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这些传记的意义远远超过了记述个人生平的范围,它们是新中国开国史、建国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基史、创业史的浓缩,是中华民族一份永远值得倍加珍视的宝贵精神财富。
内容简介
徐向前(1901—1990)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山西省五台县人。黄埔军校一期毕业。早年参加北伐、广州起义。曾任红三十一师副师长、中共鄂豫边特委委员、鄂豫边革命委员会军事委员会主席、鄂豫皖边特委委员、红一军副军长、红四军参谋长、红四军军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西北军事革命委员会副主席、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总指挥、西路军总指挥、中央军委委员;八路军一二九师副师长、第十八集团军一纵队司令员、山东军政委员会委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抗日军政大学校长;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华北野战军一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太原前线前敌委员会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总参谋长、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战略问题研究副组长、军委人民武装委员会主任、全军文化革命小组组长、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军委武装力量委员会主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等。
目录
第一章 生在平凡之家
第一节 家世
第二节 在母亲身边长大
第三节 接受父亲的启蒙教育
第二章 曲折的路
第一节 入学、失学
第二节 学徒
第三节 就读于国民师范
第四节 立志救国救民
第三章 踏上革命的征程
第一节 投考黄埔军校
第二节 加入中国共产党
第三节 严峻的关头
第四章 从广州到东江
第一节 重返羊城
第二节 参加广州起义
第三节 崭露头角的党代表
第四节 在海陆丰的岁月
第五章 初到大别山
第一节 粉碎三次“会剿”
第二节 三战三捷三扩编
第三节 活捉岳维峻
第六章 威震中原
第一节 面临的考验
第二节 围困黄安城
第三节 苏家埠大捷
第七章 反“围剿”失败与西征
第一节 大兵压境
第二节 突破重围
第三节 跨秦岭越巴山
第八章 “巴山来了徐向前”
第一节 分兵直下通南巴
第二节 田颂尧的“三路围攻”破产
第三节 三次进攻战役
第九章 粉碎六路围攻
第一节 刘湘的一枕黄粱
第二节 收紧阵地屡挫重兵
第三节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第十章 川西会师
第一节 冲破“川陕会剿”
第二节 两军会师前后
第三节 以团结为重
第十一章 南下和北上的岁月
第一节 困惑与磨难
第二节 心中升起新的希望
第三节 甘南的风波
第四节 会宁会师
第十二章 悲壮的征程
第一节 奉命西渡黄河
第二节 一条山激战
第三节 孤军苦战河西走廊
第十三章 走上抗日前线
第一节 奔赴延安
第二节 出席洛川会议
第三节 随同周恩来进山西
第四节 故乡之行
第十四章 转战晋东南
第一节 从晋北南下
第二节 分兵发动群众
第三节 反六路围攻和长生口战斗
第四节 响堂铺伏击战
第五节 在反九路围攻作战中
第十五章 平原造“人山”
第一节 进入冀南
第二节 平原地的“人山”战略
第三节 再度会晤卡尔逊
第四节 和鹿钟麟的较量
第五节 粉碎日寇的“大扫荡”
第十六章 山东一年
第一节 第一纵队司令员
第二节 坚持独立自主
第三节 打击顽固派
第四节 新“扫荡”的破产
第十七章 在陕北
第一节 回到延安
第二节 任联防军副司令员
第三节 出任抗大校长
第四节 参加整风
第五节 身在病床,心系战场
第十八章 降伏“卧牛”
第一节 要“打鼠如虎”
第二节 “不痛快的艰苦战斗”
第三节 “坚持最后五分钟”
第四节 临汾告捷
第十九章 横扫晋中
第一节 成竹在胸的计划
