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文学经典:郁达夫精选集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世纪文学经典:郁达夫精选集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世纪文学经典:郁达夫精选集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郁达夫 著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19


商品介绍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ISBN:9787540206109
版次:5
商品编码:11642900
包装:精装
丛书名: 世纪文学经典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16

世纪文学经典:郁达夫精选集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书籍





书籍描述

编辑推荐

  

  ★ 郁达夫是以专情而放任的矛盾形象留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他个人的情感经历,充满传奇、怪诞和自我中心的色彩,带有五四那代人的心灵轨迹,曾是媒体的炒作热点,更是当时出版者热烈追逐的对象……
  ★他的小说被称为自叙传抒情小说,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体式。小说《沉沦》奠定了郁达夫在新文学史上的地位,它在许多方面的探索与创新,开创了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先河,将小说引向了关注内心世界的新高度。
  ★日本小说家大江健三郎认为郁达夫是“亚洲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
  

内容简介

  

  “世纪文学经典”精装书系,华文20世纪名家荟萃,读者和专家共同评选,名作汇聚,学者作序,宜读宜品宜藏。
  郁达夫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有影响力的作家,本书收录了郁达夫具有代表的散文《沉沦》《南迁》《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及散文《还乡记》《故都的秋》《怀鲁迅》等。
  郁达夫常以散文的手法进行小说的创作,尤其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非常的细腻,这种小说散文化的倾向对后来的作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郁达夫的散文兼具绘画美与音乐美的特征读来如乐如画、魅力无穷。从鲁迅开始,中国现代短篇小说就呈现着散文化的倾向,郁达夫则将之发展到了至极。
  

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原名文,浙江富阳人,中国近代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上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其小说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同时也长于抒发感伤情怀、在苦闷中寻求出路。代表作有小说《沉沦》《南迁》《春风沉醉的晚上》《迷羊》,以及散文《归航》《还乡记》《故都的秋》《怀鲁迅》等。

精彩书评

  

  ★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
    ——夏衍
  
  ★达夫感情饱满细腻,观察深切,才思敏捷,古典文学、西洋文学根基都雄厚。在新文艺作家的队伍中,鲁迅、田汉而外,抗衡者寥寥。
    ——刘海粟
  
  ★在他非常多的作品中,都能看到类似的气息,强烈地表达着那个丰沛的自我,所有的拷问只关乎自己的灵魂,却与世人的标准不带半点关系。在那个沉重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他盛放着旁若无人的瑰丽。
  ——作家 笛安
  

目录

沉沦薄奠迟桂花
小说编
银灰色的死
沉沦
南迁
茫茫夜
采石矶
茑萝行
春风沉醉的晚上
薄奠
迷羊
她是一个弱女子
迟桂花
散文编
归航
还乡记
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
一个人在途上
志摩在回忆里
钓台的春昼
故都的秋
怀鲁迅
创作要目













