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写本的奇幻旅行

速写本的奇幻旅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堤大介(Tsutsumi,D.),[法] 盖合莱(Guerlais,G.) 著,李军麇 译
图书标签:
  • 奇幻
  • 冒险
  • 速写
  • 绘画
  • 儿童文学
  • 想象力
  • 旅行
  • 故事
  • 艺术
  • 创意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47666
版次:1
商品编码:11682737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8-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19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手绘旅行”是一项由皮克斯艺术总监堤大介、南法艺术家热拉尔共同发起的艺术行为,将一本普通红色速写本,装进由西班牙动画家丹尼尔(《机器人瓦力》和《天外奇迹》的动画师)用1920年的老橡木制成的木盒中,开始了一次历时5年、跨越12万公里、游历12个国家、71位艺术家共同参与的不可思议的奇幻旅行。这本亘古未有的画册被规定无论距离多远,都必须由艺术家亲手交给下一位艺术家,并且要拍照存证,整项活动由动画巨人宫崎骏画下最后一页完美收官。 参与活动的71位艺术家广泛活跃于动画、漫画、插画界,既有宫崎骏、昆丁·布雷克、海贝卡·朵特梅、格兰·基恩、森本晃司、松本大洋这样的艺术大师,也有钢铁侠、绿巨人浩克、爱丽儿、机器人瓦力等经典动画形象的创造者。跨越语言,跨越文化,这是一次集合了汗水、泪水、墨水的艺术壮举。

2011年,这本画册的原稿以超出所有人想象的价格拍卖,所得全数捐给了世界儿童阅读组织Room to Read。同名画集则收录了所有的速写作品、艺术家感言以及这趟旅行的种种奇遇。“SKETCHTRAVEL”已翻译成英文、日文、中文等。


  

作者简介

堤大介(Dice Tsutsumi)在日本东京长大。1993年,他离开日本,独自来到美国,在纽约视觉艺术学院学习。1998年毕业后,曾供职于Lucas Learning公司。2000年,他被蓝天工作室聘用,担任首席色彩设计师,参与《冰川时代》《机器人历险记》《霍顿与无名氏》等动画电影的视觉研发工作。从2007年起,他加入皮克斯动画工作室担任艺术总监,也是《玩具总动员3》(皮克斯出品)的色彩与灯光艺术总监。

热拉尔·盖合莱(Gérald Guerlais)于1974年出生于法国南特,毕业于法国国立应用艺术学院(L’École nationale des arts appliqués)。他是位插画师及背景设计师,为众多媒体、杂志、出版社等机构工作。


