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寅恪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54036
版次:3
商品编码:11750959
品牌:三联书店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59
字数:246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两部中国中古史的传世杰作,合为一册。 两书均撰写于抗日战争的艰难环境中。前书系统论述了汉魏到隋唐文物制度的渊源与流变,提出著名的隋唐制度“三源流说”,提纲挈领地说明中古历史衍化变迁的脉络。后书是前书的姊妹篇,讨论了统治阶级、党派分野、内政外交诸专题,提出“种族与文化”的史学观念,对有唐一代政治史作了极为精辟的论述。
  ttom:0;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3px;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serif";}
  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早年留学日本及欧美,就读于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和美国哈佛大学。1925年受聘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回国任教,兼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抗战期间,先后任教于西南联合大学、香港大学、广西大学和燕京大学。1946年回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南迁广州,为中山大学教授。
  陈寅恪是一位对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卓越学者。他在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西域民族史、宗教史、古典文学、敦煌学等诸多领域的精湛研究,均达到很高的境界,具有开拓和奠基的意义。他以终生的学术实践标举现代学术精神,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

  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早年留学日本及欧美,就读于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和美国哈佛大学。1925年受聘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回国任教,兼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抗战期间,先后任教于西南联合大学、香港大学、广西大学和燕京大学。1946年回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南迁广州,为中山大学教授。
  陈寅恪是一位对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卓越学者。他在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西域民族史、宗教史、古典文学、敦煌学等诸多领域的精湛研究,均达到很高的境界,具有开拓和奠基的意义。他以终生的学术实践标举现代学术精神,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目录

一 叙論
二 禮儀
附:都城建築
三 職官
四 刑律
五 音樂
六 兵制
七 財政
八 附論






精彩书摘

  魏书叁捌袁式传(北史贰柒袁式传同)略云:
  袁式,陈郡阳夏人。父渊司马昌明侍中。式在南历武陵王遵咨议参军,与司马文思等归姚兴。泰常二年归国,为上客,赐爵阳夏子。与司徒崔浩一面便尽国士之交。是时朝仪典章悉出于浩,浩以式博于古事,每所草创,恒顾访之。式沈靖乐道,周览书传,至于诂训仓雅偏所留怀,作字释未就。
  寅恪案:崔浩传所谓外国远方名士,当即指河西诸学者或袁式而言。其以左传卦解易,张湛、宗钦、段承根俱主其说,实为汉儒旧谊,今日得尚秉和先生易林解诂一书,愈可证明者也。盖当日中原古谊,久已失传,崔浩之解,或出其家学之仅存者,然在河西则遗说犹在,其地学者,类能言之。此浩所以喜其与家学冥会,而于河西学者所以特多荐拔之故欤?刘晒之注人物志,乃承曹魏才性之说者,此亦当日中州绝响之谈也。若非河西保存其说,则今日亦无以窥见其一斑矣。程骏与刘晒之言,乃周孔名教与老庄自然合一之论,此说为晋代清谈之焦点,王阮之问答(世说新语文学篇阮宣子有令问条,以为阮修答王衍之言,晋书肆玖阮瞻传则以为阮瞻对王戎之语,其他史料关于此者亦有歧异,初视之似难定其是非。其实此问若乃代表当时通性之真实,其个性之真实虽难确定,然不足致疑也。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陈寅恪先生诸书早就想买,此次趁活动收下。装帧印刷俱佳。

评分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比较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体裁,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科门类理解的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及新闻传播学。文学是属于人文学科的学科分类之一,与哲学、@、法律、政治并驾于社会建筑上层。它起源于人类的思维活动。最先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评分

低至4折,活动价还算比较划算。下单之后无货(大约是因为这种学术性书籍实在没什么人看吧),等了好几天才终于有货。谢谢京东了。繁体竖排,可以慢慢看很久 …

评分

《极简的阅读》系列共挑选了39位大师的95篇美文,致力于打造更精准细致的阅读体验,使经典贴近你我,不再令人望而生畏。曾几何时,在教科书里让人背诵到厌倦的文字,也能如此有趣,它们饱含了穿越时空的共鸣与感悟,这些值得你聆听的喃喃细语,竟不是生涩难懂的道理,而是我们直面人生的力量。

评分

还有 非常快 24小时同城到达 这个必须点赞!?

评分

大师的作品,但是繁体字需要细细研读,瞻仰大师。。

评分

书给力,要花点时间看书了,真是时不我待啊

评分

  书中记述这个家庭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较以往的记述更为真实而丰满,为研究陈寅恪补充了重要的资料。同时从一个家庭的聚散、个人的遭遇也折射出了20世纪的国家兴亡、时代变迁。

评分

真正导致西晋八王之乱的原因绝非分封宗王,而是宗王出镇,也即宗王得以都督一方州军、镇军,成为军区司令。换言之,八王之乱是分封宗王与都督军事两种身份同时落到一人身上所致,这与汉末州牧掌兵致乱与唐代节度使兼采访使致乱是一个道理,大片地方区域的军事权力与行政权力的重合,才是分裂割据的制度源头。可以说,司马炎处在汉末州牧出镇、曹魏都督出镇的历史“下游”,仅仅意识到曹魏宗王形同软禁导致“三马食曹”之得手,并没有意识到都督制本身存在的弊病,反而将都督制看作是制衡外姓功臣的有效手段,并认为既然自家宗室凭出镇曹魏要冲而完成夺天下,便也能凭此实现治天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