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高校联合开发,不但兼顾技术专业、方案应用,同时能把握技术通用性,有较好的普及性。
2.将配置实例与实际应用场景紧密结合,能够使读者更快、更直观、更深刻地掌握HCNA所需知识,增强读者的操作技能。
3.本书为华为官方出版的认证培训实验教材。
本书以IT数据中心开篇,讲述存储、服务器基础架构和IT环境(OS、DB、交换),重点阐述存储系统和网络技术(RAID、FC-SAN、IP-SAN、NAS)及典型场景下实践;上升、扩展到存储虚拟化、分布树对象存储、容灾备份等数据保护技术和应用,再过渡到云计算和大数据等综合解决方案概述,以IT数据中心运维管理结尾。
吴晨涛,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专业、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双博士,曾参与撰写《海量网络存储系统原理与设计》(曹强、谢长生等著)部分章节。
第1章 IT基础设施 0
1.1 IT基础设施与数据中心 2
1.1.1 IT基础设施—数据中心 2
1.1.2 数据中心的物理环境需求 3
1.1.3 数据中心的发展和趋势 3
1.1.4 大数据时代对数据中心的要求 4
1.1.5 存储在数据中心的作用 4
1.1.6 服务器在数据中心的作用 5
1.1.7 网络在数据中心的作用 5
1.2 云数据中心 6
1.2.1 传统数据中心的挑战 6
1.2.2 云数据中心的主要架构 7
1.2.3 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融合 9
1.2.4 服务器在ICT背景下的主要需求和应用场景 10
1.2.5 存储在ICT背景下的主要需求和应用场景 10
1.2.6 云计算在ICT背景下的主要需求和应用场景 11
1.2.7 数据中心在ICT背景下的主要需求和应用场景 12
1.3 本章总结 12
1.4 练习题 13
第2章 存储与应用环境 14
2.1 存储的应用环境 16
2.1.1 存储的I/O流程 16
2.1.2 网络存储技术 16
2.2 存储设备 17
2.2.1 机械硬盘 17
2.2.2 固态硬盘 23
2.3 主机与应用 28
2.3.1 操作系统 28
2.3.2 设备驱动 29
2.3.3 卷管理器 29
2.3.4 文件系统 29
2.3.5 集群 30
2.4 大数据应用的挑战 30
2.4.1 大数据的概念 30
2.4.2 大数据应用对存储的挑战 31
2.5 本章总结 32
2.6 练习题 32
第3章 服务器基础 34
3.1 服务器概述 36
3.1.1 服务器简介 36
3.1.2 服务器的主要特点 36
3.2 服务器的分类 38
3.2.1 按照体系架构来划分 38
3.2.2 按应用层次划分 38
3.2.3 按服务器的处理器架构划分 40
3.2.4 按服务器用途划分 40
3.2.5 按服务器的机箱结构划分 41
3.3 处理器的发展与技术 43
3.3.1 处理器概述 43
3.3.2 常见的处理器 43
3.4 内存的发展与技术 44
3.4.1 内存概述 44
3.4.2 常见的内存技术 44
3.5 服务器I/O总线 46
3.5.1 I/O总线概述 46
3.5.2 常见的I/O总线技术 46
3.6 服务器RAID技术 47
3.6.1 RAID概述 47
3.6.2 服务器RAID卡 47
3.7 服务器高级技术与发展 49
3.7.1 服务器的智能监控管理技术 49
3.7.2 服务器的安全保护技术 50
3.7.3 服务器负载均衡技术与应用 52
3.7.4 服务器容错技术与应用 54
3.7.5 服务器虚拟技术与应用 57
3.8 服务器操作系统 58
3.8.1 操作系统概述 58
3.8.2 常见的操作系统 58
3.9 服务器文件系统 59
3.9.1 文件系统概述 59
3.9.2 常见的文件系统 59
3.10 服务器高可用集群技术与应用 60
3.10.1 集群技术概述 60
3.10.2 常见的集群技术 60
3.11 华为服务器产品介绍 61
3.11.1 RH2285 V2 61
3.11.2 RH5885 V2 62
3.11.3 E6000 62
3.11.4 X6000 63
3.11.5 E9000 64
3.12 本章总结 65
3.13 练习题 66
第4章 RAID技术及应用 68
4.1 RAID基本概念与技术原理 70
4.1.1 RAID概述 70
4.1.2 RAID的种类 72
4.1.3 RAID的原理 73
4.2 RAID级别 78
4.2.1 RAID-0 78
4.2.2 RAID-1 78
4.2.3 RAID-2 79
4.2.4 RAID-3 80
4.2.5 RAID-4 80
4.2.6 RAID-5 81
4.2.7 RAID-6 81
4.2.8 RAID-10 82
4.2.9 RAID级别总结 83
4.3 RAID中的数据保护技术 83
4.3.1 热备 83
4.3.2 重构 84
4.3.3 预拷贝 85
4.4 RAID与LUN 85
4.5 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RAID的发展趋势 86
4.5.1 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RAID面临的问题 86
4.5.2 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RAID发展的实践 87
4.6 本章总结 87
4.7 练习题 88
第5章 存储阵列技术及应用 90
5.1 存储阵列系统的组成 92
5.2 存储阵列系统架构简析 92
5.2.1 控制框 92
5.2.2 硬盘框 98
5.3 存储阵列通用技术 101
5.3.1 磁盘预拷贝 102
5.3.2 LUN拷贝 102