内页插图

目录

A1 罗伯特·近藤 p 18

C1 海贝卡·朵特梅 p 22

E1 弗朗索瓦·罗卡 p 25

F1 雷韵·菲 p 26

G1 热拉尔·盖合莱 p 29

A2 伊莱·哈里斯 p 30

B2克劳德-威廉·特雷比先 p 33

C2 亚历山德拉·波依格 p 35

D2 伯努瓦·勒佩内克 p 37

E2 罗伯特·麦肯齐 p 39

F2 上杉忠弘 p 40

A3 安德烈·布莱希斯p 44

C3 丹地阳子 p 47

D3 纳什·唐尼根 p 49

E3 比尔·普雷辛 p 50

F3 李尚俊 p 53

G3 文森特·迪·阮 p 55

A4 迈克尔·纳普 p 57

B4 丹尼尔·洛佩兹·穆诺兹 p 59

D4 卢·罗马诺 p 61

E4 路易斯·格哈尼 p 62

F4 埃里康·卡萨罗萨 p 65

G4 隆尼·德尔·卡门 p 67

A5 热罗姆·欧佩纳 p 68

C5 彼得·阮 p 72

D5 迈克·米格诺拉 p 73

E5 罗伯特·维利 p 76

G5 多米尼克·路易 p 79

A6 艾瑞克·提门斯 p 81

B6 斯科特·康贝尔 p 82

D6 简明 p 86

F6 清水裕子 p 88

A7 多米尼克·贝泰尔 p 92

C7 大卫·戈登 p 95

D7 比尔·普莱姆顿 p 97

E7 可哈斯科艾特工作室 p 98

F7 皮埃尔·艾拉里 p 101

G7 艾瑞克·古塞莱 p 102

H1 格雷瓜尔·维勒赫姆 p 105

I1 约翰·豪 p 106

K1 昆丁·布雷克 p 110

M1 迈克·李 p 112

N1 丹尼尔·阿戴尔 p 115

H2 尼古拉·德彪西 p 117

I2 奥雷利安·普雷达 p 118

J2 玛丽斯·瓦拉德 p 121

K2 恩里克·费南德兹 p 123

L2 欢荷·贯尼多 p 125

M2 西尔万·马克 p 126

H3 维罗妮卡·若夫尔 p 130

J3 罗蕾·宝芙 p 132

K3 托莫·哈努卡 p 135

L3 格雷格·高驰 p 137

M3 彼得·德赛弗 p 139

N3 班·布彻 p 140

H4 娜塔莉·阿森希尔斯 p 144

J4 寺田克也 p 146

L4 卡特·古德里奇 p 150

N4 卡洛斯·宁 p 153

H5 亚历克斯·波维朗 p 154

I5 克里斯·阿佩尔汉斯 p 157

J5 保罗·菲利克斯 p 159

K5 格兰·基恩 p 160

H6 松本大洋 p 164

M5 森本晃司 p 166

I6 福岛敦子 p 168

J6 简美麟 p 171

K6 尼古拉·马特勒 p 172

M6 堤大介(骰子)p 176

H7 弗雷德里克·贝克 p 178

J7 宫崎骏 p 182


精彩书摘

热拉尔·盖合莱

Gérald Guerlais



2006年9月,我的朋友堤大介来访巴黎。他在速写本上展现出的创造力启发了我,我向他建议可以创作一本共享速写本。这样的“共享”并不仅限于我们两个人,我们打算邀请我们的朋友、同事和那些曾令我们有所启发的艺术家,一起在同一本速写本上创作。这样,这本速写本也将实现真正的环球之旅。


我们拟定了一份梦幻名单,包含了各个年龄阶段、各种不同绘画类型的艺术家。随后,就高声宣布了这场逐梦之旅的开启。我们发出了几百封邮件,拨打了几百通电话,进行各种会面,跨越了千山万水。


堤大介是第一个坚信这个疯狂的项目可以成功的人,也为它投入了不可思议的精力、无与伦比的热情和无法计量的时间。借用电影《玩具总动员》(堤大介曾在《玩具总动员3》中担任艺术总监)里的外星人所说:“我永远欠他一份感激。”没有他坚持不懈的支持,我永远无法说服这么多的艺术家加入这个项目。


五年过去了,如今捧在我们手中的作品,每一页都饱含着一份纯粹的毅力和坚持,每一页的更新都是一次人才对承诺的坚守,一次天赋的爆发,一段友谊的旅程,每一幅图画皆是一个友好的见证,一个想说的故事,以及下面这个问题的答案:当两名陌生人邀请70位来自全球动画、漫画和插画界的艺术家,在同一本速写本上自由涂鸦时,究竟会发生什么事?


大家听好啦。这本书并不是一本众人绘画集,而是一本真正“去全球旅行了”的速写本,它跟随着艺术家们的灵感与自由,跨越全球,像奥运火炬一样被人们亲手传递。在这座图画的巴别塔中,人们讲着各自的语言,却又使用着一门世界通用的语言。它仿佛是一棵行走的树,结出了一枚饱含各种激情的果实。


我们常误以为,艺术家大都躲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奋笔作画,毫不停歇地,直至虚脱;他们有时结伴而行,有时独自面对疑惑。然而,在这个项目中,为了公益善举和更棒的视觉乐趣,艺术家们联合起来,建立起从未有过的联系,创作了这些极具感染力的作品。他们之间没有竞争,每个人都希望尽自己所能,做到更好;同时怀着好奇和分享的心情,去品味其他艺术家的作品。在这些艺术家中,有那些我们仰慕的传奇大师,也有那些默默无闻却闪烁着自己才华光芒的绘画者。

