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程碑式摄影巨作,记录影响人类命运的百件大事。
★马格南图片社70年影像精华,普利策新闻奖、世界新闻摄影大赛奖(荷赛奖)获奖作品。
★罗伯特·卡帕、亨利·卡蒂埃-布列松、马克?吕布、尤金?史密斯、史蒂夫?麦柯里等近百位摄影大师的代表作品。
★110幅大师级照片真实再现人类100年的历史。这是一册百位大师的经典合集、一本人类百年的历史书、一段全球百年的影像史,也是一部世界百年的沉思录。
★这些极具冲击力的影像,让人们有勇气去直面战争、杀戮、灾难、贫穷、疾病,让人们思考生活的真正意义在哪里。
★触目惊心的照片,悲天悯人的文字,独具匠心的设计。一本值得收藏的百年摄影经典。
《黑镜头》20周年纪念版收录了罗伯特?卡帕、亨利?卡蒂埃-布列松、马克?吕布、尤金?史密斯、史蒂夫?麦柯里等近百位摄影大师的110幅代表作,真实地展示了人类自1916年至今的百年历史并让人身临其境。这些极具冲击力的影像,让人们有勇气去直面战争、杀戮、灾难、贫穷、疾病,让人们思考生活的真正意义在哪里。
罗伯特·卡帕,匈牙利裔美籍摄影记者,20世纪著名的战地摄影记者之一,马格南图片社的创始人之一。美国《生活》杂志和“海外记者俱乐部”以他的名字设立了“罗伯特·卡帕金质奖”。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被誉为“现代新闻摄影之父”,20世纪有影响力的摄影师之一,“决定性瞬间”理论的创立者与实践者,马格南图片社创始人之一。
马克·吕布,法国著名摄影师,新中国成立后首位获准进入中国拍摄的西方摄影师。曾两次担任马格南欧洲分部主席,两次获得美国海外新闻协会大奖,纽约国际摄影中心“无限奖”(Infinity Award)以及索尼世界摄影大赛终生成就奖等。
尤金·史密斯,当代新闻摄影的大师,纽约国际摄影中心以他的名字设立了“尤金·史密斯奖”,表彰他对人性的信念,并将掖为同样的换负而取得突出成就的后来者。
史蒂夫·麦柯里,美国摄影师,1986年加入马格南图片社。以照片“阿富汗女孩”(Afghan Girl)而闻名世界,曾荣获“罗伯特·卡帕摄影金奖”和世界新闻摄影大奖。
本书所有摄影师均为全球摄影大师。
精选
2015年 不再醒来
2006年 一个人的抗争
2001年 挑战美国
2000年 面对枪口的孩子
1998年 被击中的旗手
1992年 差半厘米的抚摸
1989年 柏林墙的倒塌
1984年 博帕尔的控诉
1972年 火从天降
1969年 个登上月球的人
1968年 入侵布拉格
1967年 反越战示威游行
1963年 刺客被捕
1945年 立即和彻底的毁灭
1945年 硫磺岛之战
1944年 通敌者
2015~2011
2015年 欧洲难民危机
2015年 玛雅节
2014年 无罪犯罪
2014年 贫困的挑战
2014年 在迈丹的最后一战
2013年 炸弹制造者
2012年 纽约的“新月地带”
2012年 叙利亚难民
2012年 选美比赛
2011年 阿拉伯之春
2011年 愤怒的海啸
2010~2001
2010年 卷入战火
2010年 海地地震
2009年 露宿街头
2008年 被上帝遗忘的土地
2008年 贫与富
2007年 童工
2006年 我们将死之时
2006年 贫民窟的生活
2006年 我们生活的地方
2006年 矿工事故
2005年 伊西尔玛雅人
2005年 最后的旅程
2004年 阿富汗重建
2004年 洗礼仪式
2004年 卫星
2004年 燃料污染
2002年 博帕尔惨案后遗症
2001年 “9?11”幸存者
2001年 失明
2001年 拿起枪的普通人
2000~1991
2000年 逃离格罗兹尼
1999年 逃亡的难民
1999年 安哥拉难民营
1999年 科索沃种族清洗
1998年 总统的桃色事件
1997年 戴安娜与截肢儿童
1996年 重回舞台
1996年 精神病院
1995年 波斯尼亚战争
1994年 被误会的美国士兵
1994年 简单的生活
1994年 卢旺达:地狱之景
1994年 种族隔离政策
1994年 南非英雄
1993年 加沙地带的儿童
1993年 天堂和地狱
1993年 对未知的未来的欢庆
1992年 城市的心脏
1991年 疯狂之井
1991年 山地墓园
1991年 血统的愤怒
1990~1951
1990年 信仰的庆典
1989年 朝圣之旅
1988年 混乱的夜色
1988年 悲剧的结尾
1986年 摩尔人和基督徒节
1984年 苦涩的甜蜜
1984年 逃离之路
1983年 风暴来临
1982年 铁路上的国家
1981年 圣周
1979年 酒吧日常
1977年 尼日利亚捕鱼节
1973年 回家
1971年 管道里的生活
1970年 送别被暗杀的学生领袖
1969年 用暴力解决暴力
1967年 印度饥荒
1967年 吉卜赛少年
1965年 我有一个梦想
