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大师云集,畅谈文章写作的精品荟萃!
梁启超、夏丏尊、胡怀琛、叶圣陶、阮真、
朱光潜、章衣萍、沐绍良、唐弢、张志公、朱德熙,
以上诸位先生都是20世纪中国优秀的作文大师与教育大家!
书中诸篇文章都是大师有关写作练习的经验之谈!
★一书在手,作文从此不犯愁!
1.作文怎样拟题?
2.作文怎样选择材料?
3.作文怎样组织安排材料?
4.精彩的作文开头和结尾怎么写?
5.怎么组词?长句和短句怎么搭配?段落运用有何诀窍?
6.怎么打比方?怎么用歇后语?怎么运用一些修辞方法让文章更精彩?
7.如何写叙事文、解说文、议论文、抒情散文、小品文、应用文?
8.写文章跟说话有什么关系?
9.多读书是不是对于作文有帮助呢?
10.写作能力是可以通过练习得到提升的吗?如果可以,该怎样练习?
以上内容你是不是想知道?别急,这本书里全都有!
★老师、学生全适用!
既是一本中学生学习作文写作的经典读物,
也是一线语文教师进行作文教学好的参考书!
内容简介
《大师的作文课》是一本既适合青少年又适合一线教学者的优秀读物。
全书共分为总论篇、运思篇、文体篇、练习篇四大部分,选取20世纪中国最优秀的作文大师与教育大家(包括朱光潜、夏丏尊、叶圣陶、梁启超、章衣萍、胡怀琛、唐弢、张志公、朱德熙、沐邵良、阮真等)有关写作的精粹文章结集而成,将作文写作的每一个细部一一拆解,一一阐述,内容通俗易懂,大师们的文笔优美,讲解深入浅出、生动形象。
选文都是有关作文的经典之作,无论是对于当下作文的教学,还是指导中学生的具体写作,都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朱光潜,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
夏丏尊,名铸,字勉旃,后(1912年)改字丏尊,号闷庵。文学家,语文学家。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梁启超,字卓如,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教育家、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
阮真,又名阮乐真,中国第一位语文教学法硕士研究生导师。二十世纪30年代中学语文教育研究成果最为丰硕、最具批评精神和科学态度的语文教育家,是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研究的开拓者。
章衣萍,又名洪熙。中国现代作家、翻译家。北大毕业后,在陶行知创办的教育改进社主编教育杂志,上海大东书局任总编辑,与鲁迅筹办《语丝》月刊,系重要撰稿人。
胡怀琛,应王云五邀受聘去商务印书馆任编辑,参与革新初等、中等学校教科书编选工作。同年任书馆《小说世界》编辑,后又参加《万有文库》古籍部分编辑工作。继后,先后在中国公学、沪江、持志等大学及正风学院担任教授,授中国文学史、中国哲学史等课。
张志公,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1954年,经中央批准,中国教育部确定中学语文实行汉语和文学分科教学,委托吕叔湘和张志公主持编写汉语教材。1981年起,先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国家教委课程教材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等。
朱德熙,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语法学家。1946年起,在清华大学中文系任教,后受国家委派赴保加利亚索菲亚大学任教,1955年回国,此后一直在北大中文系任教。曾与吕叔湘等一起为国家语言文字作出卓越的贡献。
唐弢,中国著名作家、文学理论家、鲁迅研究家和文学史家,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沐邵良, 文学家、语文学家夏眠尊的爱徒,具有在中小学教育的一线经验,深刻了解学生写作文的困难之处。
目录
总 论 篇
第一章 作文的基本态度(夏丏尊)
第二章 作文的意义与功用(章衣萍)
第三章 为什么要作文?(胡怀琛)
第四章 为什么写?写什么?(张志公)
第五章 两种目的 两种文章(张志公)
第六章 对象和目的(张志公)