第二节 “亲训师”的覆灭
第三节 生擒赵承绶
第二十章 攻克太原
第一节 “九月会议”前后
第二节 夺取“四大要塞”
第三节 任务重于生命
第四节 太原的春天
第二十一章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岁月里
第一节 从青岛到北京
第二节 莫斯科之行
第三节 为军队建设呕心沥血
第四节 “兵民是胜利之本”
第二十二章 在十年动乱中
第一节 被推进历史的漩涡
第二节 在逆流中勇进
第三节 历史是公正的审判官
第二十三章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第一节 德高望重的国防部长
第二节 深谋远虑
第三节 心里装着人民和战士
第二十四章 帅星陨落风范长存
第一节 在最后的日子里
第二节 光照千秋
生平大事年表(1901-1990)
后记
精彩书摘
《徐向前传(第3版)》:
第四节 立志救国救民
1921年,徐向前在太原国民师范学习满两年,正式毕业了。这一年,当初招收的普通科20个班,有两个班的学生年龄小,改编为初级完全科,其余18个班,191人考试不及格,不准毕业,编人补习班继续学习。及格以上成绩者,都准毕业,分别派往山西各县高小或国民学校去工作。徐向前是首批毕业生,被分配到阳曲县太原第四小学当教员。学校在阳曲县城里,规模不大,校长是个满族人。徐向前教一年级,有30几个学生,每月有20块白洋的薪俸。
由学生到先生,这是一个很大的转折。徐向前很珍视这个转折。这倒不是冈为有了几块白洋的收入,而是意识到了他对社会的责任——启蒙者的责任。
第一次站到讲台上,面对三十几张期望的小脸,他感到肩上的担子重了。他努力教好每一堂课,认真批改每个学生的作业,答题错误,他要纠正过来;错别字,他要在作业本的边上写出示范字。那些近愚近痴者,是他特别教授的对象,想方设法引导这些孩子走出愚昧的迷宫,踏上开化的征途。工作了一段,他体会到,当一个小学教师确实不容易。那些小孩子来自各家各户,男生女生都有,年龄大小不一,智力不齐,性格各异,把他们带好教好有许多困难。他认识到,孩子们像田问的禾苗一样,小苗是很弱的,经不起强风和暴雨;然而小苗又是有生命力的,它要在风雨中成长。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培育,付出艰辛的劳动。在他们当中,说不定有未来的国家栋梁。他的心和孩子们的心是相通的。学生们起初对他敬而远之,渐渐地,距离缩小了,师生融洽起来。这些小苗,喜欢这位不辞劳苦的园丁!正当启蒙之火在他胸中烧燃起来的时候,一盆冷水浇了下来。放寒假的时候,徐向前正在家里休假,校方给他寄来一封信,打开一看,是“辞退书”。他感到很突然。为什么被辞退?“辞退书”上用词婉转、简单,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徐向前把“辞退书”抓在手里,苦思苦索,从他第一次站在学生面前,一直想到放假离开学校,半年时间,自己没做错一件事,校长和同事都没有说过一个“不”字,为什么被辞退?他怎么也找不出答案。姐姐叫他到学校去问个明白,他没有去,说:“在这个世界里,还有什么明白不明白的,明白不明白都不会再叫你干了!”在《历史的回厕中,他描述了自己当时的心情:“我感到很突然,不,应该说是打击。从谋生的角度来说,一个学徒工,考入师范,又做了教师,是不容易的;还有一个角度,那就是理想和抱负。‘五四’运动以后,在先进思想影响下,我心里也逐渐萌发起改造黑暗社会的念头。当上教师我就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学生从小就理解这一点,长成有用的人才,担负救国救民的重任。我不能走我父亲以教书谋生的老路,要与他同行不同路。没想到,学校断了我的路。”还好,天无绝人之路,阎锡山老家河边村川至中学的小学部缺教师,徐向前的父亲托人保荐通融,他又被录用了。一颗冷落的心重新复活起来,他高兴地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
学校得知徐向前是太原国民师范的毕业生,基础很好,就再没让教一年级,让他教六年级的课程。月薪还是20块白洋。
川至中学建于1917年,是阎锡山将五台、定襄两县县立中学撤销,集中了两校的经费、设备办起来的,人们说这是“阎氏私立学校”,这所学校分巾学、小学二部。小学又分高小、初小两部分,有4个班,5名教师任教。这里的条件比阳曲小学好得多,校舍二三百间,教室、宿舍、图书馆、仪器室、礼堂,应有尽有,教师力量也强(有的后来成了大学教授)。制度很严,每周一次“自省会”,对学生进行劝导训话,学生若有不轨,即被斥责或记过,给予惩罚。
