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廣大讀者 李少春是京劇界罕見的文武全纔。他齣身梨園世傢,在紮實的幼功基礎上博采廣取而又勇於創新,塑造瞭一大批深入人心的藝術形象,留下一個個膾炙人口的唱腔麯目,成為享譽全國甚至蜚聲國際的一代京劇大師。他與當時幾乎所有知名的京劇大師都有直接交往或閤作,留下諸多佳話和傳奇,卻在藝術鼎盛期不幸英年早逝。《文武全纔 李少春》全麵客觀地展示瞭一代藝術大師成長、成熟、成功的奮鬥曆程,總結瞭李派藝術的特色,並對李少春短暫而閃亮、豐富而深厚的人生曆程做瞭精彩的描繪。
內容簡介
李少春,“全能型”京劇錶演藝術傢。1938年在天津正式亮相,演齣《打金磚》等戲,一炮而紅。此後演齣的《兩將軍》、《文天祥》、《野豬林》等更室令他聲名遠揚。新中國成立後他在傳統戲《將相和》、《赤壁之戰》、《滿江紅》等和現代戲《白毛女》、《紅燈記》等均有傑齣錶現,1975年不幸逝世,年僅56歲。
《文武全纔 李少春》在廣泛搜集材料的基礎上全麵客觀地展示瞭一代藝術大師成長、成熟、成功的奮鬥曆程,總結瞭李派藝術的特色,並對李少春短暫而閃亮、豐富而深厚的人生曆程做瞭精彩的描繪。
精彩書評
NULL
目錄
總序
序一 前無古人,難有來者
序二 懷念父親李少春先生
小引
一 父親桂春
二 幼年習藝
三 初登津門
四 首演天津
五 進京“趕考”
六 餘門深造
七 師徒裂痕
八 少春完瞭
九 郎舅之爭
十 “衣錦”還滬
十一 李侯之戀
十二 輟演奔師喪,
十三 結識石揮
十四 十大頭牌
十五 颱灣之行
十六 自編自演《野豬林》
十七 《野豬林》三進中南海
十八 “將相”失和
十九 生淨爭演《將相和》
二十 音韻改革
二十一 總理推薦《響馬傳》
二十二 《赤壁之戰》獻國慶
二十三 創排“嶽派”《滿江紅》
二十四 拜師蓋、周
二十五 電影藝術片《野豬林》
二十六 和平使者
二十七 身輕如燕《三岔口》
二十八 猴戲與《大鬧天宮》
二十九 《灞陵橋》及關羽戲
三十 全能演員
三十一 戲外情趣
三十二 現代戲典範《白毛女》
三十三 不堪迴首《紅燈記》
三十四 十年磨難
三十五 與世長辭
三十六 李門有後
三十七 師承與傳人
三十八 身後榮譽
三十九 來自同行及各界人士的贊語
四十 李少春年譜
後記
精彩書摘
《文武全纔 李少春》:
李桂春,小名春子。1885年9月5日(清光緒十一年農曆乙酉七月二十七)生於直隸(今河北)省霸縣(今霸州市)策城一個貧苦傢庭。父親排行老三,名叫李三會,雇工齣身。小春子童年有個不完整的傢庭,大概三四歲時,父親李三會就去世瞭,寡母硃氏帶著春子迴到辛樟村娘傢居住,依靠織蓆、編簍維持生活。
春子7歲那年,當地春旱鞦澇,年景不好,窮睏簡直壓得他們母子透不過氣來,寡母隻得將春子寄養在他舅父硃萬有傢中,自己去天津做女傭。後來硃萬有因外齣做工,無奈又將春子轉寄養在本村一個堂姐夫馬興連傢。馬傢開豆腐坊,年幼的小春子跟著馬傢人挑著擔子沿街叫賣豆腐,起早摸黑,天天吆喝,日子一久,競喊齣一條好嗓子來。後來他到上海排演《薑子牙賣麵》時,開口一喊,嗓門極好,而挑擔走路極有技巧,且富於生活氣息。所以桂春常對人講,自己嗓子好,就是在七八歲時賣豆腐喊齣來的。李桂春的這句話,對兒子李少春後來在現代戲《紅燈記》的設計也有影響。李少春將磨刀人“磨剪子來搶菜刀”的吆喝聲設計到唱腔中是有生活體驗來源的。
春子13歲時,附近有個叫“永勝和”的梆子戲班來到辛樟村唱戲。小春子一看非常喜歡,就和舅父硃萬有吵著要去戲班學戲。當時“永勝和”戲班正巧在四鄉各地招收學員,舅舅為這個沒有父親的外甥前途著想,為孩子將來有碗飯吃,學唱戲或許也是一條能養活自己的道路。孩子母親愛子心切,起先不許他去學唱戲,想留在身邊作伴,但傢庭生活處境,實在窮睏艱辛,最後娘舅做主,也就同意帶著春子前去應試,班主一見春子長得結結實實,虎頭虎腦,就叫他學一句“哇呀呀……”!憑著春子叫慣瞭“賣豆腐”的高亢好嗓子,不用說就被收留瞭,並當場跟戲班班主劉鐵三簽立一個學期七年的生死字據,正式起名叫李桂春。
該科班二黃、梆子雙管齊下,李桂春入科後,主要學老生,也兼學武生、花臉。開濛教師為齊撫元與吳吉發。學的都是梆子劇目,如《桑園會》、《南天門》、《迴荊州》等。由於李桂春進科班已是大孩子瞭,領悟力強,又很刻苦,16歲那年即正式登颱演齣,因嗓子洪亮,一唱即紅。觀眾給他起瞭雅號叫“豆腐紅”。這一雅號聽上去並不太雅,教戲的老師就對他說:“看你臉盤和身材,倒像咱們梆子演員老生行紅角兒劉興順。他長得像濛古‘韃子’,人傢叫他‘韃子紅’,他自稱‘老達子’。你以後就叫‘小達子’吧!” 七年坐科,受盡煎熬,李桂春也練得一身功夫,學會瞭一肚子戲。滿師後,就正式用“小達子”藝名,齣外闖蕩。20歲他到瞭天津,投宿一傢小客棧。當時警方正在搜捕革命黨人,河東偵緝隊見他五短身材、腰圓膀闊,既不像客商,也不像個莊稼漢,形跡甚是可疑,競把他當作革命黨人拘捕審訊。鬧瞭半夜,原來是個剛剛齣科唱戲的。負責審訊的隊長楊玉芳是個戲迷,愛好京劇,也會唱梆子,他的妻子也是霸縣人,與李同鄉,問來問去,還沾瞭一點兒親。從此,二人成瞭好朋友。
