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建築結構設計規範疑難熱點問題及對策》本書基於2010版結構規範,通過大量工程實際案例對規範應用過程中遇到的疑難、熱點問題進行解讀。全書共分9章,包括綜述、結構設計中重要設計參數的閤理選取問題、建築結構規則性如何閤理界定及處理對策、結構設計主要指標閤理控製、抗震措施與抗震構造措施閤理確定、復雜結構設計方法及設計注意事項、隔震與消能減震設計、性能化設計、超限高層建築設計等。內容涉及眾多新版規範,解讀通俗易懂,係統翔實,工程案例具有代錶性,闡述觀點精闢,有助於相關人員全麵理解規範條文的準確內涵,提高設計水平。本書可供建築結構設計、審圖、谘詢、科研人員閱讀,也可供高等院校師生及相關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使用。
作者簡介
魏利金,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首批國傢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住建部(科研)係列正高級(教授級)職稱任職資格評審七委員之一;北京勘察設計協會特聘注冊結構工程師培訓教授,《建築結構》特邀審稿專傢,北京市建築工程設計評標專傢;1985~2010年就職於:中國有色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曆任室主任、主任工程師、副總工程師,2001年破格晉升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現就職於:北京三磊建築設計有限公司結構總監、總工程師。
工作以來,長期從事結構設計、施工圖審查和設計谘詢工作,組織並負責設計過多項國外、國內大型工程,對所從事的專業具有深入的研究和獨到的見解,先後結閤工程疑難撰寫發錶40多篇專業技術論文(論文設計麵極廣:混閤超高層、高層鋼結構、高聳結構、特殊構築物、抗震設計研究、既有建築加固改造,大型工業廠房等領域);2009年獨立撰寫齣版《建築結構設計常遇問題及對策》、2011年《建築結構施工圖設計與審圖常遇問題及對策》及2015年即將齣版《結構設計規範疑難、熱點問題剖析及對策》著作;作為特邀評審專傢先後參加過多項規範、規程、標準圖集的評審工作。
2009年至今先後受邀在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深圳、南京、西安、瀋陽、長沙、武漢、銀川、海南、哈爾濱、吉林、長春、鄭州、南寜、濟南、成都、石傢莊、昆明、洛陽、濟寜、大慶等近30個城市60多場次的授課。針對自己撰寫的兩本書或新版規範應用問題進行過學術交流。據學員反饋,魏教授知識淵博,平易近人,講課風趣幽默,課後都成為非常要好的學術界朋友,大傢平時設計中遇到問題都非常熱心答復。
目錄
前言
第1 章 綜述
1.1 有關建築結構安全的工程界討論
1.1.1 有關建築結構安全的討論
1.1.2 對建築結構安全的認知
1.2 新版《規範》修訂的基本原則
1.2.1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 50010—2010)修訂的原則
1.2.2 《建築抗震設計規範》(GB 50011—2010)修訂的原則
1.2.3 《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 3—2010)修訂的原則
1.3 新版《規範》用詞如何正確理解
1.4 為什麼說《規範》的要求是最低要求
1.5 如何正確理解《規範》條文和條文說明,如何把握規範用詞標準
1.6 《規範》正文與條文說明、各種手冊、指南、構造措施圖集、標準圖集如何正確應用理解
1.7 《規範》對結構設計計算結果正確應用的具體要求
1.8 新版《規範》未涵蓋的結構體係應如何對待
1.9 新版《規範》的某些條款與行業標準、地方標準不一緻時如何解決
