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案件审判指导

金融案件审判指导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奚晓明 编
图书标签:
  • 金融犯罪
  • 金融审判
  • 案件指导
  • 法律实务
  • 司法实践
  • 金融法
  • 刑事案件
  • 证据规则
  • 量刑标准
  • 裁判案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ISBN:9787511864086
版次:1
商品编码:1160942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最高人民法院商事审判指导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92
字数:726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 简明精准的问题提炼。丛书所涉问题均为司法实践中出现的疑难、新型问题,经反复归纳和筛选,加入新观点和依据,凝炼汇总而成。
  ★ 系统深入的解答。丛书在每一标题之下分审判专论、指导案例、公报案例、审判政策与精神等10个栏目对所涉问题进行系统而深入的解答。其中,审判专论囊括学者、立法者、法官的观点及最高法院对重要法律文件的理解与适用;审判政策与精神主要是领导讲话、答记者问等,具有极强的参考性。
  ★ 丰富典型的案例指导。丛书选用了指导案例、公报案例及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终审的案例。指导案例、公报案例具有专业性和指导性;案例指导多数有民二庭主审法官撰写的评析,极具实用性与参考性。
  ★ 重点时新的法律依据。丛书涉及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司法文件及地方意见均为现行有效的文本,并且囊括了商事领域新出台的法律规范。

内容简介

  《金融案件审判指导》力求涵盖商事审判领域常见的疑难、新型问题以及应对策略,突出实用性,重在指导性,体现专业性,使读者能全面理解和把握每一问题的具体处理方法和依据,为读者办理相关法律事务提供参考与借鉴。

