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门逻辑

衙门逻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程 著,张程 编
图书标签:
  • 官场文化
  • 职场生存
  • 思维模式
  • 逻辑分析
  • 人情世故
  • 权力游戏
  • 传统文化
  • 社会观察
  • 处世哲学
  • 反思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ISBN:9787515010915
版次:1
商品编码:1150597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6-01
用纸:铜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是历史作家张程评点中国古代政体得失的力作,全书共分四个部分,分别是“皇帝也疯狂”(古代帝王的奇闻轶事)、“古代的官不好当”(古代官员的生存之道)、“衙门里面怪事多”(古代官场的潜规则与显规则)、“官府与百姓有什么关系”(权力对百姓生活的影响)。作者以深厚的史学底蕴展览千年,将皇帝、官员的奇闻轶事娓娓道来,亦庄亦谐,将古代王侯布衣为得到权力、保有权力、攀附权力、避免权力对自己造成伤害而表现出来的世间百态刻画得淋漓尽致。“欲知大道,必先治史。”闲时一读,可以怡情;静心思之,足以明智。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可以在本书里笑谈千年历史、淡看宦海浮沉。

目录

目 录
导 言 衙门的千古嬗变
“衙门”一词源于军营的“牙门”,象征着权力,后成为古代政治体制的代称。千古衙门在实践中产生了独立的、强大的运行规律,这就是“衙门逻辑”。它有违常理,却又真实存在;独立于人,却又无孔不入,对中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如何认识中国古代政制? 003
何谓“衙门逻辑”? 012

一 皇帝也疯狂
皇帝看似天底下最幸福的人——生杀予夺,掌于一身;酒池肉林,无尽奢华。
皇帝却也是天底下最不幸的人之一。因为无穷的权利总是与无尽的义务相伴随。
试看,在种种束缚与高压之下,皇帝是如何疯狂的?

古代帝王的幽默感 018
皇帝做不了主 025
皇帝的检讨书 032
皇帝作秀 036
官从天降:皇帝选官的荒唐事 039
皇帝干的傻事排行榜 044
大清国是怎么亡的? 049
被权力压垮的皇帝 053
太监能不能当皇帝? 057
雍正为什么讨厌浙江人? 062

二 古代的官不好当
李鸿章说,世上最容易的事就是当官。事实果真如此吗?
中国有句俗话,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打。那种前脚趾高气扬上朝去、后脚就被押送菜市口砍头的恐惧,是旁观者永远体会不到的;那种长年累月重复机械劳动的枯燥与无奈,也是旁观者不曾想到的。

“书生意气”在官场 068
做事还是做官,这是个问题 073
京官与外官,孰优孰劣? 079
古代官员的“红”与“专” 083
御史们的“开口死” 088
冷衙门的突围 096
微服私访有用吗? 101
钦差大臣有用吗? 106
古代官员的“年终奖” 108
官场送礼的艺术 113
不受待见的“政治遗产” 116

三 衙门里边怪事多
三百六十行,行行有规矩。在衙门当差这个行当里,多的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潜规则,少的是清晰、透明和坦诚。衙门仿佛一个黑箱,里面有数不清的肮脏事、奇怪事,这些千奇百怪的现象,直指衙门逻辑的内核。

官民有别,官亦有别 122
假官何以成真? 126
古代的“官二代当官” 132
古代“问题官员”的复出 140
用人不当的领导责任 148
怕老婆也分好坏 152
晚清官场的“五子登科” 156
晚清官场现形记 162
晚清官员的“殉节”表现 168
谥号能给人盖棺定论吗? 174

四 官府与百姓有什么关系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句话用来形容百姓与官府的关系再恰当不过了。在大多数时候,百姓的生活与官府的好坏息息相关。
然而,事无绝对。在历史的许多时刻,身为“鱼肉”的百姓却能够成为“覆舟之水”。
那么,官府与百姓究竟是什么关系?

