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下册)

电路(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培峰 编
图书标签:
  • 电路分析
  • 电路原理
  • 电子技术
  • 电气工程
  • 大学教材
  • 工科
  • 物理
  • 基础电路
  • 模拟电路
  • 电力系统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ISBN:9787512380110
版次:1
商品编码:1176474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5
字数:326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电路(下册)》可作为高等院校电气类、电子类、自动化类专业“电路”课程教材,也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及成人函授相关专业教材,还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知识够用,难度合理
  注意衔接,循序渐进
  重视实践,学以致用
  配套齐全,易学易教

内容简介

  《电路(下册)/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是根据教育部新颁布的电路理论基础课程和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并结合目前教学实际编写的。全书共分8章,主要内容包括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三相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线性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二端口网络和非线性电路分析。每章设有“教学要求及目标”“基本概念”“引入”等环节,注意与以前所学知识的衔接,循序渐进;章末配有典型的习题,供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在每章设计了“实际应用举例”环节,与生活、生产实践相结合,体现了学以致用。为了方便教学与自学,本书配有免费电子课件、电子教案及部分习题答案,凡是选用本书作为教材的单位,均可登录http://jc。cepp。sgcc。com。cn注册下载。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1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1.1 耦合电感
1.2 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
1.3 空心变压器
1.4 理想变压器
1.5 实际应用举例——特殊变压器
小结
习题

2 三相电路
2.1 三相电路
2.2 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电流)的关系
2.3 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2.4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
2.5 三相电路的功率
2.6 实际应用举例一一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星形—三角形(Y-△)换接起动
小结
习题

3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3.1 非正弦周期信号及其傅里叶级数
3.2 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
3.3 非正弦电流电路的计算
3.4 实际应用举例——矩形波发生器
小结
习题

4 线性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4.1 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其初始条件
4.2 -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
4.3 -阶电路的全响应
4.4 -阶电路的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
4.5 二阶电路
4.6 实际应用举例——微分电路与积分电路
小结
习题

5 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5.1 拉普拉斯变换及其性质
5.2 拉普拉斯反变换
5.3 复频域中的电路定律与电路模型
5.4 应用拉普拉斯变换法分析线性动态电路
5.5 网络函数
5.6 实际应用举例——化为零初始状态电路的计算
小结
习题

6 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
6.1 基本回路和基本割集
6.2 网络矩阵
6.3 节点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
6.4 回路电流方程的矩阵形式
6.5 实际应用举例——电梯接近开关、同轴电缆
小结
习题

7 二端口网络
7.1 二端口
7.2 二端口的参数和参数方程
7.3 二端口的等效电路
7.4 二端口的网络函数和特性阻抗
7.5 二端口的连接
7.6 含有二端口电路的计算
7.7 实际应用举例——回转器和负阻抗变换器
小结
习题