“全球化”并不总是一个带有负面意味的字眼。在Sketchtravel项目中,艺术家们汇聚了自己的才华和努力,运用自身资源,不计得失地投入这项全球性集体创作中,同时不失个人风格。这些艺术家都大方地捐出了自己的作品,速写本手稿拍卖所得则全部捐给“Room to Read”公益组织。正因为这个小小的善举,那些欠发达国家中成千上万的孩子可以加入到对阅读的探索中,并与他人分享这样的乐趣。


在这些作品中,你会发现各种绘画类型:水粉画、油画、丙烯画、油墨画、炭笔画、粉笔画,甚至拼贴画。绘画内容也包罗万象:有艺术家超越自我的渴望、童年的诗歌、美好的幻想、生活的幽默、流下的眼泪和人生的第一步,以及长大后的成熟;也有幻觉、汗水、恐惧、美梦与梦魇、欢乐与痛苦的泪水、恶魔与天使、激情、遗憾、失控、挑逗、崇拜、微笑,以及爱、友谊和人生。


欢迎登机!我们衷心感谢您捧起这本奇幻的速写本,并祝福您在直线、曲线与色彩中,有一段愉快的旅程。

堤大介(骰子)



飞往旧金山的航班上,我透过飞机舷窗,凝视着蒙特利尔11月灰蒙蒙的天空,怀中紧紧抱着这本红色的速写本,回味着在这座加拿大城市刚刚度过的48小时。


我做梦也未想过,有一天会见到动画界的传奇大师——弗雷德里克·贝克。我们的相识源于一名共同的朋友查尔斯·所罗门,他替我们牵线的几周后,我拜访了这位艺术大师在蒙特利尔的工作室,他曾给予我梦想,激励我走上职业动画生涯。


参与Sketchtravel项目的71位艺术家,全都是一个接一个地联结起来的。他们在彼此的朋友圈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微妙的联系,随后逐渐发展成为互相邀约,加入到这个项目中来。有些人本来就是我们的朋友,还有更多人因为这个项目成为我们的新朋友。


我第一次看弗雷德里克·贝克的奥斯卡获奖动画短片《种树的牧羊人》时,便对他敬佩不已。他如今已86岁高龄,却依旧充满活力。他不灭的热情、对艺术的忠心、幽默感和迷人的魅力,让我觉得自己比他还显老态。他一生致力于通过动画来传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并因卓越的贡献而成为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动画大师,他的作品给一代又一代观众带去梦想,无论身处什么年代,都显得意味深长。


“如果你并不是为了某个目标而创作,那有什么意义?”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面对这位传奇人物,我意识到,我从未这样郑重地对待自己的工作。一切艺术家的创作都始于表达欲,既不是谋生,也非借此通向“成功之路”。我曾经的努力工作,也只是为了取得某种意义上的“成功”而已。我听从过自己的内心,像弗雷德里克·贝克那样忠于艺术吗?在深深的震撼中,我的泪水不禁滚滚落下。


这本红色速写本里有71个独特的故事,它与71位艺术家相遇,在历经了4年半的时间跨度后,艺术家们相继完成了自己的作品。感谢Sketchtravel项目,才使我有机会拥有了这些难得的经历:与卡洛斯·宁在他位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工作室里共度的午后时光;感受神秘的尼古拉·马特勒在他洛杉矶宏伟的花园里流露出的精灵古怪;当然也忘不了宫崎骏娓娓道来的充满睿智的人生课程……这些都将是我一生无比珍贵的回忆。


这本速写本里的每一幅图画都具有重要价值,然而,对于我和许多参加这个项目的艺术家来说,在旅途中的邂逅相逢也具有非凡意义。因此,我们制定了一个特别的游戏规则:艺术家们必须亲自将速写本交给对方。我们懂得,这次难得的国际合作,它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艺术本身,也包含了过程中艺术家之间的联结。


当我正要与弗雷德里克·贝克告别,离开他的工作室时,他叫住了我,说我忘了某样东西。


“这个给你。”他说着递给我一张画在胶片上的《种树的牧羊人》的电影手稿。


手稿上,是动画中追随着主人公Elzéard Bouffier的那位小伙子。


前言/序言

  

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次行为艺术——创意与爱心的接力大赛!71位艺术家心手相连,飞越大洋,跨越语言,跨越文化,共同完成的一次艺术壮举!这本书不仅闪耀着艺术之光,更令两千多名贫困儿童得以亲近阅读。现在它来到了你的身边。