1.10 新版《抗規》對抗震設計采用的地震動參數有哪些重大變化
1.11 建築閤理的結構體係需要滿足哪些基本要求
1.12 為什麼取消“一級抗震牆的底部加強部位及以上一層各牆肢截麵組閤的彎矩設計值應按牆肢底部截麵組閤彎矩設計值采用”的規定
1.13 為什麼明確規定抗震牆應計入端部翼牆來共同工作
1.14 為什麼要對規範條文所適用的大跨屋蓋結構形式及範圍進行規定
1.15 為什麼說閤理的結構布置是大跨度結構抗震設計的關鍵
1.16 為什麼要將大跨度屋蓋結構區分為單嚮傳力體係和空間傳力體係
1.17 屋蓋結構的地震作用計算如何計入上下部結構的協同工作
1.18 哪些大跨屋蓋結構形式應當計入幾何剛度
1.19 多層和高層鋼筋混凝土房屋各結構類型適用的最大高度有哪些修訂
1.20 各種結構類型的抗震等級有哪些調整
1.21 一般工程施工圖審查與超限高層結構施工圖審查資質要求有哪些異同
1.22 關於施工圖審查部門和設計單位的設計責任界定問題
1.23 為什麼結構設計要反復強調“概念設計”的重要性
1.23.1 為什麼結構設計要重視概念設計
1.23.2 為什麼結構抗震設計要重視結構延性問題
1.23.3 不同結構材料地震傷亡情況統計分析
1.23.4 常見建築結構類型依其抗震性能從優到劣的排列順序
1.23.5 工程設計人員由於概念不清楚,盲目加大配筋反而對結構埋下安全隱患
1.23.6 建築結構設計延性控製的一些基本原則
1.23.7 建築結構設計改善構件延性的途徑
1.24 工程設計常遇一些模糊概念的剖析
1.24.1 建築的場地類彆是否會因建築采用樁基礎、深基礎或多層地下室而改變
1.24.2 新規範為什麼將Ⅰ類場地分為Ⅰ0 和Ⅰ1 兩個亞類,場地分類有何變化
1.24.3 新規範關於場地地段劃分為什麼要增設“一般地段”
1.24.4 山區建築的場地和地基基礎有什麼特彆要求
1.24.5 如何考慮局部突齣地形對地震作用的影響
1.24.6 滿足《抗規》4.2.1 及4.4.1 條規定的建築,是否可以不進行抗震設計
1.25 《抗規》給齣城鎮中心的地震動參數,那麼城鎮中心地區以外的鄉鎮和村鎮,抗震動參數如何閤理選取
1.26 為什麼框架結構抗震設計時,不應采用部分由砌體牆承重之混閤形式
1.27 為什麼要求框架?剪力牆結構應設計成雙嚮抗側力體係;抗震設計時,結構兩主軸方嚮是否均應布置剪力牆
1.28 為什麼要求框架?核心筒結構的周邊柱間必須設置框架梁
1.29 關於結構“剛與柔”之爭的問題
1.30 為何9 度抗震設計時不應采用帶轉換層的結構、帶加強層的結構、錯層結構和連體結構
1.31 非結構構件是否需要進行抗震設計及如何進行抗震設計
第2 章 結構設計中一些重要設計參數的閤理選取問題
2.1 工程抗浮水位和設防水位如何閤理確定及相關問題
2.2 地下水腐蝕性等級的閤理選取問題
2.3 學校、醫院、養老院、福利院的房屋建築抗震設防分類及設防標準等有關問題
2.4 哪些建築設計需要提請業主委托地震“安評”工作
2.4.1 什麼是地震安全性評價
2.4.2 為何要開展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
2.4.3 哪些工程需要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
2.4.4 《抗規》和“安評”所定義的地震動參數的主要差彆
2.4.5 如何正確理解及閤理應用《規範》和“安評”地震動參數問題
2.4.6 設計單位需要對“安評”單位提齣哪些“安評”技術要求
2.5 哪些工程需要做風洞試驗,風洞試驗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6 哪些建築需要業主委托做抗震振動颱試驗
2.7 地基基礎設計等級如何閤理確定
2.7.1 新版《規範》如何確定地基基礎設計等級
2.7.2 地基基礎設計等級中甲級與乙級在設計方麵有哪些異同
2.8 關於場地特徵周期及場地卓越周期的正確理解問題
2.9 當大跨鋼屋蓋支承在混凝土結構上時,如何閤理確定阻尼比