8 非线性电路分析
8.1 非线性元件特性
8.2 非线性电路的方程
8.3 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
8.4 电路中的混沌现象
8.5 实际应用举例——非线性电路在自动生产线中的应用
小结
习题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电路(下册):深入探索动态与控制的奥秘 《电路(下册)》是继《电路(上册)》之后,对电路理论进行系统性、深入性探索的又一部力作。本书并非对基础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将读者从静态电路分析的范畴,引领至更为广阔和复杂的动态电路世界。在这里,时间和频率成为关键的变量,瞬态响应、稳态分析、滤波器设计以及更高级的电路行为将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本书致力于培养读者对电路系统深刻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如何计算”,更能理解“为何如此”,为日后深入学习电子工程、通信系统、自动控制等相关领域奠定坚实的基础。 核心内容与章节概览: 本书内容涵盖了电路分析的多个关键领域,以逻辑严谨、循序渐进的方式,帮助读者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第一部分:动态电路基础 一阶电路的瞬态响应: 本章是进入动态电路分析的敲门砖。我们将详细剖析含有电阻、电容和电感元件的一阶电路在不同激励下(如直流阶跃、指数函数等)的瞬态行为。通过分析电容和电感的充放电过程,理解“时间常数”这一核心概念在决定电路响应速度中的作用。我们将学习如何运用微分方程和拉普拉斯变换的初步概念来求解这些电路的瞬态响应,并探索在实际应用中,例如开关电源的滤波电路、传感器信号的耦合电路等,一阶电路瞬态特性的意义。 二阶电路的瞬态响应: 相比于一阶电路,二阶电路(含有两个储能元件,即一个电感和一个电容)的瞬态响应更加复杂和丰富。本章将深入研究RLC电路在不同初始条件和外部激励下的行为。我们将学习如何根据阻尼系数来区分过阻尼、临界阻尼和欠阻尼三种状态,理解不同阻尼状态对电路响应速度、过冲和振荡的影响。拉普拉斯变换在本章中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成为求解二阶电路瞬态响应的强大工具。我们将通过实际案例,例如振荡电路的起振过程、放大器输出端的瞬态表现等,来印证理论分析的有效性。 第二部分:稳态分析与频率响应 正弦稳态分析(相量法): 当电路受到正弦激励时,经过足够长的时间,电路会进入一种稳定的工作状态,即正弦稳态。本章的核心是引入“相量”这一抽象但极其有用的概念。相量将含有时间变量的正弦函数转化为复数,极大地简化了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我们将学习如何计算阻抗和导纳,以及如何应用节点电压法、网孔电流法等基本分析技术来求解正弦稳态电路的电压和电流。功率的概念,包括瞬时功率、平均功率和无功功率,以及功率因数,也将在本章中得到详尽的讲解和分析。 频率响应与滤波器: 频率响应是描述电路对不同频率信号响应特性的重要指标。本章将系统地介绍频率响应的概念,并重点研究滤波器电路。我们将学习如何绘制幅度-频率特性曲线和相位-频率特性曲线,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曲线来理解滤波器的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特性。我们将深入分析RC、RL、RLC滤波器电路的设计和分析,理解截止频率、带宽、增益等关键参数的意义。此外,本章还将触及一些更高级的滤波器类型,为读者在信号处理、通信系统等领域打下基础。 第三部分:耦合电感与电路的更深层理论 耦合电感与变压器: 耦合电感是两个或多个电感元件之间存在磁场耦合的电路元件。本章将详细分析耦合电感的特性,包括互感、耦合系数等概念。我们将学习如何分析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特别是理想变压器和实际变压器的电路模型。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件,其在电压变换、阻抗匹配等方面的作用将得到充分的阐述。我们将探讨变压器的功率传递、效率以及在各种应用中的原理,如电源适配器、隔离电路等。 二端口网络分析: 二端口网络是一种将电路简化为两个端口(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进行分析的通用方法。本章将引入二端口网络的各种参数描述,包括阻抗参数(z参数)、导纳参数(y参数)和混合参数(h参数)。我们将学习如何计算和应用这些参数,以及如何将实际电路转化为二端口模型。二端口网络分析在分析级联电路、集成电路模块以及理解复杂系统的接口特性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书的特色与价值: 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本书在每个章节都力求将抽象的理论与具体的工程应用相结合。大量的实例分析,涵盖了从基础的滤波电路到复杂的耦合电路,帮助读者建立直观的理解。 强调分析方法的多样性: 除了传统的解析方法,本书还会适时引入和强调包括拉普拉斯变换、相量法等在内的现代电路分析工具,培养读者灵活运用多种分析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 循序渐进,逻辑清晰: 全书结构安排合理,从一阶电路的瞬态过渡到二阶电路,再到稳态分析和频率响应,最后触及耦合电感和二端口网络,层层递进,确保读者能够逐步掌握电路分析的精髓。 面向未来的学习: 本书的内容设计不仅满足了当前电路理论学习的需求,更着眼于未来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掌握了本书的知识,读者将能更轻松地理解和学习更高级的电子系统设计,如数字信号处理、射频电路、电源管理等。 读者对象: 本书适合于大学本科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以及从事相关技术工作的工程师。对于希望深入理解电路工作原理,提升电路分析和设计能力的读者,本书也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学习资料。 总结: 《电路(下册)》是一本内容详实、讲解透彻的电路理论专著。它将带领读者踏上一次深刻的电路探索之旅,从瞬态的变幻莫测到稳态的和谐统一,从频率的敏感反应到磁场的奇妙联系。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将不仅仅是电路的“使用者”,更能成为电路的“理解者”和“设计者”,为他们在电子技术领域的职业生涯打开更广阔的天地。