1964年 战车碾过的家园
1962年 黑皮肤的幸福
1957年 詹姆斯敦的纪念
1951年 守丧
1950~1916
1950年 分开的水池
1948年 穆斯林妇女
1948年 西非的割礼
1947年 难民营里的狂欢
1947年 美国的败落
1946年 乐园之路
1945年 游戏已经结束
1944年 战争的意义
1944年 死亡的距离
1943年 可有可无的举手投降
1942年 情愿牺牲
1940年 戴钢盔的男孩
1938年 自由的誓言
1936年 帝国战舰
1933年 残忍的孩子
1932年 放逐者的演讲
1929年 大萧条
1917年 泥浆地狱
1916年 凡尔登绞肉机
20年前,在资料匮乏、求知欲又极度旺盛的时代,《黑镜头》编辑部编著了《黑镜头》系列丛书。他们精心挑选了大量珍贵影像,用充满感怀和悲天悯人的文字,将世界上发生的大事件展示在人们面前。为此,《黑镜头》无意中做了当时中国“读图时代”的领头羊。
从1997年底编辑部开始策划,到1998年初出版了本《黑镜头》,再到2004年的这六年间,编辑部相继完成了这个系列的编辑和出版工作。2004年,紫图公司荣获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全国高校摄影联合会颁发的“支持中国摄影教育杰出贡献奖”。今天,《黑镜头》在大家的持续关注中推出了20周年纪念版。时代环境改变了,但大家对经典影像的热情依旧不减。
这次纪念版收录了罗伯特?卡帕、亨利?卡蒂埃-布列松、马克?吕布、尤金?史密斯、史蒂夫?麦柯里等摄影大师的110幅代表作,真实展示了人类自1916至今的百年历史并让人身临其境。这些极具冲击力的影像,让人们有勇气去直面战争、杀戮、灾难、贫穷、疾病,让人们思考生活的真正意义在哪里。
我购买《黑镜头》20周年纪念版,是因为我一直坚信,影像拥有超越文字的力量,尤其是在记录历史方面。一本好的摄影集,可以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亲身感受历史的脉搏。这本书的标题,特别是“大师镜头下的百年世界风云”,让我对它充满了期待。我猜想,它收录的摄影作品,必然是经过了时间检验的经典之作,是那些能够代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面貌的珍贵影像。我渴望从中看到那些波澜壮阔的历史瞬间,比如战争的爆发与结束,国家的兴衰更迭,重要的政治会议,伟大的科技发明等等。但我更看重的是,它能否让我看到在这些宏大叙事之下,普通人的命运是如何被时代的洪流所裹挟,他们是如何在历史的缝隙中生存、抗争、闪耀。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建立起一种更为立体、更为深刻的历史认知,摆脱那些僵化、片面的说辞,去感受历史真实所带来的冲击与震撼。
评分我之所以被《黑镜头》20周年纪念版所吸引,是因为“黑镜头”这个词自带一种力量,一种敢于直面现实、不畏黑暗的勇气。我一直认为,历史的记录不应该只停留在光鲜亮丽的一面,那些隐藏在角落里的、不那么美好的真相,同样是构成历史的重要部分。“人类这100年”的时间跨度,让我对它有了更深的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展现出人类在过去一个世纪中所经历的种种挑战,包括战争的残酷、社会的动荡、以及那些不公与苦难。但我同时也相信,那些“大师镜头”不会仅仅停留在展现悲剧,更会捕捉到人类在困境中的坚韧、在绝望中的希望,以及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力量。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一次心灵的震撼,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人性的复杂,也更清晰地认识到人类文明发展所付出的代价和取得的成就,从而对未来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评分我之所以选择《黑镜头》20周年纪念版,是因为我一直认为,黑白摄影本身就带有一种独特的历史厚重感和艺术张力。它似乎更能穿透表象,直击事物的本质。而“黑镜头”这个名字,更是增添了一层神秘感和探索的意味。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呈现出,在过去的一百年里,那些决定着世界格局的重大事件,以及那些默默改变着历史进程的普通人的生活。我希望通过这些“黑镜头”,我能够看到不同时代的社会风貌,感受到不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理解人类在历史长河中所经历的辉煌与苦难。