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旅行指南系列:101中国美食之旅

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旅行指南系列:101中国美食之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澳大利亚Lonely Planet公司 编
图书标签:
  • 旅行指南
  • 美食
  • 中国
  • Lonely Planet
  • 孤独星球
  • 旅游
  • 文化
  • 地域美食
  • 饮食文化
  • 旅行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地图出版社
ISBN:9787503188183
版次:1
商品编码:11781549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旅行指南系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4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旅游、历史、地理爱好者
  

  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在2015年全新推出深度旅行读物,用精美的图片、独到的文字、专业的推荐,带你发现、探索、了解这个世界的美,为你的下一次旅行带来更多灵感。在《101中国美食之旅》中,Lonely Planet的资深中文作者精选了吃遍中国每一个角落后的、令他们难忘的美味。从嘉陵江畔令人大汗淋漓的红汤,到查干湖冰面高高跃起的胖头鱼,从台北101下腾起乡愁的牛肉面,到火焰山旁鲜甜的哈密瓜,这片以食为天的土地上,每一趟旅程,都有属于自己的味道。

内容简介

  

  一个谦虚、好客并驰骋过辽阔幅员的胃,在碰上南翔小笼包、喀什茄子肉拌面、顺德鱼生和朝天门火锅店里红汤下的鹅肠时,一定都会发出欣喜而不自觉的颤抖。这便是旅行给人带来的转变,享受截然不同的当地美食,吃懂“在地”的世界观,即是本质的乡土体验。在当今的旅行,那些重新“包装后”的景点可能会让慕名已久变成一种失望,但唯有美食永远能牵动人心。吃过才活过,盛宴必散。但美好的旅行总会一步一步往回家的方向走去,只有点点滴滴会长存于回忆的坛子里,让时间发酵,对美食的记忆也一样。无论是风光和美食,还是浓厚的人情和曲折的故事,都是香醇而令人回味的。

作者简介

  Lonely Planet是全球领先的旅游信息供应商,为渴望旅行的人们提供了大量的旅游服务信息。Lonely Planet约占全球英文旅行指南销售量四分之一,现属美国NC2传媒公司。Lonely Planet自2006年开始,与中国国内出版商签订合作协议,授权出版中文版的旅行指南。2013年6月图书指南改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发行,截止2015年7月共出版了29本中国指南,55本国际指南,其中国内版图书由中国本地的作者亲身游览访问并按照Lonely Planet旅行指南的风格撰写,旨在为国内游的读者提供好的服务。中国是Lonely Planet公司业务发展的重要部分,在中国的目标是:搭建中文图书出版平台,更好地拓展图书市场;与中国公司合作,扩展现有的旅游图书市场,包括:开发更多中国作者自己创作的旅游类图书,翻译Lonely Planet现有的英文旅游图书;将Lonely Planet旅行指南这个品牌扩展至其他数字平台(如网络、手机设备等)。旅行和美食,生命中不可辜负的两大乐事。《101中国美食之旅》的作者来自Lonely Planet中文作者团队,书中每一个美食体验都是他们旅途中念念不忘的滋味,值得每一个自称吃货的旅行者追随回响。大量精美图片体现了Lonely Planet读者喜爱的纪实风格,以及反映美食生活场景的动人细节。更有特约作者——饮食旅行作家欧阳应霁分享成为“知食份子”的秘笈。