用户评价

评分

刚拿到这本《电路(下册)》,翻开第一页就被深深吸引住了。虽然我并非专业出身,但作者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将原本可能晦涩难懂的电路理论,拆解得条理分明。例如,在介绍电感这一章节,作者并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数学公式,而是先用了一个非常生动形象的比喻,将电感比作一个“能量的蓄水池”,详细解释了它在电流变化时如何储存和释放能量。我甚至能想象到那个画面,仿佛真的有水流在管道里奔腾,然后被一个巧妙的装置储存起来,又在需要的时候释放出去。这种“可视化”的讲解方式,极大地降低了我的学习门槛。 在接下来的章节,作者又深入探讨了RLC串联谐振电路。我一直觉得“谐振”这个词听起来高大上,但通过书中的图示和案例,我逐渐理解了它的核心原理——当电路中的电感、电容和电阻达到某种特定的频率关系时,电路会表现出特殊的行为,就像一个被精心调校好的乐器,能够发出最动听的共鸣。书中还提供了几个非常实用的应用场景,比如收音机的调谐过程,让我茅头顿展开的知识瞬间有了落地的感觉,不再是空中楼阁。不得不说,作者的功底深厚,既有理论的高度,又不乏实践的深度。

评分

《电路(下册)》这本书,在我阅读的过程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它对各种反馈控制系统的深入剖析。我之前对“反馈”这个概念总是有些模糊,觉得它只是一个简单的概念,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它的复杂性和强大之处。从正反馈到负反馈,作者用非常详细的数学模型和系统框图,清晰地阐释了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 特别是负反馈在提高电路稳定性、降低失真以及扩展带宽方面的作用,被作者通过一系列严谨的推导和生动的例子展现出来。书中还涉及了PID控制器等更高级的控制理论,虽然这部分内容对我来说有些挑战,但作者的讲解逻辑清晰,循序渐进,让我即使面对复杂的公式,也能逐渐理解其背后的含义。这本书不仅仅是电路知识的罗列,更是对系统思维的一种启蒙,让我对如何构建稳定、高效的系统有了更深的认识。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拿到《电路(下册)》,我最大的担忧是它是否会过于偏重理论,而忽略了实际操作。但这本书恰恰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在讲解二极管和晶体管特性时,作者不仅仅停留在半导体材料的物理原理上,而是花了大量篇幅去介绍这些元器件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比如,对整流电路的讲解,就从单相半波整流一直讲到双相全波整流,并详细分析了不同整流方式的优缺点以及纹波系数的计算。 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穿插了对不同类型晶体管(BJT和MOSFET)的详细分析,包括它们的静态和动态特性,以及在放大电路中的应用。作者还给出了几个非常经典的放大电路的例子,并对这些电路的增益、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我甚至能想象到,如果我跟着书中的步骤一步步去做,完全可以搭建出一些基本的放大电路。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讲解方式,对于像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

评分

拿到《电路(下册)》这本书,我迫不及待地翻看了它关于各种滤波器的章节。我一直对信号处理很感兴趣,而滤波器无疑是其中的关键。这本书在解释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时,采用了大量的图表和波形分析,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不同滤波器是如何“筛选”信号的。特别是对各种滤波器传递函数的详细推导,虽然涉及到一些数学计算,但作者的逻辑非常清晰,每一步的推导都辅以直观的解释,让我不再觉得枯燥。 书中还特别提到了几种实际应用中的滤波器设计,比如在音频设备中如何使用滤波器来改善音质,或者在通信系统中如何使用滤波器来抑制噪声。这些案例的引入,让原本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鲜活起来,我甚至开始尝试着根据书中的方法,在脑海中构思一些简单的滤波电路。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信号处理领域的一扇大门,让我对滤波器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

评分

翻开《电路(下册)》,我首先被其严谨的数学推导和清晰的逻辑结构所吸引。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电路分析方法,例如节点电压法和网孔电流法,作者都进行了详尽的推导过程,并且辅以大量的例题。我尤其喜欢书中对这些方法的应用讲解,不仅仅是教会你如何计算,更重要的是让你理解为什么这样计算,以及这种方法在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时最有效。 书中对于戴维南等效电路和诺顿等效电路的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我一直觉得这些等效电路的概念很神奇,可以将复杂的电路简化成易于分析的形式。作者通过一步步的演示,让我深刻理解了这些等效电路的推导过程,以及它们在实际电路设计中的重要作用。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用耐心和细致,引导我一步步地去征服电路分析的难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