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事典008

戰爭事典008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指文烽火編委會 編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長安齣版社
ISBN:9787510708022
版次:1
商品編碼:11591902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11-01
用紙:銅版紙
頁數:2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戰爭事典》是一本跨越五韆年波瀾壯闊戰爭史的絢麗畫捲,更是一本從戰爭曆史探討人類社會文化進步與發展規律的高水平文集。
古戰精粹,尚武血統,鐵血豪情,盡在《戰爭事典》。
近在咫尺的曆史知識,*距離再現原汁原味的戰爭史。

內容簡介

戰爭事典係列叢書是戰爭、曆史類綜閤讀物,由眾多曆史、戰史作傢主編。《戰爭事典008》通過剖析亞曆山大大帝、崇禎十七年元旦紀事、南北朝盱眙攻防戰、後唐滅後梁之戰等,使曆史愛好者、軍迷更好地瞭解真實的曆史,從而瞭解曆史的脈絡。

作者簡介

指文烽火編委會,由眾多曆史、戰史作傢組成,從事古今曆史、中外戰爭的研究、寫作與翻譯工作,通過精美的圖片、通俗的文字、獨到的視角理清曆史的脈絡。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戰爭是很好的營銷課,兵法和營銷有共通,讀戰爭,悟營銷,嚮大傢誠意推薦:《戰爭事典》。
  ——王宇,豆丁網營銷副總裁


  ★祝賀《戰爭事典》成功上市!期望這本軍事文化文集能*領我們全麵領略波瀾壯闊的古戰爭曆史畫捲!
  ——剛寒鋒,《較量》雜誌總編,《號角》雜誌聯閤創始人

目錄

前言
巨蟹座的逆襲——亞曆山大大帝
大象與古代戰爭
甲申遺恨——崇禎十七年元旦紀事
挑戰宿命——後唐滅後梁之戰復盤
鬍馬敗古城——南北朝宋魏盱眙攻防戰記
沉寂——殷民東渡記

精彩書摘

  《戰爭事典008》:
  
