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看點
一部有關戰爭、父愛、愛情的少女沉思錄,被譯成70多種文字,全球銷量上億冊,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高度贊譽。納粹時代少女日記,絕境中的人性光芒。
名傢名譯
著名翻譯傢硃碧恒、高小斐經典譯本。
經典完美呈現
本書用紙高端、印刷環保、裝幀精美、版式疏朗字號大,全書搭配國際大師珍貴原版插圖,以完美的製作呈現經典,相信會給你帶來非常好的閱讀體驗。
名社打造
中央編譯齣版社是全國百佳齣版社,是一傢中央級專業翻譯齣版社。
名傢推薦
本套世界文學名著,選用名傢的全譯本,並配有精美的國際大師插圖,在內容和形式上,將營造很好的閱讀體驗。這在國內的名著齣版工作中,是非常難得的。
——國際翻譯界大奬“北極光”傑齣文學翻譯奬得主 許淵衝
《世界名著典藏:安妮日記》是猶太小女孩安妮·弗蘭剋在二戰中,遇難前兩年藏身密室時的生活和情感的記載。安妮原來居住在德國的法蘭剋福,納粹興起後隨傢人避難到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在漫長的25個月內,她用她的筆,用她的夢想,書寫下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長。作為一名成長中的少女,安妮在《世界名著典藏:安妮日記》裏錶達瞭她對成人世界的看法、她熱情活潑的天性、不為人知的寫作纔華以及初生的愛情。
作者簡介
安妮·弗蘭剋(1929—1945),生於德國法蘭剋福的猶太女孩兒。希特勒上颱後,開始瘋狂地迫害猶太人,弗蘭剋一傢被迫躲進安妮父親公司大樓的密室裏,並在那裏生活瞭兩年多。1944年8月,因有人告密,他們被捕並被關入集中營。幾個月後,因患傷寒,安妮離開瞭這個世界。安妮用日記本記錄下瞭自己從1942年6月12日到1944年8月1日的不幸經曆,她的日記成為瞭二戰期間納粹德國滅絕猶太人的著名見證?
譯者簡介
硃碧恒,江蘇無锡人,著名翻譯傢,譯著有《安妮日記》《剋麗絲丁》(三冊)、《螺絲在擰緊》等,主編《歐·亨利短篇小說欣賞》,參與編寫《外國文學史》。
在曆史上眾多在重大痛苦和損失之時為人性尊嚴發言的人當中,沒有誰的聲音比安妮·弗蘭剋的更鏗鏘有力。
——(美國前總統)約翰·肯尼迪
這是一本代錶瞭六百萬(猶太)人心聲的書,縱使這不是什麼雄壯偉大的史詩,隻是一本普通小女孩的日記。
——(前蘇聯作傢)伊利亞·愛倫堡
她(安妮)的聲譽所以能長存不朽,主要是因為她具有高超的文學水平。不論從什麼年齡來看,她都是一個水平極高的作傢,能在當時殘酷的現實環境下寫齣瞭如此優秀的作品。
——恩斯特·施納貝爾
1942年6月12日 星期五
1942年6月14日 星期日
1942年6月15日 星期一
1942年6月20日 星期六
1942年6月20日 星期六
1942年6月21日 星期日
1942年6月24日 星期三
1942年7月1日 星期三
1942年7月5日 星期日
1942年7月8日 星期三
1942年7月9日 星期四
1942年7月10日 星期五
1942年7月11日 星期六
1942年7月12日 星期日
1942年8月14日 星期五
1942年8月21日 星期五
1942年9月2日 星期三
1942年9月21日 星期一
1942年9月25日 星期五
1942年9月27日 星期日
1942年9月28日 星期一
1942年9月29日 星期二
1942年10月1日 星期四
1942年10月3日 星期六
1942年10月7日 星期三
1942年10月9日 星期五
1942年10月14日 星期三
1942年10月20日 星期二
1942年10月29日 星期四
1942年11月2日 星期一
1944年1月22日 補記評論
1942年11月5日 星期四
1942年11月9日 星期一
1942年11月10日 星期二
1942年11月12日 星期四
1942年11月17日 星期二
1942年11月19日 星期四
1942年11月20日 星期五
1942年11月28日 星期六
1942年12月7日 星期一
1942年12月10日 星期四
1942年12月13日 星期日
1942年12月22日 星期二
1943年1月13日 星期三
1943年1月30日 星期六
1943年2月5日 星期五
1943年2月27日 星期六
……
1942年6月12日 星期五
希望我可以完全信賴你,以前我從沒有信賴過誰。我希望你能成為我的巨大支柱和安慰。
1942年9月28日(評注)
迄今你確是我的慰藉之源,吉蒂也是,現在我定期給她寫信。這樣寫日記會更好些。如今我迫不及待能在你這兒塗寫東西的時刻。
啊,把你帶來我真高興!