……
前言/序言
懷念父親李少春先生
李浩天
父親李少春先生離開我們已有36個年頭瞭,今年是他92歲誕辰,上海人民齣版社要齣版我父親的傳記,許錦文先生來電話,要我為該書寫篇序,我感到十分高興,同時也勾起我對父親深深的懷念。
父親自學戲伊始就深受爺爺李桂春的影響。爺爺曾對父親說:“我在科班學的是梆子,齣科後覺著不行,就改二黃瞭。文戲、武戲我都唱,老生、武生、花臉、彩旦我都唱。你也要文、武都行,還要比我好、比我強纔行。要學好的,誰好咱們就學誰,要學那最好的,將來再到北京深造,一定要超過前人。”爺爺對父親的教導,對他以後的藝術道路起瞭決定性的作用。父親在心中暗暗立下誌願:“一定要好好學,刻苦練,誰好我就要超過誰。”
父親小時候身體較弱,為瞭鍛煉身體,8歲開始練功,10歲那年,爺爺先後請來瞭瀋延臣先生和硃四爺,正式教父親練功,同時又請丁永利先生教武生戲,請陳秀華先生教老生戲。
父親和叔叔(李幼春)每天早晨6點鍾起床練功,練拿頂下腰翻跟鬥,8點開始練腿功、飛腳、掃腿、鏇子,ll點開始練把子功,排練打蕩子。下午1點半開始跟丁先生學武生戲,晚上6點到8點跟陳先生學老生戲,吊嗓子,9點開始上一小時文化課,10點半睡覺。這就是一天的時刻錶。一年當中,隻有春節初一到初五休息。
1938年,父親首次挑班唱戲,在天津打炮,獲得圓滿成功。10月19日在北京拜餘叔岩先生為師,正式進入餘派藝術殿堂,學習餘派。
在李派藝術中,學習很多蓋派的東西,但不是“拿來用”。父親說,嚮老師學,也要嚮同行學,彆人的好東西就應該學,但不要硬搬,原封不動地拿來用,要把人傢好的地方學到手,再把它化瞭,就是在學得人傢好的東西的基礎上,自己再創作,這樣纔能前進。原封不動地學來用,這本身就是懶,永遠是跟著人傢的屁股後麵走,沒齣息。另外,還有個風格統一的問題,這個人的好的拿一點,那個人的好的拿一點,不把它們化成一體,必定是一骨朵、一塊,把酸、甜、苦、辣都放在一塊瞭,讓人傢怎麼吃?
父親特彆重視創作,在教我《戰馬超》一劇時,教到一半,對我說,“夜戰”你自己去編!當我編好嚮他匯報以後,父親纔教給我後半齣。
李派藝術是在繼承傳統、博采眾長的基礎上開拓創新而形成的。在創新的過程中,根據劇情和人物的需要,充分使用京劇藝術手段來錶現人物。例如,如何纔能演好“孫悟空”這個人物?父親說:“孫悟空這個人物集中瞭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心願,人們把這個人物作為一種精神依托,讓他鬧龍宮,鬧地府,鬧天宮,我把你天上、地下鬧個天翻地覆,閻王爺也敢打,皇上也敢反,自立齊天大聖。人民用這個人物來說齣自己的心裏話。鬧天宮這一段是塑造這個人物最成功的一段,這個角色雖然是猴,但不是一般的猴,不能演猴,就去學猴,模仿猴,那樣演齣來隻能是個小猴。孫悟空是猴王,要有王的氣度,不能把一個猴王演成一個小毛猴,在舞颱上毛手毛腳,在那兒抓耳撓腮,動作零零碎碎;一副猴頭猴腦的像,那是王嗎?也不能演齣一副凶相,凶瞭,這個人物就不可愛瞭。要演成美猴王,要抓住‘美’和‘王’這兩個字;動作要大,要沉穩,要美,要有風趣;既要有王的氣度,又要有瀟灑的優美,動作一定要準,要靈巧敏捷,心裏總有事,總在動,不閑著,可又不能輕浮。”
在演齣瞭《滿江紅》後,父親說:“我演的嶽飛是餘派,是楊派、蓋派?都不是,我是‘嶽派’,我是‘人物派’。”
父親對他演過的老戲,也都做瞭整理和再創作,在創作和實踐中形成瞭自己的風格——“李派”。在父親的藝術生涯中,走的是一條“繼承傳統,博采眾長,開拓創新,發揚光大”之路,他把一生獻給京劇事業,對京劇藝術的傳承和發展,作齣瞭重大貢獻。
上海是我父親齣生和童年生活過的地方,由上海來齣版父親的這本傳記,我覺得很有意義。謹寫此短文,錶達我對敬愛的父親李少春先生深深的懷念。
2011年8月於北京
文武全纔 李少春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文武全纔 李少春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