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學會自己長大》高三實戰版!叩響名校之門的實戰勝經!
曆屆高考狀元打造齊全、先進、實用的高三攻略!
同步收錄關於高考的微信平颱、QQ群號、手機APP、網站地址、搜索引擎等。
硃永新 周國平 孫雲曉 李鎮西 盧勤 聯袂推薦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為高中學生定製的復習攻略書。本書針對高中尤其是高三階段、總結瞭多位高考狀元的成功經驗、提供先進的復習工具及資源,為學子找到適閤自己的高考戰略,不再進行盲目無知的高考!
★高一,這本書助你起跑,找到閤適的學習目標;
★高二,這本書指引你的方嚮,找到高效的學習方法;
★高三,這本書是你的秘密武器,為你的高考之戰保駕護航!
作者簡介
和雲峰,獨立學者,畢業於北京大學,被稱為“夢想村”村長, 專注於學習和成長研究,幫助青少年學會自學和獨立思考,提升思維認知、價值觀念等軟實力方麵的能力;著有暢銷書《學會自己長大》《高中三年,我的奮鬥我的夢》《發現我的學習模式》《學會自己發光:讓青春有光芒》;慧聚成長、預見力和青春薈的創始人。
目錄
序 不再進行無知的高考
一 人生不設限
1 逆襲:逆襲提分有沒有可能性
2 目標:如何用目標找到學習方嚮提升分數
3 動力:不需要藉口
二 成就更好的自己
4 心態:選擇什麼,就會得到什麼
5 努力:為什麼我努力瞭卻沒有成績
6 準備:為高三做好準備
三 最有效的提分秘笈
7 方法:提升成績的方法在哪裏
8 資料:如何選擇和使用適閤自己的資料
9 做題:你知道如何做題纔有效嗎
10 試捲:有效的提分利器
11 技巧:正常發揮還是超常發揮,考試是有技巧的
12 假期:能否成為你提分的有效時間
13 一模:一模真能決定高考成績嗎
14 衝刺:如何在衝刺階段再提升
四 用高考為青春加冕
15 高考:見證奇跡的時刻
16 誌願:我想談談我的看法
17 感情:高三的感情你要得起嗎
後記 高考後,大學前——新的開始 / 188
精彩書摘
1逆襲:逆襲提分有沒有可能性
@和雲峰:
和博,高一、高二我錯過瞭,沒能努力學好,隻剩下一年瞭,我還能提高成績嗎?我想考個好學校,可是自己的基礎不太好,所在的學校也一般,我還有提升分數的可能性嗎?能考上理想的大學嗎?
@QQ群友:
能不能逆襲,不是一個簡單“能或不能”的迴答,很多人之所以問彆人,內心是希望彆人能給你信心和方法。我想說高三一年一定能夠提升分數,但是否能逆襲到你渴望的分數,則要根據你的情況來定。不論如何到瞭高三,你必須相信自己能夠進步,進步就是勝利!
不要陷入逆襲的誤區
我很明白大傢渴望進步的心情,但我們必須紮根於現實,任何進步都需要過程和積纍。所以,你需要擺正心態,讓逆襲逐步發生,不要一進入高三就讓自己背上一個大包袱,記住——我們的終點是高考,隻要高考時能逆襲就行。學習是一個持續、連貫的過程,需要設定一個又一個裏程碑,逐一徵服!
很多同學陷入逆襲的誤區:總想著快速追上甚至超越同學,考上心目中的大學,眼睛盯的很遠,但是步子跟不上,總看到彆人的進步卻忽略瞭自己的進步!
一旦陷入這樣的誤區就給自己背上瞭大包袱,會遭受一個又一個打擊,很容易産生放棄心理。人與人之間是有差距的,知識積纍和學習方法的不同,讓你短期內無法追上彆人,這沒有關係。你一定要注意到自己的進步,橫嚮比是看彆人哪些地方比較優秀,以便我們藉鑒彆人的方法,讓自己進步;縱嚮比是看自己是否有進步,這是至關重要的,韆萬不要忽略瞭自己的進步,哪怕是微小的。
逆襲最難的是什麼
逆襲最難的是開頭關,讓大傢堅持一周的努力沒有問題,但是高三是整個學年,而且很多同學一開始會感到痛苦,因為之前養成瞭很多不好的學習習慣,基礎又比較差,學進去不容易,這時候最容易放棄。
進入高三,最大的壓力就是無法跟上老師的腳步,即使勉強能聽懂,也未必能順利做題;做作業會很慢,甚至沒時間做完;學習效率很低,會感到自己沒有更多時間學自己不會的內容。這時,得有耐心,畢竟自己的知識不紮實,知識點的應用不靈活,所以要多看概念和知識點的總結,尤其要看例題如何分析、如何求解,遇到不會的題目一定迴到例題和示範題上,學會照葫蘆畫瓢,不要一不會瞭就問彆人,要能找到題目對應的例題,看例題如何分析,從而學會如何分析自己做的題目,謹記:自學能力對逆襲非常重要。這是一段非常痛苦的時間,要咬緊牙根,一定得注意到自己的進步,你在漸漸上道,慢慢會摸索齣適閤自己的方法,知識積纍上來瞭,後邊的復習就會順利。不要把你現在的學習狀態看成整個高三都會如此,學習是個技術活,如同賣油翁倒油一樣,無他,“唯手熟爾”,“手熟”的過程就是漫長的積纍和大量的練習過程。
高考是長跑,不建議進入高三就讓自己進入衝刺狀態,跑步前得熱身。開始階段,不要給自己過重的任務量,循序漸進,根據自己的身體和精力情況確定是否延長學習時間。
逆襲的可行性和方法分析
高三逆襲的可能性很大,我想就兩個大的方麵談談提分的方法和可能性。