《速写本的奇幻旅行》 序章:纸上的星辰,墨水的黎明 在世界的边缘,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坐落着一座古老而宁静的书店,名为“尘封的记忆”。店主是一位名叫艾莉亚的老妇人,她的眼睛里闪烁着比最古老的星辰还要深邃的光芒。她经营着这家书店,仿佛在守护着一个失落的时代,贩卖着泛黄的书页和被时光轻吻过的故事。 有一天,一位名叫莱恩的年轻艺术家偶然走进了这家书店。莱恩拥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非凡的艺术天赋,但他内心深处却总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一种难以言喻的空虚感如同阴影般笼罩着他。他习惯于用画笔捕捉世界的色彩,但那些色彩似乎总是无法触及他灵魂深处最渴望的东西。 那天,在“尘封的记忆”书店的角落里,莱恩被一本不起眼的速写本吸引住了。它没有华丽的封面,也没有引人注目的书名,只是静静地躺在一堆旧书之中,散发着淡淡的古纸香。当他小心翼翼地翻开它时,一股奇特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是他从未嗅到过的、属于另一个维度的芬芳。 速写本的纸张粗糙而厚实,上面布满了铅笔、炭笔和水彩的痕迹,却又奇异地空无一物。每一页都像是等待被唤醒的画布,散发着一种古老而神秘的召唤。莱恩的心在那一刻被深深地触动了,他知道,自己找到了某种一直在寻找的东西。他买下了这本速写本,带着它回到了自己简陋的画室。 第一章:笔尖下的初遇——墨色世界的涟漪 莱恩对这本速写本充满了好奇。当他再次翻开它时,一种莫名的冲动驱使他拿起画笔。他开始随意地在纸上涂抹,寥寥几笔,勾勒出一片朦胧的树影。然而,当他放下笔,揉了揉有些疲惫的眼睛时,惊奇地发现,那片树影似乎不再仅仅是纸上的线条,而是有了某种生命力的涌动。 他对着树影凝视了许久,心中涌起一股难以置信的预感。他试探性地画下了一只展翅欲飞的鸟。起初,它只是黑白分明的轮廓,但随着莱恩的笔触变得更加生动,那只鸟仿佛真的在纸面上鼓动翅膀,发出了无声的鸣叫。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微弱的、却真实存在的风,吹动了画室窗帘的褶皱。 莱恩的心跳开始加速。他知道,这不是简单的绘画技巧,而是某种超乎想象的力量正在这本速写本上显现。他沉迷于其中,不停地描绘着,每一笔每一划都仿佛在与一个未知的世界进行着对话。他画出潺潺流淌的溪水,耳边便响起了叮咚的水声;他画出璀璨的星空,眼中便闪烁起点点星光。 这本速写本,似乎拥有将二维的想象转化为三维的现实的神奇能力。但它并不是凭空创造,而是需要艺术家心中最真实、最纯粹的意念作为引子。莱恩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踏入了一个由他自己和这本速写本共同构筑的奇幻世界。 第二章:色彩的觉醒——光影交织的幻境 随着莱恩对速写本的运用越来越熟练,他发现,仅仅依靠黑白两色已经无法满足他内心的冲动。他开始尝试运用色彩,将自己脑海中那些斑斓的想象注入到纸页之中。 当他用一种温暖的橘红色描绘一轮初升的太阳时,画室里便充满了温暖的阳光,驱散了所有的阴霾。他画下了一片盛开的虞美人花海,空气中弥漫开淡淡的花香,甚至连窗外的麻雀都仿佛被这股芬芳吸引,在窗台上叽叽喳喳地欢唱。 最令他着迷的,是他为速写本中的人物注入灵魂。他画下了一个身穿白色长裙的少女,她的笑容如同晨曦般纯净。当他细致地描绘她的眼睛时,那双眼睛仿佛真的有了灵动,带着一丝好奇和羞怯看向他。他甚至能感受到她眼中传递的情感,一种淡淡的喜悦,一种对未知的好奇。 莱恩发现,速写本不仅能够具象化他脑海中的事物,更能将他倾注在画作中的情感放大,并反馈给他。他为速写本中的人物注入了他的孤独和渴望,于是,那人物的眼神便带着深深的忧郁;他为速写本中的景色注入了他的喜悦和希望,于是,那景色便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在这个由速写本创造的世界里,色彩不再是单纯的颜料,而是情感的载体,光影不再是物理的现象,而是内心世界的映射。莱恩仿佛置身于一个由他自己编织的梦境,一个由他画笔和速写本共同谱写的华丽乐章。 第三章:边界的模糊——现实与虚幻的交响 随着莱恩对速写本的探索深入,他开始意识到,这个由速写本创造的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有时,当他沉浸在速写本的创作中时,他会忘记时间,忘记自己身在何处。他画下的声音会回荡在耳边,画下的气味会萦绕在鼻尖,画下的触感会真实地留在指尖。 他曾经画下了一片静谧的森林,里面的树木高耸入云,仿佛能遮蔽整个天空。当他完成这幅画时,他感觉自己仿佛真的置身于那片森林之中,微风拂过树叶的声音清晰可闻,泥土的芬芳扑鼻而来。他甚至能感受到脚下松软的落叶,听到远处不知名鸟儿的鸣叫。 更令人惊奇的是,他发现自己画出的事物,有时候竟然会对他现实生活产生一些微小但真实的影响。他画下了一盆盛开的兰花,希望给画室增添一丝生机,第二天,他便发现桌上真的多了一盆同样盛开的兰花,香气四溢。