运 思 篇
第一章 题目
第一节 "文"与"题目"(胡怀琛)
第二节 作文之拟题(阮真)
第二章 材料
第一节 题材的搜集和主题的确定(唐弢)
第二节 写作什么(叶圣陶)
第三节 怎样选择材料(朱德熙)
第四节 怎样组织材料(朱德熙)
第五节 选择与安排(朱光潜)
第三章 结构
第一节 开头和结尾(叶圣陶)
第二节 开头和结尾 (朱德熙)
第三节 论结构(章衣萍)
第四节 怎样锻炼思路--谈文章的结构(张志公)
第五节 分段(沐绍良)
第六节 段落(朱德熙)
第七节 篇章(张志公)
第四章 字、词、句
第一节 语言与文字(叶圣陶)
第二节 文字和语言(沐绍良)
第三节 论用字(章衣萍)
第四节 用词(张志公)
第五节 词汇(朱德熙)
第六节 句子(朱德熙)
第七节 造句(张志公)
第八节 论造句(章衣萍)
第九节 句子的构造和安排(唐弢)
第十节 句读和段落(叶圣陶)
第十一节 句子的安排(叶圣陶)
第五章 修辞
第一节 关于修辞的基本知识(胡怀琛)
第二节 修辞(叶圣陶)
第三节 修饰(张志公)
文 体 篇
第一章 关于文体(唐弢)
第二章 记事文(梁启超)
第三章 记事文(章衣萍)
第四章 叙事文(章衣萍)
第五章 解说文(章衣萍)
第六章 议论文(章衣萍)
第七章 论辩之文(梁启超)
第八章 议论文(夏丏尊)
第九章 如何写抒情散文(胡怀琛)
第十章 小品文(夏丏尊)
第十一章 谈应用文(张志公)
练 习 篇
第一章 怎样写作?(叶圣陶)
第二章 写作杂话(叶圣陶)
第三章 日记与写作能力(叶圣陶)
第四章 写文章跟说话(叶圣陶)
第五章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叶圣陶)
第六章 写作练习(朱光潜)
第七章 作文与运思(朱光潜)
第八章 精进的程序(朱光潜)
第九章 怎样学习写作(沐绍良)
第十章 作文与读书(章衣萍)
第十一章 谈练习写作(张志公)
第十二章 说"练"(张志公)
第十三章 作文之练习(阮真)
精彩书摘
“文”与“题目”(胡怀琛)
照作文的原理说,先有“文材”,把文材写出来,便成为文。把文写成了,然后再拿简单的几个字,做这篇文的标记,这就叫做“题目”。题目唯一的效用,就是“便于称呼”。古制题目的方法有二。其一是把全篇的开头两个字拿来做题目。例如庄子写成了一篇文,把这文开头的“秋水”二字拿来当作题目,这篇文就叫《秋水》。又如他写成了一篇文,把这文开头的二字“马蹄”拿来当作题目,这篇文便叫《马蹄》。其二是把这篇文中重要的思想摘出来,做这篇文的题目。例如诸葛亮写成了一篇“表”,因为这篇表的内容,是讲出师的事情,所以就称为《出师表》,《出师表》也就变为题目。苏东坡写成了一篇“赋”,因为这篇赋的内容,是讲的游赤壁的事情,所以就题名为《赤壁赋》。“古书”及“古文”的题目,有的是作者自己题的,有的是后来的人替他代题的。譬如《出师表》,就是后来的人替诸葛亮代题的。又如《庄子》中的《秋水》《马蹄》也疑是后来人替庄子代题的。
凡是一篇文,好像是一个人,题目好像是这个人的名字。必须先有了这个人,而后替他题一个名字。绝不是凭空地拟了这个名字,然后四处去找人,把这个名字送给他。倘然没有这个人,也就根本不必要这个名字。这个道理是极明白的。
所以庄子是先有要发表的思想了,然后写成两篇文;把两篇文写成了,然后题名为《秋水》,为《马蹄》。诸葛亮是先要出师了,然后写这一篇表;把这一篇写成了,然后被称为《出师表》。苏东坡是先游了赤壁,然后写这一篇赋;他把这篇赋写成了,然后题名为《赤壁赋》。庄子绝不是先定了《秋水》及《马蹄》的题目,然后跟着题目去找思想。诸葛亮绝不是先定了《出师表》的一个题目,想作文,然后想起来要出师。而苏东坡也不是坐在家里,因为想要作作赋,而后去游赤壁。如此看题目和文的关系是怎样,我们可以彻底明白了。
但是,初学作文的人,自古至今,总是要先出题目,而后作文。这是什么缘故呢?就是因为初学作文的人,倘然没有题目,他便无从作起。
现在我们觉得坐在课堂里,作某城、某镇的游记;住在江南,写东北义勇军抗敌的战绩,这种办法是很不好。这样,至多也只能造就作“虚伪文”的作家。然而没题目作文,又是初学者的一件困难事情。那么,如何办呢?照我个人的意见是如下:
在可能的范围以内,先生指点学生去找文材。有了文材,就有文;有了文,就不怕没有题目。而题目的字面,也尽可以自由地写几个字,并不必要受什么拘束。
如学生自修练习作文,也可以自己在可能的范围以内去找文材。
