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新编医学英语教程-II
定价:40.0元
作者:李响,于洋,高峰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9-01
ISBN:9787513035033
字数:287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教材语言规范、内容严谨。课文有长度,从阅读量上保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需要。在提高学生专业英语阅读及翻译能力同时,本教材兼顾医学英语口语交流技能的训练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
内容提要
本书系“普通高等教育创新规划教材”“高等医学院校教材”系列丛书。新编医学英语教程(下)以人体的常病见为主要线索,构建特色的医学英语学习的框架,介绍人体系统中的典型疾病。共包括5章,每一单元有病例讨论、深度阅读与医学前沿3个部分,通过文章阅读、巩固词汇、英汉互译等多种形式学习及研究和讨论每个专题,提高用英语进行医学相关专业阅读、口语和书面表达的能力,提升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Unit One Endocrine Disorders Unit Two Hematologic Disorders Unit Three Gynecologic DisordersUnit Four Infectious Diseases(备选)Unit Five Aging and Geriatric Medicine(备选)
目录
作者介绍
主编:李响,女,出生于1976年12月,文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现就职于大连医科大学外语教研部,从事大学英语教学18年,参与编写、翻译书籍多部,具体如下:主编书籍:1.2013考研英语完形填空与翻译,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2.032. 2013考研英语(二)完形填空与翻译,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2.033. 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历年真题,大连出版社,2010.104. 大学英语六级完型与翻译,大连出版社,2010.09副主编书籍:1.2013考研英语历年真题,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2.072.2013考研英语(二)历年真题,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2,073.2013考研英语作文,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2.034.2013考研英语(二)作文,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2.035.2013考研英语阅读,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2.036.2013考研英语(二)阅读,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2.037.大学英语四、六级词汇,大连出版社,2011.018.大学英语六级阅读,大连出版社,2010.109.大学英语六级听力,大连出版社,2010.0910.大学英语六级作文,大连出版社,2010.0911.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历年真题,大连出版社,2010.1112.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大连出版社,2009.0813.大学英语四级完型与翻译,大连出版社,2009.0814.大学英语四级作文,大连出版社,2009.0815.大学英语四级听力,大连出版社,2009.0816.大学英语四级阅读,2009.0817.MBA联考英语历年真题详解全攻略与必考词汇大盘点,大连出版社,,2007.0818.新MBA联考英语考纲词汇30天拉网式狂背(2008版),大连出版社,2007.0319.新MBA联考英语考纲词汇30天拉网式狂背(2007版),大连出版社,2006.08参编书籍:1.新视野大学英语全程辅导,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072.新发展大学英语4 快速阅读,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08(规划教材)翻译书籍:1. 天空就是界限,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0主持课题: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英语课程对培养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研究;课题批准号:JG14DB1182014年度大连医科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课题:英语课程对培养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研究;课题批准号:DYLX14A05第二主编: 高峰,男,出生于1983年6月,文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现就职于大连医科大学外语教研部,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多年,参与编写书籍多部,具体如下:主编书籍:1. 解剖英语阅读教程,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04,7.7万字。2. 2013考研英语完形填空与翻译,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2.03,6.2万字。3. 