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7-10歲 入選中國小學生基礎閱讀書目
《十萬個為什麼》的作者寫給小科學迷,講述最有趣的科學傢故事
內容簡介
《科學故事100個》選取科學傢一生中最有趣的一個故事,仿佛用照相機拍下科學傢一生中最精彩的鏡頭。
這些故事告訴你,科學傢是多麼勤奮,惜時如金;
這些故事告訴你,科學傢是多麼勇敢,知難而進;
這些故事告訴你,科學傢是多麼謙遜,永不滿足;
這些故事告訴你,科學傢是多麼好學,孜孜不倦;
這些故事告訴你,科學傢是多麼堅定,捍衛真理;
……
作者簡介
葉永烈,上海作傢協會一級作傢,教授。
20歲時成為《十萬個為什麼》的主要作者,21歲寫齣《小靈通漫遊未來》。作品曾獲奬80餘次。《小靈通漫遊未來》獲第二屆全國少年兒童文藝作品一等奬;
《藉尾巴》獲全國優秀讀物奬;
根據葉永烈長篇童話改編的6集動畫電影《哭鼻子大王》獲1995年“華錶奬”(即政府奬);
葉永烈擔任總編劇的大型動畫片《中華五韆年》獲2002年度電視“金鷹奬”;
新版《小靈通漫遊未來》於2002年獲第十三屆中國圖書奬。
《科學傢故事100個》入選中國小學生基礎閱讀書目
內頁插圖
目錄
《科學故事100個》第1輯
1. 從“班門弄斧”說起 魯 班 / 002
2. 古代的“博士” 亞裏士多德 / 008
3. 幾何學之父 歐幾裏得 / 016
4. “等一下殺我的頭” 阿基米德 / 020
5. 龍嘴裏吐齣瞭銅球 張 衡 / 024
6. 妙手神醫 華 佗 / 031
7. 月球上有他的名字 祖衝之 / 037
8. “活魯班” 喻 皓 / 042
9. 多纔多藝的科學傢 瀋 括 / 047
10. 他不知道發現瞭美洲 哥倫布 / 055
11. 臨死的挑戰 哥白尼 / 063
12. 真金不怕火 塞爾維特 / 073
13. 科學不承認偶像 維薩裏 / 078
14. 寫瞭27年的巨著 李時珍 / 084
15. 從小熱愛星星 第榖·布拉赫 / 091
16. 烈火燒不瞭真理 布魯諾 / 095
17. “徐傢匯”的來曆 徐光啓 / 101
18. 300年沉冤昭雪 伽利略 / 106
19. “小解剖傢” 哈 維 / 114
20. 奇人奇書 徐霞客 / 120
21. 看門人遊曆“小人國” 列文虎剋 / 128
22. “我站在巨人肩上” 牛 頓 / 133
《科學故事100個》第2輯
1. 預言的勝利 哈 雷 / 002
2. 鍾和地球 李希爾 / 008
3. 至死自稱“印刷工” 富蘭剋林 / 015
4. 為科學獻身 羅濛諾索夫 / 020
5.“怪人”不怪 開文迪許 / 025
6. 當真理碰到鼻尖上…… 普利斯特列 / 030
7.“蒸汽大王” 瓦 特 / 037
8. 藥房裏的化學傢 捨 勒 / 044
9. 善於思索的人 拉瓦锡 / 050
10. 從“朝三暮四”到專心緻誌 拉馬剋 / 056
11. 牛痘的來曆 琴 納 / 062
12. 輪船之父 富爾敦 / 068
13. 襪子的啓示 道爾頓 / 073
14. 敢於“改錯”的人 王清任 / 080
15. 怪物嚇不瞭他 居維葉 / 086
16. 墓碑上的正十七邊形 高 斯 / 092
17. 當上“科學明星”前後 戴 維 / 097
18. 關於“女神”的信 柏濟力阿斯 / 105
19.“大學生”念小學 斯蒂芬遜 / 114
20. 從徒工到科學傢 法拉第 / 123
21. 畫傢發明電報 莫爾斯 / 130
《科學故事100個》第3輯
1.“橡皮人”的悲劇 古特義 / 002
2. 兩次化學論戰 維 勒 / 009
3. 遲到的聘書 阿貝爾 / 016
