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金融史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发表于2025-01-19
图说金融史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说金融史》,李剑阁、方风雷、衣锡群、王巍、王福重隆重推荐;《图说金融史》回溯东西方,尤其是英中两国金融演变、互动的历史,以崭新而独特的视角阐述世界金融规则的渊源及其背后理念。
耗时近两年,资深投行人士李弘以一种美丽的图说方式,在《图说金融史》一书中向我们展示了16世纪末期以来,中国和英国现代金融业的不同发展路径。《图说金融史》以两国金融交往中的轶闻趣事为载体,尝试打开一扇独特的大门,纵观西方金融业现代化的史迹,寻访中国融入全球金融主流的未来。
在《图说金融史》中,作者将几百年的金融史划分成五个金融大时代:白银时代、英行时代、分流时代、集权时代和精英时代,以自己独到的历史理解展示了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
李弘,资深投行人士,英国剑桥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师从大英帝国史与全球史名家。工作经历包括务农做工,职业生涯主要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领域。喜爱收藏与写作,曾出版《京华遗韵》,展现西方人版画描绘的帝都老北京。
这是历史爱好者的独特视角,这是资深银行家的人生思考;这里有图文并茂的岁月画轴,这里有波澜壮阔的金融年轮。作者在职业的旅途上小憩,不经意间亮丽转身,奉献给读者一篇篇看似闲情逸致、实乃功力深厚的华章。
——李剑阁(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联席院长、中央汇金副董事长)
李弘女士的这本《图说金融史》回溯东西方,特别是英中两国金融演变、互动的历史,为我们了解世界金融规则的渊源及其背后理念,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方风雷(厚朴投资董事长)
金融的往昔,往往被写成轶闻趣事的碎片。李弘图文并茂的金融史,把这些碎片串起来,让我们从一个独特的视角,看到了贯穿几百年金融发展的一条主线。
——衣锡群(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协会常务副会长)
这本书,以解释图片的方式,生动展示了,英国和中国金融相互交织演进的历史画卷,对读者了解人类金融变迁,提高金融的认知,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王福重(著名经济学家)
李弘的金融史文字清新优雅,意境别致,源于她深刻的金融理念与丰富的操作体验。佛罗伦萨、伦敦和纽约是近代金融的主旋律,李弘这一承上启下的开源之作,会推动中国民众的金融启蒙。
——王巍(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
自序 一切皆属“未来”
第1章 白银时代
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与万历皇帝
漂洋过海的白银之旅
东方文明的海外遗珍
币制税制改出新王朝
启蒙学者谈金论银
国家垄断公司第一榜
炮火与金融来到亚洲
季风贸易的“一口”通商
输掉了战争,迎来了世界
公司统治时代的终结
第2章 英行时代
一座城的商贸金融基因
“钱荒”催生英格兰银行
一纸特许与一纸信誉
皮特“大餐”与咸丰钞票
“先生,我是来收税的!”
强势英行与弱势商行
“泡沫”遗痕留在了墙上
绅士银行家的旧影
资本秩序中的“礼拜堂”
公共责任把英行一分为二
第3章 分流时代
金融中西大分流
民间金融的艰难转型
寻求中国皇帝的特许权
理性时代的纠结
错过了转运的机会
从财政金融谈赫德
资本与洋务运动
纸币发行呼唤集权
西学东渐的一代新人
李鸿章的金融课
第4章 集权时代
强权之下的牺牲品
梁财长的改革大计
钱袋子里面出政权
“一战”改变了大格局
强势政府的废改之路
听听金融家的心声
三条街的似水流年
经济干预的新秩序
小蒋老虎苍蝇一起打
中国出了个人民币
第5章 精英时代
超级男女的俱乐部
最伟大的央行行长
颠覆的是金融巨头
“绅士”银行家谢幕了
假如市场冷落了客户
从顽童变成宠儿
大而不能倒的麻烦
静水深流的大赢家
“全球化”与“半球化”
归于善政与大众
后记 未来的变与不变
第1章
白银时代
一定有那么一个从前,如果想发横财,就可以把家搬到海边去住。因为那时作为交易手段的货币,都是用小贝壳穿成的。中华民族的发源地远离海洋,精巧天然的贝壳就显得非常稀缺,自然价值不菲,一小串贝壳就能交换到兽皮衣或打水用的陶罐之类。作为对远古身份的见证,贝字在当今的金融字典里还是满天飞: 化了贝就是货币,代了贝就是借用他人的钱,分了贝就是贫穷,乏了贝就是贬值。