中国古代为何多马屁精? 180
梁山好汉尝到的三顿杀威棍 182
清朝监狱的“一串黑” 188
从“黑漕粮”说起 194
段光清办漕 198
八旗子弟是怎么废掉的? 202
清末朝廷为何管不住舆论? 209
州县之失:晚清“新政”启示录 213

后 记 219
参考文献 221

《九洲风物志》 《九洲风物志》是一部宏大而精深的九州大陆风物百科全书。它并非一本故事书,也非人物传记,而是以一种近乎学术研究的严谨态度,对九州大陆的山川河流、风土人情、历史遗迹、奇珍异兽、草木矿藏乃至各族群的文化习俗,进行了一次全面而细致的梳理与记录。全书共分为九卷,每一卷对应九州的一方地域,力求呈现出该地域最独特、最鲜明的风貌。 卷一:东极沧海 这一卷聚焦于九州大陆的最东端,那片广袤无垠、波涛壮阔的东海。作者详细描绘了东海上星罗棋布的岛屿,从隐匿着仙山灵脉的蓬莱、方丈、瀛洲,到凡人渔民赖以生存的普通岛礁,无不栩栩如生。书中不仅记录了各岛屿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更深入探究了栖息于其中的珍稀海洋生物,如能在深海发出幽光的“海星灯”,以及拥有庞大身躯、却性情温顺的“鲸鱼图腾”。 对于东海的文化,本书着墨甚多。东极沿海的渔民,他们的生活方式、祭祀神灵(如海神、风神)的习俗、以及代代相传的航海技巧,都被一一罗列。书中还特别记载了生活在海底深处的“鲛人”部落,详述了他们的社会结构、艺术天赋(如以泪织成的鲛绡)以及与陆地文明交流的少量历史片段。关于东海的传说,如“东海龙宫”的地理位置推测,以及“东海明珠”的种种传说,也被收录其中,并尝试从历史和地理的角度进行考证。 卷二:南疆烟雨 卷二将读者带入九州大陆的南部边陲,这是一个终年被湿热烟雨笼罩的神秘区域。书中首先描绘了这里连绵起伏的亚热带雨林,详细列举了其中生长着的各种奇花异草,例如能散发出治愈香气的“九叶金莲”,以及拥有坚硬外壳、能抵御毒虫的“藤蔓铠甲”。关于这些植物的药用价值和奇特功用,本书也一一进行了记录。 南疆的生物同样令人着迷,除了形态各异的毒虫猛兽,还特别记载了生活在密林深处的“树人”部族,他们的生活习性、语言特征,以及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存哲学。书中还描述了南疆地区独特的建筑风格,如高耸的竹楼、依山而建的吊脚楼,以及这些建筑如何巧妙地适应当地的气候和环境。对于南疆少数民族的文化,如祭祀图腾、节日庆典、以及独特的歌舞艺术,本书也进行了详尽的记录,展现了他们淳朴而充满活力的生活。 卷三:西域戈壁 卷三深入九州大陆的西部,广袤无垠的戈壁荒漠。书中首先描绘了这里的极致景观,从赤日炎炎的流沙地带,到风蚀出鬼斧神工的雅丹地貌,都刻画得淋漓尽致。对于在极端环境下生存的植物,如能在干旱中储存大量水分的“沙棘”和隐藏在地下深处、依靠露水生存的“地脉草”,本书都有详细的介绍。 西域的动物同样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书中记录了能在沙漠中长途跋涉的“骆驼群”,以及夜间出没、拥有敏锐听觉的“沙狐”。更令人惊奇的是,本书还提到了生活在地下深处的“沙蝎”部落,以及他们如何在黑暗中建立自己的文明。关于西域的交通要道,如古老的丝绸之路的遗迹,以及沿途的绿洲和驿站,也都被细致地描绘。书中还收录了西域各民族的游牧文化、独特的服饰风格、以及对星辰的崇拜,展现了他们在严酷环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 卷四:北境冰原 卷四来到了九州大陆的极北之地,一片冰封雪覆的辽阔冰原。书中描绘了这里冰川、雪山、以及终年不化的冻土。对于适应严寒环境的植物,如能在冰雪下顽强生长的“雪莲花”和储存了充足养分的“冻原苔藓”,本书都有详细的记载。 北境的动物以其皮毛的厚实和强大的生存能力著称,书中记录了在雪地里自由奔跑的“雪狼”,以及能在冰洞中产卵的“北极鱼”。更引人注目的是,本书还提到了生活在冰川深处的“冰巨人”部落,以及他们如何利用冰雪建造居所和制造工具。关于北境的部落,如游牧于冰原上的“萨满”部族,他们的生活方式、祭祀习俗(如对极光女神的崇拜),以及对严冬的敬畏,都得到了细致的描绘。书中还记录了北境特有的建筑形式,如坚固的木屋和地下庇护所。 卷五:中部沃土 卷五回到了九州大陆的中心地带,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盛。本书首先描绘了连绵的平原、广阔的森林、以及纵横交错的河流。对于这里丰富多样的植物,如能提供充足食物的“五谷杂粮”和用作建筑材料的“参天古木”,都有详尽的介绍。 中部地区的人类文明最为发达,书中详细记录了各个人类王朝的兴衰历史,对各王朝的都城、宫殿、农业技术、以及社会制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关于中部地区的河流,如哺育了无数文明的“黄河”与“长江”,其水文特征、沿岸的聚落,以及它们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都有详细的记述。