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学泰斗饶宗颐主编。饶宗颐先生是中国百科全书式的古典学者,史贯通中国文化的一代宗师。他垂暮之年领衔香港、台湾、大陆、海外70余位专家学者,历时5年编写、导读、注释,倾力打造“中信国学大典”这套值得信赖的经典国学读本,堪称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绝唱”。
2、丛书编写阵容强大。除饶宗颐主编,还包括陈万雄、陈耀南、陈鼓应、单周尧、李焯芬、郑培凯等组成强大的学术主创团队,以及香港、台湾、大陆、海外70余位专家学者。编写队伍既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又具国际视野及现代眼光,保证了整套书的编写质量,深化和提升了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学经典的意义和价值。
3、完整性强。收录中国历代经典名著55种,分50册出版,是一套囊括国学完整主题的国学读本,涵盖哲学、文学、历史、医学、宗教等各个领域。
4、精选原则。所选著作一定是相关领域有影响、具代表性、值得阅读的经典作品。每一部作品都是了解中国思想文化不可不知、不可不读的经典名著。对于篇幅较大、内容较多的作品,则精选较有阅读价值的篇章。使每一本都能保持适中的篇幅、适中的定价,让大众读者可以买得起、读得起。
5、注重导读功能。每一部经典都有一篇总体导读,同时还有对所选分篇(节)的导读。除了介绍相关作品、内容等基本情况,注重将中国经典放置全球范围内、结合当下社会生活,深入挖掘其内容和思想的普世价值,以及对现代社会、现实生活的深刻启示与借鉴意义。拉近古代经典与当代人的距离。
6、通俗易懂。简明的注释,直白的译文,加上深入浅出的导读与赏析,帮助普通读者读懂经典,读懂古人思想,并引发更多的思考,获取更多的知识和生活启示。
7、帮助青少年培养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及语文学习能力,积极应对高考语文改革。2018年教育部发布新课标,提出凝练学科核心素养,并加强中华传统教育;古诗文背诵篇目数量增加,“课内外读物建议” 古典文化经典著作阅读要求增加,覆盖先秦到清末各个时期。“中信国学大典”这套书所选书目包含“读物建议”涉及的所有内容,且编写质量高、导读注释知识含量大、通俗易懂,适合青少年阅读使用。
8、馈赠佳品、传世国学典藏。双色印刷,装帧典雅,用纸考究,附全彩阅读指南,具收藏价值。是一套可以赠送亲朋好友,也可传世收藏的国学典藏;甚至可以说,每一个中国家庭,都需要有这样的一套藏书。
拿到《中信国学大典·大学中庸》这本书,首先被它扎实的装帧和沉甸甸的质感所吸引。这绝对是一本可以反复翻阅、值得珍藏的书。 《大学》和《中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它们是儒家思想的基石,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大学》开篇就点明了“大学之道”,即学习的目标在于“明明德”、“亲民”以及“止于至善”,这为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描绘了一幅清晰的蓝图。它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身进阶之路,至今仍是许多人追求自我完善的指南。而《中庸》则更侧重于一种哲学的高度,它探讨了“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揭示了宇宙人生的根本法则,并倡导一种“执两用中”的智慧,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找平衡与和谐。 这本书的排版非常精美,纸张厚实,印刷清晰,阅读体验极佳。原文的字体古朴大气,充满历史韵味。 我特别赞赏这本书中对原文的详尽注释和生动译文。许多古文的理解,往往需要深厚的文化功底,而这本书的注释部分,恰如其分地解释了每一个难点,让晦涩的古文变得易于理解。白话译文的语言流畅自然,既保留了原文的精髓,又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使得我能够轻松地领略先贤的智慧。 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大学》、《中庸》思想的深入解读。作者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字词解释上,而是对其中的核心思想进行了细致的剖析,并结合了历史典故和现实生活,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例如,对“止于至善”的解读,让我看到了一个关于追求卓越和完美境界的更高层次的理解,这不仅仅是学业上的,更是人生品格和事业上的。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思考,书中的道理如何应用于我自己的生活。无论是“慎独”的要求,还是“诚意”的呼唤,都在提醒着我,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纯净和行为的真实是多么重要。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提升了我的国学素养,更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给予了我深刻的启迪。
