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怡芬带你用英文去旅行

谢怡芬带你用英文去旅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谢怡芬 著
图书标签:
  • 英语学习
  • 旅行英语
  • 实用口语
  • 谢怡芬
  • 旅游
  • 英语教材
  • 口语
  • 出国旅行
  • 英语
  • 学习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3741772
版次:1
商品编码:11704497
品牌:易人外语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易人外语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32
字数:260000
附件:光盘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 旅行超过40个国家的Janet,带你一本书玩遍全世界!
  ■ 如果你也和Janet一样,爱玩、爱冒险、爱旅行、爱英文,那就跟着Janet,让旅行达人教你如何用地道英语走遍全世界!
  ■ 旅行中必备单词、短句、会话,Janet一次性全部满足你,全书配有Janet旅行及生活中的亮彩图片,让你大呼过瘾!
  

内容简介

  《谢怡芬带你用英文去旅行》以简单、有趣的方式介绍了世界各地的美食、时尚、旅游等方面的实用单词和会话。旅游达人谢怡芬以自己的经验专门为你打造了快速学好地道英语的方法,带着你一起去玩、去旅行、去冒险,并在旅行途中边玩边学习实用、流行的口语。书中的英语保证旅游能用、生活实用、玩乐好用!Janet英文日记及贴身心情Email大公开。

作者简介

  谢怡芬,出生于美国德州,是著名的旅游节目主持人。MIT麻省理工学院生物与西班牙文系毕业,通晓英语、西班牙语、法语。目前主持Discovery TLC旅游生活频道《疯亚洲》等节目。以其开朗的性格、小麦色健康肤色、活泼主持风格受到瞩目。去过超过40个国家,出版过《Janet带一百只牙刷去旅行》《爱上旅行的理由Backpack to the Future》。

内页插图

目录

Janet教你这本书怎么用 6
01 Janet的美食天堂
吃喝一本通 10
1.西式美食篇 10
2.中式、日式美食篇 12
3.色拉水果与甜点饮料 14
4.其他“食”在好用的单词 18
Janet教你聊英文 22
Janet的英文小日记—美食篇 28
吃遍世界—超实用会话 32
突发状况!Janet救救我 40
02 Janet的时尚世界
穿搭一本通 46
1.服装篇 46
2.配饰篇 51
3.描述衣物篇 56
Janet教你聊英文 58
Janet的英文小日记—衣着篇 64
时尚达人—超实用会话 68
突发状况!Janet救救我 74
03 Janet以世界为家
住宿一本通 80
1.各式住所与房间区域 80
2.住处内的摆设 85
3.在外住宿时必备的实用单词 90
Janet教你聊英文 92
Janet的英文小日记—住宿篇 98
遨游世界—超实用会话 102
突发状况!Janet救救我 112
04 Janet行遍天下
世界任我行 118
1.交通工具篇 118
2.与道路有关的单词 122
3.出国旅行必会实用单词 125
Janet教你聊英文 130
Janet的英文小日记—行走篇 136
行遍天下—超实用会话 140
突发状况!Janet救救我 148
05 Janet的学习游乐园
学习一本通 154
1.与学科相关的单词 154
2.与学校、上课相关的单词 158
3.其他与学校相关的教学单词 162
Janet教你聊英文 166
Janet的英文小日记—学习篇 172
学习锦囊—超实用会话 176
突发状况!Janet救救我 183
06 Janet的玩乐天堂
玩乐一本通 190
1.陆上活动篇 190
2.水上活动篇 194
3.文化艺术篇 198
Janet教你聊英文 202
Janet的英文小日记—玩乐篇 208
玩遍世界—超实用会话 212
突发状况!Janet救救我 220