1942年6月14日 星期日
我將從得到你的那一刻開始記起,那時我看到你和我的其他生日禮物一起擺在桌上(買你的時候我也在場,但那不算)。
6月12日,星期五,我六點鍾就醒瞭,不足為怪,因為今天是我的生日。不過我當然不能在那時起床,所以我必須抑製我的好奇心直到差一刻七點。那時我再也按耐不住,跑到餐廳,在那兒我的貓咪莫奇蹭著我的腿錶示熱烈歡迎。
一過七點我就跑去看爸爸媽媽,然後到客廳打開我的禮物。最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你,大概是我最好的禮物瞭。然後桌上還有一束玫瑰,幾朵芍藥和一盆植物,更多禮物將會在白天送到。爸爸媽媽送給我一件藍色襯衫、一盤棋、一瓶在我看來嘗著像葡萄酒的葡萄汁(葡萄酒說到底也是用葡萄做成的)、一副拼圖遊戲、一瓶潤膚霜、二點五荷蘭盾和兩本書的禮券。我還得到瞭一本《暗箱》(但是瑪戈特已經有這本書瞭,於是我用它換瞭彆的),一盤自製麯奇(當然是我自己做的,因為我已經成為烤麯奇的能手瞭),很多糖果和媽媽做的草莓餡餅。還有來自奶奶的一封信,來得正是時候,不過肯定僅僅是一種巧閤。
後來漢尼莉來找我,我們去瞭學校。在休息時間,我請老師和同學們吃麯奇餅乾,之後我們不得不繼續學習。我到5點鍾纔迴傢,因為我和其他同學去瞭體育館(我不能參加體育運動,因為我的肩膀和髖骨容易脫臼)。由於我過生日,就由我來選擇同學們玩哪項運動,我選瞭排球。之後,他們把我圍成一圈唱生日歌。我迴到傢的時候,桑妮·雷德曼已經到瞭。伊爾絲·瓦格納、漢尼莉·哥斯拉和雅剋琳娜·範馬森在體育課後同我一道迴來,因為我們在一個班。漢尼莉和桑妮曾是我最好的朋友。人們見瞭我們三個總是說:“安妮、漢妮、桑妮來瞭。”我上猶太中學的時候纔認識瞭雅剋琳娜·範馬森,現在,她是我最好的朋友。伊爾絲是漢尼莉最好的朋友,桑妮去瞭另一所學校,在那兒有她自己的朋友。
他們送給我一本很美的書,約瑟夫·科恩的《荷蘭故事與傳奇》,但是錯給瞭我第二冊,於是我用其他兩冊換瞭第一冊。愛蓮娜姨媽給我買瞭一副拼圖遊戲,斯蒂芬妮姨媽送給我一枚漂亮的胸針,蕾妮姨媽送我一本恐怖小說:《黛西的山間度假》。
今天早上躺在浴池中,我想如果有一條像任丁丁一樣的狗該有多好啊。我也會叫它任丁丁,把它帶到學校,讓它待在門房或天氣好的時候放在自行車架邊上。
1942年6月15日 星期一
我的生日聚會在星期天下午舉辦。放映的任丁丁電影很投同學們的喜好。我得到兩枚胸針、一枚書簽和兩本書。
現在我來說說學校和班上的一些事情,先從同學們開始。
貝蒂·布魯門達爾看起來有點寒酸,我想她可能確實如此。她住在西阿姆斯特丹某條幽暗的街道上,誰也不知道那地方在哪兒。她在學校錶現很不錯,不過那是因為她很勤奮而不是由於她聰明。她很文靜。
雅剋琳娜·範馬森恐怕是我最好的朋友瞭,可我從沒有一個真正的朋友。開始我以為雅剋琳娜算是,但我真的搞錯瞭。
D.Q.是個經常健忘敏感的姑娘,於是老師給她布置額外的作業作為懲罰。她很友善,尤其是對G.Z.
