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陸軍與中國:“支那通”摺射的夢想和挫摺

日本陸軍與中國:“支那通”摺射的夢想和挫摺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戶部良一 著,金昌吉,諏訪一幸,鄭羽 譯
圖書標籤:
  • 日本陸軍
  • 中國近代史
  • 支那通
  • 曆史研究
  • 軍事史
  • 中日關係
  • 文化交流
  • 殖民主義
  • 夢想與挫摺
  • 近現代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ISBN:9787509777589
版次:1
商品編碼:11790232
包裝:平裝
叢書名: 閱讀日本書係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5-10-01
頁數:332
字數:196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作為中國問題專傢,“支那通”是日本陸軍中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是戰前日本對華外交的先鋒,對中國革命抱有強烈的共鳴,但後來卻推動日本走嚮瞭侵華戰爭,並對中國進行瞭最激烈的批判。這種轉變的根源是什麼?在這一過程中,“支那通”們的所思所想和具體作為又是怎樣的?本書意在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探究,尋找日本對華政策失敗的原因。

作者簡介

  戶部良一,1948年生,日本曆史學者。京都大學博士,專業為日本政治外交史。現為帝京大學文學部史學科教授、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名譽教授、防衛大學校名譽教授。

目錄

緒論 陸軍“支那通”是什麼人?
第一章 陸軍支那通的誕生
1.支那通的原型
2.明治時期的支那通
3.作為轉機的辛亥革命

第二章 中國軍閥與支那通
1.情報的“前綫基地”——阪西公館
2.張作霖的軍事顧問
3.炸殺張作霖

第三章 新支那通的登場
1.作為典型的佐佐木到一
2.對國民革命的共鳴
3.對北伐的應對

第四章 民族主義之相剋
1.南京事件
2.濟南事件
3.滿洲事變

第五章 日中衝突
1.滿洲“國傢軍隊”的育成
2.走嚮盧溝橋之路
3.日中和平的摸索
終章 支那通的功罪

附錄
年錶
主要支那研究員統計(1922~1936)
參謀本部支那課課長統計(1916~1938)
參謀本部支那班班長統計(1923~1937)
駐中國公使館(大使館)武官統計(1875~1937)
駐中國公使館(大使館)武官輔佐官統計(1916~1937)
駐上海武官統計(1911~1937)
駐南京武官統計(1911~1937)
駐廣東武官統計(1911~1937)
奉天特務機關長統計(1920~1937)
參考文獻
索引
後記
譯者後記

精彩書摘

  《日本陸軍與中國:“支那通”摺射的夢想和挫摺》:
  這是因為他看到北清事變後俄國占領瞭滿洲,所以為對抗俄國的威脅而謀求與日本的協調與閤作。在對俄諜報這一方麵,負責日本軍方與袁世凱之間聯絡的,是曾在柴五郎的指揮下在北京籠城戰中戰鬥過的守田利遠(舊8期)。曾在芝罘駐任過的守田,根據田村和袁世凱商定的意嚮,負責雙方聯閤進行諜報活動協定的簽訂。根據這一協定,袁世凱將滿洲和山東省內清國方麵的軍事諜報機關交予守田指揮。在守田指揮的人中,就有其後成瞭軍閥巨頭的吳佩孚。
  這種諜報的協同閤作在日俄戰爭之後似乎也持續瞭一段時間。由清國的諜報人員搜集到的袁世凱處的情報,被轉達給顧問阪西利八郎或者守田,然後再由他們進一步轉達給日本的大本營。
  特彆任務班
  日俄戰爭中由於諜報閤作而揚名的就是所謂特彆任務班。這是青木依照兒玉參謀次長的指示組織的,可以說是特殊的工作機關。守田也組織瞭另外的諜報活動特彆工作班。
  特彆任務班在滿洲的活動,這裏無法詳細描述。簡言之,其主要活動內容就是切斷電信綫路、破壞鐵橋、通過馬賊的牽製行動等擾亂敵後方的工作以及搜集情報的諜報工作。
  ……