精彩书摘

  银灰色的死
  上
  雪后的东京,比平时更添了几分生气。从富士山顶上吹下来的微风,总凉不了满都男女的白热的心肠。一千九百二十年前,在伯利恒的天空游动的那颗明星出现的日期又快到了。街街巷巷的店铺,都装饰得同新郎新妇一样,竭力的想多吸收几个顾客,好添些年终的利泽。这正是贫儿富主,一样多忙的时候。这也是逐客离人,无穷伤感的时候。
  在上野不忍池的近边,在一群乱杂的住屋的中间,有一间楼房,立在澄明的冬天的空气里。这一家人家,在这年终忙碌的时候,好像也没有什么生气似的。楼上的门窗,还紧紧的闭在那里。金黄的日球,离开了上野的丛林,已经高挂在海青色的天体中间,悠悠的在那里笑人间的多事了。
  太阳的光线,从那紧闭的门缝中间,斜射到他的枕上的时候,他那一双同胡桃似的眼睛,就睁开了。他大约已经有二十四五岁的年纪。在黑漆漆的房内的光线里,他的脸色更加觉得灰白,从他面上左右高出的颧骨,同眼下的深深的眼窝看来,他却是一个清瘦的人。
  他开了半只眼睛,看看桌上的钟,长短针正重叠在X字的上面。开了口,打了一个呵欠,他并不知道他自家是一个大悲剧的主人公,又仍旧嘶嘶的睡着了。半醒半觉的睡了一忽,听着间壁的挂钟打了十一点之后,他才跳出被来。胡乱地穿好了衣服,跑下了楼,洗了手面,他就套上了一双破皮鞋,跑出外面去了。
  他近来的生活状态,比从前大有不同的地方。自从十月底到如今,两个月的中间,他总每是昼夜颠倒的要到各处酒馆里去喝酒。东京的酒馆,当的大约都是十七八岁的少妇。他虽然知道她们是想骗他的金钱,所以肯同他闹,同他玩的,然而一到了太阳西下的时候,他总不能在家里好好的住着。有时候他想改过这恶习惯来,故意到图书馆里去取他平时所爱读的书来看,然而到了上灯的时候,他的耳朵里,忽然会有各种悲凉的小曲儿的歌声听见起来。他的鼻孔里,会有脂粉,香油,油沸鱼肉,香烟醇酒的混合的香味到来。他的书的字里行间,忽然会跳出一个红白的脸色来。一双迷人的眼睛,一点一点的扩大起来。同蔷薇花苞似的嘴唇,渐渐儿的开放起来,两颗笑靥,也看得出来了。洋磁似的一排牙齿,也看得出来了。他把眼睛一闭,他的面前,就有许多妙年的妇女坐在红灯的影里,微微的在那里笑着。也有斜视他的,也有点头的,也有把上下的衣服脱下来的,也有把雪样嫩的纤手伸给他的。到了那个时候,他总会不知不觉的跟了那只纤手跑去,同做梦的一样,走了出来。等到他的怀里有温软的肉体坐着的时候,他才知道他是已经不在图书馆内了。
  昨天晚上,他也在这样的一家酒馆里坐到半夜过后一点钟的时候,才走出来,那时候他的神志已经不清了。在路上跌来跌去的走了一会,看看四面并不能看见一个人影,万户千门,都寂寂的闭在那里,只有一行参差不齐的门灯,黄黄的在街上投射出了几处朦胧的黑影。街心的两条电车的路线,在那里放磷火似的青光。他立住了足,靠着了大学的铁栏杆,仰起头来就看见了那十三夜的明月,同银盆似的浮在淡青色的空中。他再定睛向四面一看,才知道清静的电车线路上,电柱上,电线上,歪歪斜斜的人家的屋顶上,都洒满了同霜也似的月光。他觉得自家一个人孤冷得很,好像同遇着了风浪后的船夫,一个人在北极的雪世界里漂泊着的样子。背靠着了铁栏杆,他尽在那里看月亮。看了一会,他那一双衰弱得同老犬似的眼睛里,忽然滚下了两颗眼泪来。去年夏天,他结婚的时候的景象,同走马灯一样,旋转到他的眼前来了。
  三面都是高低的山岭,一面宽广的空中,好像有江水的气味蒸发过来的样子。立在山中的平原里,向这空空荡荡的方面一望,人们便能生出一种灵异的感觉来,知道这天空的底下,就是江水了。在山坡的煞尾的地方,在平原的起头的区中,有几点人家,沿了一条同曲线似的青溪,散在疏林蔓草的中间。在一个多情多梦的夏天的深更里,因为天气热得很,他同他新婚的夫人,睡了一会,又从床上爬了起来,到朝溪的窗口去纳凉去。灯火已经吹灭了,月光从窗里射了进来。在藤椅上坐下之后,他看见月光射在他夫人的脸上。定睛一看,他觉得她的脸色,同大理白石的雕刻没有半点分别。看了一会,他心里害怕起来,就不知不觉的伸出了右手,摸上她的面上去。
  ……

