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 講談社 中國的曆史全10冊
定價: 500.00
作者: 宮本一夫等著 吳菲等譯
齣版社: 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 2014-02
包裝: 精裝
各捲書號 01 從神話到曆史 ISBN 978-7-5495-3367-1 02 從城市國傢到中華 ISBN 978-7-5495-4156-0 03 始皇帝的遺産 ISBN 978-7-5495-1146-4 04 三國誌的世界 ISBN 978-7-5495-1148-8 05 中華的崩潰與擴大 ISBN 978-7-5495-1147-1 06 絢爛的世界帝國 ISBN 978-7-5495-1345-1 07 中國思想與宗教的奔流 ISBN 978-7-5495-1149-5 08 疾馳的草原徵服者 ISBN 978-7-5495-3368-8 09 海與帝國 ISBN 978-7-5495-3369-5 10 末代王朝與近代中國 ISBN 978-7-5495-3521-7編輯推薦
●【講談社百周年獻禮之作】這套書是日本講談社建社一百周年的獻禮之作。是日本曆史學傢的係列作品。每捲都是由這個曆史時段*具代錶性的學者撰寫。 ●【“大傢”寫給大傢的書】日本學者有大學者為大眾著書的傳統。這既是一套大眾讀本,讀來讓人不覺艱深,又兼具現有知識邊界的學術前沿性。是一套嚴謹、專業、可讀性很強的曆史讀本。 ●【作者均為日本一流學者】十位作者均為日本中國史學界的一流學者:宮本一夫、平勢隆郎、鶴間和幸、金文京、川本芳昭、氣賀澤保規、小島毅、杉山正明、上田信、菊池秀明 ●【國內一流學者推薦】十位國內一流學者作序推薦: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許宏、中國先秦史副會長武漢大學教授羅運環、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王子今、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黎虎、北京大學教授閻步剋、清華大學教授張國剛、北京大學教授鄧小南、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伯重、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步平共同推薦 ●【令人耳目一新的視角】我們希望讓國內的讀者看到一套真正專業、前沿、有創見的中國通史。給大傢提供一個看待中國曆史的新角度——看看日本學界*優秀的學者是如何跟普通讀者講述中國曆史的。我們也相信,專業的曆史書不一定艱深晦澀,我們一定能夠找到聯結學術研究與大眾閱讀的橋梁。 清華大學教授張國剛先生說:“在國際中國史研究中,日本學者有獨特的優勢,形成瞭自己學術風格和學術傳統。由於文化傳統和學術傳統不同,西洋人、東洋人觀察中國曆史的角度和興趣、重點也不同,所以,在許多方麵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許宏先生說:“由於教育和研究體製的差異,日本學者在‘通識’上要優於中國學者,後者偏於專精而有條塊分割之嫌。” 而復旦大學教授姚大力先生說:“我並不以為,當下的齣版界之所以希望引入外國人寫的、以中國曆史文化為題材的、能引人入勝的大眾史學作品,隻是因為中國學者都放不下‘專傢’身段去從事那種創作的緣故。這裏麵更多的,其實還是寫得齣、寫不齣,或者說得更尖銳一些,是即使寫齣來瞭,能不能讓人看得下去的問題。盡管不必采用綿密引徵和係統論證的闡述形式,大眾史學在需要把曆史敘事還原到親曆者們的切身感知、還原到總體曆史圖景、還原到根本價值關懷方麵,以及在它需要能反映*前沿的已有研究成果方麵,一點也不比對於更‘專業化’學術寫作的要求為低。” ●【曆時五年,五次調版,十易封麵】這套書從中方提齣報價,日方不斷審核齣版資質,到找尋閤適的翻譯者、閤適的推薦學者、翻譯、編輯、製作地圖、選配圖片、地圖送審、重大選題送審、排版調版、設計封麵,幾乎用掉瞭五年的時間。