精彩书摘

  Janet 教你聊英文
  平时在微博晒照片,在微信朋友圈诉心情,总想用英语炫酷一下。像这么口语的表达,你怎能不会?
  Conversation 1
  带着优惠券吃到饱
  Joanna: Any plans for dinner? Want me to cook you something special?
  (晚餐想吃点什么?要不要我做点什么特别的给你吃?)
  Peter: Er...you can't cook to save your life; let's just eat out.
  (呃,你根本不会做饭啊。我们去外面吃吧。)
  Joanna: How dare you insult my cooking! OK, whatever! Where do you want to eat then?
  (你怎么可以批评我的厨艺?随便啦,那你想吃什么?)
  Peter: Today feels like an all-you-can-eat-buffet kind of day. Let's go to the one next to the mall.
  (今天好像很适合吃自助餐。我们去购物中心隔壁那家吧。)
  Joanna: We always lose out on those deals; you eat like a bird, and I'm not much of a big eater either.
  ( 我们每次去吃这种自助餐都有损失,你的食量跟小鸟一样,我也吃不多。)
  Peter: True. But I like the food there, plus I have a buy-one-get-one free coupon that I need to use soon. So are you in?
  ( 话是没错。但我喜欢那里的食物,而且我有买一送一的优惠券,再不用就过期了。所以你要加入我吗?)
  Conversation 2
  Derrick: Ew! What's that suspicious-looking substance?
  (恶心,那个看起来有点可疑的东西是什么?)
  Lin: It's stinky tofu. Want some?
  (臭豆腐,想要来一点吗?)
  Derrick: That's what I smelled outside? Smells like someone just broke wind. You sure it's edible?
  (刚刚我在外面闻到的就是这个吗?闻起来像有人放屁一样,你确定能吃吗?)
  Lin: Of course. I eat it every day and I'm still alive and well.
  (当然,我整天都在吃还不是好好的。)
  Derrick: OK...I guess I'll give it a try then...
  (好吧,我试试看好了。)
  Lin: Like it?
  (喜欢吗?)
  Derrick: Erm...Let's just say this is one acquired taste that's going to take some getting used to!
  (嗯……只能说我需要一点时间接受这个味道。)
  Janet的英文小日记
  跟朋友聊天,不可能不聊到食物!Janet 教你如何用英文写下与三五好友讨论美食的感想,让你每次一讲到食物,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I've often pestered my friends with this question: If you could eat food from only one country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 what cuisine would you choose? Go on, take a few minutes to think about it. But don't go making yourself feel hungry, run off to eat, and forget to come back!
  我总会用同一个问题纠缠我的朋友们:如果在你余下的生命里,只能吃唯一一个国家的食物,你会选择什么?花个几分钟思考一下吧!不过,可别让你自己越想越饿、饿到跑去觅食而忘了往下看喔!
  Friends I've quizzed with this question often choose Japanese for its light and organic nature, Italian or French for their sauces and fresh salads, Chinese for the infinite variety, or Indian and Thai for their exotic spices. Of course,there's also Taiwanese Snack, Argentinian asado, and American food (it's no all just pizza, hot dogs, and hamburgers; two of my favorite foods are Tex-Mex and Cajun).
  我很多的朋友思考过这个问题,通常选择日本料理的人,是因为喜欢轻淡和有机的食物;选择意大利或是法国料理的人,则是因为独特的酱汁和新鲜色拉;偏爱中式料理的人总爱它丰富的菜品;而爱好印度料理或泰式料理的人,则是对异国香料的风味无法抗拒。当然,也有人独爱台湾小吃、阿根廷烤肉或美式食物(并非只有比萨、热狗、汉堡,像我钟爱的两种美式食物:一是德州的墨西哥美食,另一是美国南边路易斯安那州的一种乡村食物Cajun)。
  One of the great things about life today is that you can have it all. You don't have to travel far now to get fantastic cuisine from all around
  the world. Obviously, the best way is to actually travel to the country where the cuisine originates from, but cuisine loves to travel just as much as we do. We can enjoy many of our favorite dishes from foreign destinations all around the world, thanks to overseas settlers who brought
  recipes and ingredients with them, exporting their local delicacies and turning them into international cuisine that we can enjoy in countries other than the ones they originated from.
  现如今,人生中很棒的一件事情就是你不需要飞到遥远的国家,就可以完全拥有并享用那里的美食。当然,直接飞到美食的原产国家去品尝是最好的办法,但是,有时候食物可能也像我们一样喜欢旅游。多亏有了海外移民者,将异国的烹饪方式、食材和当地的佳肴带到世界各地,甚至融合国际的美食料理,让我们不用身处当地,也能吃到世界各地我们喜爱的美食。
  Food is one of the most pleasurable ways to get to know a culture. It's something that can instantly take us back to our childhood. Food sustains us but also excites us. It not only nourishes us physically but also acts as a social tool, bringing together international friends and even strangers. It's at times our guilty pleasure or our worst nightmare. We can't live without it —and why would we want to?
  食物是了解一种文化的最好方式之一。有时候食物的美味可以把我们一下子带回童年,勾起浓浓的回忆。食物不仅维持我们的生命,也会让我们感到快乐;它不仅让我们在身体上获得营养,并且充当着一种社交工具,以此来拉近世界各地的人,从陌生人变成朋友。有时候美食带来让人罪恶的愉悦;有时候又像个梦餍一样。不吃东西就无法生存,反正我们怎么可能想要不吃东西就生存呢?
  I may not be able to decide between stinky tofu and sushi,sauerkraut and seafood salad, spaghetti and sambal, but I'll keep eating my way around the world until I can!
  我可能无法从臭豆腐和寿司之间做选择,或在德式泡菜和海鲜沙拉之间二选一,又或者是意大利面和沙巴酱,但我绝对会继续努力吃遍世界美食(直到我可以为止)!
  OK, you may go eat now. And can I join you?
  好了,你现在可以去觅食了!那……让我一起加入好吗?
  ……

