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国医传人王宏才教你无需耳提面命、口传心授的中医养生智慧。一看就懂、拿来即用的养生秘籍,人人都想跟着学的家庭养生方案,让你的身体自然恢复,保持很好状态,从容到天命;小病不复发,大病不沾身,不只要活到老,更要活得好。
内容简介
中医以草本植物入药为主,配以推拿、按摩、针灸、刮痧、拔罐等手法,对人们的防病治病、养生保健有独特的功效。并且中医是把天、地、人视为一体,从根源上分析疾病,善于“治未病”,调动人体内的正气,扶正祛邪,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这是中医相比西医更加擅长的。
《只有中医知道》里没有看不懂的专业名词,也没有絮絮叨叨的理论,而是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介绍最基本、最实用的中医常识。书中不对枯燥的中医专业理论进行介绍,也不针对复杂的病症提出医疗方案,而是介绍中医的思维特征、养生智慧、养生理念,指导人们掌握科学的生活方式,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让疾病在你的身体里无处藏身。
作者简介
王宏才,中国中医科学院、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针灸临床及中西医结合研究20余年,曾应邀赴50多个国家进行医疗工作或讲学。发表论文60余篇,对经络穴位养生及糖尿病防治有独到的见解,编著有《实用临床针灸推拿学》《国际针灸学教程》《糖尿病的根源及应对策略》等多部著作。
目录
第一章 与自然和谐,身体才能健康
1. 人与自然相应的养生智慧
2. 与自然和谐的形体保养
3. 形神共养才能颐养天年
4. 天人合一是养生的最高境界
5. 阴阳平衡才是顺应自然
6. 动静适宜才能与自然协调
7. 顺应四时,才能延年益寿/
8. 什么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9. 春季养生的原则
10. 夏季就是要养阳气
11. 秋季养生顺应天时
12. 冬日晨练讲究“必待日光”
13. 与自然和谐远离亚健康
14. 与自然相违背的都市生活方式
15. 进补也要与自然和谐
16. 日常饮食怎么与自然相应
17. 高质量的睡眠才能与自然协调
第二章 养生就要养气血
1. 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
2. 如何判断自己气血是否充足
3. 气血充盈才会有好的容颜
4. 气血足才能百病无
5. 补气血先补脾胃
6. 胖补气,瘦补血
7. 情绪也会影响气血
8. 损伤气血的生活习惯
9. 气血两虚怎么补
10. 五谷杂粮让你气血充足
11. 日常辅助补养气血的食疗
12. 补养气血的花茶
13. 几种补养气血的食物
14. 女性养血法
15. 唱歌也能打通气血
16. 瘀血是衰老的象征
第三章 五脏协调,病自然就少
1. 五脏的生理功能特点
2. 五味过量伤五脏
3. 养生先“养心”
4. 补益五脏先调心
5. 远离心脏病的诱因,你做到了吗
6. 保护肝就是保护“心灵的窗户”
7. 白领怎么养护“肝”
8. 经常熬夜易伤肝
9. 猛吃猛喝让脾难受
10. “反酸”要引起重视
11. 日常饮食养护脾胃
12. 保护好你体内的“宰相”——肺
13. 寅时最适宜养肺
14. 是什么在不知不觉中伤害着肾脏
15. 肾有问题,人体就成了垃圾场
16. 养护肾就等于加固大堤
17. 失眠从五脏找原因
第四章 会运用经络的人懂养生
1. 认识人体的经络
2. 十二经脉与养生
3. 怎样通过经络看五脏六腑
4. 人人都能运用经络保健
5. 手太阴肺经
6. 手厥阴心包经
7. 手少阴心经
8. 手阳明大肠经
9. 手少阳三焦经
10. 手太阳小肠经
11. 足阳明胃经
12. 足少阳胆经
13. 足太阳膀胱经
14. 足太阴脾经
15. 足厥阴肝经
16. 足少阴肾经
第五章 阴阳平衡就能获得长寿
1. 人体与天地的阴阳
2. 别把阴阳想得太神秘
3. 阴阳失衡人就会患病
4. 阴阳不平衡,身体会怎么样
5. 身心平衡身体阴阳才能平衡
6. 上火原来是人体阴阳失衡
7. 维护阴阳平衡,注重节能养生
8. 阳气就是人体里的将军
9. 男人要吃出阳气
10. 阳气就是身体的火力
11. 救阳气就是救命
12. 避免在不知不觉中伤阳气
13. 四季都怕冷如何补阳气
14. 养身要动,养神要静
15. 巧用饮食来调理阴阳
16. 饮食要分清食物的阴阳
17. 如何用睡眠来调和阴阳
18. 阴气不足的调理
第六章 九窍要通,通则无病
1. 用眼过度,全身都累
2. 老年人怎么养眼
3. 耳朵是身体的影子
4. 呵护好自己的耳朵
5. 老年人养生应“多动嘴”
6. 鼻子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
7. 心肺的观测仪——鼻子
8. 病从口入,管好你的嘴
9. 从嘴唇颜色观察身体健康
10. 别让口腔长疮
11. 保护好人体的排泄口
12. 治疗便秘的误区与自我调理
第七章 病由心生,情志决定健康
1. 情绪对健康的影响
2. 养心调神,远离亚健康
3. 快乐是健康大处方
4. 随遇而安,快乐常在
5. 为什么说“乐极生悲”
6. “七情过激”的危害与调养
7. 对健康有影响作用的八种行为
8. 稳定血压先要调整好心态
9. 情志直接影响“内分泌”
10. 四季的情志调节
11. 调节情志以延寿
12. 学会调节心理疲劳
13. 道德修养是情志致病的终结者
14. 培养业余爱好,增添生活情趣
15. 在日常生活中养心调神
附 子午流注
精彩书摘
与自然和谐的形体保养