在这里当教师时,由父母做主,操办了他的婚姻大事。徐向前考入国民师范的第二年(1920年),父母考虑,他已经19岁了,再不定亲,别人要笑话的。
于是,就在几起保媒说亲的当中,选中了东冶镇朱门长女香蝉。徐家“纳彩”,朱家收下了,接着就行“问聘”之礼,徐、朱两家交了“命单”,愿结通婚之好,婚事就算说定了。朱家这时的生活境况要比徐家略好些,但是个缺少文化的人家。香蝉的父亲不识字,是一个本分的庄稼人,据说是当地有名的菜园把式。徐向前虽然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但思想解放的程度,还不能使他有摆脱父母包办而去自由恋爱的勇气。一字不识的朱香蝉,根本不知道“五四”运动是啥,更不会有什么新思想了,她只相信命运会给她安排一切。
他们都顺从了父母的安排。但两家在“送期”时间上发生争执。徐父想推迟几年再办,主要考虑家里支付不起娶媳妇的一大笔开支。那时,嫁娶礼仪繁多,要操办3天,先“安鼓”,远亲近邻都来,晚上要有八音会吹奏。第二天娶亲,新郎带匕红绿攀带和新娘用的首饰妆具,坐轿子去迎女人家,举行仪式,款宴宾朋。3天过后,还要行拜谢的礼节。这笔耗费,对徐家来说是很难支付的。可是朱家不同意往后推迟,理由是闺女大了,再等几年20多岁,姑娘20不嫁有伤体面。没办法,徐家只好依了朱家。
婚后,香蝉是令家人满意的。她勤快、温雅,会体贴人。上对公婆兄嫂,下对小姑,有尊有让,有礼有貌。徐向前在河边村任教,每周回家一次。徐母很疼爱媳妇,向前不在家,她就让媳妇回娘家去住,并嘱咐向前:回来时,别忘了去东冶把她接回来。
次年,香蝉生一女,取名松枝。这个名字是爷爷给起的,多少有点讲究:世道越来越黑暗,家境越来越贫寒,她又是女孩子,希望能像苍松的幼枝一样耐寒霜。松枝确实是个苦命的孩子。生下来,母亲奶水很少,不够她吃。1岁多时,父亲又离家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了。没多久,母亲又得了不治之症,当时谁也说不清楚是什么病。每天除吃一点用两葫芦熬的粥以外,别的什么也吃不下,身体急骤消瘦,脸色蜡黄。她很想念丈夫,哀求公婆写信叫徐向前回来。其实,公婆早就写了信。此时,徐向前已经考入黄埔军校,军校纪律严格,使他无法脱身,只好写信安慰妻子不要着急,安心养病,等有机会一定回去看她。可是,她没有等到他回来,即瞑目黄泉。松枝在爷爷、奶奶、姑姑们的照料下长大。
冬去春来,徐向前在河边村工作了两年。两年巾,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尽职尽责,赢得了孩子们的信任和爱戴。然而,他不满足这些,也不仅仅是为了这些,他的理想在教室之外,在太行山巅,在大江南北。他不停顿地追求、探索,思想在不断地飞跃、升华,逐渐地,心巾点燃了一盏灯——打倒军阀,改造中国!他不满足于个人明白这些道理,还要尽教师的责任,对孩子们进行更深化的启蒙,引导这些幼小的心灵,从书本里走出来,认识现实,认识中国。他经常找机会,有时就在“自省会”上,向学生讲述一些历史故事和当今事件,像鸦片战争、太平天国、南京条约、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人北京、辛亥革命、巴黎和会等等。尽管他讲的没有后来知道的具体、深刻,但也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
这所学校的校长段保芳,是阎锡山直接委派的,治校偏于保守,不准新思想的传播。徐向前讲的这些,不知怎么传到了校长的耳朵里。校长很敏感,郑重其事地出面干涉。徐向前不服气,质问校长:“为什么不许讲这些?”校长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没多久徐向前就被辞退了。这位校长是忠实地贯彻阎锡山旨意的,对进步教师、学生从不手软。
从此以后,徐向前再没回到教师的岗位上。
读书,学徒,教书,占去徐向前青少年时期12年时间。风风雨雨的生活,道路曲折、坎坷而又艰难,但在这艰难和曲折中,使他增长了见识,受到了磨炼,逐渐成熟起来,决心寻找一条救国救民的路。
……
前言/序言
null
徐向前传(第3版)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徐向前传(第3版)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