前言/序言

  They say the best ways to learn a language are to move to a country where that language is spoken or find a boyfriend or girlfriend whose native language is the one you want to learn. As much as I'd love to


好的,这是一本名为《秘境寻踪:环球探险家的手稿》的图书简介,完全不包含您提到的图书内容,力求详实自然。 --- 秘境寻踪:环球探险家的手稿 导言:时间深处的低语 在尘封已久的档案室一隅,一叠泛黄的手稿被意外发现。它们并非出自某位名家之手,而是一位一生漂泊、默默无闻的探险家——亚历山大·凡·德·维尔德——留下的珍贵记录。维尔德(1885-1940),一位德裔荷兰籍的地理学家与博物学家,他的足迹遍布人迹罕至的角落,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深处到中亚的戈壁荒漠边缘。 《秘境寻踪:环球探险家的手稿》并非一部标准的探险游记,而是一部融合了科学观察、人类学记录、以及个人哲学沉思的史诗性编年史。本书首次完整呈现了维尔德生前未发表的私人日记、详细的实地考察笔记、手绘地图草稿,以及他与当地部落成员的口述历史记录。 第一部分:安第斯之魂——失落的文明与高山生态 本书的第一卷将读者带入二十世纪初南美洲的云雾缭绕的安第斯山脉。维尔德在那里度过了他探险生涯中最具决定性的十年。他并非追逐黄金,而是痴迷于追踪一个传说中早已消失的、被欧洲人称为“石语者”的古代印加前文化。 章节亮点: 卡拉瓦亚草药师的秘密药典: 维尔德深入到秘鲁偏远山区,系统记录了当地卡拉瓦亚(Kallawaya)药师群体代代相传的草药配方。这部分内容详细描述了数十种在现代植物学中尚未被充分分类的植物,及其在治疗特定疾病上的应用,配有维尔德细致入微的植物素描图。 垂直生态系统的挑战: 维尔德详细记录了他在海拔四千米以上环境中进行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方法,包括如何利用当地的灌溉系统进行临时生态监测。书中穿插了他对极端气候下人类适应性的深刻思考,对比了秘鲁高地居民与西藏高原居民在生活哲学上的异同。 “沉默之墙”的谜团: 探险家花费数年时间,试图解开一处位于阿塔卡马沙漠边缘,由巨大花岗岩砌成的神秘石墙的用途。手稿中详尽记录了他如何通过解读石墙上微小的蚀刻符号,推断出这可能是一个古代天文观测点,而非防御工事。这部分内容首次公开了他绘制的星图对比,将当时的印加历法与哥白尼体系进行了初步的对照分析。 第二部分:丝绸之路的幽灵——中亚的文化熔炉 在饱受高原疾病困扰后,维尔德将目光投向了亚洲腹地。他从中亚穿越了帕米尔高原,潜入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地带。这一部分的手稿,重点在于记录濒临消亡的游牧民族文化,以及在政治动荡下文化形态的快速转变。 章节亮点: 维吾尔木卡姆的挽歌: 维尔德在喀什和和田地区与当地的音乐家和说书人进行了长时间的接触。他不仅记录了失传已久的十二木卡姆(Muqam)曲谱的片段,还试图重构其叙事结构,探讨了伊斯兰化进程对当地传统叙事诗的影响。这些记录对于研究中亚音乐史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戈壁绿洲的贸易网络重构: 维尔德通过对古老商道的细致考察,结合口述历史,推翻了当时一些西方地理学家对丝绸之路某些路段重要性的低估。他发现了一条被官方地图忽略的“副线”,这条路线主要用于运输盐和稀有矿物,其繁荣程度不亚于主干道。手稿中附带了数张他亲手描绘的路线图,精确到了水源地和古代驿站的遗址。 “沙海中的图书馆”: 这是手稿中最具争议性的发现。维尔德声称在一次沙暴中,他短暂地发现了一处半掩埋的建筑群遗址,其中保存了大量写在皮革和某种特殊植物纤维上的文书。