目录

第一章银行
第一节银行信贷
001.司法机关处理金融借贷案件的主要对策
002.银行接受公司提供担保进行贷款应注意的问题
003.银行信贷业务中对公司章程的审查
004.银行信贷业务中,接受股权质押应注意的问题
005.银行提前收回贷款是一种独立的违约责任承担方式
006.金融机构行使提前收回贷款的权利的司法认知
007.借款人未在银行确定的提前收回贷款日履行还款义务的,未还贷款全部转化为逾期贷款并按逾期罚息利率计收利息
008.当借款人出现符合银行提前收回贷款的情况时,银行可以给予一定宽限期
009.银行提前收回贷款,借款担保人是否要提前承担责任,应当在担保合同中约定
010.银行提前收回贷款行为若构成违约,担保人无须提前承担担保责任
011.银行追索债权能否要求与借款企业有资产关系的新企业承担民事责任
【案例指导】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南京办事处与江苏汤沟两相和酒业有限公司、江苏汤沟酒业有限公司、灌南压铸机有限公司借款合同纠纷上诉案
012.除贷款银行贷款中存在违法犯罪之外,借款人不得免除偿还借款义务
【案例指导】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拉萨市康昂东路支行与西藏华西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借款合同案
013.银行对无基础交易背景的汇票进行贴现与申请贴现人构成事实上的无书面借款合同的借贷关系
【案例指导】 广州市商业银行越秀支行与中国农业银行岳阳市云溪支行、广州名鑫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珠海协利租赁有限公司侵权纠纷上诉案
014.以虚假贸易形式进行借贷活动掩盖非法目的,协议无效
【案例指导】 杭州天恒实业有限公司与查莉莉、上海豫玉都钢铁贸易有限公司、常熟科弘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企业借贷纠纷案
第二节金融不良资产转让
015.审理涉及金融不良债权转让类案件应遵循的原则
016.处理金融不良债权转让纠纷案件的利益之权衡
017.处理金融不良债权转让纠纷案件的立场之选择
018.涉及金融不良资产转让类案件的受理
019.金融不良债权转让生效条件的法律适用和自行约定的效力
020.金融不良债权转让合同中限制条款的效力
021.金融不良债权保证担保合同中担保约定的效力
022.地方政府等对金融不良债权的优先购买权
023.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转让不良资产时原债务人的优先购买权
024.国有企业提起不良债权转让合同无效诉讼的诉权及相关程序
025.不良债权转让合同无效和可撤销事由的认定
026.不良债权转让无效合同的处理
027.举证责任分配和相关证据的审查
028.受让人收取利息问题
【案例指导】 佳木斯市升平煤矿与黑龙江省地方煤炭工业(集团)总公司借款合同纠纷案
029.非国有企业债务人利息计算不适用《纪要》规则
030.诉讼或执行主体的变更
031.有关不良债权转让既有规定的适用
032.《关于审理涉及金融不良债权转让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适用范围
033.不良金融资产转让中债务人可以行使撤销权
【案例指导】 南宁荷花味精有限公司与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南宁办事处深圳市国粮实业有限公司债权转让合同纠纷案
034.境内金融机构对外转让不良债权的合同效力、诉讼主体、复息问题
【案例指导】 辽源市佳林造革有限责任公司与DAC China SOS(Barbados)SRL借款合同纠纷案
035.金融不良债权“先受偿,后转让”引发的资产管理公司诉银行返还不当得利纠纷,法院不予受理
036.政策性不良债权的认定及法院对其转让纠纷的主管和管辖
【案例指导】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济南办事处与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淄博市周村支行金融债权转让合同纠纷案
037.审理涉及农业银行处置股改剥离不良资产案件的法律适用
第三节信用卡纠纷
038.信用卡纠纷中的诉讼主体可为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
039.信用卡纠纷的管辖权约定优先,无约定适用一般管辖原则
040.持卡人对银行卡内账户资金应履行妥善保管义务
041.伪卡交易认定的参考因素
042.伪卡交易民事案件中的责任认定
043.伪卡案件中的民事责任应以具体使用时间为节点综合考虑
044.信用卡滞纳金和超限费的限制
045.因客户信用卡透支消费引发债务纠纷案件中本息额的认定
046.持卡人恶意透支犯罪,保证人不承担保证责任
047.银行卡交易中提供服务的商户的民事责任认定
048.银联卡特约商户未核对签名造成持卡人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公报案例】 蔡红辉诉金才来信用卡纠纷案
049.冒用银行卡案件中民事责任应区别不同情况
【公报案例】 王春生诉张开峰、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行、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用卡中心侵权纠纷案
050.银行卡盗刷的概念与司法救济现状
051.银行卡盗刷赔偿纠纷的案由
052.银行卡盗刷纠纷中银行的注意义务
053.特约商户注意义务的内容和标准
054.持卡人注意义务的内容和标准
055.盗刷构成犯罪情形下合同效力的认定
056.商业银行应当对利用自助银行和ATM机实施的各种犯罪承担防范责任
【公报案例】 顾骏诉上海交行储蓄合同纠纷案
057.审理信用卡纠纷案件的若干问题
第四节其他
058.银行负有保证支付、取款自由、为储户保密的法定义务
【公报案例】 周培栋诉江东农行储蓄合同纠纷案
059.银行内部规定除非作为合同条款订立在合同中,否则不能对抗相对人
060.银行承担出具虚假资金证明的责任认定
【案例指导】 深圳市商业银行宝安支行与湖南长炼兴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返还资金保证合同纠纷案
061.存管银行对证券公司损失的民事责任认定
【案例指导】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与兴业银行北京中轴路支行证券登记、托管和结算纠纷上诉案
062.存单持有人的存单与金融机构的底单记载内容不符,存单持有人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存款关系的认定
【公报案例】 信连华诉新港商业银行存单纠纷案
063.金融机构发放服务性集成电路卡时向当事人收取工本费以外的费用,构成不当得利
【公报案例】 喻山澜诉工行宣武支行、工行北京分行不当得利纠纷案
064.外资金融机构向小额储户收取账户管理费的行为,不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的,不构成违法
【公报案例】 吴卫明诉上海花旗银行储蓄合同纠纷案
065.无真实的贸易,以进口货物为名向银行申请开立信用证,损害国家利益的,应认定申请开证关系无效
【公报案例】一中行北京分行诉利达海洋馆信用证垫款纠纷案
【公报案例】二口福食品公司诉韩国企业银行、中行核电站支行信用证纠纷案
第二章证券
第一节股票和债券
066.法人股的实际出资人仍需通过指定场所交易取得“代持”股票
067.法定期间内内部人短线交易收益应归上市公司所有
068.短线交易收益归入权行使主体是公司董事会和股东
069.归入权的行使期间适用两年诉讼时效
070.恶意收购应承担侵权民事责任
071.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发行股票
【公报案例】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诉上海安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郑戈擅自发行股票案
072.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人可代理公司债券持有人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
第二节金融衍生产品和担保
073.场外衍生产品的对冲外汇风险功能
