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液压技术应用220例(第三版)

现代液压技术应用220例(第三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利平 著
图书标签:
  • 液压技术
  • 液压系统
  • 液压应用
  • 工程技术
  • 机械工程
  • 故障诊断
  • 案例分析
  • 实践指南
  • 现代技术
  • 工业设备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39440
版次:3
商品编码:1177958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48
字数:94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可供液压技术的设计研究者、加工制造者、安装调试者、现场操作者、使用维护者、故障诊断者及机械设备管理者等相关人员参阅,也可作为液压技术设计、使用维护与故障诊断技术的短期培训、上岗培训教材或参考资料,还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机电、自控类相关专业及方向教师与各层次学生(研究生、本科生及专科生)的教学(课堂教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科研参考书或实训教材,同时可供液压技术爱好者学习参阅。
  1.《现代液压技术应用220例(第三版)》在保持第二版的结构、风格和篇幅的基础上,精心筛选和更新了内容、更新了标准资料;
  2.《现代液压技术应用220例(第三版)》更为详尽系统地介绍了液压系统安装调试、运转维护及故障诊断,以期跟踪液压技术发展潮流,反映最新发展和应用成果。
  3.对各行业不同层次读者解决液压技术在方案选择、科研设计、制造加工、安装调试、运转维护和故障诊断中的各类实际问题更为有效。
  4.《现代液压技术应用220例(第三版)》可供液压技术的设计研究者、加工制造者、安装调试者、现场操作者、使用维护者、故障诊断者及机械设备管理者等相关人员参阅,也可作为液压技术设计、使用维护与故障诊断技术的短期培训、上岗培训教材或参考资料,还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机电、自控类相关专业及方向教师与各层次学生(研究生、本科生及专科生)的教学(课堂教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科研参考书或实训教材,同时可供液压技术爱好者学习参阅。

内容简介

  《现代液压技术应用220例》(第三版)仍分上、下两篇共17章。上篇共15章,介绍了15大行业的液压技术应用实例,下篇共2章为液压系统设计与使用维护,阐述了液压系统的设计方法及步骤并给出典型设计实例,详尽介绍了液压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转维护与故障诊断方法。书末摘录的国家标准GB/T 786.1—2009可供读者查阅对照。
  第三版在保持第二版的结构、风格和篇幅的基础上,通过精心筛选和更新内容(更新应用实例过半);更新标准资料(采用最新版本国标GB/T 786.1—2009对所有液压系统原理图进行绘制);更为详尽、系统地介绍了液压系统安装调试、运转维护及故障诊断,以期跟踪液压技术发展潮流,反映最新发展和应用成果,进一步提升本书的系统性、先进性、全面性和实用性水平,能更为有效地解决各行业不同层次读者在液压技术的方案选择、科研设计、制造加工、安装调试、运转维护和故障诊断中的各类实际问题。
  本书可供液压技术的设计研究者、加工制造者、安装调试者、现场操作者、使用维护者、故障诊断者及机械设备管理者等相关人员参阅,也可作为液压技术设计、使用维护与故障诊断技术的短期培训、上岗培训教材或参考资料,还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机电、自控类相关专业及方向教师与各层次学生(研究生、本科生及专科生)的教学(课堂教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科研参考书或实训教材,同时可供液压技术爱好者学习参阅。

作者简介

  张利平,河北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液压气动技术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现任中国力学会流体控制专委会液压气动技术交流开发中心特聘理事。主讲过的硕士生和本科生课程有:液压传动系统,测试信号分析及数据处理,工程流体力学,液压传动,液压与气动技术,液压噪声控制,现代控制理论,机电系统计算机控制工程,液压站设计与使用、专业外语等。主持和参与完成DYQ1-E30B电液数字流量阀、SYF1-E63B电液数字溢流阀、34SH-L16E-W型新型节能换向阀(获中国专利ZL01227157。8)、液压自动U形管成型机床、气动胀管机、免耕播种机的研制、二汽发动机分厂汽缸体加工自动线电控系统的PLC改造等多项科研项目;长期为各类型企业举办各层次液压技术、流体力学培训班;长期为工矿企业各类国内外机电设备的液压气动系统进行调试与故障诊断及技术咨询。