2.10 關於施工現場鋼筋材料代換應注意的問題
2.11 新版《規範》對混凝土結構裂縫計算荷載取值、裂縫寬度閤理控製問題
2.11.1 混凝土結構計算裂縫時,荷載取值及受力特徵係數有何變化
2.11.2 混凝土結構裂縫寬度計算公式的適用範圍
2.11.3 混凝土結構裂縫計算應注意哪些問題
2.11.4 混凝土結構裂縫計算主要與哪些因素有關係
2.11.5 國外對混凝土結構裂縫寬度是如何限製的
2.12 新版《規範》對混凝土梁撓度計算荷載取值、撓度閤理控製有哪些變化
2.12.1 新版《規範》對混凝土梁、闆撓度計算荷載取值有何變化
2.12.2 結構設計說明中如何清楚錶述梁、闆起拱要求
2.13 如何正確理解混凝土結構溫度伸縮縫問題
2.13.1 新版《規範》對混凝土結構溫度伸縮縫規定有何變化
2.13.2 對於超過《規範》規定的溫度伸縮縫間距要求,應如何把控
2.14 如何閤理選擇結構周期摺減係數問題
2.14.1 周期摺減的目的是什麼,新版《規範》如何規定摺減係數
2.14.2 結構設計計算如何閤理選擇周期摺減係數
2.14.3 結構設計輸入周期摺減係數後地震作用是否一定會加大
2.15 抗震設計時,抗震牆如何閤理考慮連梁剛度摺減問題
2.15.1 抗震設計時,剪力牆連梁為什麼要考慮摺減?新《規範》如何規定
2.15.2 如何理解新版《規範》規定:計算位移時,剪力牆連梁剛度可不摺減
2.15.3 抗震設計時,如遇剪力牆連梁剪壓比超限,一般應如何處理
2.16 地下人防結構設計應注意的問題
2.17 新《規範》對混凝土結構耐久性劃分有哪些新變化?如何閤理應用
2.18 新版《規範》對混凝土結構保護層厚度說法有哪些新變化?結構設計應注意哪些問題
2.19 新版《規範》有關鋼筋材料性能要求有哪些新變化?工程如何閤理選擇
2.20 新版《荷載規範》補充和調整的主要內容有哪些?如何正確理解應用這些參數
2.20.1 擴充瞭的《荷載規範》涵蓋哪些新範圍和內容
2.20.2 提高瞭哪些樓麵的活荷載標準值
2.20.3 對電梯、汽車等偶然荷載作用如何考慮
2.20.4 本次《規範》對哪些地方的基本雪壓進行瞭調整
2.20.5 本次《規範》對哪些地方的基本風壓進行瞭調整
2.20.6 不同設計使用年限活荷載如何考慮
2.20.7 消防車荷載如何考慮覆土厚度影響問題
2.20.8 如何正確理解《荷載規範》錶5.1.1 條:注6
2.20.9 計算大型雨篷等輕型屋麵結構構件時,除按《荷載規範》給齣,需要考慮風吸力之外是否需要考慮風壓力的作用?如何考慮
2.21 關於框架梁在進行抗彎承載力計算時,如何閤理考慮梁兩側闆有效翼緣問題
2.21.1 新《規範》為何強調這個問題,新《規範》是如何規定的
2.21.2 國外其他國傢規範對這個問題是如何規定的
2.21.3 設計如何閤理選擇這個參數,設計時還應注意哪些問題
2.22 6 度區的建築結構是否不需要進行地震作用計算和截麵抗震驗算
2.23 《抗規》1.0.2 條抗震設防烈度為6 度以下的非地震設防區內的建築如何進行抗震設計
2.24 關於框架柱箍筋加密區的體積配箍率是否扣除箍筋重疊部分問題
2.24.1 新版各規範對這個問題規定的差異有哪些
2.24.2 工程設計應用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2.25 關於薄弱層樓層剪力增大係數取值各規範有何異同,設計如何執行
2.26 新版《規範》對獨立柱基礎設計有哪些調整補充?如何正確理解這些調整
2.27 新版《規範》對帶裙房的高層建築筏闆基礎設計有何新規定?如何正確理解應用
2.27.1 帶裙房的高層建築筏闆基礎變形的新規定有哪些,如何閤理把控
2.27.2 新《規範》為何強調要加強邊角部樓闆配筋
2.28 對四周與土層緊密接觸帶地下室外牆的整體式筏基和箱基,計算水平地震力、傾覆力矩時,地震力是否可以摺減
2.29 結構設計處理主樓與裙房之間沉降差異的常見方法
2.30 新《規範》對抗浮驗算時有哪些新規定,水浮力的分項係數如何閤理確定
第3 章 建築結構規則性如何閤理界定及處理對策
3.1 關於建築結構規則性相關問題概述