评分刚拿到这本《中信国学大典·大学中庸》,就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从厚实的封面到内页的印刷,都透着一股精工细作的匠心。 我一直觉得《大学》和《中庸》是儒家思想体系中非常核心的部分。它们虽然篇幅不长,但内容却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瑰宝。《大学》强调的是一个学习和修养的进阶过程,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开篇,就勾勒出了一个由内而外的理想人生图景,一个人要先修养好自己的品德,然后才能去影响家人、朋友、社会,最终达到最完美的状态。这种层层递进的逻辑,在当今社会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让我们看到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的紧密联系。 《中庸》则更是侧重于一种人生智慧和哲学思想的阐述。它讲究“中庸”,不是妥协,不是折中,而是一种恰到好处、不偏不倚的动态平衡。它告诉我们,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顺应“天命”,遵循“道”,并通过“教”来不断完善自己。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对“诚”的推崇,都展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人生深刻的洞察。 拿到这本《大学中庸》,我首先被其考究的装帧所吸引。书的纸张质感很好,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翻阅起来也十分舒服。印刷字体清晰,大小也适中,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 这本书最令我惊喜的是其丰富的解读内容。不仅仅是原文和翻译,更重要的是,书中对每一章每一节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作者引用了大量的古代文献和历代名家的观点,对原文的含义进行了多角度的阐释。尤其是一些比较晦涩难懂的词句,通过注释和白话译文的对照,以及深入的讲解,我都能很好地理解。 我特别欣赏书中对“格物致知”和“诚意正心”等概念的讲解。它们不仅仅是停留在字面意思的解释,而是将其背后的哲学思想和实践意义展现出来。比如,“格物”被引申为对事物深入的探究和认识,这与现代科学研究的精神不谋而合。“诚意正心”则强调了内在的真诚和动机的重要性,这对于我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尚的品德至关重要。 这本书的排版也做得十分用心,原文、注释、白话译文和解读都清晰地划分开来,阅读起来条理分明,不会感到混乱。我常常会在阅读原文时,对照着注释和译文来理解,然后深入研读解读部分,进一步体会其精髓。 总的来说,《中信国学大典·大学中庸》是一本非常值得入手、反复阅读的经典著作。它不仅让我有机会重温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更在思想上给予了我深刻的启发和指导。
评分收到《中信国学大典·大学中庸》这本书,第一时间就被它厚重而典雅的外观所吸引。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十分用心,触感细腻,无论是作为案头必备还是馈赠佳品,都显得格外有品位。 《大学》和《中庸》这两篇儒家经典,虽然篇幅短小,但内容却如海纳百川,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治国方略。我一直觉得,想要真正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就不能绕过这两部著作。《大学》提出的“三纲领”和“八条目”,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行动指南,它强调从个人内在的德行修养出发,层层递进,最终实现社会的大同。《中庸》则更侧重于一种哲学观和处世智慧,它揭示了“天命”与“人性”的内在联系,倡导一种“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和谐状态,这对于我们理解人生的根本以及如何在复杂的社会中找到平衡点,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翻开书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晰的印刷和舒适的排版。纸张的质感很好,书写起来也不会洇墨。原文部分的字体古朴典雅,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 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详尽的注释和流畅的白话译文。对于初学者来说,古文阅读常常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而这本书的注释部分,引经据典,深入浅出,能够帮助读者准确理解原文的含义。白话译文则用现代人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了原文的思想精髓,让原本遥远的经典触手可及。 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附带了对《大学》、《中庸》思想的深入解读。这些解读并非简单的观点堆砌,而是结合了历史背景、哲学理论和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番深入浅出的分析。例如,对于“格物致知”的阐释,作者不仅解释了其字面意义,还将其与现代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方法联系起来,使得古老的智慧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我尤其喜欢书中对“慎独”和“诚”的探讨。在信息爆炸、诱惑丛生的当下,如何保持内心的宁静与真诚,如何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大学》和《中庸》中的智慧依然能够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这本书让我得以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思考人生的真正意义,并从中汲取力量,以更加平和、理性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评分《中信国学大典·大学中庸》这本书,收到的时候就觉得分量十足,打开更是惊喜连连。 《大学》和《中庸》这两部著作,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我看来,《大学》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事”的指南,它从“明明德”出发,一步步引向“止于至善”,强调了个人修养如何才能实现家庭和睦、国家昌盛、天下太平。