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造船史》是关于中国古代船舶发展历史研究的学术专著。书中以朝代为序,结合历史文献及出土实物,对中国古代船舶的起源、发展及各个历史时期船舶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并就中西船舶发展历史进行了比较。此外,书中还记录有造船史方面相关研究综述的情况。书中数据详实、资料丰富,且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学术性、资料性和可读性。
作者简介
席龙飞,1930年生,满族。吉林梅河口人。教授。1953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造船工程系。先后执教于大连海事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1993年起获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船史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顾问,武汉理工大学造船史研究中心顾问。
目录
第一章 舟船以前的渡水浮具
第一节 葫芦——腰舟
第二节 浮囊(浑脱)
第三节 木筏·竹筏·皮筏
第二章 独木舟及其在中国的遗存
第一节 独木舟的文献记载与考古学研究
一、关于独木舟的文献记载
二、古人类学与考古学的研究成果
三、新石器时代的舟形陶器
第二节 在中国发现的独木舟遗存
一、1965年在江苏武进县奄城曾出土两艘独木舟
二、1958年在江苏武进县奄城曾出土战国时期的独木舟
三、1973年在福建省连江县出土一艘西汉时期的独木舟
四、1976年在广东省化州县石宁村发现6艘独木舟
五、1976年在山东省平度县出土一艘隋代双体独木舟
六、1982年在胶东半岛荣成县发现商周时代的独木舟
第三节 跨湖桥独木舟凸显中国舟船文明的辉煌
一、在浙江杭州萧山跨湖桥遗址发现8000年前的独木舟
二、跨湖桥独木舟的制造工具
三、跨湖桥遗址独木舟凸显中国舟船文明的辉煌
四、跨湖桥遗址的石锛与河姆渡遗址的有段石锛
第三章 木板船与上古的舟船活动
第一节 独木舟向木板船的演变
一、独木舟向木板船的演变及其途径
二、独木舟向木板船演变中的实例
第二节 木板船出现的必备条件及出现的年代
一、木板船出现的必备条件
二、出现木板船的年代
第三节 古文献对夏商周三代舟船活动的记述
一、《竹书纪年》对海上活动的记述
二、《诗经》有“相土烈烈,海外有截”的赞颂
三、武王伐殷时曾以舟船强渡孟津
四、“造舟为梁”和“于越献舟”
五、西周设舟牧负责船舶安全检验
第四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造船技术
第一节 春秋时代的水运水战及船舶
一、春秋时代的水运及船舶
二、春秋时代的水战及战船
第二节 战船大翼和王舟艅腥的复原研究
一、吴国战船大翼
二、吴国王舟艅艟
第三节 战国时代的水运及船舶
一、文献记叙的长江水运船舶
二、出土的鄂君启金节 所反映的长江水系船队
第四节 从战国随葬船看战国的造船技术
一、战国中山王墓中的随葬船
二、随船出土的船具等器物
……
第五章 秦代水陆交通的发展与船舶
第六章 汉代的海上丝绸之路与船舶
第七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造船技术发明
第八章 隋唐时代的造船技术成就
第九章 宋代造船技术的发展与成熟
第十章 元承宋制的元代造船业
第十一章 明代造船业的繁盛
第十二章 海禁与中国造船业的衰落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中国古代造船史》:
中国发明的水密舱壁技术,具有三大重要作用:其一,即使某一船舱因触礁破洞而淹水,也可抑止淹水不至于波及邻舱,从而保证船舶不致下沉;其二,船壳板、甲板因有众多舱壁的支撑,增加了船体的刚度与强度:其三,舱壁为船体提供了坚固的横向结构,使桅杆得以与船体紧密连接,这也为中国古代帆船采用多桅多帆成为可能。
对中国的水密舱壁技术,马可·波罗(Marco Polo,约1254—1324年)有详尽的了解并将其传到欧洲。《马可波罗行纪》写道:“若干最大船舶有最大舱十三所,以厚板隔之,其用在防海险,如船身触礁或触饿鲸而海水透人之事,其事常见……至是水由破处浸入,流入船舶。水手发现船身破处,立将浸水舱中之货物徙于邻舱,盖诸舱之壁嵌甚坚,水不能透。然后修理破处,复将徙出货物运回舱中。”
“使人惊异的是这些做法马可·波罗在公元1295年就写得很清楚,但没有人给予重视。公元1444年尼科罗·德·康蒂(Nicol de Conti,约1395—1469年)在他自己的《旅行》一书中也写到这些做法。在这部书中,他说:‘这些船有好几个船舱。这样,如果其中一个船舱破裂,其他的船舱不受影响,船可以继续航行,并完成航行任务’。但欧洲的造船者和水手们非常保守,水密舱原理传到西方500年之后才被采用。”
……
前言/序言
中国古代造船史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古代造船史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