内页插图

目录

上篇
第1章金属材料工程中的液压系统1
1.1概述1
1.2铸造机械液压系统1
1.2.1熔模精密铸造双工位卧式中温压蜡机叠加阀液压系统1
1.2.2铸造生产线三维升降震实台液压系统4
1.2.3J1140型压铸机液压泵站系统5
1.2.4铅钙合金浇铸生产线液压系统6
1.2.5钢球铸造成型机液压系统9
1.3金属成型设备液压系统11
1.3.120MN快速锻造液压机液压系统11
1.3.23MN钢坯液压剪系统13
1.3.3裁断机液压系统14
1.3.4板材成型专用双向油压机液压系统16
1.3.5太阳能热水器支架扁形管材弯曲成型机液压系统18
1.3.6波形弹性管挤压胀形机液压系统20
1.3.7水胀成型液压系统23
1.3.8缠绕式弯管机液压系统25
1.4焊接设备液压系统28
1.4.1焊条涂粉机液压系统28
1.4.2汽车轮圈400t闪光顶锻焊机液压系统29
1.4.3石油钻杆混合型摩擦焊机液压系统31
1.4.4筒体焊接支架液压系统35
1.4.5管道建设多功能焊接车液压系统36
1.5热处理设备液压系统38
1.5.1曲轴感应淬火机床液压系统38
1.5.2全液压齿轮淬火机液压系统39
1.5.3钢板弹簧淬火机械手液压系统42
第2章金属切削机床与数控加工中心及汽车零部件行业中的液压系统45
2.1概述45
2.2金属切削机床与数控加工中心液压系统45
2.2.1车床液压系统45
2.2.2GSCK200A型高速高精数控车床液压系统47
2.2.3卧式重型数控车床液压系统50
2.2.4超大型车铣加工中心托辊液压系统52
2.2.5大型立式数控车床盘式刀库液压系统55
2.2.6双面组合铣床液压系统57
2.2.7数控轧辊磨床液压站59
2.2.8?600型磨削加工砂轮卸模机液压系统62
2.2.9多轴钻孔机床液压系统65
2.2.10卧式双面双工位镗孔车端面车外圆组合机床液压系统67
2.2.11L5240/1型拉床液压插装阀系统70
2.2.12钻镗组合机床插装阀式液压系统73
2.2.13伺服动力滑台液压控制系统74
2.2.14全自动金属带锯床液压系统76
2.2.15数控高速冲床液压系统78
2.2.16大型圆筒形零件加工用自动翻转机液压系统79
2.2.17恒压闭式静压转台液压系统81
2.3汽车摩托车制造设备液压系统83
2.3.1柴油发动机曲柄专用铣床液压系统83
2.3.2轿车座椅泡沫生产线浇铸机台架液压系统84
2.3.3钣制皮带轮高速旋压机液压系统87
2.3.4气缸体封水槽加工组合机床液压系统89
2.3.5汽车油箱缝合机液压系统91
2.3.6JMY?31.5A型汽车大梁生产线全液压铆接机系统93
2.3.7摩托车车轮压窝冲孔机液压系统95
2.3.8农用车发动机连杆销压装机液压系统96
2.3.9汽车变速器总成交检试验台叠加阀式液压系统99
2.3.10汽车悬架减振器性能试验台的电液伺服系统100
第3章电力与煤炭工业中的液压系统102
3.1概述102
3.2电力行业液压系统102
3.2.1太阳能电站聚热装置驱动机构液压系统102
3.2.2水轮发电机组电液调速器系统104
3.2.3静压驱动自行走式电力架线牵引机液压系统105
3.2.4大型变压器线圈制造恒压装置液压系统108
3.2.5大型烟囱施工平台提升液压系统111
3.2.6火力发电厂输煤采样机液压系统113
3.2.7火力发电厂锅炉捞渣机驱动装置液压系统116
3.2.8火力发电厂锅炉捞渣机链条张紧装置液压系统118
3.3煤炭工业中的液压系统119
3.3.1采煤机截割滚筒自适应液压调高系统119
3.3.2高速矿井架空人车液压系统121
3.3.3电磁球阀式电牵引采煤机液压系统122
3.3.4全液压链锯式割煤机系统124
3.3.5带式输送机张紧装置液压系统126
3.3.6原煤取样机液压系统128
3.3.7煤矿综采工作面支护设备综合试验台液压系统129
3.3.8煤仓闸门双速液压启闭系统131
3.3.9全自动多功能压滤机液压系统133
第4章石油天然气探采加工机械与化工行业中的液压系统136
4.1概述136
4.2油气探采机械液压系统136
4.2.1自升式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液压系统136
4.2.2风电互补抽油机液压系统138
4.2.3不压井作业车液控系统140
4.2.4钻井牙轮钻头储油囊抽真空注脂机液压系统142
4.2.5钻井液压动力卡瓦系统143
4.2.6海上修井平台作业设备的液压驱动系统145
4.2.7储油罐清理机器人液压系统146
4.2.8输油管道阀门启闭液压系统148
4.2.9油气长输管线钢管扩径机液压系统149
4.2.10油田管线试压装置液压与气压系统152
4.2.11石棉水泥管卷压成型机的电液控制系统153
4.3化工机械液压系统157
4.3.1BOY15S超小型注塑机液压系统157
4.3.2地毯发泡压机液压系统160
4.3.3电液比例控制注塑机系统162
4.3.43500kN抽真空平板硫化机液压系统164
4.3.5轮胎定型硫化机液压系统167
4.3.6大型胶带连续硫化机液压系统169
4.3.7催化剂高压挤条机液压系统171
4.3.8橡胶制品热压成型机液压系统174
4.3.9树脂药卷自动生产线液压系统175
第5章冶金工业中的液压系统178
5.1概述178
5.2冶炼轧制机械设备液压系统178
5.2.1PYY系列圆锥破碎机液压系统178
5.2.2炼铁高炉泥炮液压控制系统180
5.2.35000kV?A电炉液压系统181
5.2.4炼钢厂KR脱硫液压系统181
5.2.5铝液抬包清理机液压系统185
5.2.6轧机自动辊缝高水基工作介质液压控制系统188
5.2.7连铸连轧生产铜线装载平台液压系统190
5.2.8铝箔轧机电液伺服系统192
5.2.9常压水煤气气化炉钟罩式加煤机构液压系统195
5.2.10烧结机布料装置电液伺服系统196
5.3冶金产品整理液压系统198