虽然他未能完整带出这些文物,但日记中对少数残片内容的描述——涉及早期佛教与琐罗亚斯德教的交融观点——为中亚宗教史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第三部分:个人哲思与探险伦理 本书的最后部分,褪去了地理测绘和物种记录的严谨外衣,展现了维尔德作为一个人所面对的孤独、信念与伦理困境。他记录了数次与当地社区的冲突与和解,以及他对“发现”这一行为的深刻反思。 深度剖析: “不留痕迹”的悖论: 维尔德对自己探险原则的记录尤其引人深思。他力图做到不对他所观察的环境造成任何改变,但手稿记录了他每一次取样、每一次搭建临时住所,都成为一种潜在的“污染”。他详细阐述了自己如何平衡科学探索的需求与保护原始社区的道德责任。 孤独与时间的感知: 在漫长的荒野跋涉中,维尔德开始质疑现代科学对“客观性”的追求。他记录了自己如何通过观察星象和动物行为来校准自己的时间感,而不是依赖机械表。这部分内容对理解探险家在极端环境下的心智状态极具参考价值。 关于“未被命名的事物”: 维尔德认为,欧洲的命名体系是对自然界多样性的一种限制。手稿的最后几页,记载了他尝试创造一套基于形态学和功能学的、不带任何欧洲文化偏见的描述系统,尽管这套系统并未完成,但其思想的深度令人震撼。 结语:尘封的遗产与当代的对话 《秘境寻踪》不仅仅是对逝去时代的记录,更是一面映照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文化遗产保护、生态伦理以及人类认知边界的镜子。亚历山大·凡·德·维尔德的一生,是对知识纯粹追求的注脚,他的手稿,是献给那些渴望在地图边缘寻找真实世界的人们的珍贵礼物。本书的出版,是对这位隐形探险家最迟来的致敬。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旅行指南简直是为我这种英文磕磕绊绊的“背包客新手”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对独自出境游心有余悸,最大的障碍就是语言。市面上那些动辄几百页、充斥着各种语法规则和专业词汇的教材,对我来说简直是天书。但这本书的风格完全不一样,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在出发前拉着你坐在咖啡馆里,用最轻松、最生活化的方式告诉你“出门在外,什么情况下该说什么话”。我特别欣赏它那种“情景模拟”的编排方式,比如在机场值机时如何应对突发状况,在餐厅点餐时如何准确表达自己的忌口,甚至是如何在小巷子里问路而不显得太窘迫。书里那些地道的表达方式,都是你在教科书里绝对学不到的。它不教你复杂的从句结构,而是直接给你“即插即用”的句子模板。我试着在日常练习中用了书里教的几个小技巧,比如用一个稍微夸张的肢体语言配合简单的短语,效果出奇地好,当地人一下子就明白了我的意思,交流的障碍感瞬间少了一大半。这本书的实用性,远超出了我预期的“英文书”范畴,它更像是一套实战演习手册,让我对即将到来的欧洲之行充满了信心。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简直是艺术品,让人完全不想把它束之高阁,而是恨不得随时带在身边。我过去买的很多工具书,要么是黑白印刷,密密麻麻的文字让人望而生畏,要么就是为了追求便携性而牺牲了阅读体验。但这本书的色彩搭配非常活泼,而且每到一个新的主题场景,都会配有手绘风格的插图或者小小的漫画,这些视觉元素绝不是多余的装饰,它们巧妙地将那些可能让人记混的短语串联起来,形成了一种图像记忆。举个例子,当讲解如何描述天气变化时,书里画了一个戴着墨镜又突然撑开雨伞的滑稽小人,配上“It suddenly took a turn for the worse.”这样的表达,我一下子就记住了那种突发状况下的无奈感。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在一些关键的文化差异点上做了深入浅出的解释,这些是纯粹的语言书不会涉及的。比如在某些国家,直接说“No”是很不礼貌的,书里就教会了如何用委婉的语气和不同的句式来表达拒绝。这种对文化背景的尊重和融入,让学习过程不再枯燥,而是变成了一场有趣的文化探索。