不过我们的祖先并没有因为贝壳而改变居住地,他们很快发现了矿物质金银铜铁,用它们制造货币,同样很珍稀有价值。
不过,世界上还有这样一些民族,他们为了寻找发财致富的途径,不惜背井离乡,千里迢迢,漂洋过海。15 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城邦,盛产身强力壮、富于冒险精神的男子,他们以智慧和胆量, 打开了欧洲通往新世界的航道,发现了蕴藏在南美大陆的金山银海。
大冒险的前提是大烧钱。支持哥伦布首航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王室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斐迪南国王。从此,在南美掠夺的白银,他都要抽成20% 。坐在闪闪白银铸造的王位上,国王的目光不仅盯着滚滚而来的财源,他的野心是实现世界霸权。
白银时代演绎的故事就是国际贸易与军事帝国的故事。在西班牙、葡萄牙帝国的身后,还站着东西方两个大帝国,它们将成为这个时代的真正主角。
伊丽莎白一世在英国被视为具有雄才大略、承前启后的君主,尽管她是一位女王。在她当政的45 年(1558~1603 )里,英国经历了残酷的宗教战争,王室内斗不断,这个不起眼的落后农业岛国,却在她的带领下,发展成为具有海上霸权的欧洲强国。她推崇重商主义的理论,热衷莎士比亚的演艺,她敢和当时的海上霸主西班牙帝国叫板,一举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她鼓动英国人到海外拓展,开启了英国的殖民地贸易。她终身未嫁,没有为王室制造继承人。英国大文豪查尔斯· 狄更斯对伊丽莎白褒贬同词,认为她身上既有年轻女孩子的一切毛病,也有聪明女人的骄傲、运筹帷幄。毫无疑问,这种大奸大雄的君王,对国家的影响总是源远流长,累世不衰。
令我们感兴趣的,主要倒不是女王的舰队或者是她多重的性格,而是她继承了其父英王亨利八世的开端,为英国金融业改革开放打造了一个新局面。为了专注我们的主题,很抱歉,我把有关伊丽莎白最有滋味的那些宗教和政治事件都给略去了。
英国的中世纪和中国有点相像,社会重农轻商,尤其反对不劳而获。直到15 世纪,英国人口总共不到500 万,伦敦才聚集了几万人。贵族庄园主的经济自给自足,没有发展信用的迫切需要。当时世界上金融最发达的地方是威尼斯,英语中的“现金”“债主”“信用”“账单”这些词都是从意大利商人那里学来的舶来语。皈依罗马天主教的英国王室,干脆实施了《反高利贷法案》, 不允许民间搞什么借贷。唯一的例外是住在伦敦城里的犹太人,他们可以不受此法案的制约,但也因此被认为天生是贪婪小人,不受待见。所以不论是法律,还是良心,商人们对从事信用活动都很纠结。
亨利八世是英王中的异数。为了离婚,他和罗马教皇吵翻了天,最终脱离了天主教的管辖,搞了个英国的国教。他自己是个名牌消费大王,为了买到法国人制造的那些高档奢侈品,落得个狼狈的拖欠名声。老国王想,索性把《反高利贷法案》改一改,允许借贷,付息就是了,自己也获得了挥霍的自由。
伊丽莎白一世坚持老国王实施的权宜之计。1571 年的新法设定收取利息上限为10% ,在此水平之下,贷方必须遵照合同还本付息。为此,伦敦城里的那些金银匠们当然很开心。他们屋里的小金库,总堆着富豪们存储的真金白银,过去它们只是支付准备金,现在可以被借进借出,以钱生钱。在一个稳定的制度下合法放贷,各种借据存条随即应运而生,极大便利了国内和国际贸易。在今天看来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在女王的时代,那可是挑战了王宫内外的传统观念。顺便说一句,女王去世后,这部《反高利贷法案》的利息条件又被收紧,直到1854 年才被彻底废除。
女王做的另一件大事,是在1600 年最后的一天给予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皇家特许。西方的东印度公司在19 世纪最多曾有13 家,第一家获得王室特许的就诞生在英格兰。这家公司逸闻趣事多多,对近现代东西方经济活动的影响,没有任何其他一家公司可以比肩。许多重要的经济学思想的诞生与完善,都参考了这家公司的实践。
为什么说女王授予东印度公司皇家纹章是一件大事?首先,因为到东方去做买卖实在是风险很大的赌博,而且风险到底有多大,谁也说不清。人所共知,葡萄牙人和荷兰人很会做亚洲人的买卖,但是英国人去东方买卖什么呢?没有人能预知结果,甚至船队一年后能不能回来都没谱。其次,公司制组织方式是英国人刚从外边学来的,既有股东,又有董事会,还要通过什么选举,遵守什么程序。它的船长和大副,实际上相当于今天的公司管理层,一旦离开了英吉利海峡,谁知道投资者的运气由谁来掌握?再次,英国人舰指东方,跨越大西洋进入印度洋,肯定会遇到来自早期海上贸易强国的挑战,前途未卜。简而言之,东印度公司就拿这样一个疑问重重的方案,企图得到枢密院和女王的点头,贴上皇家特许的标签。面对一群冒险家加金融家期待的目光,女王没有犹豫。她以自己的信心,为一个民族开拓东方市场的雄心背书。