5.3.1大型步进式加热炉炉门升降驱动液压系统198
5.3.2线(管)材卷取机的机液比例控制液压系统和电液比例控制液压系统200
5.3.3热轧板推钢机的液压系统201
5.3.4板坯精整生产线清理机液压系统202
5.3.5钢卷翻卷机液压系统205
5.3.6全液压盘钢翻转装置系统208
5.3.7圆环状零件250t水平碾压机液压系统210
5.3.8铝型材自装挤压机的液压系统211
5.3.9铝锭堆垛机械手液压系统213
5.3.10钢管水压试验机夹紧装置液压系统216
5.4冶金企业环保设备液压系统218
5.4.1钢厂废水处理自动压滤机液压系统218
5.4.2铁厂高炉热风布袋除尘液压系统220
第6章铁路和公路运输行业中的液压系统223
6.1概述223
6.2铁路运输业中的液压系统223
6.2.1铁路铺轨机液压系统223
6.2.2铁路运枕龙门起重机液压系统225
6.2.3轨道路基动力响应测试液压激振系统227
6.2.4铁路货车滚动轴承压装机液压系统229
6.2.5铁路栈桥液压系统232
6.2.6地铁车门液压同步控制系统235
6.2.7列车空调机组制冷系统高低压压力继电器检测试验台液压系统236
6.3公路运输业中的液压系统237
6.3.1大吨位水平定向钻机液压系统237
6.3.2高速公路路面铣刨机液压系统239
6.3.3汽车液压升降尾板系统241
6.3.4地藏式汽车举升机液压系统242
6.3.5人行天桥液压同步顶升系统245
第7章建材与建筑行业中的液压系统247
7.1概述247
7.2建材行业中的液压系统247
7.2.1卫生瓷高压注浆成形机液压系统247
7.2.2日用陶瓷高压注浆机气液传动系统248
7.2.3VIS系列墙地砖液压机系统250
7.2.4石材连续磨机液压进给系统252
7.2.5全自动模压式制瓦机液压系统254
7.2.6水泥生产用篦冷机篦床液压同步驱动系统257
7.2.7全自动粉煤灰压砖机液压系统259
7.3建筑行业液压系统261
7.3.1多边形箍筋机液压系统261
7.3.2H钢三维数控钻床液压系统262
7.3.3钢模板专用冲孔机液压系统264
7.3.4双缸双作用液压打桩锤系统266
7.3.5新型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液压系统268
7.3.6中空玻璃双组分打胶机液压系统270
7.3.7剪叉式液压升降台液压系统272
第8章车辆与工程机械及农林牧机械液压系统275
8.1概述275
8.2车辆与工程机械液压系统275
8.2.1集装箱自动导引车液压系统275
8.2.2新型散装物料自卸半挂车液压系统277
8.2.3隧道工程衬砌台车液压系统280
8.2.4清雪车液压避障系统282
8.2.5小型全液压履带式滑移装载机系统284
8.2.6全液压钻孔挖掘多用机系统286
8.2.7全液压起重高空作业车系统288
8.2.8冲击压路机液压系统289
8.2.9RE400履带式潜孔锤钻机液压系统291
8.2.10非开挖导向钻机液压系统292
8.3农林牧机械液压系统296
8.3.1大型农田清平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296
8.3.2自走式玉米去雄机液压系统298
8.3.3联合收割机静压传动装置HST300
8.3.4青储饲料收割机液压系统303
8.3.5农作物秸秆粉末高压无胶模塑成形压机液压系统305
8.3.6芒果采摘机液压系统308
8.3.7椰果采摘机电液比例控制系统310
8.3.8节能低噪型人造板热压机液压系统313
8.3.9卧式铆压机液压系统314
8.3.10奶牛手术台液压系统315
第9章家用电器与五金工业中的液压系统318
9.1概述318
9.2家用电器制造业中的液压系统318
9.2.1显像管玻壳剪切机床液压系统318
9.2.2磁环自动成型液压机系统320
9.2.3电冰箱内胆四工位热成型机液压控制系统323
9.2.4电冰箱压缩机电机转子叠片机液压系统324
9.2.5制冷热交换器U形管缠绕式自动成型机液压系统326
9.3五金行业中的液压系统329
9.3.1射钉枪制钉机液压系统329
9.3.2木托盘打钉机液压系统331
9.3.3工具锤装柄机液压系统332
9.3.4门锁整体成型液压机系统334
9.3.5金刚石工具热压烧结机的液压加载系统336
第10章轻工与纺织行业中的液压系统339
10.1概述339
10.2轻工机械液压系统339
10.2.1大吨位皮革熨平机液压系统339
10.2.2弯曲木家具三向压力机液压系统341
10.2.33700造纸机液压系统342
10.2.4废纸板打包机液压系统345
10.2.5中纤维密度板切板边机液压系统346
10.2.6植物油四头灌装机液压系统348
10.2.7集成式植物纤维一次性餐具成型机的液压系统350
10.2.8食品物料压辊机液压系统352
10.2.9散装物料仓放料装置液压系统353
10.2.10烟草生产粉尘成型机液压系统354
10.3纺织机械中的液压系统357
10.3.1DT-4C纺丝机液压系统357
10.3.2平网印花机插装阀液压系统359
10.3.3毛呢罐蒸机用整体式液压无级变速器系统360
10.3.4自动卷染机电液比例控制系统362
第11章航空与河海工程中的液压系统364
11.1概述364
11.2航空领域的液压系统364
11.2.1飞机起落架电液伺服加载系统364
11.2.2飞机综合包伞机的液压气动系统365
11.2.3航空旅客登机车活动防雨篷的液压系统368
11.2.4飞机维修升降平台车液压系统370
11.2.5直升机旋翼动平衡试验台液压升降系统372
11.3河海工程中的液压系统373
11.3.1船舶系靠绞缆机液压系统373
11.3.210kN内河船用液压起锚绞车
系统375
11.3.3船舶舵机液压控制系统376
11.3.4船用客梯车液压浮动支撑系统377
