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942年,日军逞威太平洋,山本五十六为何决意攻击中途岛?拥有多达8艘航空母舰的日本海军,为何惨败于仅有3艘航空母舰的美太平洋舰队?日军兵分多路,佯攻阿留申,战术是否得当?尼米兹敢于“押宝”中途岛,难道真的跟破译日军电报有关?……
内容简介
山本五十六认为,只有消灭美国舰队以后才能随心所欲。为此,他下了一个比珍珠港更大的赌注,动用了日本海军空前庞大的兵力。出乎山本意料的是,美国人准确破获了日军的密电码,把“宝”押在了中途岛,集中优势兵力,以少胜多,使日本联合舰队惨败而归。血尸推波,残肢逐浪,2000多名日本官兵葬身太平洋。从此,改变了大平洋战场美守日攻的战略态势。
作者简介
二战经典战役编委会,主要从事“二战经典战役”系列图书的编写工作,由十四位国内二战研究专家组成,曾出版关于二战历史的图书十余部。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更大的赌注
山本五十六说:“珍珠港战役只是唤醒了一个昏睡的巨人,一旦美国的经济纳入战争轨道,数不清的飞机、坦克和军舰将会一拥而上……于是,山本五十六下了一个比珍珠港更大的赌注。
no.1 山本重施故伎 /11
No.2 以辞职相要挟 /15
no.3 中途岛计划出台/19
第二章 尼米兹调兵遣将
罗彻斯特带领情报小组昼夜工作,查遍了所有的资料,最后初步确定日军密电中提到的“AF”指的就是中途岛。……尼米兹最后总结说:“总之,这一次战役将非常艰苦,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no.1 “AF就是中途岛!”/28
no.2 把宝押在中途岛上/33
no.3 “吃奶酪但不触弹簧”/37
第三章 大战在即
山本五十六一共动用了包括8艘航空母舰在内的水面作战舰只、水下潜艇和各类辅助舰只共206艘……6月3日下午4时,斯普鲁恩斯与弗莱彻在“幸运点”如期回合了。看上去一切顺利……
no.1 庞大的日军舰队/44
No.2 无线电静默/51
No.3 在“幸运点”待机/57
第四章 美军沉着应对
尼米兹看完电报,突然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他激动地说:“莱顿,发现日军部队了!情况明朗了,现在一切怀疑都不存在了。国内的那些人将不得不承认,我们认定中途岛是正确的。”……
no.1 阿留申群岛战斗/61
no.2 发现日军舰队/64
no.3 扑向中途岛/68
第五章 战斗刚刚开始
尽管艾迪正是为了寻找日本舰队而来的,可海面上的情景仍然使他胆战心惊。“地球上最壮观的一出戏启幕了。”他控制住了发抖的手指,发出了“发现敌人航空母舰”的急电……
no.1 “发现航母编队”/77
No.2 日军发动第一波攻击/79
No.3 战斗刚刚开始/83
第六章 抢占先机
这份电报犹如晴天霹雳,震撼了“赤城”号舰桥上的南云中将和他身旁的所有幕僚。迄今为止,没有人能够预料到美国人的水面舰队会出现得这么快,更没有料到敌人的舰队就在附近设伏待机……
no.1 南云打了一个激灵/88
no.2 “舰载飞机正在靠近”/92
no.3 美军抢占先机 /98
第七章 致命一击
南云忠一站在驾驶台上,简直不敢相信面前的一切是真实的,眼泪顿时夺眶而出。参谋长草鹿龙之介恳求道:“长官,我们大多数军舰完好无损,您必须振作起来,承担起指挥的责任。”……
no.1 改变命运的5分钟/109
no.2 山口反扑/121
no.3 将星陨落/132
第八章 困兽犹斗
山本五十六像输红了眼的赌棍,一心想要在夜里捕捉美军舰队……尼米兹听到消息后,开始也有点不理解。等他仔细听取情况汇报后,逐渐明白了斯普鲁恩斯的做法……
no.1 山本连发三道命令/139
no.2 关键时刻的决定/145
no.3 山本痛下决心停战/149
第九章 战争转折点