值得一提的是,這套書的譯者,有的本人就是這個領域內的學者專傢,比如第八捲的譯者烏蘭女士,就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知名元史專傢。 ●圖文並茂,印刷精美每捲書含地圖、照片上百幅,彩圖若乾。印刷精美,精裝呈現。從裝幀設計和排版來看,講談社這次的操作是相當成功的,體現瞭大社的風範。精裝的紙張厚實,印刷清晰,即便是大篇幅的地圖和文物插圖,色彩還原度也很高,看得齣他們對細節的把控。我尤其欣賞它在版式設計上的用心,每頁的留白恰到好處,既保證瞭文字的密集度,又沒有讓人感到壓抑。閱讀體驗上,即使是長達數小時的沉浸,眼睛的疲勞感也相對較輕。當然,這套書的售價也相對較高,對於預算有限的讀者來說可能需要權衡。但從其內容深度、作者陣容的權威性以及實體的製作水準綜閤來看,它完全配得上這個價格。它更像是一份可以傳承的文化資産,而非一時的消遣讀物,適閤那些願意為高質量的知識産品付齣相應代價的讀者群體。
評分我太太是大學曆史係的,她對這套書的評價是“視野開闊,資料翔實”。她最近在研究魏晉南北朝的曆史,正好這套書的中間幾捲對此有非常詳盡的論述。她特彆提到,這套書的作者群體非常國際化,匯集瞭日本本土和海外漢學界的頂尖學者,所以他們的觀點往往能跳脫齣中國本土史學界常見的窠臼,提供一種“他者”的審視角度。比如,他們處理“民族融閤”這個議題時,那種審慎的態度和對少數民族文化主動性的承認,就顯得非常現代和客觀。對我太太這種需要寫論文的人來說,書後附帶的浩如煙海的參考文獻和注釋體係簡直是寶庫。她做筆記時,經常在書頁的空白處寫滿瞭對引文的批注和自己的思考。雖然裝幀精美,但我知道她其實更看重的是其內容的學術價值,而不是作為收藏品的屬性。每次看她捧著厚厚的書捲,眉頭微鎖,就知道她又在哪個知識的“無人區”探索瞭。
評分說實話,我更偏愛近代史的部分,對晚清到民國那段曆史情有獨鍾。這套書的後幾捲關於近現代的轉型期描述,對我這個非專業人士來說,簡直是打開瞭一扇新的窗戶。以往讀國內齣版的近代史,總感覺敘事綫索比較單一,側重於政治事件的因果鏈條。但講談社的版本,它花瞭大篇幅去描寫社會生活、經濟變遷,甚至是對西方思潮湧入後知識分子群體的內心掙紮的刻畫。我記得有篇關於城市化進程的文章,詳細對比瞭上海和天津在麵對現代化衝擊時的不同反應,那種帶著溫度的描述,讓我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瞭曆史轉摺點的巨大張力和個體命運的無奈。它不像教科書那樣冰冷地陳述“是什麼”,而是試圖解釋“為什麼會變成這樣”,這種敘事策略非常高明,讓讀者産生瞭強烈的代入感和共情。
評分我對這套書的整體印象是:它是一套能夠引發思考的書,而不是提供標準答案的書。我有一個習慣,就是每次讀完一個大章節,都會閤上書,花半小時在紙上梳理一下自己的理解框架。有時候,我會發現作者的邏輯鏈條和我原有的認知産生瞭碰撞,甚至會冒齣“等等,這個解釋好像與我以前學的不同”的疑問。這正是我購買它的目的所在——挑戰固有認知。它強迫你去重新審視那些你以為已經瞭解的曆史事件。當然,對於時間有限或者隻想快速瞭解曆史梗概的讀者來說,這套書的密度可能會顯得過大,畢竟它不是那種可以輕鬆“翻”完的書,它需要你投入心神去“啃”。但正是這種深度,使得它超越瞭一般的通史讀物,更像是一套專業研討的文集閤輯,非常適閤那些對曆史細節有執著追求的“鑽研型”讀者。
評分這套《講談社 中國的曆史》,我買迴來已經有一段時間瞭,說實話,一開始抱著挺大的期待,畢竟“講談社”這三個字在日本學術界的分量擺在那裏,總覺得能看到一些不同於傳統史書的視角。拿到手沉甸甸的十捲本,精裝的質感確實不錯,擺在書架上很有氣勢。我個人對中國古代史比較感興趣,尤其是先秦時期的探討。剛翻開第一捲的時候,那種學術的嚴謹性和豐富的圖版資料確實讓人眼前一亮。作者們似乎在力求還原那個復雜多變的時代背景,不僅僅是帝王將相的更迭,更深入到社會結構、思想變遷的細微之處。比如他們對“禮樂製度”的闡釋,就比我以前讀的教材要細緻得多,結閤瞭考古發現來佐證文獻記載的不足,這一點非常吸引我。不過,閱讀過程也並不輕鬆,畢竟涉及的史料和理論深度很大,需要集中精力去消化那些跨學科的分析,感覺自己像是在啃一塊硬骨頭,但啃下來後,那種知識被填滿的充實感也無與倫比。對於想係統、深入瞭解中國曆史脈絡的嚴肅讀者來說,這套書絕對值得投入時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