逆襲思考一:學習成果=資質×策略×時間×效率
日本的本山勝寬在《我這樣考上東大和哈佛》一書中提到瞭一個公式“學習成果=資質×策略×時間×效率”,他的方法很值得大傢藉鑒。他沒有上過輔導班,沒有請過傢教,沒有讀一流高中,高一、高二時的成績也僅僅是中等,但一年的時間逆襲到日本最好的東京大學。在這個公式中,他認為:“資質”指的是每個人頭腦天生的能力,比如說“誰誰很聰明,腦子好使”,我個人覺得“資質”還應該包含你現有知識積纍的情況,是你在高一、高二學習後得到的能力,而且“資質”並非一成不變,但由於是“硬菜”所以提升得比較慢;“策略”指的是針對學習的目的和目標,思考應該采取何種學習方式;“時間”指的是你學習的時間;“效率”指的是學習的效率,尤其是單位時間的學習效果。
關於資質:人的頭腦不是一成不變的,隻要用功學習,頭腦就會變好。資質包含很多因素,比如背誦能力、理解能力、邏輯思考能力、推理能力、想象力、錶達能力、寫作能力、創造力等,它是一個變量,假如你的“資質”好,就可以用較少的時間取得較大的學習成果。對於中學生來說比較閤適的“資質”鍛煉公式是:
資質=閱讀能力+書寫能力+處理數字的能力+體力
閱讀能力是一切的基礎,可以增強我們的理解能力,無論文科還是理科題目都需要理解,不理解就沒法子做題,同時閱讀可以獲得新知識和鍛煉大腦,所以,一定要多讀書,隨身帶一本書,利用零碎時間讀讀。假如一天抽齣20分鍾看書,一年就是20分鍾×365天=7300分鍾≈122小時≈5天,想想吧:彆人要不眠不休地閱讀5天纔能趕上,所以不是沒時間讀書,時間你總能擠齣來。
書寫的能力不單指寫字,更重要的是寫作能力的訓練。高考語文、英語都有作文要寫,平時要加強這方麵的寫作訓練,讀一篇文章、看一本書都可以寫寫讀後感。書寫可以幫你整理思緒,增強你的理解能力,加深和穩固記憶能力。
處理數字的能力,是希望你能夠有數字概念,同時加強自己的計算能力和推理能力,不要總是看題目,一定要寫齣來,鍛煉自己的計算能力。
“體力”主要指你的耐力、爆發力和注意力。
我們有個誤區,害怕什麼往往就躲避什麼,覺得自己記東西慢,就不記;覺得自己腦子不好使就不動腦子,結果越不用就越不好用,就失去瞭鍛煉大腦的機會。舉個生活中的例子,很多中老年人不會使用手機(比如發短信、用微信),而且不會用很多新東西,不是因為學不會而是很多人到瞭這個年齡便不再思考,覺得自己老瞭腦子不好使瞭、學習能力差瞭,越不用就越差,所以不要給自己設限製。
關於“策略”:我們說一個人很會學習,除瞭“資質”之外,還說明他知道學習的“策略”,知道自己需要做什麼纔能達到目標。很多同學學習隻是應付,往往是心血來潮瞭,就開始學習,但隻是三分鍾熱度,不到最後不會緊張,這是典型的缺乏策略。
“策略”也有一個公式:策略=目標樹立法 + 搜集信息法 + 計劃法 + 動機
策略有這樣的思路:要提升分數,就要先定目標,然後搜集待實現目標的信息,瞭解自己的情況和所要達到的目標情況,製定閤適的計劃,知道做什麼、做多少,能將要做的事兒分解到今天該做什麼、現在該做什麼,同時在自己學習動機上下功夫。
輔導機構的作用更多在於“策略”上,它能夠幫你找到問題所在,幫你製定閤適的目標,幫你搜集信息、製定學習計劃。其實這些都是你自己可以做的,也許開始做有些睏難,但這是必須做的,一旦你養成瞭依賴機構或彆人的習慣,就很容易喪失思考的能力,無法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關於“策略”部分會在下一站講解如何應用。
其實,你思考“策略”時就在強化你的“資質”瞭,然而,很多同學不懂得思考問題,不懂得自己尋找方法,過多地依賴彆人。我們學習和提高成績的過程,大緻分這樣幾步:首先確定目標,然後搜集信息,思考自己搜集到的信息,然後把要做的事情和已知的時間協調統一起來做適閤的計劃,然後執行,執行後檢查結果同時校正自己的計劃,再思考和反思,看目標是否需要調整。
關於“時間”:不管你的頭腦有多好,有多麼閤適的提分計劃,如果不能實際花時間學習,都是徒勞的。時間是提分的硬道理,要想逆襲必須花更多的時間在學習上,增加學習時間是最快速、效果最明顯的方法。
“時間”有一個公式:時間=(動機 + 工夫)×學習效率
時間和效率是結閤在一起的,不少同學看似在學習,但心不在學習上,沒有專注和投入,即工夫沒下到位;另外當學習的動機不夠強時,對於學習的利用率也不會高,如果你的效率高瞭,1小時學到的東西比彆人2小時學的都可能多。
關於“效率”:效率公式為:
效率=訣竅 + 注意力
“訣竅”指的是你的學習方法。不同的學科、不同的知識點都有自己的學習訣竅,掌握瞭閤適的方法效率就會高;你的注意力越集中、關注點越在學習上效率就越高。
把每天的學習都當作考試,把每道題都看作考試題目,不斷模擬大考試,可以提升你的注意力。
逆襲思考二:利用現有資源找到提升成績的方嚮
每個同學都有四種資源:時間、能力、精力和金錢,對於資源的分配和利用會影響成績的提升。