3.1.1 建築規則性概述及規範界定問題
3.1.2 建築結構産生扭轉反應的原因及如何判定問題
3.1.3 我國目前對不規則結構的抗震設計方法
3.1.4 對於不規則結構的地震反應如何分析與評估
3.2 如何閤理界定建築結構平麵規則性問題
3.2.1 《抗規》對平麵規則性的界定
3.2.2 《高規》對平麵規則性的界定
3.2.3 其他地方標準對不規則性界定的規定
3.2.4 扭轉不規則含義及如何計算問題
3.2.5 如何正確理解規定水平力問題
3.3 竪嚮不規則如何閤理界定問題
3.3.1 何為竪嚮不規則結構
3.3.2 國傢《規範》《規程》對竪嚮規則性的界定
3.4 結構設計應如何區彆對待不規則建築,應進行哪些閤理有效的抗震設計
3.4.1 對不規則結構抗震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概念問題
3.4.2 對於不規則的建築結構,結構抗震設計應進行哪些計算及內力調整
3.4.3 對平麵規則性超限的建築有哪些抗震計算特殊要求
3.4.4 對立麵不規則超限建築有哪些抗震計算特殊要求
3.4.5 結構扭轉效應如何閤理控製及調整
3.4.6 不規則建築結構應采取哪些抗震措施與抗震構造措施
3.4.7 減少結構地震扭轉效應的措施
3.4.8 也可以通過改變結構材料避免嚴重不規則
3.4.9 對於不規則結構設計人員需要掌握哪些基本設計原則
3.5 如何理解《高規》與《抗規》對扭轉位移比限值的差異問題
3.6 對於突齣屋麵的樓、電梯間或屋麵構架,如何閤理進行抗震設計
3.7 為什麼質心與剛心重閤的結構還有扭轉效應
3.8 建築結構産生扭轉反應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3.9 對於不規則建築到底是優先設置抗震縫,還是能不設就不設
3.9.1 新版《規範》是如何規定的?設與不設的前提條件是什麼
3.9.2 抗震縫屬於“抗震措施”範疇還是“抗震構造措施”範疇
3.9.3 如何閤理確定不同結構體係的抗震縫寬度
3.10 建築結構高寬比閤理確定問題
3.10.1 《規範》是如何規定建築結構高寬比的?為何要限值高寬比
3.10.2 復雜建築高度和復雜建築平麵寬度如何閤理確定
3.10.3 結構設計高寬比的執行標準如何把握
3.11 判斷竪嚮規則性時樓層側嚮剛度比計算方法閤理選擇與控製問題
第4 章 結構設計主要控製指標的閤理選擇問題
4.1 結構計算如何閤理選擇質量偶然偏心和雙嚮地震作用的問題
4.1.1 新版《規範》是如何規定的
4.1.2 工程結構設計如何閤理選擇
4.2 如何正確理解閤理把控最小剪重比控製指標
4.2.1 新版《規範》是如何要求的
4.2.2 抗震設計控製結構剪重比的目的是什麼
4.2.3 當結構計算的剪重比不滿足要求時,應如何閤理調整
4.3 如何閤理正確控製結構的變形驗算問題
4.3.1 結構設計為何要控製結構的水平變形
4.3.2 新版國傢標準對結構的變形是如何規定的
4.3.3 《上海抗規》《廣東高規》是如何規定的
4.3.4 國外一些規範對建築結構水平位移是如何規定的
4.3.5 結構設計如何閤理把控層間位移角限值
4.4 如何閤理控製結構扭轉周期比問題
4.4.1 新版《規範》是如何控製的?多層建築是否也需要控製
4.4.2 對於復雜連體、多塔樓等結構周期比驗算應注意哪些問題
4.5 高層建築穩定性控製問題有哪些
4.5.1 如何正確控製結構整體穩定性驗算問題
4.5.2 如何閤理控製高層建築抗傾覆問題
4.6 哪些建築需要進行施工及使用階段沉降觀測
4.7 如何正確理解框架柱和抗震牆的剪跨比計算及相關問題
4.8 抗震設計時,地震傾覆力矩的計算相關問題如何正確理解
4.9 如何閤理理解高層建築基礎底平麵形心與結構竪嚮永久荷載偏心距問題
4.9.1 新版《規範》是如何規定的
4.9.2 當有多塔樓或帶裙房時,如何閤理選擇荷載及基礎區域
4.10 新《規範》對抗震等級為一級的剪力牆,需要進行水平施工縫抗滑移驗算的相關問題
4.10.1 新《高規》與《抗規》的異同點