譬如住在上海的人,往吴淞去一次,是可能的事;我们就往吴淞去跑一次,只要留心找,就能找得到文材。我们看见海景,我们看见中日战争的遗迹,我们看见乡村的民众,我们看见……这些都是文材。把这些文材写下来,就都是文。把文写成了,再看所写的是什么,就可以加上一个题目。例如:《吴淞游记》《吴淞考察记》《记吴淞炮台遗址》《劫后之吴淞》《一个吴淞乡人之家庭》《哀吴淞》《记吴淞之形势》《论吴淞在兵事上之重要》《吴淞之海景》……凡此种种,都可以成为一个题目。
以上所说,就是题目的来源,也就是题目与文的关系。我们学作文,要认识文是什么,也要认识题目是什么。所以我在这里把文与题目详细地说一说。读者读了,可以得到一种准确的认识,作起文来,可以不至于走错路。
怎样选择材料(朱德熙)
写作的时候,必须在许多纷纭复杂的客观事物中找出一个主题来。主题就是贯串这些事物的线索,它给这些错综复杂的客观事物以生命和意义。所以我们在上一章里曾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但是就另一方面说,主题只是从客观事物中抽取出来的抽象的概念。它必须通过一些具体的、生动的材料表现出来,才能成为一篇完整的作品,才能有说服教育的力量。
材料是用以表现主题的,因此,它必须是与主题不可分离地关联着的,必须是围绕主题的,服从主题的。所选择的材料要是与主题不相干,就不能负起表现主题的任务。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来看:
(1)从东华门到清华园
第一段 写作者赶第一班校车回清华园。路过菜市,看见菜贩刚准备开市,菜蔬还没有清理好。作者觉得北京市民早上活动得太晚了。
第二段写校车经过天安门广场。作者回忆起三天前参加庆祝人民共和国成立大会的情形,非常兴奋。他说:“苦难的中国终于找到了一条光明的路。”
第三段写校车经过通西苑机场的岔道上时,路旁有一位老妇人招呼停车,司机犹豫了一下,没有停,开走了。作者对于这位老妇人的遭遇表示深刻的同情。
这三段文字毫不相干,不知道作者到底要表现什么。同学的文章里像这种例子极多,主要是大家往往围绕标题,而不是围绕主题去选择材料。上面所引的文章的作者正犯了这个毛病,他的眼睛只注意到标题《从东华门到清华园》。这三段文字所叙述的事情不都是发生于从东华门到清华园的途中吗?不都是切合标题的吗?
有一次我们出了《饭厅》这样一个作文题,让同学先列一个大纲,然后在所列的大纲中任择一两项来写成段落。我们选几篇大纲来看:
(2)饭厅
① 饭厅的形状及内部的陈设
② 开饭前片刻的情景
③ 吃饭时的情景
④ 饭后的情景
⑤ 感想
(3)题同上
① 饭厅的大小和布置
② 吃饭前的情形
③ 吃饭时的情形
④ 厨工的服务精神
(4)题同上
① 饭厅的形状
② 同学与饭厅的关系
③ 饭厅与学校行政的关系
④ 厨工的表现
⑤ 在饭厅中所得到的教育
围绕着标题《饭厅》去选择材料,于是把有关于饭厅的一切都搬出来了。假使先确定这篇文章的主题是表现解放以后厨工的积极工作态度,或是同学们在饭厅中所表现的集体精神等,那么一切和主题不相干的描写如饭厅的形状、大小,吃饭前后的情景,饭厅与学校行政的联系,等等,都成为毫无意义的,也不会把它们列入大纲里去了。
(5)我进清华的经过
第一段作者第一次来清华是在敌伪时期,当时犹如逛公园一样,只觉得新奇(约一百字)。
第二段渐渐对清华发生好感,希望自己毕业以后能考入清华(约一百五十字)。
第三段描写报名时拥挤的情形(约五十字)。
第四段考试那天的情形。特别指明他是骑自行车来的,并描写他和同学逛清华园的情形(约一百五十字)。
第五段发榜那天早上,墙外有喜鹊叫;果然录取通知书寄到了,大家都很高兴。这里作者引述他姑母、表哥、表妹三人所说的话(约二百字)。
第六段九月廿五日早上八点钟坐车到东华门等校车。上车后描写沿途所见,一直写到下车走进自己的寝室为止(约二百字)。
这篇文章里一大半事情是可以删去不写的。作者紧紧抓住了标题中的“经过”二字,凡属“经过”,一笔不漏,因此既噜苏,又没有意义。
再如同学写《记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会》时,很多人从早上集合写起,然后是上火车,下火车,整队到天安门,休息,吃干粮,听演讲,看空军检阅,看烟火,游行,再坐火车,一直写到回寝室上床睡觉为止。这种流水账式的文章的病源,也在于不是围绕主题而是围绕标题选择材料。