山本五十六躲在船舱办公室里,三天拒绝会见部下。南云忠一中将几次企图自杀,都被部下劝阻……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海军上将在6月6日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珍珠港的仇恨现在得到部分雪耻了。”……
no.1 日本舰队狼狈撤离/155
no.2 编造谎言的御前会议/158
no.3 珍珠港部分雪耻/164
前言/序言
中途岛位于太平洋中部,是北美和亚洲之间的海上和空中交通要道,由周长24公里的环礁组成,陆地面积约5.2平方公里。1867年被美国占领后,中途岛成为美国的重要海军基地及夏威夷群岛的西北屏障。1942年4月18日美军杜利特尔航空队空袭东京后,日本认为威胁来自中途岛,遂决心实施中途岛-阿留申群岛战役。日军的作战企图是:第一,夺取中途岛,迫使美军退守夏威夷及美国西海岸;第二,诱歼美国太平洋舰队,以保障日本本土的安全。战役的主突方向是中途岛,阿留申群岛为次要方向。 日本联合舰队为实施这次战役,集结了自日本海军建立以来最庞大的一支力量,动用包括运输舰、辅助舰在内的舰艇共200余艘,其中航空母舰8艘、战列舰11艘、巡洋舰23艘、驱逐舰56艘、潜艇24艘。其主力编队辖中途岛进攻编队和第1机动编队;北方编队辖第2机动编队和阿留申进攻编队。另外,还编有先遣部队和岸基航空部队,由联合舰队总司令山本五十六海军上将统一指挥。1942年5月26至29日,各编队先后由本土起航,预定于6月4日对中途岛发起进攻。 令日军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一举一动早就在美军掌握之中。1942年5月中旬,美军破译日本海军密码电报,掌握了日本进攻中途岛的企图。美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尼米兹海军上将紧急调集航空母舰3艘及其他作战舰艇约40多艘,组成第16特混舰队(由斯普鲁恩斯少将指挥)和第17特混舰队(由弗莱彻少将指挥),在中途岛东北海域展开,隐蔽待机。 1942年6月4日凌晨,由南云忠一率领的第1机动编队(航空母舰4艘、舰载机260多架、其他作战舰艇17艘)进至中途岛西北240海里海域,中途岛大海战就此拉开序幕。4时30分,南云派出第1波飞机108架飞往中途岛。岛上美军发出警报,飞机升空迎敌,展开激战。日军轰炸机袭击机场,炸毁部分地面设施。由于岛上防御加强,机场跑道未被摧毁。其间,南云的机动编队多次受到美岸基飞机的侦察、袭扰和攻击。南云遂决定再次攻击中途岛。7时15分,美岸基鱼雷机结束攻击,南云却下令已挂上鱼雷准备攻击美舰的第2波飞机改装炸弹攻击中途岛。7时28分,日侦察机报告发现美国舰队。此时,在中途岛东北海域待机的美特混舰队正向日机动编队接近,并已派出第一、第二波飞机200多架。8时20分,日侦察机报告美舰队似有1艘航空母舰。南云于是命令攻击中途岛的第一波飞机和担任空中战斗巡逻任务的战斗机返航,随后率舰队北驶,以免遭到袭击,并重新部署对敌舰队的攻击。约9时20分~10时26分,正当日军第二波飞机卸下炸弹重挂鱼雷的混乱之际,美舰载鱼雷机和俯冲轰炸机连续攻击南云的航空母舰。日方虽有部分战斗机临空迎战,但为时已晚。结果,日军损失航空母舰4艘、重巡洋舰1艘,很快陷入失败的境地。鉴于第1机动编队损失惨重,山本于5日下令停止中途岛作战,率联合舰队西撤。中途岛海战至此结束。 拥有优势力量的日军在中途岛海战中惨败,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首先,在作战目标上,日军的企图复杂庞大,在同一时期内既要攻占阿留申群岛西部,又要攻占中太平洋的中途岛,同时还企图诱歼美国舰队主力,对各部队也赋予了各项作战任务,结果导致顾此失彼。相反,美军的作战企图和目标则比较集中,部队任务也较单一,航空母舰部队的首要任务就是伏击日军舰队。