前言/序言

  沉沦薄奠迟桂花
  桑逢康
  郁达夫(1896─1945),原名文,浙江富阳人。1896年12月7日(清光绪二十二年十一月三日)出生。三岁丧父,家境窘迫,仅靠几亩祖传薄田和母亲陆氏摆设炒货摊维持生计。七岁入乡塾启蒙。1907年至1911年就读于富阳县立高等小学堂,后考入杭州府中学。1912年夏转入美国长老会办的之江大学预科,未及半载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次年春改读美国浸礼会在杭州办的蕙兰中学,仅三个月即中断学业回乡。1913年9月随长兄郁曼陀去日本求学。1914年7月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1915年夏从一高预科毕业后,被分至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三部(医科),次年改读法学部政治学科。1917年7月毕业,进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学习。1922年3月毕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郁达夫酷爱文学,在一高和八高求学期间,四年时间里读过的俄、德、美、日、法等国的小说有一千部之多。这为他以后从事小说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自1920年起郁达夫尝试进行现代小说创作。处女作《银灰色的死》发表于1921年7月上海《时事新报·学灯》。同年10月15日第一部小说集《沉沦》由上海泰东图书局初版,由此奠定了郁达夫在新文学运动中的重要地位。1921年6月,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人发起成立了著名的文学团体创造社。郁达夫为创造社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他不仅是《创造季刊》《创造月刊》《洪水》半月刊的编辑和主要撰稿者之一,后来还主持过创造社出版部的工作。郁达夫主要从事短篇小说和散文的创作。《沉沦》出版之后至20年代中期,又相继有小说《茫茫夜》《茑萝行》《采石矶》《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秋柳》,以及散文《还乡记》《还乡后记》《中途》(即《归航》)、《一个人在途上》《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等问世。此外,郁达夫还相继出版了《小说论》《戏剧论》和《文艺论集》,并第一个提出了在当时颇为新兴的口号:“文学上的阶级斗争。”1922年7月,郁达夫结束了长达十年的留日学生生活,回到国内,曾先后在几所学校任教:1922年9月至1923年4月任安庆法政专门学校英文科主任;1923年10月至1924年底任北京大学统计学讲师;1925年初至11月任武昌师范大学文科教授。1926年3月与郭沫若同去广州,郭沫若任广东大学文科院长,郁达夫任文科教授。广东是国民革命的策源地,然而“把满腔热忱,满怀悲愤,都投向革命中去的”郁达夫,“在那里所见到的,又只是些阴谋诡计,卑鄙污浊”郁达夫:《鸡肋集》题词。。于是写了一篇文章《广州事情》,公开揭露广东政府的龌龊腐败,引起了创造社同仁的不满和批评。郁达夫遂于1927年8月在上海《申报》和《民国日报》发表声明,退出创造社。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时,郁达夫曾撰文予以抨击。1927年12月底郁达夫在上海开始为鲁迅主编的《语丝》撰稿,1928年6月与鲁迅合编《奔流》月刊。1930年3月郁达夫与鲁迅等左翼作家发起组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但“左联”成立不久即因“个性是不适合于这些工作”而“公然的宣布了辞职”郁达夫:《回忆鲁迅》。。1933年4月郁达夫离开上海,移居杭州场官弄。作为一个进步的、有良心的作家,郁达夫在外敌当前、国事日非的30年代,多次参加了重要的社会活动:1930年2月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在上海成立,郁达夫为发起人之一,并与鲁迅等人联合发表宣言;1931年12月,加入上海文化界反帝抗日大联盟;1932年2月与鲁迅、茅盾等联名发表《上海文化界告世界书》,强烈谴责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一·二八”事变;1933年1月加入宋庆龄、蔡元培、杨杏佛等领导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并被选为上海分会执行委员。郁达夫1936年2月至1937年7月应邀担任福建省府参议,兼任公报室主任。