11.3.5海上三体式救助艇液压控制系统378
11.3.6双吊点江河闸门启闭机液压系统382
11.3.7海底土液化监测装置液压贯入系统384
11.3.8水下钻孔机液压系统386
11.3.9水面垃圾清扫船液压系统388
11.3.10软质输油管线水面穿越车液压系统390
11.3.11海浪发电机液压系统391
第12章计量质检与特种设备中的液压系统393
12.1概述393
12.2计量与产品质量检验设备中的液压系统393
12.2.11200kN标准动态力源装置液压系统393
12.2.2电液伺服动静万能试验机夹紧装置的气?液增压系统395
12.2.3出入境商品检验用试验机液压系统397
12.2.4墙体砖和小型砌块试验机电液比例加载测控系统398
12.2.5多功能木材力学试验机液压系统400
12.3特种设备中的液压系统402
12.3.1客货两用液压电梯系统402
12.3.2飞机场两种液压电梯系统403
12.3.3高压单相流细水雾自动灭火系统405
第13章武器装备中的液压系统407
13.1概述407
13.2军事装备中的液压系统407
13.2.1地空导弹发射装置液压控制系统407
13.2.2车载雷达天线升降机构液压系统410
13.2.3自发电电源车液压系统412
13.2.4海军舰船武器装备液压元件综合检测中心液压系统413
13.2.5无人机起飞弹射液压系统416
第14章公共设施及环卫机械设备中的液压系统418
14.1概述418
14.2公共设施中的液压系统418
14.2.1上海音乐厅顶升和平移工程的液压同步系统418
14.2.2舞台升降水介质传动系统421
14.2.3舞台演出车液压系统423
14.2.4天旋地转游艺机液压系统426
14.2.5京杭大运河游艇液压控制系统427
14.2.6人体外生骨骼动力辅助装置液压系统430
14.2.7残疾人上下车专用升降台液压系统432
14.2.8社区汽车维修升降平台液压同步系统434
14.2.9简易俯仰升降式立体车库液压系统436
14.2.10面条挤压机液压系统438
14.2.11液压驱动座椅系统439
14.3环卫机械设备液压系统440
14.3.1垃圾中转站压块机液压系统440
14.3.2集装箱式垃圾中转站液压系统442
14.3.3侧装式垃圾收集车液压系统443
14.3.4污泥自卸车液压系统444
14.3.5轻型全液压吸扫式清扫车液压系统445
第15章液压试验(实验)设备液压系统448
15.1概述448
15.2液压工业生产试验设备的液压系统448
15.2.1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功率反馈试验台系统448
15.2.2多功能综合液压实验台系统450
15.2.3电液伺服阀维修试验台系统452
15.2.4高压抗磨液压油品试验台液压系统453
15.3液压传动与控制教学实验设备液压系统456
15.3.1采用PLC及触摸屏技术的液压实验台系统456
15.3.2液压伺服实验台系统458
下篇
第16章液压系统设计计算要点及典型设计计算实例461
16.1概述461
16.2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要点461
16.2.1设计计算的一般流程及技术要求461
16.2.2液压系统功能原理设计462
16.2.3液压系统的施工设计465
16.2.4液压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468
16.3液压传动系统典型设计计算实例 钻孔组合机床液压系统设计计算471
16.3.1明确技术要求471
16.3.2执行元件的配置471
16.3.3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471
16.3.4液压系统主要参数计算和工况图的编制473
16.3.5制定液压回路方案,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475
13.3.6计算和选择液压元件476
16.3.7验算液压系统性能479
第17章液压系统安装调试、运转维护与故障诊断482
17.1液压系统的安装482
17.1.1安装准备482
17.1.2确定安装程序与方案482
17.1.3液压元件和管件的质量检查483
17.1.4液压系统的安装及其要求483
17.2液压系统的调试496
17.2.1调试目的496
17.2.2调试类型及准备497
17.2.3调试的一般顺序497
17.2.4出厂试验497
17.2.5总体调试501
17.2.6液压系统的调整503
17.3液压系统的运转维护503
17.3.1运转维护的一般注意事项503
17.3.2液压系统运转禁忌504
17.3.3液压系统的检查(点检)及其项目和内容505
17.3.4液压系统的定期维护内容与要求507
17.3.5液压元件与系统的检修507
17.3.6液压系统的泄漏与密封509
17.4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515
17.4.1液压故障及其诊断515
17.4.2做好液压故障诊断及排除应具备的条件515
17.4.3液压系统常见故障类型516
17.4.4液压系统的故障特点及故障征兆517
17.4.5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排除策略及一般步骤518
17.4.6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方法520
17.4.7液压系统共性故障及其诊断排除方法525
17.4.8常用液压元件故障及其诊断排除方法531
附录常用液压气动图形符号(GB/T 786.1―2009摘录)(附表)542
参考文献548