第二,在兵力部署上,日军兵力极为分散。尽管日军动用了包括8艘航空母舰在内的庞大兵力,但这些兵力被分别用于南北两个相距甚远的战场上,而在每个战场上又分为相距数百海里的多路部队。仅航空母舰就分属于4支部队,其中真正参战的仅4艘,其他航空母舰均处于无用武之地的状况。与此相反,美军兵力虽有限,但自始至终都做到了在主要作战方向上最大限度地集中兵力,从而缩小了与对方在主要战场的实力差距。第三,在敌情侦察方面,美军战前就掌握了有关日军动向的准确情报,并据此作出精确判断和有针对性的部署,而日军在战前和开战后都未能搞清美军的情况,从而影响了作战指挥。 中途岛海战改变了太平洋地区日美航空母舰的实力对比。经此一战,美军稳定了太平洋战场的战局,使美国“先欧后亚”的战略得以顺利实施,为美军逐渐由防御转入进攻创造了重要条件。
《搏杀中途岛》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历史叙事,它并非仅仅是一部简单的战争回忆录,而是一次深入骨髓的探险,带领读者潜入太平洋战争中最具决定性意义的海战——中途岛之战的核心。本书以详尽的史料考证、生动的人物刻画和宏大的战争场面构建,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 序章:命运的交汇点 在广袤无垠的太平洋上,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1942年初,太平洋战争正如火如荼,日本联合舰队在珍珠港的偷袭后气势如虹,几乎横扫了太平洋战场。他们的目标似乎是乘胜追击,一举歼灭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残余力量,并占领战略要地中途岛,从而彻底巩固他们在亚洲和太平洋的霸权。然而,历史的潮流并非一成不变,一股不屈的力量正在暗中集结,准备在太平洋的十字路口,上演一场决定未来走向的殊死搏斗。本书的开篇,便是对这场风暴前夕的微妙局势进行细腻描摹,勾勒出双方力量的对比,以及潜藏在平静海面下的暗流涌动。 第一章:情报的较量——无声的战场 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之外,一场同样惊心动魄的较量在无声地进行着——情报战。本书将带领读者穿越到当时最前沿的情报机构,揭示美国如何通过破译日军密码,意外获得了中途岛战役的关键情报。这将是一场智力与意志的博弈,展现了情报人员如何冒着生命危险,在数字与字母的海洋中寻找破绽,最终掌握了敌人的战略意图。作者将深入挖掘情报破译的细节,还原那些不为人知的英雄故事,让读者深刻理解“知道敌人在哪里,比拥有强大的武器更重要”这句话的真切含义。 第二章:舰队的集结——巨兽的咆哮 在中途岛战役前夕,双方主力舰队的集结,如同两头即将搏杀的巨兽,在广袤的太平洋上悄然蔓延。本书将详细描绘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切斯特·尼米兹将军,如何在美国海军遭受重创的情况下,以惊人的魄力和卓越的战略眼光,调动一切可用资源,集结起一支虽然数量上处于劣势,但在士气和决心上却毫不逊色的反击力量。同时,也将刻画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这位天才战略家如何布下天罗地网,自信满满地迎接即将到来的胜利。从航母舰载机的配置,到潜艇和巡洋舰的部署,本书将呈现一场教科书式的军事部署,让读者感受到双方在战前倾尽全力的决绝。 第三章:黎明前的黑暗——紧张的等待 战前的等待,总是充满了未知的恐惧与严峻的考验。当双方舰队逼近中途岛时,海面上的空气仿佛凝固。本书将细致描绘前线士兵们在黎明前的紧张与不安,他们如何在狭小的舰舱中磨砺武器,如何在浩瀚的海洋上遥望未知的敌人。从飞行员在航母甲板上的最后一次简报,到水兵们在炮塔里的凝神屏息,本书将捕捉每一个细微的情绪波动,还原战争爆发前那段漫长而煎熬的时刻。 