就在伊丽莎白女王当政的16 世纪,明末的中国出现了一位为世人熟知的皇帝,神宗朱翊钧,在位时称万历皇帝。北京十三陵定陵的地下宫殿,就是他的陵寝。万历皇帝在位48 年(1573~1620),和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基本上是同代人。
在他登基前的15 年即1557 年,葡萄牙人得到朝廷的允许在澳门定居,与大陆通商,南美与日本的白银也开始大量流入中国。在他登基后的第15 个年头即1587 年,用华裔美籍学者黄仁宇的话来说,大明是“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叙”。然而万历皇帝的大内却并不平静。这一年正是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前一年,万历皇帝在宫中也是打得鸡飞狗跳。他的对手是谁?是夹在君王与百姓之间的一层特权文官。直接的原因是他想立的太子,不是皇后所生,而是出自自己心爱的妃子郑贵妃。坚持祖宗章法不能变的官僚们,就是不给皇帝这点面子。
那么皇帝的王土王民当时是个什么状况?有些西方人认为,中国在13 世纪就已经停滞不前了。例如法国历史研究大师费尔南· 布罗代尔就说,蒙古人成吉思汗占领中原,农耕文化受到严重打击,失去了现代化发展的潜能。但是,更多的人看明代,认为那是中国在大唐之后达到的又一个高峰。加拿大的卜正民教授说,大明神话般的财富令欧洲人痴狂。沿着传统道路走下去,中国经济在全球没有竞争对手。和它相似的那些农牧国,如奥斯曼帝国、俄国、印度,远比它松散落后;欧洲新兴的那些海上强国远在天边,工业革命的种子尚未播种。明嘉靖皇帝(1522~1566 年在位)以后,在全国各地出现大批市集,贸易兴旺,可以称为中国式城市化、商业化早期革命。纺织业、冶铁业、制瓷业等行业呈现规模化发展,铜钱、银两作为交易工具被广泛使用,现代信用融资组织亦有了萌生的土壤。
东方帝国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既可能停滞不前,亦可能发生政权与社会的剧烈变革。
在大一统的文官管治幕墙内,至高无上的只有皇权。国家此时亟须一位有胆有识的君主,带领一众臣民选择文明进化的道路。假设明朝末年出了一位李世民,他会不会像在大唐一样,修明政治,富足经济,并打开宫门迎接来自欧洲的文化和商业使者?假设传统的朝廷也出了一位像伊丽莎白一样的女皇,她会不会对通商和海战也有事必躬亲的兴趣,派出船队跨越南海直达印度洋?
想象终究是想象,而现实是无情的。此时的万历皇帝年方二十几岁,血气方刚,起码也应当像伊丽莎白女王那样,叱咤内外,威震四方吧?其实,英国的内阁和上院贵族也一直在威逼利诱女王赶紧处理生产王储的大事。但所有的挑衅,都没有阻止女王在政治上特立独行的气势。而我们那位可怜的皇帝呢,他端坐深宫,明白自己只是这个庞大的国家机器上的一个摆设,他改变不了大内,改变不了国家,他也无此愿望。那他有没有选择像后来英王爱德华八世那样,为自己喜欢的女人舍弃江山?更不行,他连离开这座宏伟“囚牢”的自由都没有,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宫中消极怠工。《明史》说他在中期以后“不视朝,不御讲筳,不亲郊庙,中外缺官亦不补”。《万历十五年》书中提到,无聊之际,皇帝会在宫中和太监们一起以掷银为戏。他在地上画一个圈,太监们用银叶向圈里投,投中了就能得到皇帝的一个银锭赏钱。皇帝从未有过好奇心问一问这些白银是从哪里来的,他也不想分心烦神,了解帝国越闹越大的“银荒”是怎么回事。
伊丽莎白女王和万历皇帝,各自把持一个帝国,远隔重洋。他们从未打过交道,今天把他们拉在一起的是历史的逻辑。女王并没有看到走上现代化发展轨道的英国最终取代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成为世界第一海上强国,控制了全球货币与贸易市场。尽管她早生了100 多年,英国人还是把帝国崛起的起点和她连在一起。万历皇帝也没有看到在他身后200 多年朱姓皇权覆灭的时刻。就在他身着黄袍的时代,西方像是一列加足马力的高速列车,挟带着海外军事贸易扩张的强势,呼啸着向东方帝国奔驰而来。1601 年,在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进呈的一张世界地图上,万历皇帝兴许曾看到标注的“英吉黎”三个字,“西风”号列车的进站汽笛,已经在他的耳边拉响。
大英帝国正雄心勃勃,展开贸易的风帆,一路向东再向东;大明皇朝却内政外交失策,财政逼仄,一路下落再下落。风云际会,顶层胆识的高低,将决定东西方两大帝国的前程与命运。
……
推荐序
老谋深算的金融规则制定者
多年前,日本一财金官员与我聊起他的困惑:为何日本经济一度居世界第二,政制亦算成熟,而金融市场却不够发达?我跟他说,那是因为你们不讲英语。