資源一:時間。每個人最公平的資源就是時間,1年=365天=8760小時=525600分=31536000秒,每個人每天都有24小時可以支配,但看似絕對公平的時間,對每個人又有不同。假如你高一、高二的基礎較好,知識生疏度比較低,學起來就快些,學習效率會高些,容易有自信,時間利用率就會高些;另外,如果你之前的學習習慣比較好,受外界影響較少,可以利用的時間就會多些,當你把關注點放在知識點和題目的思考上時,單位時間的效率也會高起來;但是,如果你在上述一個或兩個方麵沒有做好時,你所能利用的絕對時間會被其他分心的事情占據而減少,單位時間的效率也較低,相對時間也會減少,你的麻煩就會多些。此時,你最需要的是沉得住氣。提升時間利用率需要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開始可能慢,但隨著積纍增加、更多好的習慣養成,就會越來越快,耐心、方法和堅持是最需要的。
資源二:能力。能力因人而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也各有劣勢。粗淺來看,由於每個同學高一、高二的積纍不同、養成的學習習慣不同、領會和使用的學習方法不同,在高三總復習中,領會老師講解的知識的能力就會不同,再加上知識應用、解題能力的差異,就有瞭各不相同的學習成績。深入來講,學習不僅僅是知識點的學習,學習的問題往往在課本之外。影響學習的因素有很多,傢庭、學校、社會、同學、朋友、感情等等,這是一個漩渦,應付不好就被漩渦吞掉。在備考過程中我們無法脫離整個社會環境、兩耳不聞窗外事地學習。所以,我們應付壓力的能力、情緒調整的能力、理性分析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的差異會帶來不同的結果,這些能力又跟我們的思維認知相關,根源在於我們價值觀、原則的不同。我建議大傢從小做起,不要忽略微小的進步,能力提升需要過程。
資源三:精力。我們經常聽到“我沒有精力做這件事”、“我充滿瞭精力”這樣的話,精力不是時間,精力也不單單是精神氣力,精力包含身體能量和情感、思想、精神能量,沒有精力做一件事可以理解為沒有能量做一件事。如果你身體虛弱,比如生病瞭,就不容易進入復習狀態,此時,你的精力是不夠的。我們往往忽略瞭身體能量,同時,又容易把精力和時間混淆,把有時間做一件事等同於有精力做,你把精力放在一件事上瞭,當消耗瞭很大能量後,你的能量就容易不足,即使有時間也無法學習。如果吸引或者誘惑你的東西越多,你投入能量和時間做的其他事越多,而且這些事對於學習沒有幫助,你留給時間的能量就越少。因此,我建議大傢盡量在高三減少分散源,把自己的能量集中在有利於學習的事情上。
資源四:金錢。有句話說:“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卻是萬萬不能的!”作為學生,我們生活和學習的費用幾乎全是父母齣的,絕大多數同學沒有掙錢,不是不具備掙錢的能力,而是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被要求用在學習上瞭。每個同學的傢庭條件是不同的,所能給予的物質條件也不同。金錢是一個變速器,當你有金錢支持時,你可以請更好的人教你、幫你提升學習能力,節省你學習的時間,幫你把精力聚焦在有助於學習的事情上。如果你的資金支持不足,那就要自己花費更大的精力去學習,花更多的時間解決問題,不利於你提升學習能力,畢竟今天絕大多數同學的自學能力比較薄弱。高三是至關重要的一年,父母在這一年為你投入時間、精力和資金幫你提升成績是值得的! 如果傢庭可以支持這個階段的投入,我建議盡可能地多投入一些資金幫助孩子學習,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今天的投入也是未來迴報的成本,要想彆人給你更高的報酬,你需要前期投入,投入時間、精力和金錢來提升自己的能力。
如何支配你的個人資源對你提升成績有方嚮性的作用,會影響你高考戰略的實現,而資源中的金錢是你提分的變速器,對於金錢的利用有以下兩種情況。
情況一:假如你的父母願意給你一定的金錢支持(記住哦,是提高成績方麵的支持,尤其是課外輔導、輔導資料、書籍購買和能夠激勵你學習方麵)。如果你的基礎好,學習能力又強,完全可以自己學習。但如果基礎差、學習能力不好,想在高三逆襲,單靠自己太難瞭,如果父母肯給你金錢的支持,你可以用這筆資金報輔導班,請更好的老師輔導你,這樣可以針對你的問題幫你聚焦,有效解決,節省你自己摸索的時間,能快速提升你的能力。
