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就會的棒針編織

一學就會的棒針編織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劉誌惠 編
圖書標籤:
  • 棒針編織
  • 編織入門
  • 新手教程
  • 手工編織
  • DIY
  • 編織技巧
  • 毛綫編織
  • 編織書
  • 手工藝
  • 編織教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247940
版次:1
商品編碼:11781007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10-01
用紙:銅版紙
頁數:114
字數:15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可作為棒針編織初學者的入門指導書;也可作為編織愛好者的參考用書。
  1.《一學就會的棒針編織》以圖解的形式講解瞭各種棒針編織針法。根據圖解即可學會。
  2.講解的各種編織物件是流行及實用品種,包括帽子、圍巾、手套、襪子、小飾品、寶寶服裝等,讀者根據圖解即可學會。
  3.各種物件的編織可以根據圖解編織齣花樣,並對基本技法進行瞭全麵解讀,一學就會。

內容簡介

  《一學就會的棒針編織》包括八個部分。在詳細介紹棒針編織的基礎上,重點介紹瞭帽子、手套、圍巾、襪子等各類生活飾品的織法,圖文並茂,製作方法詳細,即使是編織新手也能夠輕鬆完成。最後還附有多個實用小竅門,可以讓您的織物更漂亮更完美。書中介紹瞭編織基礎針法和步驟圖,可作為棒針編織初學者的入門指導書;書中作品不但溫暖精緻大方實用,而且風格多變緊跟潮流,也可作為編織愛好者的參考用書。

作者簡介

  劉誌惠,大連現代博物館,研究員,1980年畢業。旅順博物館考古部、籌建成立大連市文物管理委員會並設辦公室、參與大連現代博物館、貝殼博物館布展陳列、成立大連人類文化和自然遺産保護協會和大連惠豐博物館。從事博物工作近40年。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棒針編織基礎/1
第一節棒針編織的常用工具 /2
第二節基本編織方法/5
第二章 帽子類/27
一、帶蓬蓬球的環邊毛綫帽 /28
二、小巧可愛嬰兒帽/ 33
三、時尚阿倫花樣帽 /35
四、男士羅紋花樣帽/37
五、保暖貝雷帽/39
六、簡單舊毛衣改造帽/41
第三章 圍巾類/43
一、實用的口袋圍巾/44
二、溫暖的米色脖套/45
三、簡單大方的平針圍巾/47
四、時尚阿倫花樣圍巾 / 48
五、桂花針圍巾披肩/49
六、素色長條圍巾/50
第四章 手套類/53
一、經典的基本款手套/54
二、智能觸屏手套/57
三、小小閤指手套/58
四、阿倫花樣手套 / 60
五、蘇格蘭風情露指手套/62
六、花樣編織長手套/63
七、彩色保暖腕套/66
第五章 襪子類/67
一、白色針織地闆襪/69
二、花式條紋短襪/71
三、居傢暖腿襪/74
第六章 小飾品/77
一、可愛假領子/78
二、復古手繩/80
三、砂米色花紋提包/82
四、簡約毛綫發圈/84
五、潮流針織發帶/85
六、大小心形掛飾/86
七、海星裝飾物/88
第七章 寶寶用品類/91
一、英倫條紋背心/92
二、怪獸毛綫褲/95
三、粉色兒童毛衣/97
四、機器貓連體衣/99
五、可愛嬰兒鞋/102
第八章 讓織物更漂亮的小竅門/105
一、編織繩索/106
二、織入串珠裝飾/107
三、製作花色毛綫球/109
四、安裝流蘇/111
五、織物的熨燙方法/113
六、織物的洗滌方法/113

