学到的只是皮毛,无法真正形成自己的设计语言。而这本教程的深度在于,它引导你思考如何从文化、历史、气候等多个维度去构建一个空间叙事,这才是真正区分“匠人”与“建筑师”的关键所在。读完之后,感觉自己对设计初期的概念发散阶段有了更扎实的基础。
评分读书让人安静,读书让人思考。
评分一生不可以将就,因这好书。
评分不错,还可以,就是包装有点简陋。
评分好书,采购给公司员工看的,京东物流真快,必须感情呀,哈哈
评分听人说了好多次,所以买来看,觉得这本也不错,又买了一本Σ(っ °Д °;)っ
评分非超好哦 活动期间很划算 京东很给力!京东很给力!京东很给力!京东很给力!京东很给力!
评分个在滋味,无以细述。
评分读书让人安静,读书让人思考。
评分千书易取,良书难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