其次选择的材料必须是典型的,有代表意义的。上面我们说要围绕主题选择材料,这种材料是很多的,我们不能也不必把它全部写出来。因此必须再精选一遍,要选择那些典型的、有一般性、代表性的,足以深刻地表现或证明主题,足以有力地说服读者,感动读者的材料。拿《阿Q正传》来做例子,鲁迅先生对于阿Q的知识一定比他实际写出来的多得多,他为什么不一股脑儿搬出来呢?因为鲁迅先生的材料是经过严格地选择的。他挑选了一些典型的、有一般性、代表性的材料,而把一些非典型的、特殊的、没有代表性的材料舍弃了。譬如说,阿Q挨了打,还要说“儿子打老子”,自己长癞疮,便不许人家说“光”字、“亮”字,这些就是典型的材料,因为它有力地描绘出了阿Q的性格。再如夏衍先生的《包身工》,关于芦柴棒可写的故事一定很不少,他为什么只挑选几件事来写呢?因为这些都是典型的材料,它们可以说明一般在日本纱厂中的包身工人悲惨的命运。很多同学不会选择典型的材料,例如:
(6)中国人民真正翻身了
刚解放的时候,听不惯“人民”这个字眼。无论做什么,都说是“为人民服务”。历史上的统治阶级不也是拿老百姓做幌子吗?但是不是真正为人民呢?虽然解放以后也听说了许多农民翻身,工人积极生产的故事,但都不是亲眼看见的,不见得可靠(大意如此)。
最后作者举一件他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来证明人民政府确是为人民服务的,他说:
我有一次坐校车进城,到西直门时,一个解放军上来检查。起先我觉得这种作风和国民党完全一样,但是出乎我意料之外,这位解放军的态度非常和气。他问车上有没有外国人,卖票的说有一个,他就上来向那位外国人要身份证看,看完了就走了。
于是作者说:
这真是闻所未闻的事,外国人不敢再欺负中国人,中国人民不再做奴隶了。
人民政府和国民党反动派政府对待外国人的态度显然是不同的,但是要表现或证明“今天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这样一个主题,这位同学所举的例子并不是典型的。
(7)解放军进城
……他们的军服很脏,枪械也不整齐。经过了好几天辛苦的战斗,身上沾满了污泥。 弓着腰,一步一步向前走。有的还负了伤,包着纱布。
最后一段说:
当我看见这样一支队伍时,怎么能不相信他们就是将要打到台湾去,解放全中国的军队呢?
本文的主题是要表现“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但是,很明显的,作者所选择的材料非但不能说明这个主题,反而损害了主题。
必须要说明,这位同学关于解放军的描写大体上是真实的。经过艰苦的战斗,刚刚开进城市的军队是不会很漂亮的。我们并不是要让这位同学遮掩这些事实,一味称赞解放军的英勇善战,把解放军写成兵强马壮,旗帜鲜明;而是说,在表现解放军的英勇,这样描写只会得到相反的效果。因为这件事虽然是真实的,却不是典型的。
苏联名作家西蒙诺夫谈他写《日日夜夜》的经过,有一段讲到选择材料的问题,很可以供我们参考。
在这本小说中,起初有许多多余的,不需要的东西。当时,在这小说中沙布洛夫的生平写得很多,这生平占了一百五十页。
我起初以为:沙布洛夫是一个主角,既然他是主角,读者应该知道他的一切,既然读者应该知道他的一切,就是说我应当叙述他的生平,从童年时代起的生平。
但是当我继续写小说的时候,我突然明了这一点并不是读者那么感兴趣的,读者所感兴趣的事,是沙布洛夫在斯大林格勒所做的事。并不是因为沙布洛夫来到这里保卫斯大林格勒,所以读者对斯大林格勒感到兴趣,而是因为沙布洛夫在斯大林格勒作战,所以读者对沙布洛夫感到兴趣。
并且我明白了,假如我将沙布洛夫在斯大林格勒怎样作战的情形描写得很好,那么,读者容易想象到他以前是怎样生活和他以后将怎样生活。我就将那一大段(关于生平的一百五十页)统统删掉了。
后来,在我的小说中有这样一段情节,沙布洛夫的一个兵士是间谍,并且,我觉得,我描写得很有趣,起初我们觉得他是一个好人,后来开始怀疑他是坏人,后来他打伤了沙布洛夫,而最后发觉了他。我觉得这对于主题是很重要的,甚至我在小说的初稿中写下了这一段。但是后来我想了一想,这个间谍对于主题任何意义都没有。我想难道有什么东西比主题——斯大林格勒本身更有意义吗?我明白了,关于斯大林格勒的小说中只能有一种题材,最有意义的题材:希特勒夸口明天占领斯大林格勒,沙布洛夫及千万像他这样的人,明天都不肯交出斯大林格勒。第二天希特勒又夸口占领斯大林格勒,而沙布洛夫又不肯交出它。就这样继续了六十个白天和六十个夜晚。在斯大林格勒曾经有过间谍,也像往常在战争中有过间谍一样,然而把一个间谍的故事和这并列是毫无意义的,而且我明白这和主题在一起是没有意义的。于是我将这一点也删掉了。
……
前言/序言
大师的作文课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大师的作文课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