E.S.話太多,卻無趣。她在問你事情時總愛摸摸你的頭發,要不弄弄你的扣子。有人說她受不瞭我,我纔不在乎呢,我也很不喜歡她。
漢妮·梅茲是個天性活潑的好姑娘,除瞭在戶外玩的時候,她說話嗓門大,十分幼稚。不幸的是,漢妮有個叫貝比的女朋友對她影響不好,那姑娘又髒又粗野。
J.R.——關於她我能寫滿滿一本書。她是個討厭、卑怯、自大、虛僞、自以為多麼成熟的饒舌鬼。她著實讓雅剋著瞭迷,真不幸。動不動就生氣,為芝麻大的事就哭鼻子,最討厭的是,她還愛炫耀。J.R.小姐總是自以為是。她很有錢,有一櫃子對她來說很老氣的漂亮衣服。她自認為很華美,可事實並非如此。我和J.R.彼此不能容忍。
伊爾絲·瓦格納也是個性格開朗的好女孩,不過過分吹毛求疵,她可以一連幾個小時哀嘆抱怨某件事。伊爾絲很喜歡我。她很聰明,不過有點懶。
漢尼莉·哥斯拉,在學校人們叫她莉絲,有點古怪。通常她很靦腆,在人前保持緘默,在傢卻暢所欲言。她把你告訴她的全都扯給母親聽。但是她想什麼就說什麼,最近我很欣賞她。
南妮·範·布拉格-西加爾是個嬌小、風趣、敏感的女孩。我覺得她不錯。她很聰明。彆的沒什麼好說的瞭。
艾菲·德·容在我看來很不錯。盡管她隻有十二歲,但已經儼然是位淑女瞭。她把我當成小娃娃對待。她還很樂於助人,我喜歡她。
G.Z.是我們班最漂亮的女孩。一張美麗的麵孔,不過有點笨。我認為她會留級,不過我當然沒有這樣告訴她。(評注)令我驚奇的是,G.Z.最後並沒有留級。
坐在G.Z.旁邊的,就是我們十二個女生中的最後一個,我。
關於男生有很多話可說,或者說到底也沒那麼多。
毛裏斯·科斯特是我的愛慕者之一,不過他可真是個討厭鬼。
薩利·斯普林格思想不純,謠傳他已經有過性經曆瞭。不過,我覺得他不錯,很風趣。
埃米爾·波尼維特是G.Z.的愛慕者,可惜她並不在意。他真煩人。
羅布·科恩也曾愛過我,不過我再也受不瞭他瞭。他是個討厭、兩麵派、愛撒謊、愛哭、還自視甚高的傻瓜。
馬剋思·範·德維爾德是來自梅登不立剋的農村孩子,很規矩,瑪戈特會這樣說。
赫爾曼·庫普曼也思想不潔,就像約皮·德·貝爾,是個大浪子和十足的色情狂。
列奧·波魯姆是約皮·德貝爾的好朋友,不過已經被他的汙穢思想毀瞭。
阿爾貝特·德梅斯基塔從濛特梭利學校來,跳瞭一級。他非常聰明。
列奧·斯拉格來自同一所學校,不過不那麼聰明。
魯·斯托佩爾濛是個來自阿爾梅洛的矮小的傻瓜,他是今年年中轉到這所學校的。
C.N.專做不該做的事。
雅剋·科瑟諾坐在我身後,C.N.旁邊,我們(我和G.Z.)常常傻笑。
哈利·夏普是我們班最規矩的男孩,他人不錯。
維爾納·約瑟夫也不錯,最近發生的一些變化使他變得很安靜,看起來有點無聊。
山姆·薩羅濛是來自貧民窟的野小子之一。一個十足的搗蛋鬼。(喜歡!)
阿皮·利姆很正統,但也是個搗蛋鬼。
1942年6月20日?星期六
像我這樣的人寫日記真是一種很奇特的體驗。不僅因為我未曾這樣做過,還因為在我看來,以後,無論我或彆人都不會對一個十三歲女學生的真心告白感興趣。然而,那有什麼關係?我想寫,而且更甚於此,我想說齣深埋在心裏的各種事情。
“紙比人有耐心。”在某個有些傷感的日子,我手托下巴坐著,感到超級無聊又無精打采,以緻不能決定是外齣還是待在傢裏,最後還是待在原地沉思。此時我想到這句話。不錯,紙確實更有耐心。我不打算把這個被尊封為“日記”的硬皮筆記本給任何人看,除非我找到一個真正的朋友,可能沒有人會在乎。
現在又迴到瞭促使我寫日記的首要問題上:我沒有朋友。
讓我說得更清楚一些吧,因為沒有人會相信一個十三歲的女孩會感到她在這世界上非常孤獨。卻也並非如此。我有親愛的父母和一個十六歲的姐姐。我認識大約三十個人們會稱之為朋友的人。我有成串的男朋友,他們愛慕的眼光不能離開我的芳容,有時甚至藉助一麵破鏡子努力在班上偷窺我。我有一個傢族,親切的阿姨們,一個溫馨的傢。不,錶麵看來我什麼都不缺,除瞭一個真正的朋友。我和朋友在一起所想的就是怎樣玩得開心。除瞭一些日常話題之外就彆無其他可談。我們似乎不能更親近一點兒,這就是問題所在。也許是我的原因使我們不能彼此信任。但不管怎樣,這就是事實,不幸的是,這不大可能改變。這就是我開始寫日記的原因。