前言/序言

  《现代液压技术应用220例》2004年第一版出版,2009年进行了修订,第二版出版。迄今10余年来,本书多次重印,得到了广大液压技术工作者及众多液压技术用户的肯定。 为了适应液压技术的新发展、新应用和新成果,作者在总结近几年为相关企业进行电液控制科研项目攻关及解决液压系统方案论证、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转维护及故障诊断难题过程中的经验基础上,利用旅居境外及在国内多个省市区及大中企业讲学之便,收集了大量实用材料,并认真学习了解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和新系统、应用经验及相关标准,对第二版进行了修订。 本次修订在以下四个方面做了努力:一是力求保持第二版的结构、风格和篇幅;二是精心筛选和更新内容,更新应用实例过半(保留应用频度较高和指导性较强的原有实例,用技术含量较高的新系统取代使用频度较低的系统);三是更新标准资料,采用最新版本国标GB/T 786.1—2009《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图形符号和回路图第1部分:用于常规用途和数据处理的图形符号》对所有液压系统原理图进行重新绘制;四是对液压系统运转维护及故障诊断进行了更为详尽系统的介绍。上述做法的目的无外乎是跟踪液压技术发展潮流,反映最新发展和应用成果,进一步提升本书的系统性、先进性、全面性和实用性水平,以期对各行业不同层次读者解决液压技术在方案选择、科研设计、制造加工、安装调试、运转维护和故障诊断中的各类实际问题更为有效。 全书仍分上、下两篇共17章。上篇共15章,介绍液压技术应用实例,下篇共2章介绍液压系统设计与使用维护。书末摘录了国家标准GB/T 786.1—2009可供读者查阅对照。 本书可供液压技术的设计研究者、加工制造者、安装调试者、现场操作者、使用维护者、故障诊断者及机械设备管理者等相关人员参阅,也可作为液压技术设计、使用维护与故障诊断技术的短期培训、上岗培训教材或参考资料,还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机电、自控类相关专业及方向教师与各层次学生(研究生、本科生及专科生)的教学(课堂教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科研参考书或实训教材,同时可供液压技术爱好者学习参阅。 本书第三版由张利平编著。张津、山峻、张秀敏和王伟等参与了本书的策划及资料的搜集整理、部分插图的绘制和文稿的录入校对整理工作。编著者的学生王金业、刘鹏程、向其兴、刘健、李福金、田贺等在繁忙的工作或研究生学业中挤出时间,利用Auto CAD为本书精心绘制了插图;参与过本书第三版相关工作的还有樊志涛、赵小青、窦赵明、田贺、岳玉晓、冯德兵、耿卫晓、冯力伟、陈清华、王慧霄、牛振英、周湛学、黄涛、史玉芳等。 在本书第三版编写出版过程中,得到了国内外诸多厂家(公司)及全国各地读者的热心支持与帮助,李世伟高工等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编著者还参阅和引用了国内外同行的大量参考文献,在此向上述单位和人员以及曾参与本书第一版和第二版工作的刘文学老师等,致以真诚的谢意。 欢迎液压界专家同行及广大读者对书中存在的不当之处给予批评指正。 张利平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理论与实践》 本书旨在系统阐述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的核心理论,并结合丰富的工程实践案例,为读者提供一套全面、深入的抗震设计知识体系。内容涵盖了从地震基本原理、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到各类工程结构(包括房屋建筑、桥梁、大坝、隧道等)的抗震性能分析、设计方法、构造措施以及减震、隔震等先进技术。 核心内容概览: 地震基本原理与场地评价: 地震的成因、传播机制及其对工程结构的影响。 地震波的种类、特性及场地土对地震动的影响。 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流程、方法与关键技术,包括地震动参数的确定、场地适宜性分析等。 考虑场地效应的地震动记录选取与生成。 结构抗震动力学基础: 单自由度和多自由度体系的动力响应分析。 结构动力特性的识别与确定,包括自振频率、振型、阻尼比等。 结构在地震动作用下的反应谱分析方法。 基于时程分析的结构地震反应计算。 各类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理论与方法: 房屋建筑: 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等在抗震设计中的特点与设计要点。内容将深入讲解构件抗震承载力计算、延性设计原则、节点构造要求,以及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特殊考虑。 桥梁工程: 桥梁的抗震分析方法,包括整体式桥台、分离式桥台、桥墩、桥梁连接件等的抗震设计。详细介绍不同类型桥梁(如梁桥、拱桥、斜拉桥、悬索桥)的抗震设计要点,以及考虑地震液化、推覆等效应的处理。 水工结构(大坝、水工隧洞): 水坝(如重力坝、土石坝)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分析,包括抗滑稳定性、抗倾覆稳定性。水工隧洞的抗震设计,考虑围岩的动力响应及衬砌的抗震性能。 地下工程(隧道、地铁): 隧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分析、衬砌设计,以及盾构法施工隧道等的抗震考虑。地铁车站、区间等地下结构的抗震设计挑战与对策。 其他工程结构: 工业厂房、烟囱、塔架、输电铁塔等特殊结构的抗震设计原理和方法。 抗震构造措施与材料应用: 结构构件的抗震强化措施,如配筋构造、连接节点加强、锚固要求等。 新型抗震材料(如高性能混凝土、钢材、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抗震设计中的应用。 砌体结构、砖混结构等传统结构的抗震加固与改造技术。 减隔震技术与智能化抗震: 减震技术: 黏滞阻尼器、摩擦阻尼器、屈服阻尼器等耗能减震装置的工作原理、选型与设计。 隔震技术: 橡胶隔震支座、滑移隔震支座等隔震装置的原理、适用性、设计与构造。 混合减隔震体系: 结合多种减震、隔震手段,实现更优的抗震性能。 