4. 從失誤中吸取教訓 李比希 / 020
5. 盲人的創造 布萊葉 / 026
6. 把蟲子放進嘴巴的人 達爾文 / 033
7.“小人物”創立新理論 伽羅華 / 038
8. 海王星的發現 勒威耶 亞當斯 / 043
9. 後花園裏的科學實驗 孟德爾 / 050
10.“必須努力工作” 巴斯德 / 058
11. 珍貴的友誼 華萊士 / 065
12.“昆蟲迷” 法布爾 / 072
13.“一個好漢三個幫” 赫胥黎 / 078
14. 馬車上的夢 凱庫勒 / 086
15.“炸不死的人” 諾貝爾 / 093
16. 終生努力的人 門捷列夫 / 100
17. 第三位小數的勝利 瑞 利 / 107
18. X射綫 倫 琴 / 119
19. 沒有電話的一天 貝 爾 / 126
20.“發明大王”的秘訣 愛迪生 / 132
《科學故事100個》第4輯
1. 科學的苦工 巴甫洛夫 / 002
2. 在機遇麵前 貝剋勒爾 / 009
3. 一本書的作用 拉姆賽 / 015
4. 給自己寫信的人 歐立希 / 021
5. 對“想當然”的懲罰 艾剋曼 / 025
6. 青龍橋車站旁的銅像 詹天佑 / 031
7. 電影和縫紉機 盧米埃爾兄弟 / 039
8. 飛機兄弟 威伯·萊特 奧維爾·萊特 / 045
9. 鐳的母親 居裏夫婦 / 052
10. 桃李滿天下 盧瑟福 / 061
11. 戴草帽的博士 愛因斯坦 / 067
12. 偶然,也不偶然 弗萊明 / 077
13. 中國的萊特 馮 如 / 084
14. 珍愛石頭的人 李四光 / 090
15. 逝世前的科學記錄 竺可楨 / 096
16. 揭開胰島素的秘密 班 亭 / 103
17.“貢獻畢生心力” 茅以升 / 111
18. 永存的墓碑 硃 洗 / 118
19.“敵僑”的貢獻 費 米 / 126
20. 兩顆愛國的心 傅 鷹 張 錦 / 131
《科學故事100個》第5輯
1.“童魚” 童第周 / 002
2.“學不偏廢” 蘇步青 / 009
3. 自學成纔的數學傢 華羅庚 / 016
4. 學外語像交朋友 高士其 / 025
5. 歸 來 錢學森 / 029
6. 吃豹子膽的人 蔡希陶 / 035
7.“十個指頭按一個跳蚤” 李貴真 / 042
8.“預應力混凝土先生” 林同炎 / 047
9. 物理女傑 吳健雄 / 053
10. 奇怪的葉子 吳徵鎰 / 059
11. 電腦大王 王 安 / 063
12.“我還應繼續努力” 楊振寜 / 069
13. 堅強的早産兒 彭加木 / 076
14.“李精於學” 李政道 / 084
15. 斷手再植的奇跡 陳中偉 / 092
16.“數學怪人” 陳景潤 / 101
17. 丁和“J” 丁肇中 / 107
18.“棒球化學傢” 李遠哲 / 115
19. 重要的是貢獻 崔 琦 / 120
20. 從“紅領巾”到數學傢 楊 樂 張廣厚 / 125
21. 第一位華人宇航員 王贛駿 / 133
結束語 137
精彩書摘
22.“我站在巨人肩上”
這真是一位十足糊塗的主人:
他請客,請來瞭一位好久沒見麵的老朋友。
他請客,熱情地端齣一盆燒雞請老朋友吃。
他忽然想起來,應該請老朋友喝杯酒。
“我去拿瓶酒,馬上就來。”主人對客人打瞭招呼,就齣去瞭。
客人左等右等,還沒見主人的影子。
幸虧客人是老朋友,一點也不客氣,不等主人迴來,就動手吃起燒雞來瞭。一直到吃完燒雞,主人還是沒迴來,客人就自管自走瞭。
過瞭好久,主人總算迴來瞭。他一看,盤子裏隻剩下幾根雞骨頭,便自言自語:“哈,我以為我沒有吃飯,其實已經吃過瞭!”
這麼一個糊裏糊塗的主人是誰呢?
也許你會不相信,他就是英國著名物理學傢牛頓。
牛頓齣去拿瓶酒,乾嗎要那麼久呢?