2013考研英语(二)完形填空与翻译,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2.03,6.6万字。4. 外科学英语阅读教程,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06,7.9万字。副主编书籍:1. 大学英语六级听力,大连出版社,2010.09,10.2万字。2. 大学英语六级完型与翻译,大连出版社,2010.09,7.5万字。3. 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历年真题,大连出版社,2010.10,7万字。4. 职场英语应知应会900句,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06,6万字。参编书籍:1. 新视角英美文化教程,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01,6万字。2. 大学英语六级阅读,大连出版社,2010.10,6.8万字。3. 大学英语四、六级词汇,大连出版社,2011.01,7万字。4. 四级点点通全真预测卷,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01,5万字。
文摘
序言
说实话,刚翻开第一册的时候,我还有点担心这会不会是一部老套的“大女主逆袭”的爽文剧本,毕竟现在市面上这类题材太多了。但很快我就发现我想多了,这书的格局远比我想象的要大。它探讨的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在既定的规则下,如何保有自我,以及何为真正的自由”。书中的主要角色,几乎没有一个是绝对的扁平化符号,即便是反派,也都有其可悲可叹之处,她们的恶,往往是环境逼迫出来的,是自我保护的极端体现。作者对复杂人性的拿捏,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我尤其喜欢书中对“情”与“权”之间关系的探讨,当爱情被纳入权力的衡量体系时,它还能剩下多少纯粹的重量?那种患得患失、猜忌重重的状态,被描绘得入木三分,读起来让人心头发紧。它不给读者一个简单的答案,而是将所有的可能性都摊开来,让读者自己去评判,这种留白的处理,极大地提升了作品的耐读性和回味空间。
评分这套书我断断续续读了快一个月,感觉像经历了一场漫长而又曲折的宫廷之旅。作者的笔触极为细腻,尤其擅长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那种身不由己的宿命感,透过字里行间扑面而来。比如对主角在后宫中步步为营的描写,不是那种简单的争宠戏码,而是将权力斗争的残酷与女性在父权社会下的无力感糅合得恰到好处。每一次的得宠或失势,都不是单纯的运气使然,而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但即便如此,也逃不过命运的捉弄。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细节的考究,无论是服饰的描摹,还是礼仪的规范,都展现了扎实的史料功底,使得整个故事的背景板异常厚重和真实。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沉浸在那种压抑又华美的氛围里,为那些身处高墙内的女性的命运感到唏嘘。书中的情节跌宕起伏,情感的纠葛也错综复杂,让人读起来欲罢不能,常常忍不住熬夜想知道她们最终的结局,那种被故事紧紧抓住的感觉,久违了。这本书更像是一部剖析人性与封建制度的深刻寓言,而非仅仅是一部宫斗小说。
评分初读时,我曾被一些情节的残酷性所震撼,尤其是一些涉及到后宫争斗的细节描写,处理得极为冷静和写实,没有过度渲染血腥或煽情,但那种隐晦的、精神上的折磨,却比直接的冲突更让人感到毛骨悚然。这种克制的美学,我非常欣赏。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非常好,高潮迭起,但又总能在关键时刻放慢速度,给角色一个自我审视的篇幅,让读者的情绪得以缓冲,而不是一味地被剧情推着走。这种抑扬顿挫的阅读体验,使得即便是篇幅较长的作品,也不会让人感到拖沓或疲惫。而且,很多看似不经意的对话和场景设置,其实都埋下了伏笔,等到后面情节展开时,才会恍然大悟,作者的布局之深远,实在令人叹服。这是一部需要细心品味的文本,初读可能只看到故事,再读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精妙结构。
评分我这次借阅的这几本书装帧设计得相当雅致,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特别是那些烫金的书名和封面的淡雅色调,很符合这种古典题材的韵味。至于内容本身,我必须夸赞一下作者对于历史背景的融汇能力。虽然是虚构创作,但那种清朝后期的社会气息、等级森严的氛围,以及皇室内部微妙的权力平衡,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能闻到那种沉香和脂粉混合的气味。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没有美化那个时代,而是毫不留情地揭示了身处其中的人,无论地位多高,都不过是宏大历史机器上的一个零件,随时可能被替换或碾碎。这种历史的厚重感和对个体命运的无情审视,让这本书超越了一般的“消遣读物”的范畴。我甚至在阅读时,时不时会停下来,去查阅一些相关的历史资料,想看看那个时代的真实面貌,这说明作者成功地激发了读者的求知欲。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文字功力是顶级的,它不像某些畅销小说那样追求简单直白的表达,而是充满了文学性的张力和意境。很多段落,我需要反复阅读才能完全领会其中蕴含的深意,那种一词一句都经过推敲打磨的感觉,非常明确。它讲述了一个关于权力、爱情和女性成长的故事,但其核心始终围绕着“选择”与“代价”展开。每一个重大的决定,都伴随着无法挽回的损失,这种沉重的宿命感,贯穿始终,让人在为角色的每一次抗争喝彩的同时,也为她们最终的结局感到一丝无可奈何的悲凉。这本书让我思考了很久,关于女性在传统框架下如何定义自我价值,以及那些所谓的“圆满”,在历史的长河中究竟意味着什么。它不是一本能让人读完就忘的快餐小说,它会像一块石头一样,沉甸甸地留在你的记忆里,时不时地会让你想起那些在深宫中挣扎的灵魂。
评分好看。
评分好看。
评分差
评分很好
评分好看。
评分很好
评分差
评分好
评分好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