在闽期间曾去日本访问,并为郭沫若回国抗日做了一些联络工作。1938年3月赴武汉任政治部第三厅设计委员,先后两次去前线视察、劳军,足迹遍及山东、河南、浙东与皖南。1938年12月28日郁达夫赴新加坡,开展海外宣传工作。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郁达夫于1941年12月下旬担任了星华文艺界战时工作团主席,兼任战时工作干部训练班主任。年底时陈嘉庚先生组织了新加坡侨团抗敌动员委员会,郁达夫被选为执行委员兼文艺股主任。1942年1月担任新加坡文化界抗日联合会主席。新加坡沦陷前夕,1942年2月4日,郁达夫与胡愈之、王任叔(巴人)等一批进步文化界人士撤退至印尼苏门答腊岛。郁达夫化名赵廉,以经营一家酒厂为业,准备长期隐蔽。由于精通日语,被驻武吉丁宜的日本宪兵队强征为“通译”。郁达夫在被迫为日本宪兵充当翻译期间,暗中保护了不少文化人和当地印尼抗日分子与普通群众。为防不测,郁达夫预先写好了遗言。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日本宪兵已经知道“赵廉”是中国著名作家郁达夫的化名,为了杀人灭口,于8月29日深夜将郁达夫从家中诱骗出郊野秘密杀害。郁达夫牺牲时年仅50岁。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郁达夫为烈士。在现代文学史上,郁达夫堪称是一位有着独特风格、产生了很大影响、占据着重要地位的大家。
  鲁迅说过:“……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七》。在考查郁达夫及其作品时,有两点应当引起特别的注意:第一,郁达夫是一位生性直率的作家,他从不掩饰自己,他勇于暴露和剖析自己,哪怕是灵魂中最隐秘的一角。“辞绝虚伪的罪恶”,“赤裸裸地把我的心境写出来”郁达夫:《写完了〈茑萝集〉的最后一篇》。。这是郁达夫写作的宗旨,而不是像有些文人那样,把自己的灵魂紧紧包裹在厚厚的甲胄里面。他的许多作品都是可以当作自叙传来看待的,虽然主人公的一举一动并不完完全全是郁达夫自己的生活,但确实有作者深切的甚或是直接的体验投影在其中。由大胆的自我暴露所带来的浓厚的主观抒情意味,是郁达夫作品一个显著的特色。正因为郁达夫把自己的一颗真诚的心毫无保留地交给了读者,所以读者也就把他看作是一个可以信赖的朋友。法国人喜爱卢梭,中国的许多人喜爱郁达夫,其原因皆
  在于此。
  第二,郁达夫又是一位思想、性格和内心世界十分复杂的作家,一生的经历也相当坎坷、曲折。在现代文学史上,郁达夫属于卓有成就的进步作家之列,对推动新文学的发展是有功绩的。他有着满腔的爱国热忱。他异域捐躯,终成大义,是一位永远值得人们尊敬和怀念的反法西斯烈士。同时他也有不少缺点和弱点。青年时期,他曾经一度沉沦过。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白色恐怖严重,他面对当局的高压也未尝没有产生过消极和退隐之心。在爱情与婚姻问题上,他有着强烈的反封建的进步思想,大胆地、真诚地热恋着他所爱的每一位女性,但醇酒妇人之类的行为也不能不给他抹上了一些颓废的色彩。作为血肉之躯,各色人等也都是很复杂的,绝不像某些文学作品中所描写的那样简单得有如单细胞微生物。郁达夫由于所处的社会黑暗透顶,周围的环境光怪陆离,个人遭遇又颇多挫折与磨难,所以显得比常人更要复杂一些,因而作品中往往愤激与哀怨并存,有时甚至流露出某种程度的感伤情调。这是可以理解的。这种性格的复杂性,其实就是(或者说标志着)人性的丰富性。《沉沦》是郁达夫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在当时产生了轰动效应的一篇小说。它不仅使郁达夫一举成名,而且在新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郁达夫在自序中说:“《沉沦》是描写着一个病的青年的心理,也可以说是青年忧郁病Hypochondria的解剖,里边也带叙着现代人的苦闷,——便是性的要求与灵肉的冲突。”郁达夫:《沉沦》自序。这一段话既阐明了小说的主题,也概括了作品的主要内容。他把现代人的苦闷定格为“性的要求与灵肉的冲突”,通篇所着力描写和渲染的就是忧郁、苦闷、性……然而,与单纯的性爱描写不同,和追求感官刺激的诲淫之作更有着天壤之别,《沉沦》的作者是把青年人正当的、合理的性爱要求,与热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紧紧交织在一起描写的,这就使得作品具有了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感染力量。