评分

对于一个对深度旅行充满向往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的场景深度和广度令我非常满意。它没有仅仅停留在旅游景点打卡常用的“Where is the restroom?”这种基础层面。它深入到了更细致、更需要深入交流的场景。比如,如何与民宿主人进行深入的交流,了解当地的历史故事;如何和咖啡馆的老板讨论他们烘焙咖啡豆的独特工艺;甚至是如何在跳蚤市场上,和摊主们就一件旧物的年代和价值进行一番有趣的“讨价还价”。这些场景的设置,都要求使用者不仅要“说得对”,更要“说得有意思”。书里给出的许多表达,都带有很强的故事性,比如用来描述一件艺术品的美感,或者表达对某处风景的震撼。我尤其喜欢它关于“提问的艺术”那一章节,教会我如何提出开放式问题,从而引导对方给出更丰富的信息,而不是简单的“Yes/No”回答。这让旅行的体验,从单纯的“看”升级到了“体验和连接”。

评分

我发现这本书最独特的地方在于它对“心态建设”的重视程度,这恰恰是大多数语言学习材料所忽略的“软实力”。我以前总觉得,只要背会了单词和语法,就能畅通无阻,结果一到现场就大脑一片空白,或者因为过度紧张而说不出话。这本书似乎洞察了学习者的这种焦虑,它在每章的开头都会有一段“心理按摩”,用非常亲切的口吻告诉我:“犯错是旅行的一部分,没有人会因为你的口音而嘲笑你。”这种鼓励比任何复杂的语法解析都来得有效。它提供了一种“低功耗交流法”,就是教你如何在词汇量极度有限的情况下,依然能完成有效的沟通。它推荐使用一些过渡性的词汇,比如“Well,” “Actually,” “Let me see,” 来为你争取思考的时间,这些小小的技巧极大地缓解了我在对话中突然卡壳的尴尬。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学会了一些句子,更重要的是,我卸下了对“完美表达”的执念,真正做好了踏出舒适区的准备。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符合现代人碎片化学习的习惯,这一点非常值得称赞。我平时工作很忙,很难抽出完整的时间去啃一本大部头的书。但这本书的每一课都被切割得非常精炼,每一小节都可以在十分钟内轻松完成。它采用了“主题模块化”的学习路径,今天可能学“如何在二手书店淘到宝”,明天就学“如何用英文预约一场当地的音乐会”。这种零散但高密度的知识输入,让学习不再成为负担,反而成了一种有趣的日常消遣。而且,书里还巧妙地融入了一些与科技结合的学习建议,比如推荐了一些与书中主题相关的播客或YouTube频道,让你在离开书本后,依然能保持沉浸式的学习环境。这种“书本引导,实践延伸”的教学闭环,让知识的留存率大大提高。坦白说,市面上很多同类书籍要么太学术,要么太肤浅,而这本书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它既有深度,又足够轻快易懂,让学习过程充满期待,而不是一种任务感。

评分

这英语太经典,我太喜欢了。

评分

凑单买的。。。。。。。

评分

还可以,,。,,。,,

评分

台湾知名的旅游节目主持人,看康熙来了认识的她。

评分

包装依然简陋

评分

差评 不建议购买 根本不是关于旅行的内容 low到底 就是情景用鱼任何一本书上都可以学的到

评分

给孩子买书时看到的,很快就收到了,书的质量也很好!

评分

书非常实用,印刷精美,快递给力。

评分

休闲看看,很喜欢作者本人的生活态度。积极,乐观,很国际化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