為瞭增強我想象中等瞭這麼久的這位朋友的主張,我不想像大多數人那樣在日記中記下一些枯燥的事件,而是想讓日記本身成為我的朋友,我將稱她為吉蒂。
如果我突然開始,沒有人會理解我給吉蒂講的故事,所以,盡管不情願,我還是會簡單描述一下我的生活。
我的父親,是我見過的最可親的父親,他在娶我母親時三十六歲,母親當時二十五歲。姐姐瑪戈特於1926年生於美因河畔的法蘭剋福,隨後我於1929年6月12日齣生。我在法蘭剋福一直待到四歲。由於我們是猶太人,爸爸於1933年移居荷蘭。他當時成為生産果醬的荷蘭奧培剋塔公司的總經理。我的母親,埃迪特·荷蘭德·弗蘭剋,隨父親9月份去瞭荷蘭,我和瑪戈特被送到亞琛與外婆同住。瑪戈特11月到瞭荷蘭,我次年2月抵達。當時我作為送給瑪戈特的生日禮物突然被擺在瞭桌子上。
不久我進瞭濛特梭利幼兒園。我在那兒一直待到六歲,然後上瞭一年級。六年級時候的老師是校長庫佩魯太太。在學年結束時,我們都淚流滿麵,真是一場心碎的離彆。因為我要上瑪戈特所在的那所猶太中學瞭。
我們的生活並非無憂無慮,因為留在德國的親戚在希特勒的反猶法律下受苦受難。1938年大屠殺過後,我的兩個舅舅逃離德國,在北美找到瞭安身之處。年邁的外婆與我們相聚,那時她七十三歲。
1940年5月之後,好日子寥寥無幾。先是戰爭,隨後是荷蘭投降,德國人接踵而至,此時正是我們這些猶太人麻煩的開始。我們的自由受到一係列反猶法令的限製:猶太人必須佩戴一枚黃星;猶太人不能乘坐有軌電車;猶太人不能開車,即使是自己的也不行;猶太人隻允許在下午三到五點購物;猶太人隻能光顧猶太人開的理發店和美容院;猶太人在晚上八點之後到早上六點之前不能在大街上行走;猶太人不能逛劇院、電影院和其他娛樂場所;猶太人不能進入遊泳池、網球場、麯棍球場和其他運動場地;猶太人不能劃船;猶太人不能參加任何一項公共體育運動;晚上八點之後猶太人不能坐在自傢或朋友傢的花園裏;猶太人不準拜訪基督教徒;猶太人隻能上猶太學校,等等。不能做這不能做那,但生活依舊。雅剋琳娜常常對我說:“我不敢做任何事瞭,因為我怕那些可能是被禁止的。”
1941年夏天,外婆生病要做手術,我的生日沒有慶祝。1940年夏天,我的生日也沒怎麼過,因為荷蘭的戰爭剛結束。外婆於1942年1月去世。沒有人會知道我多麼頻繁地想她,我也依然很愛她。1942年的這個生日是為瞭彌補其他的,外婆的蠟燭也同時點亮瞭。
我們一傢四口過得還不錯,這樣就到瞭如今的這一天——1942年6月20日,我的日記正式貢獻價值之日。
1942年6月20日?星期六
親愛的吉蒂:
我就直接開始吧。現在是如此安靜,爸爸媽媽不在,瑪戈特和幾個年輕人到她朋友特力傢玩乒乓球去瞭。最近我也經常打乒乓球,我們五個女孩還組成瞭一個俱樂部,叫作“小熊座減二”,一個很傻的名字,不過是源於一個錯誤。我們想給自己的俱樂部起個特彆的名字,因為我們隻有五個人,於是就想到瞭小熊座。我們以為它是由五顆星組成,但結果證明我們錯瞭。他和大熊座一樣有七顆星,這就是“減二”的由來。伊爾絲·瓦格納有一套乒乓球具,她傢人允許我們隨時在她傢寬敞的餐廳玩。我們五個人喜愛吃冰淇淋,特彆是在夏天。因為打球時會發熱,所以,我們通常結束後會去附近猶太人開的冰淇淋店“德爾菲”或“綠洲”。我們已經不再搜尋錢包或錢瞭,因為大部分時間“綠洲”都會滿客,我們總能在認識的人中找到幾位慷慨的男士或愛慕者,他們買給我們的冰淇淋一個星期都吃不完。
我猜想,聽到我這樣年紀的人就談論男朋友,你一定感到奇怪。不幸,或並非如此(看情況),這種惡習在我們學校很猖獗!隻要一個男孩問他是否可以和我一道騎車迴傢,我們開始聊天,十有八九我確信他馬上就會迷戀上我,不讓我走齣他的視綫。這種熱情最終會平靜下來,尤其是當我無視他火熱的目光並漫不經心地往前騎。如果太不像話以至於瞎扯什麼“要得到父親的允許”,我就來個小小的急轉彎,我的書包就會掉到地上,小夥子不得不跳下車撿起來交給我,而那時我將會轉入一個新話題。這些算是最規矩的人瞭。當然,還有一些嚮你拋飛吻或企圖抓你胳膊的傢夥,可惜他們真是找錯對象瞭。我會跳下車拒絕同他們一起前行,或者假裝受辱並明明白白地讓他們走人。
今天就這樣吧。我們已經奠定瞭友誼的基礎。明天見!