智能监测与预警: 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在抗震中的应用,以及地震预警系统对工程结构的潜在作用。 工程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 本书精选了近些年来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案例,涵盖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工程项目。 每个案例都将详细剖析其抗震设计的背景、面临的挑战、采用的设计理念、具体的计算过程、构造措施以及最终的实施效果。 通过对这些鲜活案例的深入解读,读者可以直观地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学习实际工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书特色: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在系统阐述抗震理论的同时,穿插大量工程实践案例,使理论知识更具可操作性。 内容全面深入: 涵盖了当前工程结构抗震设计领域的主要内容,并对前沿技术有所涉猎。 结构清晰,条理分明: 按照逻辑顺序组织内容,便于读者循序渐进地学习。 语言严谨,图文并茂: 使用专业、准确的语言,并辅以图表、示意图等,增强理解性。 面向对象广泛: 适用于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桥梁工程、水利工程、岩土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研究生,以及工程技术人员、设计人员、科研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能够系统掌握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的理论基础,熟悉各类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和技术要求,了解先进的减隔震技术,并能从丰富的工程案例中汲取宝贵的实践经验,从而有效提升工程结构的抗震性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认为,很多专业书籍的编写最大的问题就是过于理论化,脱离实际,让人读起来味同嚼蜡。然而,《现代液压技术应用220例(第三版)》却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本书就像一位身经百战的工程师,用最实在、最接地气的语言,将复杂的液压技术掰开了、揉碎了讲。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关于“液压故障诊断与维修”的章节,这部分内容在很多同类书籍中往往一带而过,但在本书中却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并且每一个案例都非常具有代表性。比如,书中详细分析了“液压泵输出压力不足”这一常见故障,列举了可能的原因,如油液污染、密封件磨损、溢流阀压力设定不当、吸油管路堵塞等等,并且针对每一种原因,都给出了详细的检查步骤和维修建议。书中还会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直观地展示故障现象,例如,液压油变黑、发泡,或者液压元件出现异常噪音等。这种“问题-分析-解决”的模式,让我能够迅速地将书中知识与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联系起来,大大提高了我的问题解决能力。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一些“疑难杂症”的分析,例如,一个液压系统在特定工况下才会出现的间歇性压力波动,或者是某个液压阀在长时间运行后出现的动作不灵敏等问题,书中都给出了深入的剖析,并且提供了多种可能的排查思路。这对于我这样在现场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如何“建”液压系统,更教会了我如何“修”液压系统,让我能够更有信心地面对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液压难题。

评分

作为一名在自动化设备领域工作的工程师,我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复杂的机械和电气系统。液压系统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之前由于缺乏系统性的学习,我对液压技术的掌握总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现代液压技术应用220例(第三版)》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困境。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它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理论书籍,而是直击实际工程应用中的痛点和难点。书中提供的220个案例,几乎都是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在“液压系统在注塑机上的应用”章节中,书中详细分析了注塑机在注射、保压、冷却等各个阶段对液压系统的具体要求,并给出了相应的回路设计和元件选型建议。这让我能够快速地理解注塑机液压系统的核心功能,并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书中对于“液压动力单元”的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它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动力单元的组成、性能特点以及选型原则,这对于我进行自动化设备的设计和维护工作,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此外,书中还会针对一些常见的液压故障,提供详细的诊断和排除方法,这对于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具有直接的帮助。这本书让我不再对液压系统感到畏惧,而是能够充满信心地去理解、设计和维护液压设备。

