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防范恐怖袭击手册(2014版)

公民防范恐怖袭击手册(2014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公民防范恐怖袭击手册》编写组 编
图书标签:
  • 恐怖袭击
  • 公民防范
  • 安全知识
  • 应急处理
  • 防恐手册
  • 公共安全
  • 危机应对
  • 安全指南
  • 反恐
  • 自救互救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5316739
版次:1
商品编码:11537178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4-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5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公民防范恐怖袭击手册(2014版)》系根据公安部反恐局2008年印制的公益图书《公民防范恐怖袭击手册》改编而成,书中对恐怖袭击进行了分类,提出了39个怎么办,对公民面对可能发生的恐怖袭击活动时,采取正确措施规避危险,掌握紧急情况下自救和互救知识,将危险程度降到最低具有指导意义。

目录

1.什么是恐怖活动?
2.什么是恐怖活动组织?
3.什么是恐怖活动人员?
4.常见的恐怖袭击手段有哪些?
5.如何识别恐怖袭击嫌疑人?
6.如何从租住房屋人员中发现可疑人?
7.发现可疑人怎么办?
8.报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9.遇到刀斧砍杀恐怖袭击怎么办?
10.如何识别可疑车辆?
11.遇到驾驶机动车冲撞碾轧恐怖袭击怎么办?
12.如何识别可疑爆炸物?
13.爆炸物可能放置在什么地方?
14.发现可疑爆炸物怎么办?
15.遇有匿名威胁爆炸或扬言爆炸怎么办?
16.在地铁车厢内发生爆炸怎么办?
17.在大型体育场馆发生爆炸怎么办?
18.在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爆炸怎么办?
19.遇到纵火恐怖袭击怎么办?
20.遇到纵火恐怖袭击“七忌”是什么?
21.在公共汽车上遇到纵火恐怖袭击怎么办?
22.在列车上遇到纵火恐怖袭击怎么办?
23.在客船上遇到纵火恐怖袭击怎么办?
24.在地下商场中遇到纵火恐怖袭击怎么办?
25.在高层建筑物中遇到纵火恐怖袭击怎么办?
26.在公共娱乐场所遇到纵火恐怖袭击怎么办?
27.当驾车经隧道遇到纵火恐怖袭击怎么办?
28.在地铁车厢内遇到纵火恐怖袭击怎么办?
29.被恐怖分子劫持怎么办?
30.遇到枪击时如何选择掩蔽物?
31.在公交车上遇到枪击怎么办?
32.在地铁上遇到枪击怎么办?
33.在大型商场遇到枪击怎么办?
34.在宾馆饭店娱乐场所遇到枪击怎么办?
35.在什么情况下可能发生了化学恐怖袭击?
36.遇到化学恐怖袭击怎么办?
37.遇到核与辐射恐怖袭击怎么办?
38.在什么情况下可能发生了生物恐怖袭击?
39.遇到生物恐怖袭击怎么办?
40.紧急撤离危险现场应注意什么?
41.紧急情况下如何进行自救互救?
42.公共场所有哪些“保护神”?
《公民防范恐怖袭击手册(2014版)》内容介绍 本书旨在为广大公民提供一套系统、实用的防范恐怖袭击的知识和技能。在日益复杂的全球安全环境下,了解潜在威胁、掌握应急处置方法,对于保护个人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书并非一本理论性的学术著作,而是立足于现实需求,力求以清晰易懂的语言,配合生动详实的案例,帮助读者建立起科学的安全意识,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一部分:认识恐怖袭击——理解威胁,做好准备 本部分是整本书的基础,着重于帮助读者建立对恐怖袭击的基本认识。我们首先会深入剖析恐怖袭击的定义、特点以及当前国际国内可能面临的威胁类型。这并非是为了制造恐慌,而是为了让读者知晓“敌人在哪里”,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防范。我们将详细介绍恐怖袭击的常见形式,例如爆炸袭击、枪击袭击、劫持人质、化学或生物武器袭击等,并分析其背后的动机、组织形式以及常用手段。了解这些,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警惕,识别可疑情况。 此外,我们还将探讨恐怖袭击可能对个人、家庭及社会造成的深远影响,包括身体伤害、心理创伤、财产损失以及对社会秩序的破坏。理解这些后果,将进一步强化公民防范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第二部分:日常安全防护——筑牢第一道防线 这一部分将聚焦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措施,降低自身成为恐怖袭击目标或受害者的风险。 居家安全: 我们将提供关于如何增强家庭安全防范的建议,包括但不限于:如何检查和加固门窗,选择安全的居住环境,识别并报告可疑人员或活动,以及在家中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饮用水、不易变质的食物、急救药品、手电筒、收音机等)。我们将强调,一个安全的家,是抵御外部风险的重要港湾。 出行安全: 在外出活动时,如何保障自身安全是重中之重。本书将涵盖不同出行场景下的安全要点: 公共交通: 在乘坐飞机、火车、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识别和避免人群聚集中的潜在风险?在候车、候机过程中,如何保持警惕,留意周围环境? 驾车安全: 车辆的维护与安全性能的重要性,如何避免在公共场所停车时受到威胁,以及在遭遇突发事件时如何应对。 步行与骑行: 在城市街道、公园等场所,如何选择安全的路线,如何留意周围环境,以及如何避免成为“低垂的果实”。 大型集会与活动: 参加演唱会、体育赛事、节日庆典等大型集会活动时,需要特别注意哪些安全隐患?如何提前了解场地布局,熟悉紧急出口? 网络安全与信息辨别: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也可能成为制造恐慌、扰乱社会秩序的工具。本部分将指导读者如何辨别网络信息真伪,如何保护个人隐私,以及如何避免被网络上的煽动性言论所误导。 个人警惕性与环境观察: 培养敏锐的观察力是识别潜在威胁的关键。我们将教授读者如何训练自己的“安全感知”,即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关注周围的环境,留意异常情况,例如 unattended bags (无人看管的包裹),行为异常的人,可疑的车辆等,并知道在发现异常时该如何初步判断和报告。 