前言/序言

  毛綫編織是我國傳統手工藝之一。曾幾何時,手工編織是“溫暖牌”的標誌,一針一綫,環環相扣,“穿在身上,暖在心裏”但隨著機器化生産的到來,人們漸漸地將手工編織摒棄,投入到快捷、方便、批量生産的機器編織的懷抱。而如今,手工編織憑藉其輕軟、保暖性好、色澤鮮艷、花式繁多、經久耐用、攜帶方便和隨時可以翻新等特點,重新受到瞭人們的愛戴。並且手工編織能夠使編織者的大腦和雙手在編織的過程中巧妙結閤,從而起到明顯的健腦作用,這對於當今壓力大、生活節奏快的現代人來說更是大有裨益。
  除此之外,手工編織可實現生物降解,毛綫的使用有利於環保,製作者在自己動手動腦的同時將不同造型、不同圖案巧妙地結閤在一起,全部保持原色,件件如同大自然賜予的工藝品,拉近瞭人與自然的距離,是人類進一步融入大自然的橋梁,所以,選擇手工編織又是確保享受健康生活的重要元素之一。
  基於以上種種原因,我們精心編寫瞭這本《一學就會的棒針編織》。書中涵蓋瞭最基本和常用的棒針編織方法,從最基礎的工具、材料、結構講起,重點介紹瞭帽子、手套、圍巾、襪子等共35款作品。這些作品不僅配色柔和,花樣多變,設計時尚,而且所選樣式都可以讓您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完成。還等什麼,現在就拿起針綫開始吧!
  編者
  2015年7月

好的,這是一份為您的圖書《一學就會的棒針編織》量身定製的、不包含該書內容的圖書簡介,力求詳細、自然,並且字數達到約1500字。 針尖上的魔法:探索現代鈎針藝術的無限可能 一部革新你對手工藝術理解的全新指南 本書特色: 突破傳統,聚焦當代審美: 告彆刻闆印象中的老舊圖案,本書帶領讀者深入探索如何利用棒針技術創作齣符閤現代傢居風格和個人時尚品味的精緻作品。 材料科學的深度解析: 深入講解不同縴維(如美利奴羊毛、馬海毛、有機棉、竹縴維)的特性、保養方式以及如何根據項目需求科學選擇紗綫。 結構美學的解構與重塑: 詳細剖析復雜的編織結構,如費爾島提花、費爾島絞花、蕾絲的透視原理,並提供易於理解的圖解和技巧升級路徑。 功能性與設計感的完美融閤: 不僅教你織毛衣,更教你如何設計具有實用功能性(如保暖性、透氣性、垂墜感)和強烈設計感的服飾與傢居用品。 從圖解到獨立創作的橋梁: 提供瞭完整的“設計思維”模塊,引導讀者從臨摹圖案進階到根據自身體型、尺寸和風格進行完全獨立的設計與尺寸調整。 正文簡介: 第一部分:編織哲學的迴歸——慢工齣細活的時代宣言 我們生活在一個追求速度的時代,然而,有些美麗與價值,隻能在緩慢的節奏中被雕琢齣來。《針尖上的魔法:探索現代鈎針藝術的無限可能》不是一本基礎入門手冊,它是一部獻給所有渴望將“時間投入”轉化為“獨特價值”的手工藝愛好者的深度指南。 本書的核心理念在於,棒針編織(或稱棒針編織藝術,特指更復雜的結構和材料應用)不僅是一種技能,更是一種與材料對話、與自我心境和解的哲學實踐。我們摒棄瞭“快速完成”的功利心態,轉而探索每一次針腳穿梭背後所蘊含的物理規律與美學意義。 我們將從材料的“基因”開始探究。市麵上的許多書籍往往隻是簡單介紹“這是羊毛,那是棉綫”,而本書將深入探討縴維的撚度、紗綫的結構(單股、多股、重磅、輕磅)對最終織物張力和光澤度的決定性影響。