内页插图

目录

知食走天下 欧阳应霁.8
味在中国是一种道 叶孝忠. 10
广东.14
烧腊.16
广式饮茶.18
老火靓汤.20
潮汕卤味.22
海河鲜.24
生滚粥.25
和味牛杂.26
糖水和甜品.27
香港.28
米其林餐厅.30
茶餐厅.32
饮品.33
澳门.34
澳门葡国菜.36
赌场餐厅.37
海南.38
文昌鸡.40
吃公期.42
清补凉.43
四川.44
麻婆豆腐.46
成都小吃.48
串串.50
兔头.51
苍蝇馆子.52
冷淡杯.53
重庆.54
火锅.56
小面.58
江湖菜.60
渔船鱼.61
火锅.62
江苏.64
头汤面.66
扬州狮子头.67
金陵名鸭.68
扬州早茶.69
无锡小笼.70
太湖船菜.71
阳澄湖大闸蟹.72
上海.74
本帮菜.76
南翔小笼包.78
海派西菜.80
黑暗料理.81
早午餐.82
山东.84
九转大肠.86
胶东海鲜.88
煎饼卷大葱.90
啤酒.91
中国海岸线.92
北京.94
北京烤鸭.96
北京小吃.98
涮羊肉. 100
宫廷菜. 102
老北京家常菜. 104
八方美食驻京办. 105
天津. 106
煎饼馃子. 108
贴饽饽熬小鱼. 109
湖南. 110
辣椒. 112
剁椒鱼头. 114
湖南腊味. 116
湘西寻味. 117
湖北. 118
鱼. 120
过早. 122
藕. 123
沔阳三蒸. 124
浙江. 126
龙井问茶. 128
金华火腿. 130
西湖醋鱼. 132
臭菜. 133
安徽. 134
一品锅. 136
变质的美味. 138
八公山豆腐. 139
豆腐. 140
福建. 142
佛跳墙. 144
小吃的风情. 146
红龟粿. 148
茶. 150
茶. 152
台湾. 154
台湾牛肉面. 156
卤肉饭. 158
夜市. 160
夜市. 162
陕西. 164
岐山臊子面. 166
羊肉泡馍. 168
面条. 170
西北. 172
牛肉面. 174
牧区酸奶. 176
三套车. 177
西北小吃. 178
新疆. 180
关于羊肉的美食. 182
馕与面食. 184
瓜果之乡. 186
云南. 188
米线. 190
汽锅鸡. 191
鲜花. 192
云腿. 194
菌子. 196
贵州. 198
酸汤鱼. 200
粉面饭. 202
贵阳夜市. 204
酒. 206
广西. 208
三大米粉. 210
白切. 211
“惊悚”美食. 212
东北. 214
东北的鱼. 216
俄餐. 218
朝鲜族菜. 220
东北家常菜. 221
米. 222
河南. 224
烩面. 226
胡辣汤. 227
山西. 228
刀削面. 230
醋. 231
西藏. 232
甜茶馆. 234
糌粑. 235
老饕. 236
幕后. 23