第三部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临危不乱,化险为夷 当不幸遭遇恐怖袭击时,冷静、正确的应对方式能够极大提高生存几率。本部分是本书的核心内容之一,将提供一系列针对不同类型恐怖袭击的应急处置指南。 爆炸袭击应对: 如果身处爆炸发生区域,应如何快速反应?如何采取“蹲下、掩护、固定”等动作来减少伤害?如何在爆炸后保持冷静,寻找安全撤离路线?以及如何在疏散过程中帮助他人。 枪击袭击应对: 在遭遇枪击事件时,我们将详细介绍“跑、藏、打”(Run, Hide, Fight)的原则。 跑(Run): 何时何地应该选择逃跑?如何判断逃跑路线?如何利用地形和障碍物来躲避子弹? 藏(Hide): 如果无法逃离,如何选择最佳的藏身地点?如何采取措施让自己不容易被发现?如何保持安静,减少声音? 打(Fight): 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如何利用手边的物品进行反击?如何与同伴协同作战?(此部分将强调“打”是最后的选择,且需在充分评估风险后谨慎执行。) 劫持人质事件应对: 如果成为劫持人质,如何保持冷静,配合歹徒?如何观察环境,寻找逃脱机会?如何与同伴沟通,保持团队协作?以及在营救过程中如何保护自己。 化学或生物武器袭击应对: 对于这类隐蔽性较强的袭击,我们将介绍如何识别可能的迹象(如不明气味、异常烟雾、不明液体等),以及在发现后如何进行初步防护(如用湿布捂住口鼻、尽快离开污染区域等)。 遭遇可疑包裹或物品: 如何判断一个包裹是否可疑?发现可疑物品后,切勿触碰,应立即撤离,并报告给相关部门。 利用身边的物品: 在缺乏专业救援的情况下,如何利用日常物品充当临时防护工具,例如用皮带、衣物等作为止血带,用背包、书籍等作为临时盾牌。 第四部分:心理调适与恢复——重建安全感,走出阴影 恐怖袭击不仅对身体造成伤害,对心理的冲击同样巨大。本部分将关注如何在事件发生后进行心理调适,帮助读者尽快走出阴影,恢复正常生活。 即时心理反应: 经历恐怖事件后,出现恐惧、焦虑、愤怒、麻木等情绪是正常的。我们将指导读者如何认识和接纳这些情绪。 寻求支持: 强调与家人、朋友、社区及专业心理咨询师沟通的重要性。 恢复正常生活: 提供一些逐步重建日常生活规律、重拾安全感的建议,例如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进行放松练习等。 长期心理健康: 对于长期受到心理困扰的读者,提供寻求专业帮助的途径和方法。 第五部分:社会责任与公民参与——携手共筑安全长城 安全不仅是个人的事情,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本部分将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防范恐怖袭击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 “人人都是安全员”: 强调公民在维护社会安全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大家主动关注和参与社区安全建设。 举报可疑信息: 如何正确、有效地向有关部门举报可疑人员、可疑活动或可疑物品,并强调保护举报人的相关政策。 参与安全演练: 鼓励公民积极参与各类安全演练,熟悉应急预案,提升协同作战能力。 提升公众安全意识: 如何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向家人、朋友、同事传播安全知识,提升整个社会的防范意识。 与相关部门的协作: 了解在突发事件中,公民应如何配合公安、消防、医疗等部门的工作,以及相关部门在维护公共安全方面的职责。 总结与展望 在书的结尾,我们将再次强调本书的核心理念:防范重于救灾,意识决定安全。我们希望通过《公民防范恐怖袭击手册(2014版)》,能够帮助每一位读者成为自己和家人安全的守护者,并为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贡献一份力量。安全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持续的关注、学习和实践。面对潜在的威胁,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出击;与其心存侥幸,不如做好万全准备。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筑牢防范恐怖袭击的安全长城。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略带磨砂质感的封面,配合上沉稳的墨绿色主色调,立刻就给人一种严肃而可靠的感觉。内页的纸张选择也颇为考究,虽然不是那种高克重的艺术纸,但触感温和,反光度适中,即便是长时间在灯光下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特别疲劳。排版上,作者显然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字体的选用既保证了清晰易读,又带有一丝官方文件的庄重感,行距和段落间距的把控恰到好处,使得大段的文字信息在视觉上显得井井有条,而非拥挤不堪。装订工艺也十分扎实,我特意翻阅了几次比较关键的章节,书脊处没有出现任何松动的迹象,这对于一本工具性质的书籍来说至关重要,毕竟谁也不想在紧急情况下,书本散架。不过,我个人小小地希望,如果能在每章的开头或结尾增加一些留白区域用于读者自行标注或记录心得,或许会更贴合其“手册”的定位,不过瑕不掩瑜,就目前的成品来看,它绝对称得上是市面上制作精良的出版物之一,光是拿在手里,就能感受到出版方对内容严谨性的尊重。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接受了一次高强度的、却又极其有条理的专业培训。它没有采用那种夸张渲染、试图制造恐慌的叙事手法,而是极其克制地陈述事实和提供应对策略。开篇部分对不同类型威胁的定义和历史背景的梳理,虽然信息量巨大,但叙述者(或编纂者)的笔触非常冷静,仿佛一位经验丰富、不苟言笑的教官在向你传授生存法则。我特别欣赏它在步骤分解上的细致入微,比如在描述群体疏散时的“三人一组”原则,以及如何利用身边最不起眼的物品作为临时阻碍物,这些细节的描述,绝非纸上谈兵,而是基于对现实场景的深刻洞察。读到一些关于公共交通工具上应急反应的部分时,我甚至能想象出自己正身处特定场景中,下意识地按照书中的指引进行快速评估和行动预案的构建。这本书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将复杂的安全程序“去专业化”了,用普通人能够理解和执行的语言,构建起一道心理和行动上的防火墙。