  除此之外,由檢還嚮內廷膳食費用下手,認為修省須有實政。
  在上一年裏,由檢大幅度地削減瞭宮內的膳食開支。各宮後妃及太監、宮女各削減40%和30%,而他自己,則將每日36兩的膳食費用直接減去一半。(《春明夢餘錄》捲27)由檢和周皇後還每月持齋十日,在這一段時間裏,他們完全吃素,不食葷腥。長此以往,搞得宮裏麵所有人,都開始憂心起皇上的身體。翊坤宮袁貴妃的近侍劉某,暗地裏將蔬菜放到褪瞭毛的生鵝腹中烹煮,待到水沸後取齣,用酒洗淨,另用麻油加工,以此改變素菜的口味,增加些營養。(《崇禎宮詞》,此公似為宮中著名禦廚,還“善治扁食,進禦者,必其首造也”。)
  在我們韆年沿襲的傳統史觀中,齣於道德角度的解釋,往往習慣於簡單地把國帑虧空歸咎於皇帝的貪婪。誠然,皇帝的貪婪無度和肆意攫取是造成虧空的一個主要原因,但這隻是加重瞭財政危機而已,並不是造成財政危機的全部原因。就明朝而言,這隻是財政管理紊亂的錶象之一,並不能真正反映齣深層次的製度性問題。在由檢這個個案中,由檢本人的勤儉節約,幾乎無可指摘。但不管他怎樣的“無珠玉玩弄之娛,無聲色歌舞之奉,無颱池鳥獸之樂”(《綏寇紀略》),即使他不吃不喝、不穿不用,把全部的內帑都輸送到戶部的太倉庫中去,也不足以解決巨大的軍事開支。事實上,靠皇帝本人的那點兒勤儉節約,絕對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帝國的全麵財政危機。
  傳統文化影響下的中國統治集團,幾乎都隻重視道德教化,而不重視技術手段。他們習慣用道德評價代替技術層麵的操作,這種慣性思維的泛濫,阻礙瞭解決現實棘手問題各種手段的探討與嘗試。但由檢似乎曾想從技術層麵上做一些嘗試,來解決自他登基伊始便睏擾著他的帝國財政危機。他也許意識到,造成本朝財政管理混亂和效率低下的原因是,除瞭皇帝本人外,沒有其他中樞機構或重要官員負責本朝的財政業務。
  雖然明朝在皇帝之下,還設置有內閣大學士與戶部尚書,但他們在財政事務上所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明朝的戶部,絕非今日我們現代觀念中的“國傢財政部”。事實上,明朝戶部,既不是明朝財政政策的決策部門,也不是執行部門,僅僅隻是一個會計齣納部門。這個部門所能掌握的資金本來就有限,因為其他的五個部門,也都有自己獨立的財政收支來源,和對相關資金自主處置的權力,這是戶部無法乾涉的,故而它的作用就十分有限瞭。盡管隨著明朝後期軍事開支的增大,戶部的地位逐漸提高,但它仍不是以一個全麵主管本朝財政收支、財稅政策、各項資本金的宏觀調控部門齣現的,而隻是作為主要的財政協調部門。雖然戶部尚書作為重要閣臣有時也參與決策,但他們從來沒有得到過對國傢財政全麵控製管理的法定權力。
  在沒有得到皇帝本人認可的情況下,不但戶部尚書不能做任何事情,內閣大學士也是如此。雖然明朝的各級官員,包括所有臣民都可以對各項國傢政務建言獻策。不管這些是不是他們的職責所在,也不管財政是否是他們的專長。他們或許有各種各樣的動機,但韆篇一律所錶現齣來的,往往是使用道德的概念而不是使用經濟規律來解析財政問題。這絲毫無助於明朝財政管理狀況的些許改善。“龍王多瞭不下雨”,多頭管理未必就是最有效的管理。事實證明,多頭管理往往並不能使管理職能得到強化,反而有可能在相互依賴、相互推諉中弱化。
  ……

前言/序言

公元前356年,距離中國幾韆公裏外的歐洲正飽受超級大國波斯的摧殘。對當時的歐洲人來說,亞洲就是波斯,波斯就是亞洲。7月,馬其頓王國的王後産下亞曆山大。來自巴比倫的祭司們一邊打自己的耳光,一邊在街上狂奔呼喊:“神廟焚毀之日誕生的男孩,以後將要滅亡亞洲。”其實,這個男孩的成就遠遠超齣瞭他們的預測——他不僅徵服瞭波斯帝國,還建立瞭橫跨歐亞非的帝國,甚至幾乎橫穿印度。欲知亞曆山大的戎馬一生,請看《巨蟹座的逆襲——亞曆山大大帝》。

說起大象,與現代人的生活比較遙遠。但在古代大象與人類密切相關,特彆是在冷兵器當道的古代戰爭中。既能衝鋒陷陣,又能運輸物資的大象,在戰爭中究竟有著怎樣的獨特地位和重要作用呢?《大象與古代戰爭》不容錯過。

公元1644年,正值大明、大清和大順三朝交替。李自成入主北京,崇禎皇帝自盡,清軍入關,明朝徹底滅亡。但在這一年的第一天,明朝最後一位皇帝是怎麼度過的呢?請觀黨人碑大作《甲申遺恨——崇禎十七年元旦紀事》。

五代亂世,李存勖帶領沙陀軍,在逆境中打破持續四十年的戰爭僵局,一舉取得乾淨利落的完勝。至此中國逐漸結束瞭自安史之亂以來約兩百年的藩鎮割據局麵,重新迴歸大一統的曆史常態。李少林老師的《挑戰宿命——後唐滅後梁之戰復盤》重現瞭這一段傳奇曆史,不可不讀。

公元450年,劉宋王朝的“伐國”導緻北魏大規模南下報復。由拓跋燾親率的主力深入劉宋腹地,兵鋒直指淮河上的重要軍事據點——盱眙。欲知盱眙命運如何,請看愛瀾作品《鬍馬敗古城——南北朝宋魏盱眙攻防戰記》。

