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郑和以后就几乎没有产生探险家,中华民族的探险精神也随着历史长河的流淌而消退;当古老的东方世界昏昏欲睡之时,西方世界却开始了它的“地理大发现”。人类不能没有探险精神,民族不能没有探险精神,因为好奇心是一切知识的源泉,探险是好奇的结果。本书意在激发每个小读者心中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育探险精神对于青少年有着非常积极意义。一个具备探险精神的人,才会不断寻求新的征服目标,不断追求人生的境界和高度。
“这既是一部有关决断意志、英雄主义和逆境生存的动人故事,也讲述了文明邂逅带来的利益与灾难。这部传奇由众多杰出的男人与女人所造就,他们的惊人成就与冒险精神,迄今仍鼓舞着我们当中的许多人追慕效仿。”
《中国国家地理少儿百科系列-探险》由多位知名专家合力撰写,以精巧的构思还原人类惊心动魄的探险史。从赤道到南北极,从深海到太空,全景展示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人类子民的生活方式与独特风情,以及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动人勇气。
罗伯特·克兰西教授,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病理学教授,同时也是一位澳大利亚与两极地区历史地图的热心研究者。
迈克尔·戈恩博士,史密森学会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副研究员。
贝蒂·海格伦博士,英格兰诺丁汉特伦特大学旅行写作研究中心研究员,她也是有关19世纪旅行写作的多部著作的作者和编者。
凯瑞·赫伯特,作家,极地旅行家,“极地世界”专业出版公司主管。
约翰·凯伊,知名亚洲学学者,多部探险历史著作的作者。
胡·刘易斯-琼斯博士,剑桥大学历史学者,同时是一名极地与海洋历史专家。
彼得·梅雷迪斯,作家、编辑与新闻记者,职业兴趣在于历史、旅行、冒险与环境问题。
奈杰尔·里格比博士,伦敦格林威治国家海洋博物馆研究主任。
约翰·罗伯森,新西兰汉密尔顿怀卡托大学地图图书馆员。
杜安·W. 罗勒博士,俄亥俄州立大学希腊与拉丁语荣誉退休教授,著有十部有关希腊和罗马历史与考古学的著作。
卡尔·汤普森,诺丁汉特伦特大学英文高级讲师,著有《受难的旅行者与浪漫的想象》(牛津,2007)。
马蒂亚斯·汤姆克耶克,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弗林德斯大学环境学院海洋学荣誉退休教授。
朱靖江,男,1972年出生。资深独立制片人,北京大学文化人类学博士,现执教于中央民族大学。著译有《中国独立纪录片档案》、《影像中的正义》、《滇缅公路》等,专长于视觉人类学与世界文化研究。
前言
如何阅读本书
图绘世界
第一部分 从古代至16世纪
在古代旅行
古埃及人哈尔胡夫与哈特谢普苏特
非洲海岸
前往北大西洋的皮西亚斯
亚历山大大帝
罗马人对非洲的探险
托勒密的《地理学指南》
张骞与丝绸之路
中世纪
佛教徒的朝圣之旅
维京冒险家
早期穆斯林旅行者
在亚洲的早期欧洲旅行者
马可·波罗
伊本·白图泰
郑和的七次远航
中国宝船
欧洲人的地理大发现
登陆非洲西海岸的葡萄牙人
迪亚士与好望角
瓦斯科·达·伽马
康提与科维良的旅行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
《托尔德西利亚斯条约》
约翰·卡伯特与纽芬兰
韦斯普奇在南美洲
佩德罗·阿尔瓦莱斯·卡布拉尔
瓦特玛前往印度的旅程
第二部分 从16世纪至20世纪
亚洲
东南亚的阿尔布克尔克
前往菲律宾的麦哲伦
高山关口,高原沙漠
莫斯科公司探险记
哥萨克人横跨亚洲的扩张
传教士在中国
热带丛林和森林
伟大的北方探险
印度大三角测量
勘探湄公河
穿越戈壁沙漠
阿拉伯半岛的欧洲冒险家
中亚地区的斯文·赫定
追踪雅鲁藏布江
非洲
“阿比西尼亚的”布鲁斯和青尼罗河
欧洲人对非洲东北地区的探险
勘探尼日尔河
伯克哈特在非洲和阿拉伯半岛的探险
非洲西北部和廷巴克图
戴维·利文斯通
传教士
从东海岸向内陆探险
寻找尼罗河的源头
高尔顿和安德森在纳米比亚
白尼罗河
在非洲旅行
斯坦利:穿越非洲大陆
在马赛人的土地上
北美洲
东海岸探险
加拿大和圣劳伦斯
寻找西北通道
征服和探险
为西海岸绘制地图
西班牙人的西南探险
探险家与美洲土著人的关系
五大湖畔的传教点
从新法兰西到路易斯安那
穿越阿巴拉契亚山脉向西行进
商人和设陷捕猎者
从哈得孙湾到北极
为太平洋北岸绘图
开拓西部
中美洲和南美洲
巴斯克·努涅斯·德·巴波亚
埃尔南·科尔特斯
印加人
征服秘鲁和智利
塞巴斯蒂安·卡伯特在阿根廷
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
奥雷利亚纳沿着亚马孙河顺流而下