舌尖上的中国:一次穿越千年的味蕾探险 中国,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和源远流长的历史,吸引着世界的目光。而在这片土地上,最能触动人心、最能勾起回忆、也最能体现地域风情的,莫过于那琳琅满目的美食。本书并非一本简单的菜谱,也不是一次浅尝辄止的旅行手册,它是一场深入中国美食腹地的深度探索,一次穿越千年的味蕾探险,一曲献给中华饮食文化的恢弘颂歌。 我们将从最古老的烹饪智慧开始,探寻“食”的起源。在远古的窑洞里,先民们如何利用火的力量,将粗粝的谷物和野味转化为最初的滋养?从“火耕”的简陋到“烹、煮、烤、蒸”的多样化,我们将在历史的长河中追溯中国饮食的萌芽与发展。想象一下,在那个时代,人们是如何依靠自然的馈赠,发展出最早的农耕文明,并由此奠定中国菜肴的基础。那些埋藏在地下的陶罐、石磨,无声地诉说着古人的智慧和对生存的渴望,而这些,都化为了后来中华美食体系的基石。 随后,我们将步入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思想、文化、经济都蓬勃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时期,诸子百家争鸣,也带来了饮食观念的革新。儒家提倡的“食不异味,非礼不食”,渗透着对礼仪与和谐的追求;道家崇尚的“清淡自然”,则预示着对食材本味的尊重。这时期,精美的青铜器皿和漆器,不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是盛放精致菜肴的载体。我们还将触及早期医学家对食物营养价值的认识,例如《黄帝内经》中关于五谷、五果、五畜、五菜的论述,早已将饮食与健康紧密联系。此时的宴饮,已不仅仅是果腹,更是一种社会交往、权力象征和文化表达。 秦汉帝国,统一的王朝带来了政治、经济的统一,也促进了南北饮食文化的交流。胡萝卜、芝麻等外来食材的传入,丰富了汉朝人的餐桌。而“蒸”作为一种重要的烹饪技法,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从最初的蒸饼到后来的各式点心,都展现了汉代饮食的精细化。我们还将看到,作为军事扩张的副产品,一些北方游牧民族的烹饪方式,例如烤肉,也逐渐融入了汉族的饮食文化。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的葡萄、石榴等,更是将中国人的味蕾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魏晋南北朝的动荡,反而为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提供了契机。北方少数民族的牛羊肉、乳制品,与南方汉族的稻米、蔬菜相结合,孕育出了新的烹饪特色。佛教的传入,也对饮食产生了微妙的影响,素食的理念开始在一些群体中传播。尽管战乱频仍,但民间对于美食的追求从未停止,那些关于宴会的描绘,依旧透露出那个时代的风味。 隋唐盛世,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开放和繁荣的时期之一。长安,这座国际化大都市,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食材、香料和烹饪技艺。胡饼、烧尾宴、花糕,这些琳琅满目的食物,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口腹之欲,更成为文化交流的载体。唐朝的饮茶文化也在此达到鼎盛,茶成为文人雅士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唐朝的饮宴,更是极尽奢华与精致,从皇帝的宫廷盛宴到文人墨客的园林聚会,无不体现着那个时代的艺术品位和生活情趣。我们可以想象,在华丽的宫殿里,在飘散着香料气息的宴会厅中,那些色彩斑斓、造型别致的菜肴,如何引人注目,又如何传递着盛唐的自信与活力。 宋朝,被誉为中国饮食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商品经济的繁荣,使得食材的流通更为便捷,烹饪技法也更加精湛。火锅、涮羊肉、糟肉等特色菜肴的出现,以及“点茶”、“酿酒”技艺的成熟,都标志着宋朝饮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市民阶层的兴起,也催生了更为贴近日常生活的饮食文化,街头巷尾的茶馆、酒楼,成为人们社交休闲的重要场所。从《东京梦华录》中对北宋汴京繁华景象的描绘,我们可以窥见当时饮食的多样性和精美程度。精致的糕点、新鲜的蔬果、海鲜河鲜,应有尽有,仿佛一幅幅生动的饮食画卷。 元明清时期,中国饮食文化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蒙古族的烹饪方式,如涮羊肉,在中原地区得到了普及。明朝的《本草纲目》,不仅是医药巨著,也包含了大量关于食物的记载,为后世的饮食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而清朝,特别是乾隆年间,满汉全席的出现,更是将中国宫廷菜肴推向了极致,汇集了全国各地的名菜,展现了中华烹饪的博大精深。