起初,他以为是巧合,但随着类似的事情不断发生,他开始确信,这本速写本拥有着某种难以解释的力量,它能够将他的想象,以一种奇特的方式,渗透到现实世界。 这种能力的出现,既让莱恩感到兴奋,也带来了一丝隐忧。他开始小心翼翼地对待这本速写本,生怕自己无意中画出什么不该出现的东西,或者因为自己的负面情绪,而将糟糕的事物带入现实。他明白,这是一个强大的工具,但也是一把双刃剑。他必须学会控制这份力量,并理解它背后的法则。 第四章:灵魂的低语——情感的共鸣与抉择 在一次深入的创作中,莱恩画下了一个孤独的旅人,眼神中充满了迷茫和对远方的渴望。当他完成后,他感受到一股强烈的共鸣,仿佛那个旅人就是他内心深处的写照。他开始尝试与速写本中的人物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 他发现,当他用真心去描绘一个事物时,那个事物便拥有了更强的生命力,甚至能够回应他的情感。他画下了一只受伤的小鸟,并用温暖的色彩和温柔的笔触去描绘它,然后,他真的在画室的窗台上看到了一只同样受伤的小鸟,仿佛是被这本速写本的能量所吸引而来。他细心照料它,直到它痊愈并飞走。 这次经历让莱恩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速写本的力量并非简单的复制,而是与艺术家灵魂深处的情感产生共鸣,并将其具象化。他所倾注的善意,能够带来治愈;他所怀有的希望,能够带来新生。 然而,他也曾因为一时的沮丧和愤怒,而画下了阴影笼罩的场景,他感受到一股冰冷的寒意侵袭而来,画室的灯光也仿佛黯淡了许多。他立即意识到自己的失误,并迅速用明亮的色彩和温暖的笔触去覆盖那片阴影,直到画室恢复了原有的明亮。 这个过程让莱恩明白,拥有了创造的力量,也就意味着肩负了相应的责任。他开始更加审慎地对待每一次创作,反思自己的内心,确保自己的意念纯净而积极。他不再仅仅是为描绘而描绘,而是通过速写本,与内心深处的自我对话,寻找着情感的真实出口,以及生活的意义。 第五章:旅途的终点,亦是新的起点——想象无垠的未来 莱恩与速写本的奇幻旅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终点。每一次翻开,都是一次新的探索;每一次落笔,都是一次未知的抵达。他不再仅仅是一个艺术家,他成为了一个连接现实与想象的桥梁,一个能够用画笔描绘出世界之美的魔法师。 他不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将这份奇妙的体验,融入到他生活的点点滴滴。他用速写本描绘出他所看到的、感受到的、以及他渴望看到的美好。他画下了一片宁静的花园,于是,他家的小院便开满了绚烂的花朵;他画下了一个充满欢笑的孩子,于是,他身边的人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他或许会选择将这份力量用在更广阔的领域,去帮助那些需要希望的人,去描绘那些不为人知的奇迹。或许,他会将速写本的秘密永远埋藏在心底,继续用他独特的视角,为这个世界增添一份来自想象的色彩。 《速写本的奇幻旅行》,这本书的故事,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惊心动魄的冒险,它更像是一曲悠扬的旋律,讲述了一个关于艺术、关于情感、关于自我发现的静谧旅程。它告诉我们,最伟大的奇迹,往往就隐藏在我们最寻常的画笔之中,隐藏在我们最真挚的情感之内。而那本速写本,便是点亮这一切,让想象成为现实的,最神奇的引路人。莱恩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他的笔尖指向的,是无限可能的未来,是那片属于他自己,也属于所有怀揣梦想之人的,无垠的星辰大海。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不得不说,《速写本的奇幻旅行》是一本充满“温度”的书。在我阅读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作者对笔下每一个角色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这个虚构世界的无限热爱。我尤其喜欢书中对“羁绊”的描绘。主角在旅途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或许是伙伴,或许是对手,但他们与主角之间,总会产生某种深刻的联系。这些联系,可能是短暂的相遇,也可能是长久的陪伴,但它们都为主角的旅程增添了色彩和意义。我特别欣赏书中对“牺牲”的刻画,那些为了守护而付出的代价,那些为了爱而做出的选择,都让我感动不已。我能感觉到,作者在描写这些情感时,也是怀揣着一颗真挚的心。书中那些充满智慧的对话,也同样温暖人心。它们不只是简单的信息传递,更是人物之间情感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我常常会因为一句简单的对话,而对某个角色产生新的认识,甚至改变我对整个故事的看法。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连接。