情況二:假如你的父母不能給你所需要的金錢支持。如果你基礎不好,又沒有資金的支持,就需要你花時間找到能幫你解決問題的人或方法。在學校你必須主動,主動問老師和同學,不能因為問題簡單而不敢問。但老師不可能隻為你一個人服務,你還需要找其他方法,這個過程會占用你的時間,花費一部分精力,但這也是一個自學能力提升的過程。我建議你使用互聯網——Web搜索和手機應用!(很多老師和父母不建議使用手機和互聯網,覺得你可能玩遊戲,會浪費時間。確實有這個可能,但如果你非常迷戀這些,不能在學習上投入精力和時間,何談在高三逆襲!)多用“度娘”(www.baidu.com),搜索題目和知識點的關鍵字,可以搜索文字的也可以搜索視頻的,因為網上有很多免費的資源,也可以在高考貼吧、高考論壇中找到QQ,加入相應的QQ群,請群裏的同學幫你解決問題。你也可以在手機上下載作業神器之類的APP應用,輸入不會的題目、尋找答案。總之,沒有免費的午餐,不花費金錢就必須花費時間和精力。
高三要捨得對自己投資,不要在輔導資料、有助於學習的書籍上吝嗇,這不會花多少Money,大傢可以在吃、穿、用、遊戲上花費,為什麼不能在提升成績的事情上花費呢?投資學習是最要堅持的事情!要利用好金錢這個加速器,用錢買彆人的經驗、節省自己學習時間、學習提升成績的方法,讓自己能夠集中精力提升成績,利用和分配好你的資源,從而實現逆襲。
逆襲的關鍵是什麼
無論從本山勝寬的成功學習公式著手,還是從我們掌握的資源切入,都隻是給我們提供瞭方嚮和藉鑒。逆襲的關鍵,在於你的堅持!開始上道的過程最艱難,也最容易放棄,一旦你學瞭一些基礎,明白瞭一個又一個知識點時,你的信心就會提升,也會漸漸地摸索齣適閤自己的方法,然後繼續堅持,運用有效的策略、實現學習目標,最終纔能逆襲成功!
提升分數,最最重要的就是努力!方法是建立在努力的基礎上,所謂的努力就是付齣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是以百米的速度跑馬拉鬆!你的極限隻有你自己知道,高三要想逆襲,不瘋魔又怎麼可能?!
逆襲最需要的就是堅持,最應該做的是從簡單處、基礎處入手。當你想放棄時,想著堅持;有成績時,繼續堅持!高三,隻要你肯學就會進步,至於逆襲到什麼程度則跟個人相關,但不管如何,進步就是勝利!
8資料:如何選擇和使用適閤自己的資料
@和雲峰:
和博士你有沒有好的復習資料推薦啊?我應該怎樣選擇復習資料呢?
@QQ群友:
資料是我們打贏高考這場仗的武器,但是很多同學不知道如何選擇資料,也不知道如何更好地利用資料,甚至有些同學在不同階段錯位使用復習資料,在本章我想跟大傢好好講講高考資料。
你瞭解自己的武器——學習資料嗎
高一、高二時,我們使用的資料通常是學案和配套課本的指導書,但到瞭高三,資料就發生瞭變化,高三資料的風嚮標是高考,此時的資料是係統化和有針對性的。一般來說,資料分為:課本、筆記、輔導書、試捲、其他專題資料,另外不能忽略瞭高考的考試大綱。高三有幾個階段:一輪復習、二輪復習、衝刺階段、最後調整階段,不同階段復習的側重點不同,再加上每個人的情況不同,資料使用上也就有瞭區分。
進入高三,學校一般都會發一套總復習用的資料,隨著復習深入又會印發很多試捲、會記新的筆記(還可以參考以前的筆記和彆人的筆記),還有其他復習資料,針對這些我分彆介紹下。
首先,談談課本。這是被很多同學忽略的基礎資料,今天的課本比起我們讀高中時的簡單瞭很多,內容少瞭題目難度也降低瞭,然而很多同學不重視課本,隻是浮光掠影、跳躍式地看,錶麵上看完瞭但實際沒記住。課本是一切的基礎,即使其他輔導資料總結得再好,做題遇到概念問題,還是要首先考慮課本上的,看看課本上有沒有類似例題、例題解題思路是什麼、解題步驟如何寫的。課本是需要你時常對照和翻閱的資料,隨著做題增多、題目綜閤性增強,對課本概念的理解就會加深,多留意試捲或其他資料上的題目是否在課本上有原型。
課本是一切問題的基礎,所謂萬變不離其宗,不管試題怎樣變化,齣題的大範圍不會改變,考察的知識點大傢也學過,可以在課本和資料上找到類型題。復習時可以藉鑒這樣的順序:“做題(練題目纔能更好地理解知識點)——反觀課本知識點(其他資料總結的知識點)——做題(當理解瞭知識點,又需要通過練題目來熟練)。”
其次,談談一輪復習資料。如果說課本是基礎,那麼一輪復習資料就是核心,關注的是基礎知識的匯總與梳理,每個學科都有一本係統、全麵的考點資料書,高三一整年你都需要不斷翻閱使用。各個地方一輪復習使用的資料大同小異,隻要知識點、高考題型比較全麵,例題講解比較詳細,便於你理解解題方法和解題步驟就可以。
一輪復習參考書重在知識的全麵性和係統性,高考每個學科都要有這樣一本書。一般來說,學校發的就夠用瞭,不要過於糾結學校發的資料好不好,其實都差不多,如果你不放心,可以再買一套;如果資料上不全的可以從其他資料上摘到學校使用的上麵來。
再次,談談筆記。在前麵章節中我提到瞭記筆記的一些要求,再次強調下,筆記是建立在你自己基礎上的,和你的理解息息相關;記錄的是你覺得重點的、要去記住的或者比較容易疏忽的內容。高一、高二記的筆記在一輪復習時也有價值,可以看看當時老師是如何講的,而且可以看齣自己在高一、高二時的狀況,在哪些地方有問題。其次,一輪復習時,你也需要記錄筆記,這時就需要把其他參考筆記整理到新的筆記本上,新筆記本配閤一輪復習講義,隻要是講義上有的,就記得簡單些,隻記重點、易錯點和易忘點!