074.场外衍生交易所面临的风险
075.金融衍生交易以规避市场风险为目的的,衍生交易合约有效
076.衍生产品交易对手信贷风险的管理
077.国际金融衍生工具场外交易中信贷敞口的计算
078.信用支持文件的法律有效性和可强制执行性问题
079.衍生金融产品交易的法律风险主要来源
第三节终止净额结算制度
080.ISDA主协议所提供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
081.终止净额结算和抵销的区别
082.终止净额结算制度与破产法律制度的冲突及终止净额结算的实现条件
083.在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下终止净额计算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权证交易
084.权证及其投资价值
085.与投资者对市场风险判断有关的具体权证信息内容
086.权证信息披露义务应由发行人和相关投资者承担
【公报案例】 陈伟与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公司等侵权纠纷案
087.导致权证交易损失的三个因素
088.权证交易损失赔偿的性质
089.权证交易损失的责任认定
090.证券交易所审核合格券商创设权证,如其主观无过错,对投资者权证交易损失不承担赔偿责任
【公报案例】 邢立强诉上海证券交易所权证交易侵权纠纷案
第五节委托理财法律关系
091.直接委托理财关系下强行平仓虽无合同约定,但以最小代价避免更大损失的,强行平仓行为不构成侵权
【案例指导】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清泰街证券营业部与庆泰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证券返还纠纷案
092.委托理财合同中的保底条款无效274
【公报案例】 湘财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光大银行长沙新华支行、第三人湖南省平安轻化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借款合同代位权纠纷案
093.证券公司违背客户真实意思表示办理相关事项的,客户有权选择要求证券公司承担违约或侵权责任
【公报案例】 世纪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与天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侵权纠纷案
094.证券公司内部人员违法挪用客户账户的资金和证券致客户资产损失,证券公司应承担赔偿责任
【案例指导】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与重庆华能石粉有限责任公司证券经纪合同纠纷案
第六节证券市场侵权
095.证券侵权民事赔偿司法解释适用范围的研讨意见
096.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中的疑难问题
097.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承担者及抗辩事由
098.预测性信息是否构成虚假陈述的判定
099.审理虚假陈述案件应注意揭露日的确定、系统风险的认定及损失数额的计算
100.虚假陈述行为给投资人造成损失的,应承担侵权赔偿责任,证券经营机构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公报案例】 陈丽华等23名投资人诉大庆联谊公司、申银证券公司虚假陈述侵权赔偿纠纷案
101.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侵权行为的民事赔偿责任认定
102.证券内幕交易民事侵权赔偿权利主体的认定标准
103.内幕交易主体的分类
104.内幕交易民事责任中的疑难问题
105.证券内幕交易民事侵权赔偿的集体诉讼制度
106.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损失计算基准日的确定
107.证券内幕交易民事侵权赔偿数额的确定
108.操纵市场问题
109.证券发行时因隐瞒有关事实引发民事纠纷的,承销商、保荐机构根据过错推定承担连带返还责任
110.证券侵权民事赔偿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建立及保障机制
111.证券营业部按规定为客户办理指定交易和撤销指定交易后,客户证券账户内的国债资金出现了变现并被用资人使用的结果,应认定其符合客户意图
【公报案例】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成都分公司诉华隆公司等证券侵权纠纷
第七节证券回购
112.证券回购的性质
113.证券回购中存在证券公司与投资者之间以及证券公司与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之间的两种法律关系
114.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是否有义务审查证券公司经客户授权进行国债回购
115.以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为被告的国债回购纠纷原则上不可诉、不受理
116.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涉讼案件的类型与特点
117.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涉讼的主要原因
118.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涉讼案件的裁判原则与思路
119.国债回购中的委托理财
120.国债回购交易中不同委托理财协议的法律性质
121.国债回购交易中名为委托理财, 实为借贷情形下的当事人权利义务
122.国债回购交易中保证本息最低回报及保证本金不受损失情形下的当事人权利义务
123.国债回购交易中无保底条款委托理财情形下的当事人权利义务
124.债权是否属于应当收购的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不属于人民法院商事案件审理的范畴
【案例指导】 浙江斯文新技术投资有限公司与广东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等及第三人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登记、存管、结算与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纠纷案
第八节证券公司风险处置
125.证券公司的风险处置
126.证券公司风险处置的经验总结
127.被处置证券公司的行政清理
128.国家对被关闭或被撤销金融机构的债务甄别收购
129.被处置证券公司的证券类资产转让
130.被处置证券公司的委托理财业务
131.证券公司破产案件行政处置程序前置
132.证券公司破产案件受理和审理应注意的问题
133.人民法院对进入行政清理的证券公司的“三中止”措施
134.法院对行政处置程序中个别清偿行为的纠正
135.证券类资产是否处置完毕的审核
136.人民法院审理证券公司破产案件指定管理人的方法
137.管理人聘用中介机构人员问题
138.证券公司破产申请受理后有关诉讼、保全和执行问题
139.证券公司破产中行政处置程序与破产程序的衔接
140.债权甄别收购工作的完成是法院受理证券公司破产案件的前提条件,行政清算组应向债权人履行告知义务
141.证券公司破产中甄别确认小组的债权甄别结论,法院不宜直接改变
142.行政清理阶段,证券类资产经批准可以转让,有关当事人提出撤销的法院不予支持
143.债权清收:人民法院受理证券公司破产案件后,管理人可以向债务人或财产占有人请求清偿债务或者交付财产
144.证券公司破产宣告的特殊性
145.证券公司破产财产分配及证券破产变现方式
146.证券公司破产案件中直接以证券作为破产财产分配的条件
147.证券公司破产的清偿顺序
148.证券公司被责令关闭、进行行政清理后,由行政清算组取得证券公司对保证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完整的权利和责任
【公报案例】 天同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清算组与恒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返还扣划结算资金纠纷案