我所言之意当然不仅指语言。语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其背后是人类置身其中的历史、文化和生活实践。我向许多好友推荐过丘吉尔所著《英语民族史》。自工业革命以降,大不列颠和美利坚这两个英语国家相继雄霸世界二百余载,绝非偶然。纵观当今世界,最发达的金融市场在哪里?纽约、伦敦、香港,以及近些年机构投资者十分活跃的新加坡。这些金融市场均有深厚的英语文化背景。
哲人有言,观天下大势,无论政、军、经、文,虽纷繁复杂,但其源盖出于欧洲。特别是金融,得读懂英国。大不列颠是一个思考的民族,为世界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英国人创造思想,美国人付诸实践,按中国传统文化说法,即一个立言,一个立功。故欲洞悉全球金融市场,把握监管趋势,不仅要关注美国,更要研究英国。
现代世界诸多制度均为英人古老规则之延续。当今世界两大主要法系之一的普通法系就源于英国。普通法系遵循判例的特点令法律的形成和演变内在于市场运行之中,更能适应复杂多变的金融发展要求,是原则性和灵活性的辩证统一。学界普遍认为,普通法系对投资者保护程度比大陆法系更高。以英美为代表的普通法系国家的资本市场一般都比以德日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更发达。
时至今日,英国对全球规则的制定依然举足轻重。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在英经济学家迈克·泰勒(Michael Taylor )提出的“双峰”理论基础上,英政府对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撤金融服务局,代之以审慎监管局和金融行为监管局,开启“双峰”监管模式,受到各国广泛关注。美财政部一份报告称,这一模式“可能会是未来最理想的监管结构”。其加大行为监管力度、增强审慎监管的前瞻性思路对金融监管改革及未来金融业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
盖我称英国为“老谋深算的金融规则制定者”乃名副其实。所谓“老谋”, 指其渊源深厚,谋略老到;而所谓“深算”,则谓其考虑缜密,设计精良且具前瞻性也。
李弘女士的这本《图说金融史》回溯东西方,特别是英中两国金融演变、互动的历史,为我们了解世界金融规则之渊源及背后理念,提供了崭新视角。
李弘是五道口首批毕业生,学术功底深厚,且一直在金融改革大潮的浪尖行走,对国内外金融业发展有透彻认识。她背后还有两位英国先生的支持。一位是她在剑桥大学深造时的导师——克里斯多弗· 阿兰· 贝利爵士(C.A. Bayly),其为剑桥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主任暨圣凯瑟琳学院院长,擅长英帝国史和全球史的研究。贝利教授研究了大英帝国时代英国人制定的规则如何蔓延至全球不同角落。其着眼点并非伦敦,而是那些受西方影响的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如何以当地传统和视角磨合外来规则,从而提出东西方互动共同塑造现代世界的论点。因其对历史学的突出贡献,贝利教授被授予爵位。还有一位是她的丈夫——一位很有品位的英国男人,他不仅在英国历史、文化、金融专业知识方面,还在日常生活上对李弘的写作给予了默默支持。
相信这本《图说金融史》能给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在图文展示和时空穿越中,了解英国,了解世界,也了解我们自己。
厚朴投资董事长方风雷
图说金融史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说金融史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图说金融史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说金融史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回溯往昔,你向后能看多远;展望未来,你向前就能看多远。
评分随便抽出王秘书看动画片。
评分很好
评分值得一看,能了解很多历史上的金融知识,以及金融的演进
评分这本书很不错,以史为鉴,值得收藏。
评分回溯往昔,你向后能看多远;展望未来,你向前就能看多远。
评分图文并茂,全面深入,好看易学的金融史
评分了解当时社会金融发展的历史,展望未来的金融发展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图说金融史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