  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在日本留学的中国青年,显然有郁达夫自己的某些影子在内。作品细致地描写了这位忧郁型的青年人,由于是弱国子民在强邻日本所受的屈辱,以及他在精神上和生理上的种种难以排遣的苦闷。这些苦闷的情绪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和渗透:追求异性的爱情而不得,因此对轻侮他的日本人感到十分愤慨,同时热切地希望着祖国富强起来,这三项内容构成了小说的基本格局。小说的基本情节是这样安排的:路遇——自戕——窥浴——野合——宿妓。情节每进展一步,性爱描写每深入一层,对主人公的刺激和打击就随之强化又强化,最终导致了他溺海而死的悲剧性结局。“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末尾这痛彻肺腑的呼喊,升华了作品的爱国主义主题,提高了作品的思想境界和文学格调,同时也冲淡了作品中多处出现的性描写所带来的某些负面影响。
  20年代初期,以留日学生生活为题材的作品相当多,如郭沫若的《残春》,张资平的《约檀河之水》《她怅望着祖国的天野》,郑伯奇的《最初之课》,等等,但影响都没有《沉沦》这么大。郁达夫的《沉沦》以“惊人的取材与大胆的描写”而独树一帜成仿吾:《〈沉沦〉的评论》,原载1923年2月1日《创造季刊》第1卷第4期。,出版之后震撼了无数读者的心,使它成了一篇惊世骇俗之作,对于士大夫的虚伪则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
  郁达夫是长于抒发感伤情怀、表现“自我”的作家,是有所不幸、有所苦闷即大大发作的性情中人和浪漫主义者。他的小说惯用第一人称“我”,这个“我”并不仅仅起到讲述故事或勾连情节的作用,在一些作品里“我”竟至成了作品的主人公,情绪由“我”而起伏波动,情节由“我”而发展变化。同时,这个“我”并不仅仅是作者个人,而是相当典型地概括出了“零余者”即正直、善良、清贫的知识分子共同的命运。《茑萝行》描述的就是旧式婚姻给“我”带来的种种无奈和苦闷:没有爱情的婚姻,妻子成了“我的不能爱而又不得不爱的女人”;加之生计困难,“在社会上受的虐待,欺凌,侮辱”又不胜枚举,纷至沓来,致使“贫贱夫妻百事哀”,逼得“我”甚至想跳黄浦江自尽。小说于自然平实的生活化的叙述中,字里行间充溢着愤懑而又哀怨的情绪,使得这篇作品催人泪下,感人至深。
  《春风沉醉的晚上》和《薄奠》,在现代文学史上是较早表现工人形象的作品,郁达夫自谓它们“多少也带一点社会主义的色彩”《达夫自选集》序。。前者写一位在上海某烟厂做工的年轻女工,后者写北平的一位拉洋车的中年车夫。“我”则是以一个“穷士”的身份出现的,因为“穷”所以同出卖劳力的劳动者基本上处于同样悲惨的境地,甚而至于“我”认为自己还不如他们。正因为境遇大致相同,所以“我”对于劳动者有着深厚的同情。这两篇作品依然以“我”为中心组织情节,表现“我”与他(她)的关系:车夫是“我”眼中的车夫,女工是“我”眼中的女工。当车夫不幸被淹死之后,“我”用自己不多的治病的钱定了一辆纸糊的洋车,以满足他生前的夙愿。女工陈二妹则劝“我”戒烟,上进,“好好儿的用功”,使“我”感觉着周围“更光明了”……这样描写,突出了劳动人民对“士”即知识分子的教育与感化作用,而不是像当时同类作品仅仅停留在知识者对劳动者同情的层次上面。
  郁达夫没有鸿篇巨制,写得较长的《迷羊》和《她是一个弱女子》也只有五六万字,应当算作中篇。
  《迷羊》描写的是一位名叫王介成的青年知识分子同女优谢月英从相遇、同居到最后月英离他而去的故事。郁达夫曾计划创作三部曲“来象征中国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青年的三个时代”,《迷羊》为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代表The age of innocence(天真的时代)”。钱杏邨:《达夫代表作》后序,1928年。此计划郁达夫并未完成,仅有《迷羊》留世。小说的实际内容,可以用《后叙》中提到的那幅画名来概括:失去的女人。之所以用了《迷羊》做题目,主要是为了表达“忏悔”的主题,把它作为主人公的一篇很长很长的忏悔录。其实“我”并不能代表青年“天真的时代”,他只是时代浪潮中的微不足道的泡沫,然而他的苦闷是真实的,他对幸福的追求最终遭到破灭也是真实的。苦闷和幻灭是那个时代的通病,为不少知识青年所共有,因而“我”也就具有了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谢月英的出走既不同于娜拉,也不同于子君,她之所以与“我”不辞而别,用她信上的话来说:“我想你的身体不好,和你住在一道,你将来一定会因我而死。”换句话说,是出于担心“我”和她黏在一起时性欲过度亢奋损害了身体,“所以才决定和你分开”。这样就不仅把问题简单化了,而且降到了相当低的层次:社会(包括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原因变成了纯粹的生理的原因。作品的思想意义因此受到了很大的损害。尽管如此,这篇小说倒是充分发挥了郁达夫的艺术才能,描写细腻,尤其是“我”的情感历程一波三折,荡气回肠,弥漫于字里行间的哀怨与感伤情怀不仅使读者对“我”产生同情,并且牵挂着月英出走之后的命运。