你的安妮
1942年6月21日?星期日
親愛的吉蒂:
我們全班人都提心吊膽的,原因當然是即將召開的教師會,會上老師們會決定誰升級誰留級。班上半數人都在打賭。我們背後的C.N.、雅剋·科瑟諾讓、G.Z.和我笑得要死。他們把假期用的錢全都壓在瞭賭注上。從早到晚“你會升級”,“不會”,“會”。甚至G.Z.請求安靜的目光和我火氣爆發的脾氣都不能讓他們安靜下來。照我說,班上的笨蛋多得是,四分之一的人都應該留級。不過老師是這世界上最難以捉摸的人瞭,也許這一次他們會迴到正道上。
我一點都不擔心我的女朋友和我自己,我們都會順利通過。我唯一不大有把握的就是數學。不管怎樣,我們要做的隻能是耐心等待。在那之前,我們都互相加油。
我和所有的老師都相處得很好。總共有十位老師,七位男老師三位女老師。教數學的基辛是個老頑固,很長一段時間因我太能說話對我很惱火。在幾次警告之後,他給我布置瞭一個額外作業。一篇關於“話匣子”的作文。話匣子!你能寫齣什麼呢?我決定一會兒再解決這個問題。我把題目草草抄在筆記本上,塞進書包,試著保持安靜。
那天晚上,做完其他作業之後,我的目光落在瞭筆記本的題目上。我咬著自來水筆尖,開始琢磨這個題目。每個人都能用組織有序的話信口開河,可技巧在於用有力的論點證明說話的必要性。我左思右想,終於有瞭主意,寫滿基辛先生規定的三頁紙,感到非常滿意。我的論點是:談話是一種女性特徵,我會盡力去控製,不過肯定不會脫離習慣,因為我的母親即使話不比我多,也和我一樣愛講話。你能拿遺傳特質有什麼辦法呢?
基辛先生嘲笑瞭我的論點,可當我在下節課繼續喋喋不休時,他又布置瞭一篇作文。這次是《無可救藥的話匣子》。我寫好交給基辛先生,他整整兩節課沒有任何抱怨。可在第三節課時他又忍無可忍瞭。“安妮·弗蘭剋,作為對你課堂亂說話的懲罰,寫一篇題為《愛饒舌的鴨小姐說:嘎嘎嘎》的作文。”
班上同學哄堂大笑。盡管我在話匣子這個題目上的創意已經窮盡,我也還是笑瞭起來。我得彆齣心裁,想齣非常新穎的東西。我的朋友桑妮寫得一手好詩,她答應幫我寫一篇從頭到尾用詩體寫成的作文。我欣喜若狂。基辛本打算用這可笑的題目取笑我,我將迴敬他。
詩寫好瞭,真是太完美瞭!寫的是一個鴨媽媽,一個天鵝爸爸和他們的三隻鴨寶寶的故事。由於鴨寶寶們嘰嘰喳喳說個沒完,天鵝爸爸把它們咬死瞭。幸好,基辛能正確地看待這個笑話。夾著他的評語,他在我們班和許多彆的班誦讀瞭這首詩。從那以後我可以說話瞭,再也沒有額外作業,反倒是基辛先生近來老開玩笑。
你的安妮
1942年6月24日?星期三
親愛的吉蒂:
天氣悶熱。每個人都熱得直喘。在這種炙烤下我還得四處亂晃。現在纔體會到能乘電車有多好,不過現在猶太人已經不允許享受這種奢侈瞭。能步行對我們來說已經夠好瞭。昨天午餐時間我不得不到揚羅肯街去看牙。那兒離我們位於市立公園的學校有很長一段路。下午趴在桌上幾乎要睡著瞭。幸好有人邀請我喝點什麼。牙醫助手真是位好心人。
我們唯一剩下的交通工具就是渡船。約瑟夫-以色列斯卡德河邊的船夫,我們一叫就立刻載上我們。我們如今的悲慘日子不能怪荷蘭人。
我真希望可以不用去上學。我的自行車在復活節丟瞭,爸爸為瞭安全起見把媽媽的自行車也送到一個基督徒傢裏。不過謝天謝地,暑期臨近,一星期後煩惱將蕩然無存。
昨天發生瞭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在我經過自行車架的時候,聽到有人叫我。我四處環顧,發現是前一天晚上在我朋友維爾瑪傢碰到的那個帥小夥。他是維爾瑪的第二代錶兄弟。我以前覺得維爾瑪很不錯,她確實如此,不過,她談論的都是男孩,讓人感到無聊。他有些靦腆地嚮我走來,自我介紹說叫赫洛·希爾伯貝格。我有點驚訝,不知道他想怎樣,不過用不著等多久。他問我是否願意讓他陪我去學校。“既然你順路,那麼就一起吧。”我迴答道。這樣我們就一起走。赫洛十六歲,會講各種有趣的故事。
他今天早上也等我瞭,我想從今往後他都會如此。
你的安妮
1942年7月1日?星期三
親愛的吉蒂:
說實話,直到今天我纔有空給你寫信。上星期四一整天我都和朋友在一起。星期五有客人來,這樣就到瞭今天。
在過去的一周裏,赫洛和我相互瞭解瞭不少。他給我講瞭許多他的生活。他從格爾森基爾岑來,現在和祖父母住在一起。父母在比利時,但他不可能到那兒。赫洛以前有個女朋友叫烏蘇拉。我也認識她。她很甜美但也很無聊。自從赫洛遇到瞭我,他發現過去在烏蘇拉身邊都要睡著瞭。這樣一來我就是一種興奮劑。一個人絕不會知道自己有哪些用處!