149.管理人可以委托接受证券类资产的证券公司审核债权凭证
150.证券公司的破产抵销权
151.证券公司破产案受理后,有关证券公司的小额债权诉讼等,受理法院可指定其辖区的基层人民法院审理
152.管理人撤销权的行使起算点
153.证券公司破产案件中的取回权问题
154.证券公司违规挪用客户证券资产被追回后,证券公司破产时如未发生财产混同客户可以主张取回权
155.证券公司关联公司的资产以单独处置为原则,但对其特殊的关联公司则与证券公司一并破产
156.证券公司破产程序的改进
第三章期货409
第一节期货的一般问题
157.期货市场的特性
158.期货交易所的设立由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审批
159.期货业务须严格审批
160.期货公司的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161.中介服务机构在向期货交易所和期货公司等市场参与者提供服务时,应当遵守法律规定,勤勉尽责
162.结算担保金能否被冻结、划拨问题
163.盘中追保和盘中强平的是否有其必要性和合法性
164.期货强行平仓需满足的条件及产生的后果
【案例指导】 范有孚与银建期货经纪有限责任公司天津营业部期货交易合同纠纷案
165.交易所和会员以及会员和客户之间是否可以格式合同的方式约定无须追加保证金即可强行平仓
166.期货领域的商事侵权问题
167.期货交易所、期货公司在管理、服务过程中出现过错导致期货交易人发生风险损失的责任承担
【案例指导】 申请再审人银建期货经纪有限责任公司天津营业部与被申请人范有孚期货交易合同纠纷案
168.保证金以及用于充抵保证金的有价证券的保全和执行
169.期货分级结算体制与结算担保金的相关规定
170.结算担保金的性质
171.期货风险准备金的豁免冻结、划拨
172.期货交易相关主体协助执行义务
173.期货交易会员单位私自将交易席位租借他人,应对租借席位的交易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案例指导】 中青基业发展中心与平原总公司期货交易纠纷案
174.期货混码交易真实性应从举证责任的分配、买卖方向、客户交易指令单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判断
【案例指导】 周鑫良与金昌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期货交易真实性确认纠纷案
第二节股指期货与融资融券
175.做空机制
176.做空机制的市场作用
177.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交易均实行适当投资者制度,以防范风险和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
178.融资融券交易的主要风险及防范
179.股指期货的主要风险及防范
180.股指期货风险防范和控制的步骤
181.通过司法制度对虚拟经济市场新的交易制度给予保护
182.期货交易结算和证券交易结算体系架构的区别
183.融资融券民事法律关系
184.我国融资融券业务采取“看穿式”二级账户体系的架构
185.股指期货主要业务规则
第四章票据法
第一节票据的一般问题
186.票据文义性原则的适用
187.票据无因性原则的适用
188.票据权利外观原则的适用
189.以无真实交易关系的商业承兑汇票进行的融资是非法融资
【案例指导】 上诉人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上清寺支行、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公司与被上诉人德恒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欠款纠纷案
190.票据付款人及其代理人付款时有重大过失的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191.汇票范围可扩展至电子票据
192.票据保证人的保证责任
193.禁止转让票据背书转让的,背书行为无效及“禁背书”记载事项是否清楚的审查标准
194.银行对质押存单的审查义务及责任
【案例指导】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行与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河池分行及山东省华兴摩托车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华兴企业集团总公司借款担保纠纷与存单纠纷两再审案
195.票据质押和票据保证记载质押和保证字样是对抗要件还是效力要件
196.票据质权可否转质
197.电子票据出质及转让的特别规定
198.未补记前的空白支票的效力
199.空白支票补记后的法律效力以及超出补充权范围对善意持票人的保护
200.票据侵权责任
第二节票据丧失的救济
201.票据丧失的界定
202.挂失止付票据的范围
203.空白支票的挂失支付
204.挂失止付的效力
205.公示催告的适用条件
206.公示催告申请人所具备的条件
207.票据丧失的具体情形
208.公示催告程序中管辖法院的确定
209.公告载体和时间的确定
210.公示催告的法律效力
211.申请人获得除权判决后行使票据付款请求权的时间
212.申请撤销公示催告判决的正当理由
213.票据追索权与付款请求权的区别
214.票据追索权纠纷的确认及责任认定
【案例指导】 河北中储物流中心与河北金鲲商贸有限公司票据追索权纠纷案
215.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的性质界定
216.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的成立条件
217.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的适用情形
218.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的返还利益范围
219.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当事人的确定
220.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存在数个义务人的责任形式
221.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诉讼时效适用普通诉讼时效期间的规定
第五章会计
第一节会计的一般问题
222.会计师事务所承担民事责任的边界确定
223.会计师事务所承担民事责任的利害关系人的范围
224.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区别566
225.审计报告真实性的界定及“独立审计准则”应纳入法律程序范畴
226.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侵权适用过错推定原则和举证责任倒置模式
227.明确利害关系人对会计师事务所提起诉讼时被审计单位必须被列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
第二节会计侵权
228.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活动中,因出具不实报告给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责任承担
229.会计师事务所侵权赔偿责任的界定
230.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时对“明知”的推定
231.会计师事务所过失责任要件
232.会计师事务所侵权责任的免责事由
233.会计师事务所侵权责任的减责事由
234.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及其被审计单位与瑕疵出资的股东之间的责任顺位
235.会计师事务所因不实报告对利害关系人所承担的责任范围
附录
证券市场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的法律政策
——在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2013年年会上的演讲奚晓明