5.3.3 块虚拟化 103
5.3.4 SmartTier 103
5.3.5 SmartQoS 104
5.3.6 SmartThin 104
5.3.7 操作分级 105
5.3.8 硬件冗余技术 105
5.3.9 掉电保护技术 107
5.3.10 保险箱技术 107
5.3.11 镜像通道技术 107
5.3.12 热插拔技术 108
5.3.13 SSD缓存技术 108
5.3.14 多路径技术 109
5.3.15 SAS级联技术 109
5.4 华为存储阵列产品及应用 109
5.4.1 产品定位 110
5.4.2 软硬件形态和组件 110
5.4.3 典型应用 112
5.4.4 产品特点 112
5.5 本章总结 116
5.6 练习题 117
第6章 SAN技术及应用 118
6.1 DAS概述 120
6.1.1 DAS简介 120
6.1.2 DAS技术的发展 120
6.1.3 DAS的分类 121
6.1.4 DAS技术遇到的挑战 121
6.2 使用SCSI实现DAS 122
6.2.1 SCSI协议简介 122
6.2.2 SCSI-3协议简介 122
6.2.3 SCSI-3通信模型 123
6.2.4 SCSI指令模型 123
6.2.5 基于SCSI的DAS应用 124
6.3 SAN的产生与发展 124
6.3.1 SAN概述 124
6.3.2 SAN的产生 124
6.3.3 SAN的发展与主要形态 125
6.4 SAN的组成与部件 126
6.4.1 SAN的结构 126
6.4.2 SAN的连接组件 126
6.4.3 FC-SAN的线缆 128
6.5 FC连接和端口 128
6.5.1 FC架构简介 128
6.5.2 FC拓扑结构与所用端口 129
6.6 FC协议 131
6.6.1 FC层次结构 131
6.6.2 光纤通道编址 131
6.6.3 FC帧 132
6.6.4 FC协议的优劣 133
6.6.5 FCoE技术 133
6.7 SAN与DAS的比较 133
6.8 华为解决方案及其应用场景 134
6.9 本章总结 137
6.10 练习题 138
第7章 IP-SAN技术及应用 140
7.1 IP-SAN的产生和发展 142
7.1.1 IP-SAN概述 142
7.1.2 IP-SAN的发展、趋势 142
7.2 IP-SAN的组成与部件 143
7.2.1 IP-SAN的组成 143
7.2.2 IP-SAN组网连接 144
7.3 iSCSI协议 145
7.3.1 iSCSI协议简介 145
7.3.2 iSCSI协议模型 145
7.3.3 iSCSI体系结构 146
7.3.4 iSCSI的启动器和目标器 147
7.3.5 iSCSI会话连接 147
7.3.6 iSCSI的拓扑结构 149
7.3.7 iSCSI实现方式 150
7.4 FC协议与TCP协议的融合 151
7.4.1 FCIP技术 152
7.4.2 FCIP技术细节 152
7.4.3 基于FCIP的存储方案及其特点 153
7.4.4 iFCP技术 154
7.4.5 iFCP技术细节 155
7.4.6 基于iFCP的存储方案 156
7.4.7 FCoE技术 157
7.4.8 FCoE技术细节 157
7.4.9 基于FCoE的存储方案及其特点 157
7.5 IP-SAN协议的比较 158
7.5.1 FC/iFCP/FCIP协议 158
7.5.2 分析与应用场景 159
7.6 IP-SAN华为的实现与应用 159
7.6.1 相关华为产品简介 159
7.6.2 IP-SAN解决方案 160
7.7 本章总结 162
7.8 练习题 162
第8章 NAS技术及应用 164
8.1 NAS概述
坦白说,一开始我拿到《华为ICT认证系列丛书:信息存储与IT管理》时,以为会是一本枯燥的技术手册,没想到读起来却异常吸引人!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将枯燥的技术术语巧妙地融入到生动的案例和通俗的比喻中。对于信息存储的部分,我之前总是感觉云里雾里,但这本书通过对不同存储介质的特性、不同存储架构的优劣进行对比分析,让我茅塞顿开。比如,书中对NVMe、SSD、HDD等不同存储技术的阐述,以及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都让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而IT管理方面,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操作,更是教你如何思考,如何去规划和设计一个高效、稳定、可扩展的IT系统。书中关于IT基础设施规划、资源优化配置、性能监控和故障排除的章节,都充满了实操性的指导,让我感觉自己仿佛在跟着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学习。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存储虚拟化的讲解,它将复杂的概念拆解得非常细致,并且通过图示,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虚拟化带来的好处。