雅剋琳娜星期六晚上在這睡,星期天下午她去瞭漢尼莉傢,我無聊透瞭。
赫洛本來晚上要過來,但他六點鍾打來電話。我接的電話,他說:“我是赫洛·金伯格,請找一下安妮。”
“赫洛,我就是安妮。”
“你好,安妮,怎麼樣?”
“很好,謝謝。”
“非常抱歉今晚我不能去瞭,不過我很高興和你說會兒話。我大約十分鍾後過去接你,方便嗎?”
“好的,方便。再見!”
“好的,我馬上就到。再見!”
我掛上電話,很快換好衣服,梳好頭發,然後緊張地靠在窗前守望他。他終於齣現瞭。真是神奇,我並沒有馬上衝到樓下,而是靜靜地等待他按門鈴。我走下樓打開門,他直截瞭當地說起來。
“安妮,我祖母覺得你還太小,不該經常來和你見麵。她說我應該去勒溫巴赫傢。但是你也許知道我已經不再和烏蘇拉齣去瞭。”
“不,我不知道。發生瞭什麼事?你們吵架瞭嗎?”
我一直對那些能夠跨越時空,引起讀者共鳴的文字情有獨鍾。而《安妮日記》恰恰具備瞭這樣的魔力。它不是宏大敘事的史詩,也不是跌宕起伏的傳奇,而是以最樸素、最直接的方式,展現瞭一個年輕生命的內心世界。安妮日記中的每一個字,都仿佛是從她心底最深處流淌齣來的,帶著鮮活的溫度和真實的情感。她用看似稚嫩的語言,卻描繪齣瞭一個成人世界所難以企及的深刻洞察。她對於人性善惡的觀察,對於社會不公的憤慨,對於個人成長和自我實現的渴望,都讓我感到無比親切。我特彆被她記錄下生活點滴的細膩所打動。即使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她依然會對一件小事斤斤計較,會對某個詞語的用法進行考量,會對自己的寫作技巧進行反思。這讓我看到瞭一個少女在極端壓力下,依然努力保持自己獨立思考和完整人格的努力。她對彼得的情感變化,從最初的疏遠到後來的依戀,那種青春期特有的敏感與羞澀,被她描繪得淋灕盡緻,讓人不禁為之動容。透過她的眼睛,我看到瞭戰爭對個體生命的摧殘,但更重要的是,我看到瞭個體生命在逆境中頑強生存的韌性。她的日記,是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們內心的脆弱與堅強,也提醒著我們,無論身處何種境遇,都不要放棄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自由的嚮往。
評分當我翻開《安妮日記》時,我並沒有預設任何期待。我隻是一個普通的讀者,被這個故事的真實性所吸引。安妮的日記,就像一麵鏡子,映照齣那個時代人們的掙紮與無奈,也映照齣她作為一個少女,在極端環境下,所經曆的內心世界的波瀾壯闊。她對於日常生活瑣事的記錄,那些關於食物的抱怨,關於傢庭的爭執,關於與鄰居的摩擦,都顯得那麼真實,那麼貼近生活。但就在這些看似平淡的日常之下,卻隱藏著對生命最深刻的思考。她對於彼得的情感,從最初的疏遠到後來的傾心,那種青春期特有的復雜與微妙,被她描繪得淋灕盡緻。她對戰爭的恐懼,對死亡的擔憂,對未來的迷茫,都讓我感同身受。而最讓我動容的,是她在絕望中依然不放棄希望,依然堅信光明終將到來的信念。她的日記,不僅僅是曆史的記錄,更是一份對生命的禮贊,一份對人性的贊美。它提醒著我們,即使身處黑暗,也要努力尋找光明,也要堅信希望。
評分閱讀《安妮日記》的過程,就像是在與一位久違的老朋友進行一場深入的對話。盡管我們之間隔著數十年的光陰,隔著截然不同的生活環境,但安妮的文字卻有著一種奇特的穿透力,能夠直接觸及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我尤其欣賞她那種不加掩飾的真誠。她不會刻意去粉飾自己的缺點,也不會迴避自己內心的不安和恐懼。她坦率地記錄下自己成長中的迷茫,青春期的煩惱,以及與傢人之間那些難以啓齒的矛盾。這種坦誠,讓她的形象變得無比立體和真實,也讓我更加能夠理解她。她對未來的憧憬,對成為一名作傢的夢想,對改變世界的渴望,都讓我看到瞭一個年輕生命蓬勃的生命力。即使身處密室,被剝奪瞭自由,但她的思想卻從未被禁錮。她依然保持著對書籍的熱愛,對知識的渴望,對人生意義的探索。我常常在想,如果她能夠活下來,一定會成為一個瞭不起的女性。她的日記,不僅僅是記錄曆史的史料,更是一份對生命的贊歌,一份對人性光輝的頌揚。它提醒著我,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刻,我們依然可以選擇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麵對生活,去追尋屬於自己的夢想。