评分

《速写本的奇幻旅行》是一本让我“思考”的书。它不仅仅是在讲述一个故事,更是在抛出一个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我喜欢作者在故事中融入的哲学思考,它们并非生搬硬套,而是巧妙地穿插在人物的对话和情节的发展之中。我尤其对书中关于“记忆”的探讨感到着迷。记忆是如何形成的?它又会如何影响我们对现实的认知?主角的速写本,似乎不仅仅是记录,更是他与自己、与这个世界对话的一种方式。书中那些关于“真实”与“虚幻”的辩论,也让我陷入了沉思。在这个充满魔法的世界里,什么是真正存在的?什么是我们内心投射出的幻影?我常常会因为书中某个角色的观点,而重新审视自己对事物的看法。这本书,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鼓励读者自己去探索,去思考。它是一本能够激发读者内在思考的书籍。

评分

从第一个章节开始,我就被那种独特的叙事节奏牢牢抓住了。《速写本的奇幻旅行》并没有采用传统意义上的宏大开场,而是从一个非常个人化、甚至有些碎片化的视角切入。主角似乎并非什么天选之子,他的旅程更像是一场无意间的闯入,一种被卷入洪流的无奈。然而,正是这种“不完美”的开端,反而让我觉得他更加真实,也更容易产生共鸣。作者在刻画人物心理上,展现出了惊人的洞察力。主角内心的纠结、对未知世界的恐惧、偶尔闪现的勇气,都描绘得淋漓尽致,仿佛我就是他本人,在陌生的土地上,带着不安与期待,一步步前行。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声音”的描写,比如风吹过奇异植物发出的低语,远古生物发出的震撼声响,甚至是主角内心深处的呼唤。这些声音不仅仅是背景音效,更是推动剧情发展、揭示人物情感的重要线索。我常常会在阅读时停下来,想象那些声音在我耳边回响,那种沉浸感是前所未有的。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奇幻不仅仅是关于魔法和怪兽,更是关于内心的探索和与世界的对话。我非常期待,主角在这场旅行中,最终会找到怎样的答案,又会变成一个怎样的人。