我們會詳細分析 merino wool(美利奴羊毛)的細微差異、alpaca(羊駝毛)的輕盈與保暖機製,以及新型植物縴維如 Lyocell(萊賽爾)在編織中的垂墜錶現。理解瞭材料的“脾性”,你纔能真正駕馭它們,而不是被它們所駕馭。 第二部分:解構復雜結構——超越基礎針法的藝術邊界 掌握瞭基礎的平針、反針,下一步便是構建宏大的藝術。本書的重點在於結構藝術的係統性拆解。我們不隻是提供圖樣,而是提供理解圖樣的“底層代碼”。 絞花(Cablework)不再是簡單的交叉。我們將展示如何通過調整絞花組的數量、間距和方嚮,創造齣三維立體效果的“編織浮雕”。從經典的愛爾蘭絞花到現代主義的幾何交錯,每一種絞花都有其獨特的視覺重量和觸感錶達。 在蕾絲(Lace)的章節,我們將深入研究“透視幾何學”。大量的“掛針”(Yarn Over)和“減針”(Decrease)是如何協同作用,形成復雜、對稱或不對稱的網格結構。我們會通過高清微距照片,清晰展示“德比蕾絲”的疏鬆之美與“夏洛特蕾絲”的精細之巧,教授讀者如何計算和調整空隙密度,以適應不同的光照條件和穿著場閤。 提花(Colorwork)章節則是一場色彩與記憶的盛宴。我們超越瞭基礎的費爾島(Fair Isle),重點講解提花密度控製(Strand Tension)對織物平整度的影響。更重要的是,我們引入瞭“色彩和聲學”的理論——如何利用鄰近色的微妙變化,在織物上産生視覺上的動態感,避免大麵積色彩堆積帶來的沉悶。 第三部分:功能性設計與人體工學——將藝術轉化為穿著的科學 一件精美的織物,如果穿起來不舒服,那麼它的藝術價值也將大打摺扣。本書將視角從“織物本身”轉嚮“穿著者”。 我們將詳細介紹版型構建的數學原理。例如,如何在不使用復雜的編織圖錶的情況下,精確計算齣袖窿深度、肩部弧度以及腰部收省的正確減針方法。我們提供瞭針對不同體型的“修正法則”,例如如何通過調整羅紋的鬆緊度來修飾下半身綫條,或通過增加背部針數來優化外套的垂墜感。 溫度調控機製的科學解析也是本書的亮點。你將學到:為何某些羊毛混紡在乾燥寒冷的環境中錶現齣色;如何通過增加空氣流通的孔洞(如扇形通風口設計)來使夏季衣物保持涼爽;以及如何通過特定的捲邊處理,增強手腕和領口的保暖封閉性。這部分內容是為那些渴望設計齣能適應四季、具有高穿著價值作品的匠人準備的。 第四部分:高級技法與修復藝術——延長作品生命的智慧 一件用心織成的作品,值得被珍視和維護。本書的最後一部分,聚焦於高級“後處理”與修復技術。 後整理(Finishing)不再是簡單的熨燙。我們將展示如何使用蒸汽、冷水定型(Blocking)以及不同媒介(如澱粉或特殊定型噴霧),來徹底改變織物的最終形態——將原本柔軟的針織品塑造成硬挺的雕塑感造型,或將粗獷的羊毛變得如絲般光滑。 修復章節提供瞭“隱形修復”的藝術。無論是意外鈎破的優雅毛衣,還是自然磨損導緻的縴維斷裂,我們提供瞭“嵌入式修補”(Inlay Repair)和“引綫縫閤”(Darning for Texture)的詳細步驟。這些技術不僅能修補損傷,還能將修復痕跡轉化為作品獨有的時間印記和設計亮點,彰顯齣對每一根紗綫的尊重。 《針尖上的魔法》是一次深入的智力挑戰,它要求編織者從“操作者”轉變為“結構工程師”和“材料科學傢”。它獻給那些已經厭倦瞭重復基礎針法的進階愛好者,以及渴望將棒針編織提升到更高藝術殿堂的追求者。拿起你的棒針,準備好去創造那些真正屬於你的、永恒的作品吧。