前言/序言

  出 版 说 明
  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是司法规律的客观要求。新一轮的司法改革对法官的综合素质、司法能力、专业水平、司法实践经验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事审判纠纷由于主体的多元和法律关系的复杂,导致疑难、新型问题层出不穷,案件审理难度日益加大,给法律职业人员办案造成诸多困惑。为此,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在吸纳最高人民法院和地方各级法院的审判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商事审判基本理论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公报案例、指导案例,依据最新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与政策,分门别类,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商事审判实践中的裁判理念和法律适用问题,编辑出版了本套《最高人民法院商事审判指导丛书》。丛书力求涵盖商事审判领域常见的疑难、新型问题以及应对策略,突出实用性,重在指导性,体现权威性,使读者能全面理解和把握每一问题的具体处理方法和依据,为读者办理相关法律事务提供参考与借鉴。丛书包括公司、合同、金融、保险、担保、企业改制破产与重整、商事审判程序问题7个分册以及《商事办案指导手册》。具体特点如下:
  1.简明精准的问题提炼
  丛书所涉问题均为司法实践中出现的疑难、新型问题,经反复归纳和筛选,剔除陈旧过时的,摒弃理论性过强而实践中缺乏参考价值的,精简拖沓冗长的,加入最新观点和依据,最终凝炼汇总而成。
  2.系统深入的权威解答
  丛书在每一标题之下分审判专论、指导案例、公报案例、请示与答复、司法解释、审判政策与精神等10个栏目对所涉问题进行解答,力求系统而深入地分析每个疑难问题,使之得到最全面的解答。其中,审判专论囊括了权威学者、立法者、法官对该问题的观点,最高人民法院权威专家对某些重要法律文件的理解与适用;案例均为真实案例;请示与答复、司法解释以及司法文件均为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重要法律文件;审判政策与精神主要是领导讲话、答记者问等,具有极强的参考性。
  3.丰富典型的案例指导
  丛书选用了指导案例、公报案例及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终审的案例。指导案例、公报案例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案例指导多数有民二庭主审法官撰写的评析意见,极具实用性与参考性。编写中尽量保持了案例的完整性,个别案例的适当简化并未影响案件事实的分析认定与法律适用的解读。
  4.重点时新的法律依据
  丛书涉及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司法文件及地方意见均为现行有效的文本,并且囊括了商事领域最新出台的法律规范。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为忠实于案件原貌,丛书中案例适用的法律均为案件发生当时有效的法律文本。
  丛书的出版凝聚了编者的智慧和心血,但鉴于编者水平和精力的有限以及商事审判领域内容的庞杂,错漏、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我们将在丛书的修订再版中予以完善。
  编者