同时,西餐的少量传入,也为中国菜肴带来了新的灵感。这几个朝代,见证了中国饮食从朴素走向精致,从满足基本需求到追求艺术享受的转变。 然而,本书所要讲述的,绝不仅仅是历史的变迁。我们将目光聚焦于中国大地上那些独具特色、令人垂涎的地域美食。从北国冰雪的豪迈,到江南水乡的婉约;从高原雪山的纯净,到热带雨林的奔放。 在北方,我们可以品尝到羊肉的醇厚,如北京的烤鸭,外皮酥脆,肉质鲜嫩,蘸上甜面酱,搭配葱丝和黄瓜条,一口下去,便是浓郁的京味儿;内蒙古的涮羊肉,选用上好的羊肉,在滚烫的清汤中涮熟,蘸上特制的麻酱,鲜而不腻;东北的锅包肉,酸甜适口,外酥内软,是东北菜的代表作。还有那香气四溢的饺子、馅饼,是北方人民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食,每一口都饱含着家的味道。 当我们来到东方,江浙沪一带的水乡,则以精致、清淡、鲜美著称。上海的红烧肉,色泽红亮,肥而不腻,入口即化;杭州的西湖醋鱼,酸甜适中,鱼肉细嫩,仿佛品味西湖的柔情;苏州的松鼠鳜鱼,造型逼真,口感酥脆,是一道充满艺术感的菜肴。扬州炒饭,粒粒分明,口感丰富,是淮扬菜的经典之作。这里的菜肴,讲究“原汁原味”,注重食材的新鲜与本味。 向南,我们抵达岭南大地,这里的人们崇尚“不时不食”,追求食材的原味与健康。广东的早茶文化,将点心提升到了艺术的高度,虾饺的晶莹剔透,烧麦的饱满多汁,肠粉的嫩滑爽口,每一款都让人爱不释手。而粤菜中的烧腊,如叉烧、烧鹅,更是将肉类的烹饪技巧发挥到了极致,香气扑鼻,回味无穷。还有那滋补养生的汤品,慢火熬制,营养丰富,是岭南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再往西,广袤的四川盆地,以其麻、辣、鲜、香而闻名于世。川菜的灵魂在于其丰富的调味,辣椒、花椒、豆瓣酱,在厨师的手中,被玩转得出神入化。麻婆豆腐,麻辣鲜香,豆腐滑嫩,是一道经典的川菜;宫保鸡丁,酸甜微辣,花生米的加入,增添了丰富的口感;担担面,面条劲道,酱料浓郁,是街头巷尾的美味。川菜的魅力,在于其大胆的创新和强烈的味觉冲击,让人欲罢不能。 穿越高山,我们来到云贵高原,这里的美食同样独具特色。云南的过桥米线,汤底浓郁,配料丰富,每一口都是一次味蕾的旅行;贵州的酸汤鱼,酸辣开胃,鱼肉鲜嫩,是当地的特色美食。高原地区的食材,多为天然野生,充满了大地的气息。 本书还将带您走进中国人的厨房,了解那些代代相传的烹饪秘诀。从火候的掌握,到调味的艺术,再到食材的搭配,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中国厨师的匠心独运。我们将探究不同的烹饪技法,如炒、爆、熘、炸、烹、煮、炖、焖、煨、蒸、扒、汆、涮、烤,是如何在厨师的手中,赋予食材以无限的生命力。 更重要的是,本书将带您理解中国美食背后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人的观念里,食物不仅仅是满足生理需求的,更是情感的寄托,家庭的纽带,文化的载体。一桌丰盛的家常菜,是游子心中最温暖的慰藉;一份节日里的特色点心,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我们将探讨“民以食为天”的古训,理解中国人对于“吃”的重视,以及它在中国社会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我们将深入那些隐藏在街头巷尾的小餐馆,发掘那些不为人知的美味。它们或许没有华丽的装修,却有着最地道的味道,最真诚的热情。它们是城市中最有人情味的存在,也是中国美食文化最鲜活的体现。跟随本书的指引,您将不仅仅是品尝美食,更是体验一种生活方式,感受一种文化底蕴。 本书不是简单地罗列菜名,而是通过生动的故事,深入的分析,以及对文化背景的解读,为您展现一个丰富多彩、充满魅力的中国美食世界。它将带领您踏上一段穿越时空的味蕾之旅,让您在品味佳肴的同时,也能深刻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准备好您的味蕾,让我们一同开启这场难忘的中国美食探险吧!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旅行指南系列:101中国美食之旅》简直是为我这种吃货量身打造的!翻开书的第一页,就被那诱人的美食图片勾得口水直流。它不像传统的旅行指南那样,上来就是景点介绍和酒店推荐,而是直接切入主题——吃!书里细致地介绍了101种在中国绝对不能错过的美食,从街边小吃到米其林星级餐厅,覆盖了全国各地,真是包罗万象。我尤其喜欢它对每道菜的来历、特色和制作过程的讲解,仿佛能闻到那飘香的味道。更贴心的是,它还提供了品尝建议,比如去哪里能吃到最正宗的,搭配什么饮品最好,甚至是一些小贴士,让你在异地也能找到最地道的风味。我平时就特别喜欢研究美食,这本书让我对中国的饮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下一次的旅行充满了期待,我已经迫不及待想去一个个地方打卡,尝遍这101道美味了!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美食指南,更像是一位博学的美食向导,带领我在中华美食的海洋里畅游。