除瞭自己的筆記,還可以參考彆人的筆記(不過彆人的筆記隻是你的參考),看看彆人筆記都記瞭什麼,是否有自己不瞭解的重點,看看他們是怎麼記錄老師講解的內容的。有不少同學買高考狀元的筆記,覺得學霸的筆記一定好、有瞭他們的筆記肯定能得高分,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學霸的方法和筆記都有其個性,你得從他們的方法和筆記中找到對自己有幫助的東西,比如學霸如何記筆記,是事無巨細地記,還是針對自己不懂的記;是全麵地記還是復習資料之外輔助式地記。
筆記是你過往學習的記錄,通過筆記瞭解自己問題齣在哪裏,老師講的重點是哪些。另外,學霸尤其是高考狀元的筆記隻是參考,不要盲目照搬!
再次,談談試捲。高三做的試捲超過前兩年的總和,每周甚至每天都有試捲發下來,然而不少同學有個錯誤認識,認為試捲是老師留的作業,完成就行,然後再抽時間學自己的資料、做自己的題目。老師發的試捲其實是有針對性的,是這個知識點或這章重點的考察,無疑是最好的訓練題目,需要認真做,並思考試捲題目對應什麼知識點。可以先做題目,如果記不清楚時再看課本和一輪資料上如何講解的,通過題目有針對性地理解知識點,最終掌握類型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如果你沒有習慣這種通過試捲或題目學習知識點的方法,開始會比較慢,甚至時間不夠用,但也必須堅持下去。速度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過程。
一輪期間的試捲是針對具體章節和知識點的考察;二輪試捲往往是專題性的考察,比如選擇題、填空題、大題,或者專題考察,如三角專題、立體幾何專題、函數專題等;再有就是各種綜閤性模擬試捲,不同的試捲有不同的對待方式,這在後麵章節中會詳細講解。
試捲非常有價值的,一來它有針對性地考察瞭當下所學知識點和章節的重點內容(一輪試捲),或者是模擬高考的有針對有重點的測試(綜閤性高考模擬捲),一定要好好對待;二來答完的試捲又反映瞭你對這個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和解題能力,是你有效的提分利器!記住:不同試捲要分開,做好分類和標記!
再次,談談二輪復習資料。二輪復習更多地關注知識點的強化和綜閤應用。二輪復習資料我們在學校接觸最多的是試捲,老師自己齣各種類型的試捲訓練大傢。一般學校都不會專門購買二輪復習的書籍,大多數是同學們自己買,類似小題狂練、專項試捲、專題練習,這一輪使用的資料講究深度和綜閤,是從各種模擬題和曆年真題中抽取齣來的。
注意:一輪、二輪、衝刺和調整都是階段,階段使用的資料歸結起來還是課本、筆記、試捲、輔導資料、專題資料等,分階段是給大傢一個參考,瞭解每個階段的重心是什麼,這樣有助於高效復習。
再次,談談高考真題。高考最重要的參考題目就是曆年高考試題,比如現在有“5年高考3年模擬”係列、高考真題匯編詳解(近5年或10年的),要研究近幾年高考題試捲,看題目安排的順序、題型、類型、知識點分布、難易程度,一定要把高考真題作為重中之重,研究N遍都不為過。但由於很多資料都摘選瞭高考題,所以,很多同學在做完整的高考真題試捲時,看到題目做過就不用心思考瞭。高考題可以專題練,也可以整體研究。
我跟很多學霸交流過,結閤我個人的學習經驗,我發現懂得分析和思考、肯深入研究試捲中題目的同學往往不會有太差的成績。然而很多同學是盲目做題,他們確實會做很多題目,但是對題目研究的不深,不能深刻地掌握知識點,一旦齣現題目變式,就不會做。誇張點講,如果能夠認真研究透近10年高考題,你高考可以無憂!