我猜想,这本书的选片一定是非常独到的,它不会仅仅罗列那些耳熟能详的历史画面,而是会挖掘那些鲜为人知却意义深远的瞬间。我期待着,在翻阅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被画面中的情感所打动,被摄影师的视角所启发,从而对历史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评分老实说,当我看到《黑镜头》20周年纪念版的信息时,内心是有些犹豫的。毕竟“100年”的时间跨度太大了,我担心内容会过于庞杂,难以形成系统性的认知。然而,“大师镜头”这几个字,又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我一直对那些能够用画面讲述故事的摄影师充满了敬意,他们的作品往往比文字更具感染力,更能触及人心。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条蜿蜒的长河,用一幅幅画面串联起人类过去一个世纪的悲欢离合。我期待它能展现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面对相似或不同的挑战时所表现出的共性与个性。我希望看到那些记录着人类进步的里程碑,比如航天探索的辉煌、医疗技术的突破,但同样也希望看到那些暴露社会阴暗面的影像,比如贫困、疾病、战争带来的创伤,因为这些也是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次全面的视觉冲击,并促使我去思考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
评分这次入手《黑镜头》20周年纪念版,纯粹是出于一种冲动。我一向对历史题材的影像资料抱着极大的兴趣,总觉得那些定格的瞬间比任何文字都能更直观地触碰到时代脉搏。《黑镜头》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神秘感和一种独特的视角,仿佛是在黑白光影中窥探那些不为人知的真相。加上“20周年纪念版”的标签,我预感这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摄影集,更可能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是沉淀下来的历史回响。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看看那些“大师镜头”究竟捕捉到了怎样的“百年世界风云”。我特别好奇,在那个信息相对闭塞的年代,摄影师们是如何捕捉到如此宏大叙事的?他们的视角是怎样的?他们又如何用影像去解读那些政治、经济、社会层面的巨变?我设想,这会是一场视觉的盛宴,也是一次思想的洗礼,让我有机会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去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是如何一步步演变成今天的模样。我期待着其中不乏那些令人震撼、引人深思的画面,它们或许记录了人类的苦难,或许也展现了人类的坚韧与希望。总之,我的期待值非常高,希望能在这本书中获得一次深刻的阅读体验。
评分拿到《黑镜头》20周年纪念版,我首先被它的装帧所吸引。厚重而有质感的封面,似乎就预示着这本书内容的非同寻常。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摄影集,不单单是照片的堆砌,更应该有其独特的思想内核和艺术追求。这本书的副标题“人类这100年 大师镜头下的百年世界风云”,一下子就点燃了我对内容的无限遐想。我猜想,它收录的绝不仅仅是那些耳熟能详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像,更可能包含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却同样具有代表性的瞬间。我希望在翻阅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摄影师们,他们是如何用他们的镜头去丈量历史的长度,去触摸时代的温度。我期待看到那些记录着战争的残酷、民族的抗争、科学的进步、文化的碰撞,乃至普通人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的画面。这些画面,或许会以一种不动声色的力量,瓦解我们对历史的刻板印象,让我们重新审视那些被忽略的细节。我更期待的是,通过这些“黑镜头”,我能看到人类在100年间所经历的辉煌与黯淡,所付出的代价与获得的成长。这绝对是一次与历史对话的机会,而我,正准备好聆听。