评分哇,这本《华为ICT认证系列丛书:信息存储与IT管理》简直打开了我对IT存储世界的新视角!以前我对存储的概念停留在“硬盘”这个层面,但读了这本书,我才意识到原来背后有这么多复杂而精密的学问。特别是关于分布式存储和融合存储的部分,作者用非常通俗易懂的比喻,将那些抽象的技术概念变得清晰可见。我记得有个章节讲到数据容灾,结合实际的案例分析,让我深刻理解了不同容灾方案的优缺点,也明白了为什么在企业IT建设中,一个完善的存储架构是多么关键。书中对存储性能的优化、数据保护策略的制定,都有详尽的阐述,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大型数据中心的机房,亲手去规划和管理那些庞大的存储设备。而且,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还包含了很多实际操作的指导,对于我这个想进入IT行业的新手来说,简直是宝藏!我之前一直觉得IT管理很虚,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IT管理中关于存储的那些具体而微的实践,比如如何进行容量规划,如何监控存储性能,以及如何应对突发的存储故障。它让我看到了一个有条不紊、高效运转的IT管理体系是如何通过对信息存储的精细化运作来实现的。这本书的排版也很好,图文并茂,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快速掌握要点。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技术知识,更多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IT行业整体运作的宏观把握。在阅读《华为ICT认证系列丛书:信息存储与IT管理》之前,我对“IT管理”的认知非常零散,总觉得很多环节是独立存在的。但这本书将信息存储和IT管理这两个看似独立的领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我看到了它们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关于信息安全和合规性的章节,作者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为何数据存储的安全至关重要,以及如何在存储策略中融入合规性要求。这让我意识到,一个优秀的IT管理者,必须同时具备技术深度和安全意识。书中对于灾难恢复计划(DRP)和业务连续性计划(BCP)的详细讲解,让我看到了IT系统在面对不可预测风险时的韧性是如何构建的。它不仅仅是技术的堆砌,更是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种保障。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数据备份与恢复的案例分析,这些真实的场景让我更能理解理论知识的应用价值,也为我将来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类似问题提供了参考。
评分这本书真的太赞了!《华为ICT认证系列丛书:信息存储与IT管理》为我打开了IT领域的一个新世界。《信息存储》的部分,让我看到了数据的“物理形态”背后蕴含的巨大能量和复杂性。作者对于存储介质的选择、存储架构的设计、以及存储性能的调优,都有非常深入的探讨,而且都结合了实际的工业应用案例,这让我对如何构建高性能、高可用的存储系统有了质的飞跃。而《IT管理》部分,则让我看到了如何将这些存储资源高效地整合、运维和管理起来。书中关于IT服务交付、风险管理、以及成本效益分析的内容,都让我深刻理解了IT管理者的核心职责不仅仅是“让系统跑起来”,更是要“让IT服务更好地支撑业务发展”。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存储容量规划和性能监控的章节,这些内容对于提升IT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它让我从一个“技术小白”逐渐成长为对IT存储和管理有了更深刻认识的“准专业人士”,这种成就感难以言喻。
评分我真的非常惊喜于这本书在IT管理方面的深度挖掘!读完《华为ICT认证系列丛书:信息存储与IT管理》,我才真正理解了“IT管理”远不止是简单的电脑维护,而是一个系统性的、战略性的工程。《信息存储》部分让我对数据的生命周期有了全新的认识,从数据的产生、存储、备份、归档,到最终的销毁,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学问。书中关于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的章节,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详细解释了不同阶段数据需要何种存储介质、何种安全策略,以及如何平衡成本和效率。这让我意识到,高效的IT管理,离不开对数据价值的深刻理解和对数据存储的全生命周期把控。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结合了实际的企业IT环境,分析了不同规模的企业在IT管理和存储建设上可能遇到的挑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这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IT架构师在分享他的宝贵经验。书中对IT服务管理(ITSM)的阐述,也让我对IT部门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业务需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它强调了IT部门需要理解业务,并将其转化为可执行的IT策略,这一点对我启发很大。
评分京东购物值得信赖速度快东西好性价比高
评分物流慢的要死 第一次觉得京东物流这么慢 真的很差!
评分很不错的一本书,京东的物流真心赞,一天时间就到了。要认真学习了!
评分商品不错,值得购买,京东品质,值得信赖,大品牌爱京东!!
评分东西还行,关键是你要便宜点
评分一直都在京东购买图书,支持货到刷卡,物流快速
评分应该是正版,工作需要,拿来学习
评分这是我想要的书,努力吧青年
评分书不错,看起来应该是正版的,包装的也很好!即将准备进行充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