这种由内而外的逻辑链条,对于我们理解社会责任和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了非常清晰的框架。《中庸》则更偏向于一种“处世”的智慧,它讲述了“道”的来源,强调了“中庸”作为一种重要的道德品质,如何帮助我们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保持平和、理性,并最终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两部经典,可以说共同构成了儒家思想中关于个人成长和社会治理的完整论述。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精美,纸张触感极佳,拿在手里有一种温润的感觉。印刷字体清晰,排版布局也十分合理,阅读起来非常舒服,即使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 我尤其喜欢本书的注释和译文部分。古文的理解往往需要借助注释,而这本书的注释详尽而准确,能够帮助我快速理解原文的含义,避免望文生义。白话译文则用流畅易懂的语言,将原文的思想精髓呈现出来,让我能够轻松地跨越语言的障碍,直接与先贤对话。 更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还加入了对《大学》、《中庸》思想的深入解读。这些解读非常有见地,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复述原文,而是结合了历史背景、文化渊源以及当代的社会现实,对原文的内涵进行了深刻的挖掘。例如,关于“诚”的探讨,作者将其与现代社会的诚信问题联系起来,让我看到了古老智慧在当下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这本书给我最深的感受是,它不仅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是一本关于人生智慧的书。在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思考,书中的道理如何在我的生活和工作中得到应用。那些关于“慎独”、“克己”、“仁爱”的教诲,对于我们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保持内心的坚定和清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本书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为我的人生道路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评分这次收到一本《中信国学大典·大学中庸》,包装精美,触感温润,很有收藏价值。书页纸张厚实,印刷清晰,排版也十分考究,阅读起来非常舒适。 我一直对儒家经典充满好奇,特别是《大学》和《中庸》这两篇。它们篇幅不长,但思想深邃,历来被视为儒家学说的基石。《大学》强调“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教导我们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个人道德修养出发,推己及人,最终实现社会和谐。而《中庸》则倡导“中庸之为德也”,强调恰到好处、不偏不倚的处世之道,以及“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哲学思想,揭示了天道、人性与人生修养的内在联系。 拿到这本书,我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书前对《大学》、《中庸》的简要介绍,语言通俗易懂,为初学者提供了很好的入门指引。接着是原文,字体大小适中,古朴典雅,仿佛能感受到先贤们的智慧在字里行间流淌。更令我惊喜的是,书中还附有详细的注释和白话译文。注释部分引经据典,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原文的深意,消除了我阅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白话译文则用现代语言重述了原文的思想,使原本晦涩的古文变得生动鲜活,仿佛穿越时空与先贤对话。 我尤其喜欢书中的解读部分。作者并非简单地复述原文,而是结合了史实、历代名家的解读,以及现代的视角,对《大学》、《中庸》的思想进行了多维度的阐释。比如,在讲到“格物致知”时,作者不仅解释了字面意思,还探讨了其在认识论上的意义,以及在现代社会如何体现。这种解读既保留了经典的学术严谨性,又富有启发性,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这些古老智慧在当代的价值。 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思考,书中的道理与我自身的生活经历有哪些契合之处。古人所强调的“慎独”、“诚意”、“正心”等修养方法,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指导意义。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如何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实现个人价值,都能从《大学》、《中庸》中找到深刻的启示。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国学经典,更是一本人生教科书,它引导我反思自我,提升品格,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评分比当地书店便宜点,不用跑书店找了,方便快捷!
评分一直都想看四书五经,还没有开始看呢,打算认真看完它
评分书的封面略有磨损
评分书不错,质量好, 我有几乎一整套的国学系列,都是中信出版社的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4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多看书,多读报,少生孩子,多睡觉
评分商品很不错,送货速度快,很满意!
评分快递速度快
评分书本收到了,很喜欢,下次还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