评分

从内容实用性的角度来审视,这本书带来的最大价值在于它重塑了个体在面对潜在威胁时的心理预期和行动能力。它没有承诺“绝对安全”,而是非常现实地指出,在危机发生时,个体“第一反应时间”内的自我保护能力,往往比外部救援的到达速度更为关键。书中关于“家庭应急包”的清单部分,列举得极其全面,不仅涵盖了基础的水源和食物,还包括了针对特定城市环境的微小调整建议,这显示出编纂者对不同地域、不同生活状态的读者都进行了充分的考量。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使得这本书的指导性超越了一般的泛泛之谈,真正具备了指导个体生命安全实践的深度。我合上书本时,感受到的不是恐惧的残留,而是一种沉静的、经过训练的掌控感,这种心理上的转变,是任何一本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的安全读物所无法比拟的深度影响。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可以说是教科书式的严谨与实操性的有机结合,读起来有一种久违的“可靠感”。它不会用那些华丽的辞藻来包装严肃的主题,每一个句子似乎都经过了多轮的推敲和事实核查,力求精准无误。章节间的逻辑衔接非常流畅,从宏观的风险认知,过渡到具体的个人准备,再到突发事件中的即时反应,层次感分明,使得知识的吸收过程如同搭建一座结构稳固的桥梁,层层递进,难以动摇。举个例子,在讲解如何识别可疑包裹时,它罗列的特征点细致到令人发指,比如包裹的捆扎方式、标签上的可疑污渍,乃至其放置的位置是否符合环境常理,每一个小小的观察点都被放大并强调其潜在的重要性。这种不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细节的写作态度,恰恰是面对非对称威胁时最需要的精神内核。它不是让你成为一个偏执狂,而是让你成为一个具备系统性观察能力的理性公民。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简直是为快速检索和现场应用而生的典范。我尤其关注了其索引和附录部分的实用性。通常情况下,手册类的书籍,索引往往做得敷衍了事,但这本书的索引做得异常详尽,即便是某个小技巧的关键词,也能迅速定位到具体页码。更值得称道的是,书中的大量图示和流程图,它们的设计理念似乎完全服务于“非专家”用户。这些图表没有过多花哨的3D效果或复杂的阴影处理,而是采用了最简洁、最清晰的线条和符号,清晰地展示了动作的顺序和方向,确保在压力之下,大脑可以迅速解码这些视觉信息。我试着在不看文字说明的情况下,仅凭流程图就理解了“如何设置临时避难所”的几个关键步骤,这充分证明了其视觉传达设计的成功。它真正做到了让工具书本身,成为一个高效的、不需要额外学习成本的“工具”。

评分

大批量订货,京东物流真是不错!

评分

好…………………………………………

评分

儿子喜欢这种书

评分

速度非常快

评分

学习姿势,小本小本的,又有插图

评分

非常便利,很好。以后继续支持。

评分

好。

评分

内容充实故事十分精彩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