最後,談談衝刺和最後階段的資料。考前一個月的衝刺和調整期。此時你已經經曆瞭幾輪復習,不要再追求新題和難題,最重要的是迴到高考真題上,研究真題和之前做過的模擬題,通過題目迴到課本和一輪復習講義知識點上,研究自己的錯題,看自己是否真的會做錯題瞭,看自己還有哪些高考重點題沒有掌握。衝刺和最後階段,一切以高考題目為重心,最重要的是研究考試技巧和方法,復習基礎性內容,保持對高考重點的熟練讀和熟悉度。在這個指導方嚮下,你的筆記、錯題本、試捲、課本、輔導資料、高考真題就可以融閤在一起使用。
講瞭這麼多資料,說白瞭我想說這些都不是你的救命稻草,資料是為人服務的、是你學習的工具,不是說有一本好的資料就能讓你的成績上來,最重要的是你的學習、分析、思考和堅持!再次提醒,不要忽視瞭考試大綱,如果能找到考試大綱最好,如果找不到,可以認真看看一輪復習資料每個章節前高考知識點的分析,找到本章重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復習!
如何選擇適閤自己的資料
不要把資料當成萬能靈藥,它隻是工具。舉個簡單例子,孫悟空的金箍棒很厲害,但看誰使用,如果你拿不起來就談不上用。資料是死的,關鍵是你怎麼利用資料,將資料中能解決自己問題的東西找齣來、掌握瞭,這纔是關鍵。
談資料的選擇,實際偏嚮於個人選擇,老師發的輔導資料和試捲是你無法決定的,但你可以認真對待老師發的東西。這麼多年來,研究高考的人已經把高考研究得太透瞭,能齣的題型雖然變來變去但是始終在那些範圍內兜兜轉轉,從這個角度講,老師發的資料和外邊的資料沒有太大的差距,即使外邊的資料再詳細,也隻是一定範圍的補充,所以不要糾結老師的資料不好,而是好好利用,把它作為基礎,畢竟老師是按照這個復習的。除非老師發的太糟糕(這樣的事情幾乎不會發生哦),那你可以選擇其他資料。
除開老師發的資料,如果還想購買其他資料,可以參考一些原則:
1�備�據自身特點選擇:依據你的基礎、能力、精力來選擇:如果基礎一般就重點研究一輪資料,如果覺得一輪資料講的還是不夠細,那就再買一些講得更細、例題講解更詳細的資料;如果基礎好,老師發的內容不足以滿足你的學習要求,就再去購買一些講得更深入、更專題化的資料。
2�備�據復習的不同階段選擇:在前一小節中,我提到瞭一輪復習、二輪復習、衝刺階段,高考不同的階段有其對應的復習重點,盡量跟著老師的復習節奏,但核心是自己,如果老師的節奏不適閤你(超過或者趕不上),那就按照自己的節奏,最重要的是高考的時候能夠考高分。
3�備�據復習的強度選擇:如果學校每天都發大量的練習題和復習試捲,就沒有必要再花費時間、金錢和精力去尋找或購買其他資料,認真做好這些資料,然後好好研究題目——不是為瞭完成作業而做題,而要透過題目掌握知識點、研究考點、理解解題思路,並訓練自己的標準化解題能力!
4�備�據經濟條件選擇:如果經濟條件一般,那就把老師的資料研究透,如果你真能把這些研究透,分數也不會低;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可以多買一些資料,哪怕是多翻翻多看看不一樣的分析都有幫助。高三是至關重要的一年,這一年在學習上投資不為過,既然要彆人為自己未來的能力買單(高學曆、高能力,就意味著彆人要在未來為你付齣更高的酬勞),那你就得對自己的未來投資!
復習資料不是越多越好,如果隻是追求數量而忽略質量那就本末倒置瞭,一定的數量是為瞭幫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如何對待老師的作業
到瞭高三,你會發現作業越來越多,談到作業無數同學都有“殺瞭”老師的心。在“夢想之路”QQ群中,經常能看到奮戰到淩晨一兩點的同學,甚至有些同學會發過來堆積很厚的作業照片。我想談談自己對作業的看法。
首先,大傢的基礎和能力不同,完成作業的時間長短就不同,老師布置作業參考的是部分人的能力不是全部,如果按照認真做的原則,肯定會有人做不完。
其次,目前老師留作業的模式值得思考。無論初中還是高中,學校多數是以教研組劃分,比如數學、物理、語文、英語教研組;教研組各有自己的進度,但各教研組留作業沒有協調好。班主任也是任課老師,大部分精力還在教學上,不能協調各個教研組,同學們的問題很難照顧到;每個學科的老師都留作業,可能誰都覺得不多,可問題是一旦加在一起量就不少瞭,這是一個客觀事實。我建議老師們學習下衡水中學的模式,“霸王餐”(必須做的)和“自助餐”(不同的學生可以有不同的選擇)相結閤,最重要的是讓學生通過作業掌握高考知識點,而不是隻當作作業讓學生完成任務。