书中还记录了中部地区的传统节日、艺术形式(如书法、绘画、戏曲),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 卷六:西南灵秀 卷六将目光投向九州大陆的西南区域,这里山峦叠嶂,云雾缭绕,充满了灵气。书中描绘了这里奇特的喀斯特地貌,以及隐藏在深山中的幽深峡谷。对于这里的植物,如拥有奇特药效的“云芝”和能在石缝中生长的“兰花”,都有详细的介绍。 西南地区不仅有壮丽的自然风光,更隐藏着许多神秘的部族,书中特别记载了生活在高山之巅的“苗疆”部族,以及他们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独特的图腾崇拜,和精湛的银饰工艺。关于西南地区的河流,如蜿蜒流淌的“漓江”和“澜沧江”,其水文特征、沿岸的自然风光,以及它们如何孕育出独特的地域文化,都有详细的描述。本书还记录了西南地区人们的歌谣、舞蹈,以及对自然山神的敬畏。 卷七:西北高原 卷七来到了九州大陆的西北部,一片高耸入云的高原。书中描绘了这里辽阔的草原、陡峭的山峰,以及在高原上顽强生长的植物,如能提供优质牧草的“蒿草”和能适应高海拔气候的“高原玫瑰”。 西北地区是古代游牧民族的摇篮,书中详细记录了如“匈奴”、“突厥”等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性、作战方式、以及他们与中原王朝的交往历史。关于高原上的湖泊,如“青海湖”和“纳木错”,其形成原因、水文特征,以及它们在游牧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都有详细的记述。书中还记录了西北地区人们的音乐、舞蹈,以及对天空和战神的崇拜。 卷八:东北林海 卷八深入九州大陆的东北部,这里森林密布,地广人稀,充满了原始的野性。书中描绘了这里茂密的针叶林、广阔的湿地,以及在寒冷气候中生存的植物,如能提供丰富木材的“红松”和具有极高药用价值的“人参”。 东北地区是许多古老民族的聚居地,书中详细记录了如“女真”、“契丹”等民族的生活习性、狩猎技巧,以及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关于东北地区的河流,如“黑龙江”和“松花江”,其水文特征、沿岸的丰富物产,以及它们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都有详细的记述。书中还记录了东北地区人们的民间传说、冬季的冰雪娱乐活动,以及对森林和熊的崇拜。 卷九:四海之外 最后一卷《九洲风物志》并非止步于九州大陆的已知疆域,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未知世界。这一卷收录了关于“四海之外”的传说与推测,虽然这些内容多为口耳相传或零星记载,但作者依然以严谨的态度,对这些模糊的信息进行梳理和分析。书中提及了传说中的“海外仙山”,以及“无尽之洋”中可能存在的未知大陆。 关于四海之外的生物、气候、以及可能存在的其他文明,本书收录了各种零散的记载和古老的神话传说,并尝试从地理、气候变化等角度进行合理推测,但强调这些内容大多缺乏确凿的证据。这一卷的目的是拓展读者的视野,激发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总而言之,《九洲风物志》是一部旨在全面记录九州大陆自然风貌、人文地理、以及各族群文化习俗的百科全书。它以翔实的资料、严谨的考证(在可能的情况下)和细致的描绘,为读者构建了一个立体而生动的九州世界,是一部了解九州大陆的不可多得的参考巨著。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实在太吸引人了,《衙门逻辑》。光是这几个字,就勾起了我无穷的好奇心。我拿到书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它一定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古代官场运作的书,而是要深入探讨一种思维模式,一种在特定环境中滋生的、与我们现代社会常识可能大相径庭的“逻辑”。我甚至在想,作者是不是打算解构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因果关系”,揭示出在“衙门”这个封闭而特殊的生态系统中,事情是如何被真正推动和运作的。读完之后,我反而更加困惑,因为我发现自己一直以来对很多事情的理解都太简单了。它似乎在挑战我的固有认知,让我重新审视那些我曾经认为理所当然的道理。它不是那种一眼就能看穿的书,而是需要反复咀嚼,甚至需要结合自己的经历去体会。每次翻开,都能发现新的角度,新的思考。这本书的叙事方式也很有意思,不是那种平铺直叙的讲解,而是仿佛在引你进入一个迷宫,让你在条条框框的“逻辑”中不断摸索,最终可能会豁然开朗,也可能会更加迷失。我非常期待能够和有类似感受的朋友们一起交流,分享彼此的“衙门逻辑”解读,相信这会是一场思想的盛宴。