  2014年12月20日
法律实务前沿:公司治理、合规与风险管理深度解析 本书聚焦当前商业环境中的核心挑战:如何构建稳健的公司治理架构、有效实施合规管理体系,并前瞻性地识别与应对日益复杂的商业风险。 在瞬息万变的全球市场中,企业面临的法律与监管环境正变得前所未有的严峻。单纯的法律知识已不足以应对企业运营中的深层次结构性风险。本书旨在为公司董事会成员、高级管理人员、法务部门负责人、合规官以及致力于提升企业韧性的专业人士,提供一套系统化、实战化的理论框架与操作指南。我们深入剖析了现代公司治理的最新趋势、强制性合规要求的演变,以及构建有效风险管理文化的具体路径。 第一部分:现代公司治理的重构与实践 本部分深入探讨了在股东价值最大化与利益相关者责任之间寻求平衡的公司治理新范式。 一、董事会效能与问责机制的重塑 当前,董事会的组成、独立性及其决策质量直接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本书详细分析了如何优化董事会结构,确保多元化的专业知识和视角融入决策过程。 独立董事的角色边界与挑战: 探讨独立董事在重大交易、高管薪酬决策及危机管理中的实质性作用,而非仅仅是程序上的象征。我们提供了评估独立董事有效性的量化指标和非量化标准。 董事会薪酬与激励机制设计: 阐述如何设计既能驱动长期价值、又能与风险控制相挂钩的薪酬体系。重点分析“延迟支付”和“风险回收”(Clawback)条款在实际操作中的法律效力与落地难题。 董事会监督的深度与广度: 超越财务报告的范畴,深入研究董事会如何有效监督战略执行、信息技术安全(特别是数据治理)以及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表现。 二、股东权利与公司治理透明度 随着激进投资者和影响力投资的兴起,股东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正在增加。 股东提案与“影子董事会”现象: 分析当前主要司法管辖区内股东提案的最新趋势,以及如何通过充分的信息披露和有效的沟通策略,管理来自股东行动主义的潜在风险。 环境、社会与治理(ESG)信息披露的法律化: 探讨全球范围内强制性ESG信息披露标准的法律约束力及其对企业估值的影响。本书提供了如何将ESG风险嵌入公司风险报告框架的实操建议。 第二部分:全景式合规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嵌入 合规不再是孤立的法务部门的工作,而是融入企业运营的“DNA”。本部分侧重于构建一个全面、适应性强且能够应对跨司法管辖区监管要求的合规体系。 一、反腐败与合规文化(Tone at the Top & Tone from the Middle) 全球反腐败执法力度空前,本书聚焦于构建难以被挑战的“充分预防措施”。 “充分防御”标准的深入解析: 对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要求,详述一个“充分防御”体系应包含哪些核心要素,包括风险评估的频率、尽职调查的深度和持续监控机制。 高管与中层管理者的责任链: 探讨如何通过清晰的授权、问责机制和定期的合规培训,确保“自上而下的基调”(Tone at the Top)能够真正传达到业务一线(Tone from the Middle)。 第三方风险管理: 深入剖析代理人、经销商和合资伙伴带来的合规风险,并提供一套基于风险分级的、可操作的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工具包。 二、数据隐私与网络安全合规的交叉领域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的背景下,数据合规已成为企业运营的首要法律风险之一。 全球数据流动的法律矩阵: 详细比较《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中国个人信息保护法》(PIPL)及其他区域性法规在数据跨境传输、数据本地化要求上的异同,为跨国企业提供合规地图。 内部数据治理与安全事故响应: 阐述构建内部数据清单、确定数据所有权和访问权限的治理流程。同时,提供发生重大网络安全事件后,从法律通知义务、监管报告到潜在民事诉讼应对的全流程演练指南。 三、反垄断与公平竞争合规 现代反垄断执法已从传统的卡特尔行为,扩展到对平台经济和数字市场支配地位的关注。 合规视角下的并购交易审查: 分析如何预判大型并购交易在不同国家反垄断机构面前可能面临的结构性条件或禁令风险,并制定前置的合规方案。 日常商业行为的“红线”识别: 聚焦于价格协同、市场划分、限制转售价格(RPM)等容易引发关注的日常商业实践,指导销售和市场部门规避违法风险。 第三部分:前瞻性风险管理与危机应对策略 风险管理的核心在于“预见”和“韧性”。本部分着眼于如何将风险管理从一个被动的报告功能,转变为主动的战略驱动力。 一、将风险管理嵌入战略决策 风险偏好声明(Risk Appetite Statement)的制定: 指导企业如何清晰界定可接受的风险水平,并确保该声明能有效指导日常的投资决策和业务扩张计划。 压力测试与情景规划的深化: 探讨超越财务层面的运营、声誉和监管压力测试方法,特别是针对地缘政治冲突、供应链中断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韧性评估。 二、内部调查与危机管理实战 在风险暴露或监管介入时,内部调查的质量决定了后续的法律后果。 内部调查的法律程序保障: 详细说明在不同法域下进行内部调查时,如何平衡法律特权(Privilege)、员工权利保护与发现真相的需求。重点讲解调查授权的层级和证据链的维护。 声誉风险与外部沟通: 阐述在重大危机中,法律、公关和高管团队如何协同工作,制定统一且受法律审查的外部沟通策略,以最小化对企业价值的长期损害。 三、企业韧性与合规技术的融合 RegTech(监管科技)的应用前景: 分析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自动化地监控交易行为、识别异常模式,从而将合规风险的发现时间从数月缩短至实时。 本书的深度与广度,旨在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一个超越单一法律条文限制的战略视角,确保企业在日益复杂的全球商业环境中,不仅能够“不犯法”,更能“稳健发展”。