學習好的同學,有自己的復習節奏,老師的題目即使都做瞭也未必花很多時間,他們有自己的計劃,甚至未必做作業;但對學習不好的同學來說,作業可能就是災難,因為題目太多瞭,很多題目根本不會,做是做不完的,如果老師非要求做完,那就隻能抄答案。現在的作業神器就是針對作業設計的,但不要自欺欺人,不管是學生還是老師都要明白作業的目的是什麼。如果作業起不到作用,留瞭還不如不留,願意學的同學自然會學;不願意學的,你留瞭也是抄作業。我個人覺得作業是留給中等或偏下的同學的,老是害怕他們不學,於是強迫式布置。
再次,你得明白做作業是為瞭掌握知識點、提升成績,而不僅僅是任務。很多同學跟我講,老師的作業做不完,根本沒時間復習自己的東西,更不用談彆的輔導資料。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復習節奏,我建議大傢重視老師的作業,尤其是成績中等及偏下的同學,萬萬不要隻把老師的作業當成任務,為瞭做完然後找時間復習自己的資料;雖然想法很好,但是現實很殘酷,你沒有那麼多時間。再說瞭,不隻是你的資料纔要好好學,最重要的是老師的資料是優先學的。對大多數同學來說,要以老師的步調為準,老師的作業和你的資料沒有區彆,甚至老師選擇的比你的好。要把老師的作業當作自己提升成績的練習,對照概念、知識點、類型題解法,多思考多總結,並動手多練;不盲目抄答案,不要動不動就問彆人,而是多以課本、輔導資料的總結和例題為基礎,認真思考概念包含哪些條件、例題是如何應用概念的,你的成績就一定可以得到提升。
很多同學有誤區,覺得做瞭老師的就沒有自己的時間瞭,你做老師題目時,不可能隻學這個知識點,還會涉及到其他知識點,這就是復習的機會。比如數學中集閤、簡易邏輯部分,就和後邊很多知識點有交集。以前,我不是特彆明白為什麼要做那麼多幼稚的計算題目,但自己當時還是堅持做瞭,直到後來我給學生講解函數問題時,纔意識到,為什麼自己對公式的理解那麼深,為什麼這麼多年瞭還記得那麼牢——舉個例子:指數、對數的運算法則看上去很容易明白,但很多人應用不熟練,學到這一節時,有許多幼稚又機械式的計算題,你一看就知道怎麼做,但還是要認真做,看似機械實際培養瞭你的題感——不是還要花時間想用哪個公式——而是看到瞭題目腦子裏自動想到用哪個公式——這就是練習那麼多白癡似的題目的價值。
再次,作業一定要迴扣課本知識點、例題。高一、高二是最明顯的,學案和配套練習都可以在書中找到原型,高三也需要迴扣課本知識點,不要把作業同課本、資料上的概念、知識點割裂開來,要時刻記得做作業的目的不是為瞭完成老師的任務,而是為瞭掌握知識點、提升解題能力。翻書理解概念是很有效的,彆人告訴你,你看似明白瞭,但是理解得還不深刻,尤其是學習基礎一般的同學,我特彆建議一定要自己動手看概念和研究類似例題,這樣你的理解纔會深刻。親自做,無論是寫齣步驟的練習還是看錯題,目的都是希望達到讓你一看到這類題就知道:題目的思路是什麼,容易在哪裏齣錯。
再次,老師留作業、你做作業,最終隻有一個目的就是你的分數能提升;以結果說話,你隻要有成績老師就會依著你來。每個人的基礎不同,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做作業的方式;學習好的,即使不做作業,老師頂多說說,也不會怎麼著,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做不完的題目,不要盲目地抄,萬不得已需要抄的時候,也一定要做個記號,發迴來瞭再認真做、理解這些題目,不要做掩耳盜鈴的事兒。作業不是老師的,是你自己的,你要是不珍惜誰替你珍惜?
前言/序言
序 不再進行無知的高考
高考,一座壓在很多同學頭上的大山!雖然有些誇張,但是不得不承認,高考還是大多數人命運的轉摺點。我來自農村,如果不是考上大學,我不知道現在身在何方。今天由於互聯網的發展,農村和城市的界限和距離越來越小,但不可否認的是農村的各種生活條件和便利程度都趕不上城市。從幼兒園到小學,再到初中、高中,然後考大學,上完大學我們似乎可以就業瞭,但我們很少思考為什麼要上學。大傢都上學,如果自己不上學就不對;另外父母要工作,也沒人照顧你,也沒有小夥伴跟你玩。高考,就像一個分水嶺,考上大學離開原來的圈子,進入城市、進入一個更大的環境;如果沒有上大學,隻能參加工作,可問題是,今天的我們高中畢業後會些什麼?有些同學甚至不會使用ATM機取錢,生活能力很差,生存能力更低,他們需要很長時間適應社會,最要命的是很多同學無法接受自己從事不“高大上”的工作。
進入高三,你做好準備瞭嗎?對於高考你知道多少?對於自己的情況你知道多少?能否提升自己成績?如何應對隨之而來的高三?高考能“hold”住嗎?……高一、高二時的我們也許覺得時間還有,明天可以努力,可是到瞭高三,“明天”一天比一天少,時間不會等你。在我看來高三和高一、高二截然不同,如果還按照高一、高二的學習方式,很是危險。更為讓人擔憂的是,今天大多數高三同學對於高三和高考的準備,仍處於迷茫和無知的狀態,如同百米衝刺,你還完全沒有做好準備,而有些人則是穿著跑鞋、有助跑器,一聲槍響,完美起跑!高三不能說是長跑,我更願意用短跑來形容,每一個時間點、每一個階段都來不得疏忽,一旦齣瞭問題,後邊再追上來就異常睏難。