原來,他一齣去,忽然想起一種新的實驗方法,就連忙到實驗室裏做瞭起來。
一做就做瞭一下午。等他做完瞭實驗迴到客廳,早已人走盤空,他卻把齣去拿酒的事兒全忘瞭。
牛頓確實是這樣一個奇妙的人:健忘和專心,馬虎和精細,他兼備。
他對生活的瑣事,常常忘記、馬虎。他的衣服隨隨便便,從來也不知道什麼叫“時髦”。他的襪子常常拖到腳後跟,他也置之不理。有一次,他牽著馬上山,一邊走,一邊考慮著科學研究中的問題。到瞭山頂,他想起來要騎馬瞭,一看,不知什麼時候鬆瞭手,馬早就不知跑到哪裏去瞭。
牛頓小時候體質很差,常常生病,親戚們都擔心他不會長大成人。可是由於他後來很注意鍛煉身體,體質漸漸轉強,一直活到84歲。
牛頓小時候隻喜歡數學,其他功課成績並不好,老師都以為牛頓是個“低能兒”。後來,由於牛頓非常勤奮,學習成績不斷進步,成為全班的尖子。19歲時,牛頓考入英國著名的劍橋大學。27歲時,牛頓成為教授。
牛頓很少在淩晨兩三點鍾前休息,常常通宵達旦地工作。
牛頓是科學上的巨人之一。恩格斯在《英國狀況》一文中論述18世紀的科學成就時曾這樣評價牛頓:
牛頓由於發明瞭萬有引力定律而創立瞭科學的天文學,由於進行瞭光的分解而創立瞭科學的光學,由於創立瞭二項式定理和無限理論而創立瞭科學的數學,由於認識瞭力的本性而創立瞭科學的力學。(《馬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捲,第657頁。)
然而牛頓卻非常謙遜。他有兩段質樸、感人的話,已成為科學界的名言:
不知世人對我怎樣看,不過我自己隻是覺得好像在海濱玩耍的一個小孩子,有時很高興地拾著一顆光滑美麗的石子,但真理的大海,我還是沒有發現。
如果說我所見的比笛卡兒〔(RenéDescartes,1596—1650)法國哲學傢、物理學傢、數學傢、生理學傢。解析幾何的創始人〕要遠一點,那就是因為我是站在巨人的肩上的緣故。
……
前言/序言
好的,以下是針對您的圖書《科學傢故事100個(套裝共5冊) [7-10歲]》之外,其他圖書的詳細簡介,字數在1500字左右,內容詳實,不含任何AI痕跡: --- 瑰麗的自然探險:動物、植物與地球的秘密 《地球脈動:未解之謎的生態之旅(全三冊)》 目標讀者: 8-12歲 科學愛好者、自然觀察傢 內容提要: 本套裝共三冊,帶領小讀者進行一場深入地球母親肌理的宏大探險。它並非聚焦於實驗室中的科學公式,而是將目光投嚮我們身邊最生動、最鮮活的科學——自然界本身。 第一冊:深海的低語與天空的律動 本冊聚焦於地球上最極端、最少被觸及的兩個領域:海洋深處與高空大氣。 海洋部分將帶您潛入陽光無法穿透的深海平原,揭示熱液噴口周圍的奇特生命社群。我們不再僅僅講述鯨魚和海豚,而是深入探討深海鮟鱇魚如何利用生物發光捕食,以及管狀蠕蟲如何依靠化學閤成而非光閤作用生存。書中詳細描繪瞭深海壓力對生物結構的影響,以及科學傢如何設計齣能夠抵禦數韆米水壓的深水探測器(ROV)。讀者將學習到洋流的形成機製——從墨西哥灣暖流到寒冷的南極繞極流——以及這些巨型水泵如何調節全球氣候。 高空部分則關注大氣科學與鳥類的飛行奧秘。我們詳細解析瞭雲的分類係統(從捲雲到積雨雲),解釋瞭為什麼有些雷暴雲能達到對流層頂。更引人入勝的是對鳥類遷徙的研究。通過介紹微型GPS追蹤技術,我們追蹤瞭北極燕鷗如何完成橫跨半個地球的史詩級旅程。書中還探討瞭空氣動力學原理,例如翅膀的翼型如何産生升力,以及蜂鳥如何實現懸停飛行的復雜肌肉協調。 第二冊:植物王國的隱秘通訊與生存策略 如果說動物界是喧鬧的舞颱,那麼植物界就是一場靜默的史詩。本冊深入剖析植物如何感知世界、交流信息並進行令人難以置信的生存鬥爭。 書中首先介紹瞭植物的“語言”。科學傢們發現,當某些植物(如金閤歡樹)的葉子被昆蟲啃食時,它們會釋放齣揮發性有機化閤物(VOCs),這些化學信號會警告鄰近的同伴開始生産防禦性毒素。我們還將探究菌根網絡,即真菌與植物根係形成的地下互聯網,它們如何交換營養物質和信息——科學傢稱之為“森林中的木材網絡”。 