评分

读完《现代液压技术应用220例(第三版)》,我最大的感受是,液压技术绝非仅仅是“力的传递”,它更是一种“智慧的运用”。这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它不仅仅关注液压系统的静态结构和基本原理,更深入地探讨了液压技术在实现“智能化”和“集成化”方面的最新进展。书中关于“机电液一体化系统”的章节,让我耳目一新。它通过大量的案例,展示了液压系统如何与传感器、控制器、微处理器等电子元件深度融合,实现对液压过程的精确监测、智能控制和自主优化。例如,在讲解“液压伺服系统在机器人末端执行器上的应用”时,书中详细分析了如何通过高精度编码器、比例伺服阀和高性能液压缸,实现机器人手臂的复杂轨迹运动和力反馈控制。这种机电液一体化的理念,让我看到了液压技术在未来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中的巨大潜力。此外,书中还介绍了许多关于“液压系统的诊断与预测性维护”的内容,这对于减少设备停机时间、降低维护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学习书中提供的案例,我开始思考如何将液压系统的运行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从而实现对系统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故障的早期预警。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液压技术正在朝着更高效、更智能、更绿色的方向发展,而这本书正是理解和掌握这些前沿技术的最佳指南。

评分

我一直认为,好的技术书籍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激发读者的思考和创新能力。《现代液压技术应用220例(第三版)》在这方面做得尤为出色。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罗列了各种应用案例,更重要的是,它在每一个案例的分析中,都融入了作者对液压技术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例如,在讲解“液压马达在卷扬机中的应用”时,书中会详细分析不同类型液压马达(如齿轮马达、叶片马达、柱塞马达)的性能特点,并结合实际工况,给出最优选型建议,并且还会讨论如何通过合理的控制回路,实现卷扬机的调速和制动。更重要的是,书中会引导读者思考“为什么”这么做,例如,为什么在某些负载变化剧烈的场合,需要选用具有更好调速性能的液压马达,或者如何通过增加蓄能器来改善系统的动态响应。这种“追根溯源”的讲解方式,让我能够真正地理解液压技术的内在逻辑,而不是停留在表面。此外,书中还提供了一些“优化改进”的思路,例如,如何通过改进液压回路来降低系统的功率损耗,或者如何通过增加传感器和控制单元,实现液压系统的智能化和远程监控。这些内容对于我这样的技术开发者来说,具有极高的启发性,能够帮助我打开新的技术思路,设计出更具竞争力的新产品。

评分

我是一名学生,在学习机械工程的过程中,液压技术是我遇到的一个难点。理论公式很多,但感觉与实际应用脱节。《现代液压技术应用220例(第三版)》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用最直观、最生动的方式,将我带入了液压技术的世界。它最让我喜欢的地方在于“案例的多样性和实践性”。220个案例,覆盖了从最基础的液压缸应用到复杂的集成化液压系统。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液压传动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的章节。例如,在讲解拖拉机的液压转向系统时,书中详细解释了液压助力转向的原理,以及如何通过液压控制实现精准、省力的转向操作。书中还会配有清晰的图示,帮助我理解各个部件的功能和连接方式。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将抽象的原理转化为具体的工程应用,让我能够看到这些理论知识是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发挥作用的。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液压元件选型和故障排除的基础知识,这对于我未来进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我曾经觉得液压系统很复杂,难以理解,但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发现原来液压技术也可以如此有趣和实用。这本书为我打下了坚实的液压基础,也激发了我对这个领域的浓厚兴趣。

评分

对于像我这样,已经接触液压技术多年,并且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不断优化和创新液压系统的工程师来说,《现代液压技术应用220例(第三版)》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先进液压技术”的阐述,它不仅仅停留在基础的液压元件和回路设计,而是深入到诸如“电液伺服系统在精密控制中的应用”、“变量泵与负载敏感技术的集成应用”、“液压混合动力系统的能量回收策略”等前沿领域。书中对这些先进技术的介绍,并没有止步于概念的描述,而是通过大量的实际工程案例来展现这些技术的优势和实现方式。例如,在讲解电液伺服系统时,书中会详细分析如何通过比例伺服阀和高性能液压缸,实现对运动轨迹的精确控制,并给出具体的控制算法和参数整定方法。我还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节能型液压系统”的章节,这部分内容对于我们企业降低能耗、提高经济效益至关重要。书中介绍的各种节能技术,例如利用蓄能器进行能量回收、采用低能耗液压元件、优化液压回路以减少功率损失等,都给了我很多启发。通过学习书中提供的案例,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如何在现有设备上进行技术改造,或者在设计新产品时,将这些先进的节能理念融入其中。这本书的第三版,在内容上更加侧重于智能化和绿色化的发展趋势,这让我看到了液压技术在未来工业发展中的广阔前景,也让我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