评分

《速写本的奇幻旅行》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一种“失重”的奇妙体验。它颠覆了我对于空间和重力的认知。我仿佛漂浮在一个由想象力构成的宇宙中,每一个维度都充满了惊喜和挑战。我尤其喜欢书中对“维度”的描绘。它不是单一的,而是层层叠叠,相互渗透。主角的旅程,不仅仅是地理上的移动,更是跨越不同维度的探索。我常常在想,作者是如何构思出如此复杂而又逻辑自洽的多维宇宙的。书中描绘的那些超乎寻常的地理奇观,比如悬浮的岛屿,扭曲的河流,甚至是由纯粹能量构成的城市,都让我感到无比震撼。我能感觉到,作者在描绘这些景象时,也是在挑战人类的想象极限。这种“失重”感,也体现在主角的心境上。他仿佛在不断地失去重心,又不断地找到新的支点。这种在未知中探索,在失重中寻找平衡的过程,让我觉得既惊险又迷人。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存在”的边界。

评分

《速写本的奇幻旅行》是一本让我“心跳加速”的书。它的开篇就带着一种强烈的吸引力,让我无法自拔地想要一探究竟。我喜欢作者在制造悬念方面的功力,他总能在最恰当的时候,抛出一个问题,或者揭示一个线索,让你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尤其喜欢书中对“追逐”与“被追逐”的描绘。无论是主角在陌生的城市中逃避,还是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所牵引,那种紧张刺激的氛围都让我肾上腺素飙升。然而,这种紧张感并非廉价的惊吓,而是建立在对人物命运和世界真相的层层剥茧之上。我总是在猜测,那些隐藏在幕后的力量到底是什么?主角的身份是否真的如他所想?每一次的解答,都伴随着新的疑问,这种螺旋式上升的悬念,让我欲罢不能。书中描绘的那些战斗场面,也同样充满了力量感和想象力。它们不仅仅是力量的碰撞,更是智慧和策略的较量。我能感觉到每一次攻击的迅猛,每一次闪避的灵巧,每一次魔法的强大。这本书,让我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肾上腺素飙升的阅读快感。

评分

坦白说,《速写本的奇幻旅行》是一本让我“惊叹”的书。它的想象力之丰富,设定之宏大,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我喜欢作者在构建这个世界时,那种“无所不能”的自由。我尤其惊叹于书中那些我从未想过的生物和魔法。它们不仅仅是华丽的设定,更是与整个故事的世界观紧密结合,相得益彰。我能感觉到,作者在创造这些元素时,是将自己完全投入到了那个奇幻的世界之中。书中那些史诗般的场景,那些改变世界格局的事件,都让我看得热血沸腾。我常常在想,作者是如何做到将如此宏大而复杂的故事,梳理得如此清晰,如此引人入胜。这本书,就像一个巨大的宝藏,每一次翻阅,都能从中发现新的惊喜。它让我看到了文学创作的无限可能性,也让我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更多的好奇和探索的欲望。这本书,真的让我惊叹不已。

评分

我对《速写本的奇幻旅行》的喜爱,很大程度上源于它那种“静谧”的力量。在那些充斥着快节奏和爆炸性新闻的时代,这本书就像一股清流,缓缓地流淌进我的心田。它没有刻意制造紧张和冲突,而是通过一种舒缓、宁静的笔调,带领我走进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世界。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寂静”的描写。那些无人的荒原,那些古老的图书馆,那些星辰闪耀的夜晚,都散发着一种令人心安的寂静。然而,这种寂静并非空洞,而是充满了未知的可能性。仿佛在每一个宁静的角落,都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等待着被发现。主角的成长,也并非那种一蹴而就的戏剧性转变,而是通过每一次的观察、每一次的思考、每一次的微小行动,慢慢积累而成。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成长方式,让我觉得更加真实可信。书中那些哲学的思考,也并非生硬地灌输,而是巧妙地融入到故事的细节之中,引发读者自己的思考。我常常在阅读时,会不由自主地停下来,去回味书中那些充满禅意的句子,去思考那些看似简单却意味深长的道理。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种心灵的洗涤。