評分《安妮日記》帶給我的,是一種深刻的啓迪,一種對生命的敬畏。安妮的文字,沒有矯揉造作,沒有故弄玄虛,卻充滿瞭直擊人心的力量。她以最樸實的語言,記錄下瞭那個特定時代下,一個年輕生命的全部情感和思想。我尤其被她對於“善”與“惡”的思考所吸引。她雖然身處絕境,但卻從未放棄對人性的希望,從未停止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她對彼得的感情,從最初的疏遠到後來的傾心,那種青春期特有的悸動與不安,被她描繪得淋灕盡緻。她對於自由的渴望,對於和平的期盼,都讓我深受感動。她的日記,不僅僅是曆史的見證,更是一份對生命最真摯的禮贊。它讓我看到瞭,即使在最艱難的環境下,個體依然擁有選擇如何麵對睏境的力量,也讓我深刻體會到,生命的價值,在於對真善美的追求,在於對希望的堅守。
評分《安妮日記》之所以能夠成為一部傳世之作,我想,最重要的原因在於它所展現齣的那份超越時空的真摯與勇氣。安妮的文字,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刻意的雕琢,卻充滿瞭生命的力量和深刻的思想。她用最坦誠的筆觸,記錄下瞭她在密室中度過的日子,以及她內心世界的點滴變化。我特彆被她對於“我”的探索所打動。她一直在努力認識自己,理解自己,並試圖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她對於自己的寫作技巧有著明確的要求,對於成為一名作傢的夢想有著執著的追求。她對彼得的情感,也從最初的模糊不清,逐漸變得清晰而堅定。她的日記,不僅僅是一個少女的成長記錄,更是一份對人性最深刻的洞察。它讓我們看到,即使在最艱難的環境下,個體依然擁有追求自由、追求真理的力量。這本書,以其獨特的視角,讓我們看到瞭戰爭的殘酷,更讓我們看到瞭在苦難中,生命所能夠迸發齣的強大力量。
評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名著,不僅僅在於其思想的深刻,更在於其能夠跨越時代的限製,引起不同世代讀者的共鳴。《安妮日記》恰恰做到瞭這一點。安妮用她那清澈而敏銳的目光,捕捉著日常生活中的點滴,記錄著她在密室中經曆的種種情感波動。她對於母親的復雜情感,對於父親的崇拜,對於姐姐的疏離,對於彼得的好感,都描繪得細緻入微,真實可感。她不僅僅是一個記錄者,更是一個思考者。她對戰爭的殘酷性有著深刻的認識,對納粹的暴行有著強烈的憎恨,但她同時又在努力尋找人性的光輝,渴望著和平與理解。我特彆被她對“世界”的理解所打動。即使被睏在小小的密室裏,她的視野卻並未因此而狹窄。她依然關心著外界的戰事,關注著人類的命運,並渴望著能夠為這個世界帶來一些改變。她的日記,讓我看到瞭一個年輕生命在極端環境下所展現齣的非凡勇氣和智慧。她讓我明白,即使身處黑暗,內心依然可以擁有一片光明。這本書,不僅僅是一份曆史的見證,更是一份關於生命、關於希望、關於人性的不朽的宣言。
評分閱讀《安妮日記》,我仿佛走進瞭安妮的內心世界,與她一起經曆瞭那段充滿恐懼與希望的歲月。她的文字,乾淨而純粹,充滿瞭少女特有的敏感與細膩。我尤其被她對傢庭關係的描繪所打動。她與母親之間那種愛恨交織的復雜情感,與父親之間那種既敬畏又依賴的關係,都描繪得真實而生動。她對彼得的情感,從最初的疏遠到後來的依戀,那種青春期特有的青澀與悸動,被她捕捉得恰到好處。我常常在想,如果安妮能夠活下來,她一定會成為一位傑齣的作傢,用她的筆,為我們揭示更多人性的秘密。她的日記,不僅僅是曆史的見證,更是一份關於生命、關於希望、關於人性的深刻剖析。它讓我看到瞭,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生命依然能夠綻放齣最耀眼的光芒,也讓我更加珍惜當下和平而美好的生活。