用户评价

评分

评价三 说实话,我对金融领域的法律审判一直觉得非常高深和遥远,很多时候觉得跟我的日常生活关联不大。但最近因为工作原因,需要接触一些与企业融资相关的法律文件,才发现其中的门道远比想象的要复杂。我注意到《金融案件审判指导》这本书,虽然我还没仔细看过,但单凭书名,我就觉得它或许能给我这样的“小白”一个入门的机会。我希望它能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比如什么是金融犯罪,常见的金融犯罪有哪些,它们分别有哪些典型的行为模式。也许它还会详细介绍在金融案件审判中,证据是如何收集和审查的,哪些证据被认为是有效的,哪些又是无效的。另外,对于一些常见的金融合同纠纷,例如借款合同、担保合同、租赁合同等,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实际的判例,并解释法院在审理这些案件时,会重点关注哪些条款和细节?我尤其关心的是,在一些涉及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案例中,法院是如何把握“非法经营罪”的界限,或者如何处理企业因经营困难而出现的债务纠纷。如果这本书能够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或者通过生动的案例,将这些复杂的金融审判规则解释清楚,那对我来说将是莫大的帮助,能够让我对金融领域的法律风险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

评分

评价一 作为一个常年关注金融领域法律动态的非专业人士,我一直想找一本能系统梳理金融案件审判脉络的读物,尤其是在当前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风险叠加的背景下。我关注到一本名为《金融案件审判指导》的书,虽然我尚未有机会深入研读,但从其书名和大致的出版背景来看,我抱有极大的期待。我设想,这本书或许能够为我这样的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帮助我理解不同类型金融案件(比如信贷、证券、保险、互联网金融等)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操作和裁判思路。例如,在处理非法集资案件时,如何界定行为性质、如何区分罪与非罪,如何有效追赃挽损;在证券虚假陈述案件中,如何认定损害的因果关系,如何量化赔偿金额;在合同纠纷类案件中,又会涉及到哪些特殊的审查要点和证据规则。我尤其希望书中能对那些具有代表性、能够引领审判方向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通过案例的讲解,让抽象的法律条文变得生动具体,让复杂的审判规则易于理解。我也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识别金融风险、防范法律陷阱的实用性建议,哪怕是从裁判者的视角来反思,也能给我日常的经济活动带来重要的警示作用。总而言之,这本书在我心中,是一个潜在的、能够填补我知识空白的宝贵资源。