评分

刚拿到《速写本的奇幻旅行》这本书,我真的被它的封面设计深深吸引了。那种略带复古又充满想象力的插画风格,仿佛已经预示着一段未知的冒险即将展开。翻开扉页,一句简短的引言,并没有直接切入故事,而是用一种诗意的、仿佛来自遥远时空的语言,抛出了一个关于“色彩的遗忘”的哲学性问题。我当时就觉得,这本书绝非等闲之辈,它可能不仅仅是关于奇幻世界的描绘,更是在探索某种更深层次的意境。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作者在构建这个世界观上花费了巨大的心血。每一个地名,每一个种族,甚至每一株奇异的植物,都仿佛拥有自己的生命和历史。那些描述,不是简单的堆砌词藻,而是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置身于一个真实可感、却又充满魔幻色彩的国度。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光影流转”的描写,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光线变化,更是象征着情绪、希望和绝望的交替。在这样一个世界里,简单的善恶二元论似乎变得模糊,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复杂的人性挣扎和命运抉择。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主角是如何在这个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又会遇到哪些令人惊叹的挑战。这本书的开篇,已经成功地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好奇的种子,我期待着它能开出怎样的花朵。

评分

读《速写本的奇幻旅行》,我总有一种置身于一场梦境的感觉,而这本书就是那把开启梦境大门的钥匙。作者的文字,如同流动的颜料,将那些我从未想象过的景象,一层层地涂抹在我脑海中。我尤其惊叹于他对“色彩”的运用,书中出现的每一个地方,都仿佛拥有自己独特的色彩光谱。有炽热如火焰的沙漠,有深邃如海洋的森林,还有那些我甚至无法用现有词汇来形容的、闪烁着奇异光芒的维度。我甚至觉得,这本书读完后,我的视觉感知都会发生微妙的变化。而且,这种色彩的运用并非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它更与故事的情感线紧密相连。比如,当主角感受到希望时,周围的色彩会变得明亮而温暖;而当他陷入绝望时,一切又会变得灰暗而沉重。这种将情感具象化的手法,让整个故事更加引人入胜。书中描绘的那些生物,也同样充满了想象力。它们的外形、习性,都与我们现实世界中的任何生物都截然不同,但又在逻辑自洽的设定下,显得异常真实。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些奇妙的生物,在接下来的故事中,又会扮演怎样的角色,又会给主角带来怎样的惊喜或挑战。

评分

《速写本的奇幻旅行》给我带来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触感”。我不是在阅读,而是在触摸这个世界。作者对于细节的描绘,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我能感觉到主角脚下踩着粗糙的石板路,能闻到雨后泥土的芬芳,甚至能“尝到”空气中弥漫的微甜气息。这种全方位的感官体验,让我完全沉浸其中,仿佛我就是那个背着速写本,在这个奇幻世界中漫游的旅人。我尤其喜欢书中对“时间”的描写。它不是线性流逝的,而是充满了跳跃和回环。有时,一个瞬间会变得无比漫长,而有时,几个世纪却又如同白驹过隙。这种对时间的奇妙处理,让整个故事充满了不确定性,也增加了阅读的悬念。我常常在想,作者是如何做到将如此宏大而抽象的概念,用如此具象、如此有“质感”的方式呈现出来的。书中描绘的那些古老的遗迹,那些被遗忘的文明,仿佛都在诉说着它们自身的历史,而我,作为读者,就像一个考古学家,一点点地挖掘出它们隐藏的秘密。这本书,真的让我用全新的方式去理解“阅读”这件事。

评分

很不错,比超市便宜就好

评分

(九)文艺复兴之后,世界对文学的定义逐步演变成:文学即一种以文字语言为载体的艺术。因为其载体为语言文字,所以区别于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是在彻底摆脱三伪文学(愚民谎言文学、妥协文学和御用文学合称三伪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人又称脱尽三伪文学的语言文字艺术为纯文学,通常我们在说文学的时候,就是指的这种区别于三伪文学的文字艺术品。

评分

古诗多四言,如《诗经》,东汉魏晋以后多五言、七言。唐代有古体和近体之分,“五四”有了新诗。

评分

包装太简陋了,收到的书说是二手的我都不信,四个角没有不折的,而且封面上一层土,也不知道是清的哪辈子的库存……

评分

东西已收到了,有点碰伤,其他还好!!!!

评分

中国古代将合乐的诗歌称为歌,将不合乐的诗歌称为诗。无论合乐与否,都具有很强的音乐美。

评分

中国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源于原始人的劳动呼声,是一种有声韵、有歌咏的文学形式。

评分

诗经六义:风雅颂(按内容分),赋比兴(按体裁分)。

评分

中国文学编辑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