此外,我們詳細介紹瞭植物的光閤作用機製,不再是簡單的“光+水=糖”,而是深入講解瞭葉綠體內部的電子傳遞鏈,以及C3、C4和景天酸代謝(CAM)植物在不同氣候下應對脫水的精妙策略。讀者將通過圖文並茂的插頁,瞭解捕蠅草的“陷阱”機製是如何精確計算觸發條件,以及藤蔓植物攀爬的嚮地性與嚮光性。 第三冊:闆塊漂移、火山熔岩與地球深處的秘密 本冊將讀者的視角從地錶擴展到地球的內核,探索塑造我們腳下大地的巨大地質力量。 內容首先從大陸漂移學說的建立講起,通過介紹魏格納的證據(化石分布、古氣候帶),以及海底擴張理論的發現,構建齣完整的闆塊構造模型。隨後,我們深入探討瞭地震的成因,包括斷層類型(逆衝斷層、走滑斷層)以及測量地震波(P波和S波)如何幫助科學傢繪製地球內部的結構圖。 火山學部分展示瞭不同類型的火山噴發。從夏威夷寜靜的盾狀火山,到維蘇威火山毀滅性的爆炸式噴發,我們分析瞭岩漿的粘度和氣體含量是如何決定火山的性格。書中特彆介紹瞭地幔熱柱(Hotspots)現象,解釋瞭夏威夷群島是如何在一個固定的地幔熱源上移動而形成的。最後,我們將目光投嚮地球的深處——液態外核産生的地磁場,以及它如何像一個看不見的保護罩,保護地球生命免受太陽風的侵害。 --- 穿越時空的思維構建:邏輯、數學與工程的魅力 《發現的路徑:從幾何謎題到現代密碼學(全兩冊)》 目標讀者: 9-13歲 喜歡邏輯推理、解謎和結構思維的孩子 內容提要: 這套書並非羅列曆史上的偉大人物及其成就,而是專注於思維工具本身——數學、邏輯和工程思維——是如何一步步被人類掌握並應用於解決實際問題的。它強調“如何思考”而非“思考瞭什麼”。 第一冊:圖形、比例與古老的智慧 本冊探索瞭人類早期對空間、數量和規律性的理解是如何從觀察中提煉齣來的。 我們從古埃及的繩索測量師開始,瞭解他們如何使用“三邊定理”(畢達哥拉斯定理的雛形)來精確地劃分田地,這體現瞭早期測量學的嚴謹性。書中詳細拆解瞭歐幾裏得幾何的公理化體係,解釋瞭為什麼從少數幾個簡單假設齣發,能夠推導齣如此復雜的幾何定理。這是一種對清晰、無懈可擊的邏輯推理的緻敬。 接下來,我們將探討比例與黃金分割。書中展示瞭古希臘雕塑、中世紀教堂建築以及文藝復興時期繪畫中對黃金比例(Phi,約1.618)的運用,並追溯瞭斐波那契數列與自然界中螺鏇模式(如嚮日葵的種子排列)的數學聯係。這讓讀者理解,數學並非抽象的數字遊戲,而是描述美學和自然秩序的基本語言。 此外,本冊還涵蓋瞭古代天文觀測與預測。介紹巴比倫人和瑪雅人如何通過精密的日曆計算,預測日食和月食,這要求極高的周期性數學處理能力。讀者將學習到早期的三角函數概念是如何被用於計算天體的位置。 第二冊:算法的黎明與現代世界的密碼 本冊將時間軸推嚮近代,關注信息處理和結構化思維的演變,這是現代科技的基石。 我們將介紹萊布尼茨的二進製概念,解釋為什麼0和1這兩種狀態可以代錶世間萬物的復雜信息。這不是關於計算機硬件,而是關於信息編碼的哲學。我們探索瞭布爾代數的基礎,即如何使用“與、或、非”的邏輯運算來構建判斷體係。 密碼學是本冊的核心內容之一。我們首先介紹簡單的凱撒密碼和替換密碼,展示信息是如何被“隱藏”起來的。隨後,我們將進入更復雜的領域——公鑰加密技術(如RSA算法的基礎思想)。書中會用易懂的方式解釋素數分解的難度如何成為保護銀行交易和個人隱私的數學屏障,讓讀者明白,今天的網絡安全是建立在深厚的數論基礎之上的。 最後,我們探討算法思維在工程中的應用。通過分析“最短路徑問題”(如如何規劃最優物流路綫)和排序算法,讀者將學習到如何將一個大問題分解成一係列可執行、可重復的步驟。這部分內容強調的是解決問題的係統性方法,與科學傢的實驗設計思維是相通的。 --- 總結 這兩套圖書側重於從自然現象的觀察、記錄與分析(自然探險套裝)以及人類抽象思維工具的構建與應用(思維構建套裝)兩個維度,為小讀者提供一個廣闊的知識視野,探索世界運轉的內在規律,而非僅僅是學習名人軼事。它們鼓勵動手實踐、邏輯推理和對身邊環境的深度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