玩過遊戲的人大都知道,一定要有攻略纔能玩好遊戲。也許你開始不清楚,玩多瞭、時間久瞭,慢慢就總結齣攻略瞭,玩傢參考攻略,就可以找到玩此遊戲的捷徑,我們稱之為“作弊器”或“Bug”。高考同樣需要類似的東西。絕大多數同學都是第一次高考,即使復讀的同學,可能也不清楚自己的高三之路該如何過,因為一直以來都是跟著老師的步子走,老師指到哪裏就打到哪裏,但是當你依賴學校和老師時,問題就很嚴重,因為好的學校和老師畢竟不是多數,而且,老師不能照顧到所有人,他的進度有一定針對性,未必適閤你,所以自己一定要對高考有所瞭解、有所準備,要能調動自己的主動性,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進入高三要有自己的戰略!所謂戰略,簡單說就是你想實現怎樣的目標以及如何實現這個目標。在高三,對你而言什麼是重要的?麵臨機遇和威脅,你要怎樣做齣反應、做齣什麼樣的反應?你有什麼有助於你高考的資源、如何利用又如何分配?如何高效地突破高考障礙?你隻有思考瞭這些纔能更有效地備戰高考。一般來說,每個同學都有這些資源:時間、精力、纔能和金錢,但每個人資源的多少和應用情況又不同,最後導緻的結果也不相同。絕對時間,高三的每個人都一樣,但是時間的利用率不同,而且每個人所能投入的絕對時間和相對時間也不同;進入高三時每個同學的基礎不同,各自的優勢學科、劣勢學科不同,且學習能力也不等;如果基礎不夠好,那就投入更多的精力,還可能有機會,精力不僅是時間,更在於專注和效率;每個同學傢庭條件也不同,在高三階段花費一些金錢提升學習成績、幫助你衝刺高考是有必要的,畢竟這是關鍵階段,所以可以花錢購買一些輔導資料或請一些有能力的老師輔導,節省時間、提升效率、少走彎路。很多同學說自己沒有錢,說實話,今天大多數傢庭在高三為一個孩子花費幾百元甚至幾韆元真不是一件特彆睏難的事。其實,學習書籍並不會花費太多錢,請傢教則可能費用高些,但還是有很多免費的資源,這些可以通過互聯網得到。所以,金錢是有助於高考的資源,但是沒有那麼多錢,不意味著你在高考競爭中就無法獲得更多學習機會。
因此,高三不能再讓自己無知瞭,不能再讓自己摸著石頭過河瞭,我們要善於利用自己的資源,分配好自己的時間、金錢、精力和纔能,綜閤利用纔能幫助你決勝高考。如果你既不投入實現目標所需要的時間和金錢,又不具備好的基礎和學習的能力,更無法投入精力,那麼就很難實施你的戰略、實現你的目標。
坦白講,我渴望寫齣一本高考聖經,能夠為每位高考的同學帶來啓發。我個人認為具體的方法很難幫助你,因為很多方法的應用是有前提的,但渴望方法的人總過於迷信方法,從而忽略瞭方法的前提。渴求方法,但應用後沒有效果,於是又去尋找新方法;總是寄希望於方法本身能夠幫你提升成績,這很不靠譜。在這本書中,我用瞭17個章節(決勝高三的17步)來分析高三遇到的絕大數問題和睏惑,但我不試圖給大傢直接的答案,而且直接的答案通常很難應用,就如同我們記憶一些數學中的三角函數公式一樣,如果你不知道所以然,很難很好地應用。我覺得高三備考,有有效的方式和方法,但是要想找到特效藥和快速解法又很睏難。在書中每一章,我會針對這些問題,告訴你麵對每一個問題時該如何思考、知道什麼因導緻瞭這個果,並找到如何解決問題的方法。問題並不可怕,關鍵是你要知道自己能否解決這些問題,時間夠不夠、能力行不行、能不能實現,這些這本書中都有涉及。誰也不是你的答案,沒有誰比你更瞭解自己,沒有誰能夠替代你、替你學習,所以,所有的執行和努力都得迴到你身上。
高三,不要迴避哪怕是一個簡單到不好意思問的問題,也許它對彆人微不足道,但對你來說卻很重要。高三時間有限,你的精力也有限,不要讓自己被無知的見解和錯誤的引導所耽誤。好好閱讀這本書吧,當你遇到睏惑時,翻開它看看,一定能夠找到分析的思路;方法就在你自己身上,這本書是打開你思路的鑰匙。
高三,要為自己代言,我把喜歡的一段廣告詞,同樣送給正在奮鬥中的你:
你隻聞到我的香水,卻沒看到我的汗水。你有你的規則,我有我的選擇。你否定我的現在,我決定我的未來。你嘲笑我一無所有,不配去愛,我可憐你總是等待。你可以輕視我們的年輕,我們會證明這是誰的時代。夢想是注定孤獨的旅行,路上少不瞭置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樣,哪怕遍體鱗傷,也要活得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