评分

这本书,我拿到手的时候,就已经在脑海中构想了无数种它可能的样子。我猜想它会是一部厚重的历史学术著作,又或者是一本生动有趣的历史小说,讲述着发生在古代衙门里的种种奇闻轶事。然而,《衙门逻辑》带给我的,是一种完全出乎意料的体验。它不像我想象中的那样,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事实或者描绘场景,而是更像是在进行一场深入骨髓的“解剖”。作者似乎想把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驱动力,那些促使一切按照既定轨道运行的“潜规则”,一点一点地剥离出来,展现在读者面前。我感觉自己像是一个初学者,正在学习一门全新的语言,这门语言的语法是如此的独特,它的词汇是如此的陌生,但一旦你掌握了它的核心,你就会发现,它能够解释很多你之前无法理解的现象。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你能够用一种“衙门”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去看待那些我们曾经认为理所当然的人情世故和行为模式。

评分

《衙门逻辑》这个名字,确实让我产生了很多联想。我抱着一种探索的心态去阅读它,想看看古代的官僚体系是如何运作的,那些所谓的“逻辑”又是什么样的。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非常深入,也非常有层次。作者似乎并不满足于仅仅描述表面的现象,而是试图去挖掘那些更深层次的、更根本的原因。它让我意识到,很多事情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在起作用,而这些因素,往往是我们普通人难以看到的。我感觉到,作者在写作的时候,一定是做了大量的研究,并且对这些内容有着深刻的理解。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有特色,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色彩,读起来不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我甚至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古代的官场,它可能还在探讨一种普遍存在的“权力运作”的模式,只是在古代的“衙门”这个特定的场景下被放大和呈现出来。每一次阅读,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让我对这个世界有了更深的认识。

评分

说实话,我一开始是被《衙门逻辑》这个名字吸引的。听起来就很有意思,而且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官场文化有点好奇,尤其是那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智慧,觉得很有研究价值。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好像是进入了一个精心设计的“迷宫”,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机关和陷阱,而作者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一边引导你前进,一边告诉你如何避开危险。我发现,书中的很多例子和描述,都让我联想到现在社会中的一些情况,只是表现方式更温和,或者更隐蔽。它不是那种能让你立刻恍然大悟的“顿悟”,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对很多事情的看法。我特别喜欢作者的叙事风格,有时候很犀利,有时候又很幽默,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会感到枯燥。这本书的后劲很大,读完之后,我反而更想去深入了解相关的一些历史事件或者人物,这本书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一个更广阔领域的好奇心。

评分

我一直对历史中那些看似荒诞却又真实存在的社会现象颇感兴趣,所以《衙门逻辑》这个书名一出现,就牢牢抓住了我的眼球。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能从中窥探到古代官僚体制下,那些不为外人所知的运作规律和思维方式。它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扇尘封已久的门,门后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机械装置,每一个齿轮的转动,每一根细线的牵引,都遵循着一套我们现代人难以想象的“规则”。我发现,书中描绘的那些情境,虽然发生在遥远的过去,却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现代社会中依然存在的某些影子,只是表现形式更加隐晦,更加“现代化”了。它让我开始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权力”,什么是真正的“效率”,在不同的体系下,衡量这些概念的标准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我喜欢作者那种旁征博引、抽丝剥茧的写作手法,能够将复杂的概念梳理得清晰明了,同时又不失趣味性。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解一道复杂的数学题,需要耐心和细致,才能找到隐藏在数字背后的答案。

评分

还没有来得及看

评分

书很好,非常有帮助。

评分

朋友推荐的,看看写的怎么样。

评分

东西不错,价格合适。

评分

还没有来得及看

评分

书很好,非常有帮助。

评分

东西不错,价格合适。

评分

包装很好,内容不错

评分

值得推荐的一本好书,多多学习借鉴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