评分坦白说,这次我购买《黑镜头》20周年纪念版,更多的是一种情怀的驱使。我对历史,特别是那些用影像记录下来的历史,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热爱。我相信,那些凝固在胶片上的瞬间,是无声却有力的证人,它们比任何文字都更能唤起我们对过去的记忆和反思。“大师镜头下的百年世界风云”,这个描述立刻就吸引了我,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那些伟大的摄影师们,是如何用他们的眼睛捕捉时代的脉搏,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留下他们的印记。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穿越时空,去感受那些曾经发生在我们脚下的土地上的震撼人心的事件,去体会那些伟大的变革所带来的影响。我期待着,其中会有那些让我肃然起敬的画面,也会有那些让我心生怜悯的瞬间。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清晰地认识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也更能理解我们当下所处的位置。
评分我对《黑镜头》20周年纪念版的购买,很大程度上源于对“黑镜头”这个概念的迷恋。总觉得它代表着一种不加修饰、直击本质的视角,一种敢于揭示真相的力量。我常常在想,那些被历史的车轮碾过的事件,有多少是被“美化”或者“选择性记忆”了的?而“黑镜头”是否就能提供一种不同的视角,让我们看到那些不那么光鲜亮丽,却同样构成历史真实的一部分?我设想,这本书会以一种近乎残酷的美学,展现人类在过去一个世纪中所遭遇的种种挑战与困境。它或许会记录下那些动荡年代的混乱与不安,那些社会转型期的阵痛,以及人类在面对自然灾害、疾病、贫困时的无助与挣扎。但同时,我也期待它能捕捉到那些在绝境中闪耀的人性光辉,那些为了理想而奋斗的勇气,以及文明不断进步的印记。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引发我更深层次的思考,去探究人类发展的规律,去理解那些塑造了我们今天世界的深层原因。
评分拿到《黑镜头》20周年纪念版,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它绝非一本泛泛之作。标题中的“100年”和“百年世界风云”暗示了其内容的宏大与深远。“大师镜头”则代表了其影像的权威性与艺术性。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展现人类近现代历史发展的摄影集,而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期待。我设想,它会以一种视觉化的方式,勾勒出世界格局的变迁、科技的飞跃、文化的演进、以及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动与冲突。我尤其好奇,书中是否会收录那些鲜为人知的、却极具历史价值的影像资料,能够填补我知识上的空白,或者提供新的观察角度。我希望在翻阅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那些时代的呼吸,那些历史人物的眼神,以及那些普通人在巨变中所经历的命运。这不仅仅是一次视觉的享受,更是一次对人类自身发展历程的深刻反思。
评分毫不夸张地说,我是被《黑镜头》20周年纪念版这个书名所“绑架”了。它传递出的信息太丰富了,让我无法抗拒。“现货!正版包邮”这种促销语反而让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值得珍藏的稀缺品。“人类这100年”,光是这几个字就承载了太多沉甸甸的重量,而“大师镜头下的百年世界风云”,更是直接将我的想象力引向了那些伟大的摄影师们,那些用生命去记录历史的眼睛。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像一本穿越时空的百科全书,让我得以一窥那些曾经存在于地球上的真实场景。我希望它能跨越地理的界限,从亚洲的古老文明到欧洲的工业革命,从非洲的原始风貌到美洲的现代都市,都能有精彩的呈现。我更期待的是,它能捕捉到那些宏大的历史事件的背后,普通人的生活状态,他们的表情,他们的眼神,他们的喜怒哀乐,因为这才是历史最真实的肌理。我希望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惊叹,不断地思考,不断地被触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