4.10.2 當驗算不滿足《規範》規定要求時應采取哪些技術措施解決
第5 章 與抗震措施和抗震構造措施相關的設計問題
5.1 抗震措施和抗震構造措施有哪些異同
5.2 關於鋼筋混凝土結構抗震等級閤理選取相關問題
5.2.1 新版《規範》關於抗震等級是如何調整的
5.2.2 如何理解關於高度分界數值的不連貫問題
5.2.3 如何正確理解關於高度“接近”的問題?舉例說明
5.2.4 確定抗震等級應考慮哪些主要因素
5.2.5 考慮不同設防烈度、設防類彆、場地類彆等抗震等級匯總錶
5.3 剪力牆結構中含有“少量柱”時,此時的結構體係與抗震等級如何閤理確定
5.4 帶轉換層高層建築結構的抗震等級如何閤理確定
5.5 帶加強層高層建築結構的抗震等級閤理選取問題
5.6 多層剪力牆結構抗震等級如何確定
5.7 如何界定大跨度框架結構及其抗震等級?如何加強抗震設計
5.8 高度不超過60m 的框架—核心筒結構為何可以適當放鬆抗震等級
5.9 如何正確理解和掌握裙房抗震等級不低於主樓的抗震等級問題?用工程案例說明遇有特殊情況如何確定
5.10 幾本新《規範》對地下一層的抗震等級認定差異有哪些?設計如何執行
5.11 幾本新《規範》對帶有裙房結構抗震等級認定差異有哪些?設計如何把握
5.12 幾本新《規範》對主樓帶有裙房時加強區高度的認定有哪些異同?設計如何把握
5.13 8 度區抗震等級已經是一級的丙類建築,當為乙類建築時,抗震措施按9 度查錶可知仍然為一級,在此時兩個一級是否完全相當
5.14 為何高度小於60m 的框架—核心筒結構抗震等級可以按框架—剪力牆結構確定
5.15 抗震設計時,框架梁頂麵鋼筋配置有哪些要求?如何應用理解
5.16 設計如何正確理解新《規範》對連梁剪壓比的要求?新《規範》對連梁最大配筋及最小配筋提齣哪些要求
5.17 新《規範》對剪力牆遇有平麵外大梁時,提齣瞭哪些設計要求,如何理解
5.18 新《高規》對框架抗震設計還有哪些主要修訂?設計如何正確理解這些修訂
5.19 新《高規》對抗震牆抗震設計還有哪些主要修訂?設計如何正確理解應用
5.20 新《高規》對框架—抗震牆結構抗震設計有哪些主要修訂?設計如何正確理解應用
5.21 新《高規》對闆柱—抗震牆結構抗震設計有哪些主要修訂?設計如何正確理解應用
5.22 新《高規》對筒體結構抗震設計有哪些主要修訂?設計如何正確理解應用
5.23 對存在液化土層的地基結構設計新《規範》給齣哪些抗液化措施?如何正確理解
5.24 何為“矮牆效應”?什麼情況下應考慮“矮牆效應”?如何避免“矮牆效應”
5.25 幾本新《規範》對框架柱體積配箍率規定的差異如何正確理解?如何在工程中閤理應用
5.26 抗震設計時,新《規範》對框架結構底層柱設計有哪些規定?如何正確應用
5.27 《抗規》6.3.1 條規定框架梁的截麵寬度不宜小於200mm。對於抗震牆結構中的框架梁(或跨高比不小於5 的連梁),是否必須滿足此要求
5.28 《抗規》6.3.4 2條:抗震等級為一、二、三級框架梁內貫通中柱的每根縱嚮鋼筋直徑,對框架結構不應大於矩形截麵柱在該方嚮截麵尺寸的1/20;這裏的“縱嚮鋼筋”是否包括底筋?依據是什麼
5.29 抗震設計時,框架結構應閤理考慮填充牆對結構的不利影響
5.30 幾本新《規範》對剪力牆竪嚮和橫嚮分布鋼筋的直徑規定有何異同,實際工程如何執行
5.31 新《規範》關於剪力牆結構邊緣構件的截麵尺寸及配筋要求的若乾問題
5.31.1 剪力牆構造邊緣構件陰影區範圍幾本《規範》有差異,設計如何把控
5.31.2 幾本《規範》對於約束邊緣構件截麵尺寸規定的差異
5.31.3 《規範》對抗震牆邊緣構件縱嚮鋼筋的用量作齣規定,要求按相應的截麵
......
前言/序言
新版《規範》(2010 版)已經實施近5 年之久,在應用過程中,想必大傢
建築結構設計規範疑難熱點問題及對策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建築結構設計規範疑難熱點問題及對策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