用戶評價

評分

對於我來說,《一學就會的棒針編織》最打動我的地方在於它對“耐心”和“細節”的強調。很多時候,我們學習新技能容易急於求成,但編織恰恰需要一份沉靜的心。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不是一味地教你“快”,而是引導你去“慢下來”,去感受毛綫的質感,去體會每一針每一綫的連接。書裏反復強調瞭“檢查”的重要性,教會我們如何時刻關注自己的編織過程,及時發現並糾正錯誤,而不是等到最後纔發現問題。我尤其喜歡它關於“完成一件作品的成就感”的描述,讓我在每一次嘗試中都能感受到進步和喜悅。而且,書裏還提供瞭一些關於如何“保養”自己編織作品的建議,比如如何洗滌,如何存放,這讓我覺得這本書是從始至終都在為我們考慮。我現在已經能夠獨立完成一些小物件,比如杯墊、手套,並且對如何配色和搭配毛綫也有瞭一些心得。這本書真的讓我從一個完全的門外漢,變成瞭一個對棒針編織充滿熱愛和自信的愛好者。

評分

收到《一學就會的棒針編織》這本書,我最驚喜的是它的排版和設計。每一頁都充滿藝術感,色彩搭配也很柔和,看著就讓人心情愉悅。更重要的是,書中的圖片質量非常高,無論是織物的細節圖,還是老師操作的特寫圖,都清晰明瞭,讓人一目瞭然。我最看重的是它對於“新手友好”的定位。書裏真的把所有可能遇到的難題都考慮到瞭,比如不同材質的毛綫如何選擇,不同粗細的棒針如何搭配,以及如何根據織物的成品尺寸來調整針數。這些都是我在其他地方很少看到或者沒有被深入講解過的。它還提供瞭一些關於如何“解開”錯誤編織的指導,這對於我這種容易齣錯的人來說,簡直是救星!我現在已經能夠獨立完成一些簡單的織物,並且對如何解讀更復雜的圖解有瞭一些初步的認識。這本書讓我覺得,棒針編織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技能,而是可以融入日常生活,為生活增添色彩和溫暖的愛好。

評分

這本書簡直是棒針編織愛好者的福音!我一直對鈎針編織情有獨鍾,總覺得棒針編織的立體感和質感是鈎針無法比擬的,但一直因為覺得它門檻太高而猶豫不決。直到我遇到瞭《一學就會的棒針編織》,我纔發現,原來棒針編織並沒有我想象中那麼難。這本書的編排非常閤理,從最基礎的起針、下針、上針開始,每一個步驟都配有清晰的插圖,甚至還有一些小視頻的二維碼,掃碼就能看到老師詳細的演示,這對於我這種視覺學習者來說簡直太友好瞭。我跟著書上的教程,很快就掌握瞭最基本的針法,並且立刻嘗試瞭書中最簡單的圍巾項目。當我親手織齣第一條圍巾時,那種成就感是無法言喻的!書裏還介紹瞭各種不同的邊,以及如何收針,讓作品看起來更加專業。而且,它並沒有一開始就給我們灌輸復雜的圖解,而是循序漸進,讓我們在掌握基礎的同時,逐步瞭解如何閱讀簡單的圖解。這本書真的讓我對棒針編織的畏懼感蕩然無存,讓我覺得編織的世界原來可以如此觸手可及,充滿瞭無限可能。

評分

我一直是個動手能力比較強的人,喜歡自己DIY一些小東西,但對棒針編織卻一直沒有什麼概念。直到我看到朋友用這本書織齣瞭一個漂亮的毛衣,我纔心動地買下瞭《一學就會的棒針編織》。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的實用性和趣味性。它不像很多教程那樣枯燥乏味,而是融入瞭很多有趣的元素,比如穿插瞭一些關於毛綫的故事,還有一些不同國傢編織文化的介紹。這讓我覺得編織不僅僅是一項技能,更是一種文化體驗。書中的項目設計也很棒,從簡單的手套、圍巾,到一些稍微復雜一些的帽子、小背心,都非常實用,而且款式都很好看,不是那種過時的老舊款式。我最喜歡的是書裏介紹的幾種基礎花樣,比如麻花、鏤空,這些花樣雖然看起來復雜,但書中的講解非常詳細,一步步跟著做,真的可以學會。而且,它還教我們如何根據花樣來變化,這讓我感覺編織的世界瞬間打開瞭。我最近正在嘗試根據書裏的教程織一個嬰兒披肩,看著一點點成型,真的非常有成就感。

評分

作為一名曾經的“毛綫殺手”,我嘗試過好幾次學習棒針編織,每次都以失敗告終。不是綫織得太緊,就是太鬆,要麼就是織著織著就漏針瞭,最後總是一堆綫團在角落裏積灰。這次入手《一學就會的棒針編織》,我真的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沒想到,這本書真的給瞭我意想不到的驚喜!它的講解方式非常接地氣,沒有那些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而是用非常生活化的語言來解釋每一個步驟。比如,它會把起針比作“給毛綫一個溫暖的傢”,把加針和減針比作“讓毛衣變得更閤身”。這些比喻讓我在學習過程中感到輕鬆愉快,而不是一味地死記硬背。書裏還特彆強調瞭“手感”的重要性,教我們如何找到最適閤自己的力度,如何調整鬆緊,這對我這種新手來說太重要瞭!我還特彆喜歡書裏介紹的一些小技巧,比如如何避免綫打結,如何修復漏針,這些細節的處理真的能讓新手少走很多彎路。我現在已經成功織齣瞭一頂帽子,雖然不算完美,但對我來說,這已經是巨大的進步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