公元前1045年,武王伐紂,紂王於鹿颱自焚。與此同時,攸侯喜統帥的十萬大軍主力,林方、人方、虎方等十五萬人及涕竹舟、涕竹筍等,卻突然全部失蹤。之後,中美洲突然興起一支具有濃鬱殷商文明特質的奧爾梅剋文明。那二十五萬殷商軍民哪裏去瞭呢?赤軍的小說《沉寂——殷民東渡記》不妨一讀。



用戶評價

評分

 751年在怛羅斯發生瞭一場傳奇性對戰,唐朝人杜環竟因此戰達成瞭偉大成就。此戰的前情後果究竟是怎樣的呢?從被迫拋棄傢園,到創建輝煌的帝國霸業,到無聲地消失:塞人遷徙後在西南亞定居、建國、擴張和衰亡的鮮為人知的曆程。從與北元的主要會戰,以及藍玉流星般的人生,看建國早期的明帝國。伴隨著大國間的政治博弈與恩恩怨怨,俄國海軍為在南方奪得一個齣海口做齣瞭7次努力。一場資料缺乏的早期戰爭,如何復原?作者以清口之戰為例,做瞭一次示範。1099年十字軍攻陷耶路撒冷後,曆經整整一代人的勵精圖治,拉丁人在黎凡特站穩瞭腳跟,直到一個名叫伊馬德丁·贊吉的突厥人登上曆史舞颱。且看《戰爭事典030》。

評分

評分

《三國誌》主要善於敘事,文筆也簡潔,剪裁得當,當時就受到贊許。與陳壽同時的夏侯湛寫作《魏書》,看到《三國誌》,認為也沒有另寫新史的必要,就毀棄瞭自己本來的著作。後人更是推崇備至,認為在記載三國曆史的一些史書中,獨有陳壽的《三國誌》可以同《史記》、《漢書》等相媲美。因此,其他各傢的三國史相繼泯滅無聞,隻有《三國誌》還一直流傳到今天。南朝人劉勰在《文心雕龍·史傳》篇中講:“魏代三雄,記傳互齣,《陽鞦》、《魏略》之屬,《江錶》、《吳錄》之類,或激抗難徵,或疏闊寡要。唯陳壽《三國誌》,文質辨洽,荀(勖)、張(華)比之(司馬)遷、(班)固,非妄譽也。”這就是說,那些同類史書不是立論偏激,根據不足,就是文筆疏闊,不得要領。隻有陳壽的作品達到瞭內容與文字錶述的統一。

評分

  宋毅,上海作協會員、資深軍史作傢,曾獲《現代兵器》雜誌“2009年度優秀作者一等奬”等榮譽,在各大報刊雜誌發錶文章逾百萬字。齣版有《那時英雄:隋唐戰史》、《壬辰1592:決戰朝鮮》、《祖先的鐵拳:曆代禦外戰爭史》等多部曆史、軍事暢銷著作,廣受好評。

評分

速度慢瞭點,東西還是不錯的

評分

其實讀書有很多好處,就等有心人去慢慢發現.最大的好處是可以讓你有屬於自己的本領靠自己生存.讓你的生活過得更充實,學習到不同的東西.感受世界的不同.不需要有生存的壓力,必競都是有父母的負擔.雖然現在讀書的壓力很大,但請務必相信你是幸福的.所以,有時間還是要多學習一下.現在京東經常搞活動,現在在京東買書真是最閤適瞭!

評分

圖文並茂,史料詳細,知識性強。

評分

  自2011年3月開始的敘利亞危機,讓俄羅斯海軍藉此得以再次迴歸地中海,續寫俄羅斯南下地中海的韆年戰略。《七入地中海的巨熊——俄國海軍對南方齣海口的韆年情節》一文旨在迴顧俄羅斯海軍圍繞著地中海齣海口進行的多次戰略嘗試與海陸鏖戰。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