世纪文学经典:郁达夫精选集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世纪文学经典:郁达夫精选集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

世纪文学经典:郁达夫精选集 pdf 下载 mobi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世纪文学经典:郁达夫精选集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世纪文学经典:郁达夫精选集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读者评价

评分

这是一次成功的创作实践,是中国当代文学一个重要的收获。“世纪文学60家”书系的出版,旨在囊括20世纪华文创作的精华,展示具有经典意义的作家作品,打造一份适于典藏的精品书目。她凝聚了数十位专家的心血,寄括着数以万计的热爱中国现当代文学读者的殷切希望。我们期望她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和历罗的陶冶,像那些支持这项事业的朋友们所祝愿的那样:“世纪文学60家”将作为各大图书馆的馆藏经典,高等学校文科考生和文学爱好者的必读书目为世人所瞩目。

评分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评分

这是一次成功的创作实践,是中国当代文学一个重要的收获。“世纪文学60家”书系的出版,旨在囊括20世纪华文创作的精华,展示具有经典意义的作家作品,打造一份适于典藏的精品书目。她凝聚了数十位专家的心血,寄括着数以万计的热爱中国现当代文学读者的殷切希望。我们期望她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和历罗的陶冶,像那些支持这项事业的朋友们所祝愿的那样:“世纪文学60家”将作为各大图书馆的馆藏经典,高等学校文科考生和文学爱好者的必读书目为世人所瞩目。

评分

搞不错……

评分

搞不错……

评分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评分

永恒的飘

评分

图书质量很好!内容也不错值得的去阅读!给五颗星!

评分

郁达夫的文字虽然不长,但情感丰富。这本收录的是他的小说和散文,都是代表精品。

世纪文学经典:郁达夫精选集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世纪文学经典:郁达夫精选集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书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