“形体保养”是《黄帝内经》养生方法最初级的层次,它能确保形体、体格的健康,对于养生保健具有深刻的意义。要想保养好形体,就要重视起居、饮食、保健等养生要领,它涉及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形体保养如何才能做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呢?在日常生活中,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慎起居
《黄帝内经》指出,“起居有常”。这强调了生活起居要有规律,要和自然界的四时变化相适应,要与自然界阴阳之气相一致,即“法于阴阳”。《黄帝内经》认为,人体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只有符合阴阳变化规律的起居方式才能算作“有常”。
其实,最适合人类的作息时间,大自然已经给我们安排好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白天的时候,人体和大自然一样,阳气充盛,这时适合外出工作。晚上,万物寂静,阳气潜藏,人就不适合工作了,这时就应该休息。因此,生活起居、工作要有规律,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规律的日常生活作息制度,如休息时间、工作节奏、运动锻炼规律等。这样才能保持自身气血运行的节律,从而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节饮食
食物是脏腑气血转化生成之源,如果饮食不当就会造成身体疾病丛生。所以“食饮有节”在中医养生中一直被历代医家所重视。中医提倡“节制饮食,现代人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节制厚味”,要合理搭配饮食,保持膳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热能来源以粮食为主的特点,避免脂肪过多和热能太高。现在的人们吃饭顿顿不离肉,增加了消化系统的负担,还催生出许多其他疾病。
不妄作劳
“不妄作劳”指的是不要违背常规,过度劳作。作劳即劳作,包括劳力、劳心、房劳等方面。对于现代人来说,工作要注意张弛有度,强度不可太大,持续时间也不宜过长。即使在办公室,也应避免长时间地保持相对固定的姿势,如果人体的肌肉韧带等组织持续得不到活动,就很容易造成劳损,所以办公室工作人员得颈椎病的几率很高。
《黄帝内经》中的“不妄作劳”还有一层意思,就是避免房劳,意思是节制性生活。如果房事不节,就会造成身体的过度耗损,从而动摇生命的根本,损害健康。
和于术数
所谓“和于术数”,就是指根据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进行调养锻炼,比如,保持心理的平衡、生活的规律、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戒烟限酒、不过度劳累等。“术数”在古代指的是古人调摄精神、锻炼身体的一些养生方法,诸如导引、按跷、呼吸、吐纳等。张介宾注曰:“术数,修身养性之法。”当然,这些养生方法要因人、因时、因地去选择。
如何判断自己气血是否充足
气血既为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气血足了,百病就无从生起。
气血流畅平衡是健康的根本,它对于人体非常重要。那么,怎样简单地判断自己是否气血充足呢?大家可以依照以下几点在家进行简单的初步诊断,进而调整日常起居饮食,使气血回到平衡状态。
看皮肤
皮肤是反映人体气血是否充足的一个重要指标。血盛则外表健康,面红润、皮肤光滑、毛发润泽。如果一个人皮肤白里透着红,且有光泽、弹性、无皱纹、无斑,就代表他气血充足。
反之,如果皮肤粗糙,没光泽,发暗、发黄、发白、发青、长斑都代表身体状况不佳、气血不足。如果面色无华萎黄、皮肤干燥,则是血虚的表现。
看头发
女孩子们都希望自己拥有乌黑的长发,其实头发也可以判断气血是否充足。
如果头发乌黑、浓密、柔顺就说明气血充足。反之,如果头发干枯、掉发、发黄、发白、开叉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
手的温度
每个人手的温度都不相同,如果稍稍留意,也可判断出自己的气血状况。
如果一个人的手一年四季都是温暖的,说明此人气血充足。如果手心偏热、出汗或者手冰冷,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
看牙龈
成年人不妨在每天刷牙的时候留意一下自己的牙龈,观察一下牙龈也可以判断气血的相关状况。
牙龈萎缩说明气血不足。如果发现牙齿的缝隙变大了,食物越来越容易塞在牙缝里,就要注意了,这是身体已在走下坡路的表现。
看运动
运动的时候,如果感觉到胸闷、气短、疲劳,过后又难以恢复,就说明气血不足。而那些运动后精力充沛、浑身轻松的人气血状况就相对较好。
看睡眠
成年人如果像孩子一样入睡快、睡眠沉、呼吸均匀,并一觉睡到自然醒,表示气血很足;而入睡困难、易惊易醒、夜尿多、呼吸深重或打呼噜的人都是血亏。
看手指的指腹
无论孩子还是成人,如果手指指腹扁平、薄弱或指尖细细的,都代表气血不足,而手指指腹饱满,肉多有弹性,则说明气血充足。
气血足,则百病无,所以在了解了以上这些现象后,我们应该注意日常生活,从点滴入手,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努力使自己回归到自然、健康的状态。
……
前言/序言
只有中医知道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只有中医知道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