第四章:第一击——航母的对决 战争的号角终于吹响,中途岛的上空瞬间被战鹰的轰鸣撕裂。本书将以极具冲击力的笔触,描绘这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航母对决。从日本第一波攻击机群的呼啸而来,到美军舰载机不屈的迎击,每一个细节都将被放大。我们将跟随俯冲轰炸机飞行员,体验他们冒着敌方炮火,精准投弹的惊险;我们将跟随鱼雷机部队,感受他们穿越密集防空火网,执行 suicidal mission(自杀式任务)的悲壮;我们也将身临其境,感受航母被炸弹和鱼雷击中的瞬间,烈焰滔天,浓烟滚滚。 第五章:命运的转折——决定性的轰炸 在战役最关键的时刻,命运的天平开始倾斜。本书将聚焦于那些决定性的轰炸,它们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地切断了日本舰队的命脉。我们将深入了解美军侦察机如何捕捉到日军航母编队的位置,以及俯冲轰炸机部队如何抓住那稍纵即逝的机遇。那一刻,数架美军轰炸机如同天降神兵,精准地击中了日本三艘主力航母的甲板,引爆了船上的弹药库,顷刻间,曾经不可一世的联合舰队,陷入了熊熊烈火之中。作者将用最生动的语言,还原这一改变战局的关键时刻,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残酷与力量。 第六章:血染的海洋——惨烈的追击 中途岛的战斗并非一蹴而就,在关键的轰炸之后,战场并未平息。本书将继续描绘双方舰队之间,仍在进行的殊死搏斗。即使失去了三艘航母,日本联合舰队依然负隅顽抗,而美军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我们将跟随幸存的舰载机,在敌后进行绝望的攻击;我们将看到被击中的美军航母,如何与死神搏斗,如何顽强地坚持战斗。这是一种对意志与勇气的极致考验,是对生命最原始的呐喊。 第七章:胜利的代价——英雄的挽歌 中途岛战役的胜利,是美国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它扭转了劣势,为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然而,这份胜利并非唾手可得,它是由无数士兵的鲜血和生命铸就。本书将深入挖掘这场战役中涌现出的无数英雄事迹,从那些牺牲在航母甲板上的飞行员,到那些在炮火中坚守岗位的普通士兵。他们的勇气、牺牲和奉献,是这场战争中最宝贵的财富。作者将用深情而敬畏的笔触,为这些在血与火中绽放的生命,谱写一曲悲壮而辉煌的挽歌。 第八章:战役的遗产——改变的世界 中途岛战役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太平洋战场。它不仅彻底改变了太平洋战争的走向,也对全球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将从更宏观的视角,审视这场战役的历史遗产。它如何动摇了日本的海上霸权?它如何重振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士气?它又如何为盟军最终赢得二战的胜利,铺平了道路?作者将带领读者思考这场战役的战略意义,以及它在世界历史长河中留下的深刻印记。 尾声:铭记与反思 《搏杀中途岛》的结尾,并非简单的事件结束,而是对历史的沉淀与反思。战争的残酷、人性的光辉、命运的无常,都在这场战役中得到了极致的展现。本书旨在唤醒读者对历史的记忆,对和平的珍视。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战争的书,更是一部关于勇气、牺牲、智慧与命运的书,它将带领读者深入了解那段荡气回肠的历史,并从中汲取力量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