弗朗西斯·德雷克的环航世界之旅
勘探奥里诺科河
绕过合恩角
亚马孙河上的旅行者
亚历山大·冯·洪堡
20世纪的探险
澳大利亚和太平洋
波利尼西亚人的大迁徙
欧洲人在太平洋上的早期航海
发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的早期拜访
库克之前的太平洋探险
詹姆斯·库克的航行
为澳大利亚海岸绘图
勘探澳大利亚的东南地区
追随着探险家的足迹
勘探中部和西部的沙漠
新西兰
第三部分 终极疆域
极地探险
东北航道
探索西北航道
西北航道的征服
北极
装备与食物
通往南极洲的早期路径
测绘南极洲海岸
南极
对南极大陆的考察
勘探海洋的深度
航用海图
经由海底与陆上的电报电缆
海洋探险
深海勘探的工具
载人潜水器
太空探索
太空竞赛的开端
对太阳系的远征
人类在“阿波罗计划”之前的宇宙飞行
月球上的脚印
空间站内的生活
21世纪的太空旅行
参考资料
探险大事年表
百人生平概略
索引
致谢
在当今这个长途飞行与大众交通昌盛的时代,一位行程既定的旅行者几乎可以无碍地前往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因此人们很难想象曾几何时,那些天各一方的人类定居地,尽管拥有先进而繁荣的文明,却处于彼此之间一无
所知的境地。当第一批欧洲人踏足美洲海岸时,他们才在数千年的离散之后,第一次与远房兄弟晤面重逢。中世纪的商人们沿着陆路,历尽艰辛来到东方,才惊异地发现眼前社会之昌明,足以和他们自己的社会相媲美—如果不是更为优越的话。又如,探险者们开始深入到热带地区茂密的丛林地带,才与那些曾经享受数个世纪与世隔绝的无忧岁月,从未意识到视野之外别有世界的人们偶然相遇。
探险的历史对于理解我们所知的世界至关重要。无论隐含的动机为何—追逐财富、通商与传教、帝国争霸,抑或只是一种对知识无尽的渴望—唯有通过探险者们的劳苦与艰辛,我们才得以整体性地看待我们的星球,观察其错综复杂的地理与气候,认识其种类繁多的植物和动物,领会生活在最边远地区的人类子民的生活方式、习俗与信仰。这既是一部有关决断意志、英雄主义和逆境生存的动人故事,也讲述了文明邂逅带来的利益与灾难。这部传奇由众多杰出的男人与女人所造就,他们的惊人成就与冒险精神,迄今仍鼓舞着我们当中的许多人追慕效仿,甚至前往最为黑暗的大洋深处、地貌诡异的太阳系行星以及浩渺无疆的太空之中。
本书以其精巧的构思将这一壮丽的历史画卷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读者捧阅的内容不仅真实可信、富于视觉吸引力,而且赏心悦目。本书的每一篇文章均由业内知名专家撰写;精挑细选的图片也反映了历次探险在当时与现代语境中的显著意义;注释全面的地图将探险者们的路线异常准确、明晰和详尽地描绘出来。本书系全心全意地为读者编写与制作,我也真诚希望您将为拥有这本书感到自豪。
雷蒙德·约翰·郝杰格
本书英文版编辑顾问,《探险百科全书》作者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它充分利用了现代印刷技术的优势,将复杂的地理信息通过创新的方式呈现出来。比如,它没有采用传统的平面地图,而是使用了大量的立体透视图和剖面图来解释山脉的形成、河流的流域以及地下资源的分布。这对于习惯于二维屏幕的现代青少年来说,是一种非常新颖且高效的学习方式。 我发现它在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探险故事时,也处理得非常细腻,避免了西方中心主义的视角。例如,讲述古代美洲文明的地理知识时,它强调了当地土著居民对环境的深刻理解,这种多元文化的视角,对于培养孩子的全球视野和包容心至关重要。总而言之,这不仅仅是一本用来应付考试的工具书,它更像是一份精美的探险日记,激励着年轻的心灵去向外张望,去质疑已知的边界,并为下一次未知的旅程做好准备。这份对未知世界的热情和好奇心,是任何教材都无法替代的宝贵财富。
评分这本《中国国家地理少儿百科 探险》真是我近期阅读体验中非常惊喜的一本。我一直认为,对于青少年来说,最好的教育方式不是死记硬背书本上的知识点,而是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和直观的视觉材料来激发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这本书完美地抓住了这一点,它不像传统的百科全书那样枯燥乏味,而是将“探险”这个主题贯穿始终,仿佛带着读者一起穿越时空,踏上了环球考察的旅程。 从装帧设计上就能看出用心良苦,纸张的质感非常棒,印刷的色彩饱和度极高,即便是复杂的地理地貌图也清晰锐利,细节之处尽显专业水准。我尤其喜欢它对不同探险领域的划分,从深邃的海底到神秘的雨林,再到人迹罕至的极地,每一个章节都像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宝藏箱。比如讲述马可·波罗东行路线的那部分,配图的精细程度让人仿佛能闻到古丝绸之路上的香料味,文字描述也兼顾了科普性和故事性,既介绍了地理知识,又让人体会到早期探险家的艰辛与伟大。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是无可替代的。