评分

老实说,我一开始对《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旅行指南系列:101中国美食之旅》并没有太高的期待,以为它不过是市面上众多美食书的复制品。然而,当我真正翻阅之后,才发现它远超我的想象。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它没有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挖掘了每一种美食的精髓,从最基础的食材溯源,到传承千年的烹饪技艺,再到地域性的口味差异,都进行了细致的剖析。我特别惊喜的是,它还包含了一些非常小众但极具地方特色的美食,这些美食往往是游客容易错过的,但却承载着当地最淳朴的味道和最深厚的文化记忆。书中的叙述方式非常生动有趣,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更像是和一位经验丰富的老饕在聊天,分享着他多年来在中国的美食探索心得。我甚至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脑海中浮现出那些画面,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香气。

评分

我一直认为,旅行的意义很大程度上在于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而饮食绝对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这本书《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旅行指南系列:101中国美食之旅》恰恰抓住了这一点,以一种非常独特且吸引人的方式呈现了中国的魅力。它不是简单地罗列菜肴,而是通过讲述每道菜背后的故事,将美食与地域文化、历史传说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比如,在介绍一道川菜时,它会带你了解川菜麻辣鲜香的形成原因,以及在四川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在描述一道江南点心时,又能感受到水乡的细腻与精致。这种讲述方式非常有代入感,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些充满烟火气的街巷,与当地人一起品味生活。书中的图片质量也非常高,每一张都充满了艺术感,让人赏心悦目,也更能激起人们的探索欲望。我特别欣赏它在介绍美食时,对食材的选择、烹饪技巧的细致描述,这对于想要在家尝试制作的朋友来说,也是极大的帮助。

评分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很多旅行指南在美食的呈现上都显得有些程式化,缺乏一些真正打动人心的细节。《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旅行指南系列:101中国美食之旅》却给了我截然不同的感受。这本书的文字非常细腻,读起来仿佛能穿越时空,亲眼看见那些传承下来的烹饪技艺,亲耳听到街头巷尾的叫卖声。它没有一味地追求“网红”餐厅,而是更侧重于介绍那些真正具有代表性、能够体现地域特色的美食。我在阅读的过程中,被书中对每道菜的由来、制作过程以及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的深度挖掘所深深吸引。它让我意识到,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远不止我所熟知的那些。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美食攻略,更是一次精神上的旅行,它让我更加热爱这片土地,也更加渴望去探索那些未知的味道。我从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美食的知识,更是一种文化上的熏陶。

评分

作为一名资深的旅行爱好者,每次出行我都会提前做大量的攻略,而关于美食的部分,我总是希望能找到一本既全面又具深度,并且能真正引发我味蕾共鸣的书。《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旅行指南系列:101中国美食之旅》可以说是完美契合了我的需求。它不仅仅是一份菜单,更是一本关于中国味道的百科全书。书中对每一种美食的介绍都详实而富有温度,不仅仅是描述味道,更多的是讲述了它们如何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息息相关。我尤其喜欢书中穿插的一些当地人的故事和采访,这让美食的体验更加立体和人性化。它让我明白,一道菜肴不仅仅是食材的组合,更是历史、文化、情感的载体。这本书让我对中国的食物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对即将到来的旅程充满了更深层次的期待,我想要去探寻这些隐藏在街头巷尾的美味,去感受那份属于中国特有的烟火气息。

评分

全彩色的,价格稍高了点

评分

出去旅游是去不了了,过个眼瘾还是不错的

评分

之前搞活动买的,忘记晒单了,东西很不错,一直很喜欢lonely planet

评分

一直买的东东 ,好!物流超快,性价比高,推荐!

评分

最近没什么机会旅游,用来解馋吧。

评分

孤独星球的书一直喜欢,今年的目标学会做饭

评分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那就

评分

质量不错,物有所值,下次再来!

评分

出去旅游是去不了了,过个眼瘾还是不错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