说实话,我之前对液压技术并没有太大的兴趣,总觉得它离我的工作领域比较远。然而,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现代液压技术应用220例(第三版)》后,我的看法彻底改变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能够将看似复杂的液压技术,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展现在读者面前,并且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其中的奥秘。书中关于“液压传动与控制在自动化生产线上的应用”的章节,让我印象尤为深刻。我本来以为自动化生产线更多的是电气和PLC的天下,没想到液压技术在其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书中详细介绍了液压系统如何实现机械臂的精确运动控制,如何驱动输送带的平稳运行,以及如何利用液压来实现物料的抓取和放置。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我明白了液压系统在提供强大动力的同时,也能通过精密的控制实现高度的自动化和柔性化。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液压伺服和比例控制”的讲解,它将抽象的控制理论转化为实际的回路设计和元件选择,让我能够理解为什么在某些高精度要求的场合,必须使用这些先进的控制方式。书中还会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提供多种解决方案,并且会分析各种方案的优缺点,这对于我进行技术选型非常有帮助。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液压技术并非只是简单的“推和拉”,它是一种强大而灵活的动力传输和控制手段,能够为各种工业应用带来极大的便利和效率提升。

评分

我是一个对机械原理充满好奇心的学生,液压技术对我来说一直是一个神秘而又吸引人的领域。接触《现代液压技术应用220例(第三版)》之前,我常常在各种理论书籍和网络资料中迷失方向,感觉知识零散,难以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为我点亮了一盏明灯。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将抽象的液压原理与具体的工程应用紧密结合,让我在理解理论的同时,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些理论是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发挥作用的。书中提供的220个案例,涵盖了工业、交通、工程机械、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让我得以窥见液压技术在各个行业中的精彩应用。我尤其喜欢书中对“液压制动系统”的讲解,书中详细解析了不同类型车辆(如汽车、火车、飞机)的制动系统设计,从基础的液压助力到高级的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和ESP(电子稳定程序),都进行了深入的阐述。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学习,我不仅理解了液压制动工作的基本原理,还明白了不同系统之间的差异以及它们所解决的实际问题。书中对原理图的绘制和解读也非常到位,配合详尽的文字说明,让我能够一步步地理解复杂的液压回路。此外,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液压元件的选型和性能分析的内容,这对我未来选择合适的液压元件进行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总而言之,《现代液压技术应用220例(第三版)》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教材,它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为我打开了通往液压工程世界的大门。

评分

作为一名在机械制造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深知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之间的差距。很多时候,我们面对的不是教科书上的标准问题,而是各种千奇百怪、难以捉摸的工况。而《现代液压技术应用220例(第三版)》这本书,正是弥合这一差距的绝佳工具。它最大的价值在于其“案例的丰富性和代表性”。书中列举的220个案例,几乎涵盖了液压技术应用的方方面面,从基础的液压缸驱动到复杂的比例伺服控制,从简单的压力控制到精密的流量调节,应有尽有。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液压支架在煤矿开采中的应用”的章节,这涉及到高压、大排量、恶劣工况下的液压系统设计,对我来说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液压支架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液压元件,还会深入分析在这种极端环境下,液压系统如何保证可靠性和安全性。另外,书中对于“液压挖掘机的行走与工作装置控制”的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它通过大量的实例,展示了如何通过精妙的液压回路设计,实现挖掘机操作的平稳、精准和高效。这本书的第三版,在案例的选材上更加贴近当前工业发展的需求,例如,在新能源领域、环保设备领域都有不少新的应用案例,这让我能够及时了解到行业内的最新动态和技术趋势。总的来说,这本书就像一本“活的”液压工程师手册,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经验丰富的老手,都能从中找到所需的知识和启发。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对液压世界的大门!作为一名初入机械设计领域的新手,之前接触到的液压知识碎片化且枯燥,总是让我觉得无从下手。但是,《现代液压技术应用220例(第三版)》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案例导向”——它不像很多理论书籍那样堆砌公式和抽象概念,而是直接将液压技术应用到具体的工程实例中。我翻开目录,就被“工业自动化中的液压系统设计”、“起重机械的液压控制”、“工程车辆的行走与转向液压系统”等等标题吸引住了。每一个案例都详尽地解析了该应用场景下液压系统的功能需求、核心元件的选择、回路的设计思路、参数的计算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书中不仅仅是罗列了“是什么”,而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为什么这么设计”。例如,在讲述一个液压驱动的注塑机顶出装置时,作者会详细解释为什么需要使用比例阀来精确控制顶出速度,以及如何根据注塑件的形状和材料来确定液压缸的尺寸和压力等级。书中还会配有清晰的原理图、结构图甚至是示意图,这对于我这样的视觉型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曾经对液压回路图望而生畏,但这本书通过对每一个具体应用的讲解,让我逐渐理解了不同阀门、泵、油缸的组合所能实现的功能,也让我开始能够独立分析和绘制简单的液压回路。第三版相对于前几版,在案例的更新和技术的先进性上也有了显著提升,例如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如风力发电机的变桨系统、电动汽车的液压制动辅助系统等,都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让我看到了液压技术在未来发展中的巨大潜力。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循循善诱地引导我一步步掌握现代液压技术的精髓。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