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新知叢書·於闐六篇:絲綢之路上的考古學案例

博物新知叢書·於闐六篇:絲綢之路上的考古學案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上海博物館 編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北京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1252420
版次:1
商品編碼:11650751
包裝:精裝
叢書名: 博物新知叢書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5-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博物新知叢書·於闐六篇:絲綢之路上的考古學案例》是配閤上海博物館舉辦的“絲路梵相——新疆和田達瑪溝佛教遺址齣土壁畫藝術展”編輯的一本介紹於闐曆史、考古與藝術的導覽讀物。《博物新知叢書·於闐六篇:絲綢之路上的考古學案例》由絲綢之路上的於闐、和田考古簡史、剋孜爾石窟、於闐故地的訴說、唐代喪葬畫像與繪畫的關係、“於闐畫派”與西域梵像六篇組成。 配有“絲路梵相”展中闐壁畫的精彩圖片。

目錄

絲綢之路上的於闐 榮新江
和田考古簡史 郭物
剋孜爾石窟——龜茲石窟寺之典範 李崇峰
於闐故地的訴說 段晴
唐代喪葬圖像與繪畫的關係 瀋睿文
“於闐畫派”與西域梵像——觀和田達瑪溝齣土壁畫劄記 李維琨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11世紀,人種和語言逐漸迴鶻化。於闐地處

評分

論文集,購買前請看目錄

評分

發貨全匹配,就是下單時無法到貨叫我刪除這個太搞瞭

評分

  《東鬍史》是繼《匈奴史》(1979年再版)和《突厥史》1988年齣版)之後,第三本關於中國古代北方民族史的專著,故撰寫體例基本上與上述二書同,即為瞭兼顧學術性、知識性和通俗性,並考慮專業人員與一般讀者的不同要求,內容力求簡明扼要,深入淺齣,以正麵介紹知識為主,不作繁瑣考證;對國內外學術界爭論的問題雖亦注意辨明,但避免糾纏。 

評分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評分

至公元五世紀,此地始傳大乘佛教,並在五至八世紀期間,成為佛教文化的一大中心地,對於佛教的東傳影響頗大。如《法顯傳》記載,法顯於晉·隆安五年(401)初到於闐,其國豐樂,人民殷盛,盡皆奉法,以法樂相娛,僧眾數萬人,多學大乘。《大唐西域記》捲十二亦述及此國人性溫恭,知禮儀,崇尚佛法,伽藍百餘所,僧徒五韆餘人,並習學大乘法教。

評分

和田考古簡史 郭物

評分

五代十國-於闐等部(公元943)

評分

於闐國以農業、種植業為主,是西域諸國中最早獲得中原養蠶技術的國傢,故手工紡織發達。特産以玉石最有名。於闐自2世紀末佛教傳入後,逐漸成為大乘佛教的中心,魏晉至隋唐,於闐國一直是中原佛教的源泉之一。於闐人民喜愛音樂、戲劇,在繪畫方麵具有印度、伊朗的混閤風格,畫傢尉遲乙僧於唐初至長安,繪有許多壁畫,與唐人吳道子、閻立本齊名。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