评分拿到这套书的时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信息密度适中”。很多少儿读物为了追求信息量,往往把版面塞得满满当当,结果孩子看了几页就觉得头晕眼花,反而失去了兴趣。但这本《探险》系列就处理得非常到位,它懂得留白的重要性。每一页的布局都非常大气,大面积的插画和精炼的文字说明形成了良好的视觉平衡。 我观察了一下我的侄女——一个典型的对电子产品更感兴趣的“Z世代”孩子——她竟然能安静地坐下来翻阅好几页,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特别是关于“古生物挖掘”的那一章,那些逼真的恐龙骨架复原图,配上简短但信息量十足的介绍,让她开始主动去问我关于地质年代的问题。这说明这本书成功地将学术性知识“软化”了,它不是在“教”知识,而是在“引导”探索。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远比填鸭式教学有效得多。内容的选择也很有前瞻性,它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地理发现,还涉及了一些现代的科学考察手段,比如深潜器的工作原理,这一点对于培养未来的科学家非常有启发性。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成熟,完全没有那种刻意迎合低龄读者的腔调,它给予了青少年读者足够的尊重。文字的用词精准且富有画面感,但绝不是那种艰涩难懂的学术术语堆砌。相反,它通过大量的案例和人物小传,将探险家的精神——那种面对未知时的勇气、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屈不挠的毅力——清晰地传递了出来。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关于“海洋深渊探索”的部分,文字描述了科学家如何利用遥控潜水器,在几千米水深处发现奇特的生命形态。那种描述深海压力和黑暗环境的文字,读起来让人心头一紧,同时也油然而生一种对地球生命多样性的敬畏。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那里有什么”,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人们是如何知道那里的情况的”,这种对“方法论”的介绍,对于培养青少年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分析能力是极有价值的。这本书成功地将地理学、生物学、历史学融为一炉,构建了一个立体化的知识网络。
评分作为家长,我非常关注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中国国家地理》这个品牌本身就是质量的保证,这套《探险》系列果然没有让我失望。每一个知识点的考证都非常扎实,图片来源也大多是专业科考队的第一手资料,很少出现那种为了美观而夸大其词的现象。 我特别对比了书中关于“珠穆朗玛峰攀登史”的记述,它不仅提到了早期探险家遇到的困难,还非常客观地描述了现代登山运动带来的环境挑战。这种平衡且负责任的态度,教导孩子们在敬畏自然的同时,也要学会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这在当前的环境教育大背景下尤为重要。它教会孩子们,真正的探险不是征服,而是理解与记录。这本书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像是一本关于责任与精神的启蒙读物,对孩子世界观的塑造有着积极的正面影响。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京东物流不错不错快快快 京东服务希望一直保证正品品质,加油京东商城,好就会一直来
评分嗯嗯,侄儿很喜欢
评分书还挺厚的,内容和地球有关的都有点,比较综合
评分可以,很好送货快,比想象好
评分儿子是恐龙迷,希望小朋友们喜欢
评分书不错,但是京东默认开的发票不是普通发票,而是不能用来报销的电子发票,如果需要补普通发票则需要自己付快递费。而且,图书的电子发票默认给的选项是开明细,客服却说电子发票不能开明细?!这是什么坑!有这么多坑怎么不早说?!在京东买了那么多年的东西,这是最生气的一次!
评分本来以为是少儿版,但少儿根本看不懂,但书真的是很好,图片很漂亮
评分不错,挺好的,很不错。
评分增加孩子知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