評分每次閱讀《安妮日記》,我都會被安妮那超越年齡的成熟與深刻所摺服。她作為一個十幾歲的少女,卻有著對世界、對人性、對生命如此深刻的洞察。我特彆欣賞她那種不屈不撓的精神。即使在密室中,麵臨著極度的恐懼、飢餓和孤獨,她依然沒有放棄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憧憬。她用她的筆,為自己構建瞭一個精神的避難所,在那裏,她可以自由地思考,自由地錶達,自由地成長。她對彼得的情感變化,從最初的冷淡到後來的傾心,那種青春期特有的悸動與忐忑,被她描繪得淋灕盡緻。她對於自己身體發育的關注,對於女性身份的思考,都顯示齣她超越時代的敏銳。我常常在想,如果安妮能夠經曆戰爭的洗禮,成為一名作傢,她一定會寫齣更加驚世駭俗的作品。她的日記,不僅僅是記錄瞭一個曆史時期的苦難,更是一份關於生命、關於希望、關於人性最真摯的錶達。它讓我看到瞭,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生命依然能夠綻放齣最耀眼的光芒。
評分初次捧讀《安妮日記》,並非因為書名自帶的“世界名著典藏”光環,也不是被“名傢全譯本”的噱頭所吸引,更非追逐“外國文學暢銷書”的熱度。我承認,起初隻是在書店閑逛,被那樸素卻又飽含力量的封麵所打動。封麵上的安妮,眼神裏透露著一種超越年齡的早熟與堅韌,仿佛在訴說著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隨手翻開幾頁,跳入眼簾的便是她那真摯而略帶稚氣的筆觸,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下那些在密室中度過的日子。那種身處絕境,卻依然保持著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憧憬,像一道微弱卻從未熄滅的光,瞬間抓住瞭我的心。我開始想象,在那個被戰爭陰影籠罩的年代,一個猶太少女是如何在極度的恐懼與壓抑中,用文字構建自己的精神世界。她筆下的那些瑣事,關於傢庭的爭吵,關於與母親的疏離,關於對青梅竹馬彼得的復雜情愫,以及對戰爭殘酷現實的無奈與抗議,都顯得那麼真實,那麼觸動人心。她對自由的渴望,對人性光輝的期盼,對知識的追求,都讓我深思。這不僅僅是一個少女的日記,更是一部關於生命、關於希望、關於人性的深刻見證。它讓我意識到,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個體依然擁有選擇如何麵對睏境的力量,也讓我反思,在和平年代,我們是否更加應該珍惜當下,懷揣感恩之心,去體驗和創造屬於自己的生命價值。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曆史的沉重,更讓我體會到瞭生命的力量。
評分《安妮日記》帶給我的,是一種難以言喻的震撼,一種發自內心的感動。安妮的文字,如同山澗清泉,純淨而有力,直抵人心。她以最樸素的語言,記錄下瞭最深刻的情感。我尤其被她對“自由”的渴望所打動。被禁錮在密室中的日子,剝奪瞭她作為普通少女應有的權利,但卻無法禁錮她對精神自由的追求。她通過閱讀,通過寫作,在思想的世界裏遨遊,在想象的天空中飛翔。她對傢人、對朋友的情感,對愛情的懵懂,對未來的規劃,都像一顆顆璀璨的珍珠,串聯起她短暫而又輝煌的生命。我曾無數次地想象,如果她能夠活下來,該會有怎樣的人生。她的日記,不僅是對曆史的迴溯,更是對人性的拷問。它讓我們反思,在和平年代,我們是否真正懂得珍惜自由,是否真正尊重生命。這本書,以其獨特的視角,讓我們看到瞭戰爭的殘酷,更讓我們看到瞭在苦難中,生命所能夠迸發齣的強大力量。
評分魯濱孫漂流記
評分文學名著,未讀過。
評分這本書值得閱讀,翻譯得也還算不錯,裝幀不錯,感覺很好!
評分湊總價買的,不知道孩子看不看得懂
評分非常好我們傢,
評分書不錯,買瞭好幾本,都是名傢翻譯的,差不多都是最好的譯本(個人覺得)。快遞很快,服務很周到。
評分書不錯,這個價格挺值的,孩子樂意看就好。快遞太給力瞭,前天晚上下的單,今天早上就到瞭,沒想到,快遞態度很好給打瞭一天的電話。第一次購物挺滿意的。就上沒學會聯係賣傢,還得學習啊!
評分奇幻的世界啊,什麼都有可能!
評分這個版本的書不錯,買瞭很多,還沒來得及細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