评分

评价二 最近一直在琢磨一些关于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技术可能引发的法律纠纷,市面上相关的书籍虽有,但大多偏向技术解释或理论探讨,很少能触及到具体的司法审判层面。我了解到《金融案件审判指导》这本书,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翻开,但我脑海中已经勾勒出了它可能包含的一些内容。我猜想,在互联网金融和新兴技术发展的浪潮下,这本书必然会关注到诸如P2P网贷平台的合规性审查、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的法律定性、智能合约的效力认定、以及数据跨境传输引发的法律风险等前沿问题。或许它会深入分析如何判断虚拟货币是否属于非法集资的工具,如何界定平台运营方的责任,以及在涉及加密资产的纠纷中,证据的收集和认定方式有哪些特殊之处。我也设想,书中可能会针对金融科技领域出现的“监管套利”现象,从裁判者的角度来探讨如何理解和适用相关法律,以及在法律法规滞后于技术发展的情况下,如何做出符合公共利益和法律精神的判决。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新兴金融业态中,如何平衡创新发展与风险防范的司法智慧,那将是非常有价值的。我期待它能为理解这些复杂且快速变化的法律问题提供一个相对权威和系统的视角。

评分

评价四 作为一名在金融机构工作的风险管理人员,我深切体会到,精准的法律判断是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关键。因此,我对于能够提供实务指导的专业书籍非常看重。我了解到《金融案件审判指导》这本书,虽然我尚未深入阅读,但从我的职业视角出发,我非常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在金融风险防范和处置方面的“裁判者视角”的洞察。我猜想,书中可能会对那些因为风险控制不力而导致的金融案件,进行深入的分析,例如,在一些内控缺陷引发的职务犯罪案件中,如何界定管理层的责任,如何判断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在涉及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案件中,如何审视交易的合规性,如何判断是否存在欺诈行为。我也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金融监管政策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落地情况,以及在面对新型金融风险,如网络诈骗、数据泄露等,法院是如何适用现有法律法规进行审判的。如果这本书能够结合最新的司法解释和指导意见,并对一些具有前瞻性的金融风险案件进行预判和分析,那将极大地提升我进行风险评估和制定合规策略的效率与准确性。我希望它能成为我工作中的一本得力助手,帮助我从法律的视角审视和应对不断变化的金融风险。

评分

评价五 我一直对金融市场中的一些“潜规则”和灰色地带感到好奇,尤其是那些通过法律漏洞或者信息不对称来牟利的案例,总让人觉得既无奈又引人深思。《金融案件审判指导》这本书,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读,但它在我脑海中勾勒出了一幅关于金融审判的生动画面。我好奇书中是否会探讨那些隐藏在复杂交易背后的欺诈行为,比如如何识别和审判内幕交易、操纵证券市场等行为,以及在认定这些行为时,证据链的构建和关键要素的判断。我也期待书中能深入解析那些关于“合同陷阱”的案例,例如,在一些借贷合同、担保合同中,是否存在隐晦的加重义务条款,或者是否存在规避法律强制性规定的“迂回”设计,法院在审理这类案件时,又会如何权衡合同自由与公平正义。此外,对于那些涉及金融创新带来的新问题,例如,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庞氏骗局”式运作,或者高科技手段下的新型金融诈骗,书中是否能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分析和审判思路,让我们了解法律是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揭示金融案件审判的内在逻辑,让我们不仅看到结果,更能理解过程,从而更好地认识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则和法律的边界。

评分

非常好的书籍,对提高业务水平帮助很大。

评分

字迹清晰,纸质一般

评分

非常实用的工具书,对于相关案件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评分

速度快,质量好,折扣低。

评分

性价比不错的对对对点点滴滴烦烦烦

评分

一直很信任京东的,买东西很放心。以前买书在其他网站上也买过,后来在京东也买了几次。书都是正版的,比在实体书店买的要便宜好多啊。不过可能网上卖书比较少,所以有很多书都找不到,我想找些专业书都没有。希望能增加一些啊,给我们福利

评分

包装很好啊啊,非常不错

评分

快递员人很好,服务很好

评分

工具书,还不错。工具书,还不错。工具书,还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