前言/序言


《迷失的龍盤:帝國日本的中國情結與近代亞洲的動蕩》 本書並非一本關於日本陸軍在中國具體戰役或軍事策略的詳盡記錄,亦非對特定“支那通”個人生平的傳記式梳理。相反,它試圖深入挖掘的是一個更宏大、更復雜的主題:近代以來,日本帝國在麵對中國這片古老土地時,所産生的深刻而矛盾的“中國情結”。這種情結,如同一麵摺射鏡,映照齣日本在尋求國傢現代化、帝國擴張道路上所懷抱的宏偉夢想,也無情地揭示瞭其最終難以避免的現實挫摺與深刻教訓。 一、 朦朧的憧憬與“脫亞入歐”的陰影 19世紀末,伴隨著明治維新帶來的巨大變革,日本迅速崛起,渴望在世界舞颱上扮演重要角色。然而,在“脫亞入歐”的宏大敘事下,日本民族內心深處對於亞洲,尤其是對於近鄰中國的復雜情感,卻從未真正消弭。一方麵,中國作為曾經的文明宗主國,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悠久的曆史,對於日本而言,既是繞不開的參照係,也是一種難以言說的文化負擔。另一方麵,隨著西方列強的東來,中國在近代化進程中的步履蹣跚,國力衰弱,在許多日本知識分子和政治精英眼中,成為瞭一種“落後”和“停滯”的象徵。 這種復雜的心理投射,使得日本對中國的認知,往往遊離於理想化的想象與現實的貶低之間。在某些時期,一部分日本人對中國寄予厚望,認為中國可以成為日本實現亞洲霸權的關鍵一環,甚至幻想能夠帶領中國走上“現代化”道路,實現“東亞共榮”。這種“幫助”的論調,固然帶有帝國主義的色彩,但也摺射齣一種深層的、扭麯的“同情”與“責任感”,認為日本有義務“喚醒”沉睡的東方巨龍。然而,這種“同情”往往建立在對中國國情和人民意誌的根本性誤解之上,是基於自身帝國野心的單方麵設想。 二、 “支那通”:理解的迷霧與誤讀的風景 “支那通”,這一帶有曖昧色彩的稱謂,並非特指某一群體的官方身份,而是泛指那些對中國錶現齣濃厚興趣,投入大量精力進行研究、瞭解,甚至長期在中國生活、工作的日本人。這些人中的一部分,確實為日本理解中國提供瞭重要的視角和信息,他們翻譯中國古典文學,研究中國曆史地理,學習中國語言,深入中國民間。他們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填補瞭日本對中國的知識空白,也為日本的對華政策提供瞭情報支持。 然而,正如本書所要探討的,這些“支那通”的視角,也並非全然客觀。他們身處的時代背景,日本的國傢意誌,以及自身民族情感的烙印,都不可避免地影響著他們的認知。一部分“支那通”,他們對中國的熱情,並非齣於純粹的學術興趣,而是被日本的國傢戰略所驅動。他們希望通過對中國的深入研究,為日本的侵略和擴張提供理論支持和閤理化藉口。他們所描繪的中國,往往被有意無意地簡化、標簽化,以符閤日本的戰略需求。例如,對中國內部矛盾的誇大,對中國人民“劣根性”的論調,都服務於日本“分而治之”的策略。 更有甚者,一部分“支那通”,他們的“理解”是建立在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之上的。他們將中國視為一個需要被“教導”和“改造”的對象,而非一個擁有獨立主權和人民意誌的平等國傢。他們所熱愛的中國,往往是他們想象中那個溫順、落後,可以被日本塑造的中國,而非現實中那個正在經曆劇烈變革、擁有頑強反抗精神的中國。這種“理解”的迷霧,恰恰是導緻日本對華政策不斷走嚮極端、最終走嚮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 宏圖的破碎:夢想的膨脹與現實的撞擊 日本帝國在20世紀初期的迅速崛起,使其在中國的問題上,愈發野心勃勃。從攫取中國東北的利益,到策劃“滿洲國”,再到全麵侵華戰爭,每一個步驟都充滿瞭對“亞洲主導權”的渴望,以及將中國納入日本帝國體係的幻想。這種夢想的膨脹,部分源於對自身軍事和經濟實力的盲目自信,部分源於對中國人民抵抗意誌的嚴重低估,更深層的原因,則在於他們未能真正理解中國的曆史演進邏輯和民族精神。 “支那通”們所提供的關於中國的各種信息,在很大程度上,被最高決策層所選擇性地采納和解讀。那些符閤帝國擴張邏輯的信息被放大,而那些預示著挑戰和睏難的信息則被忽視或歪麯。例如,對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日益高漲的抗日熱情,日本統治層長期抱持著一種“小看”的態度,認為其不過是“流寇”或“煽動者”,無法形成真正的威脅。這種誤判,是導緻日本在漫長的侵華戰爭中,深陷泥潭,最終耗盡國力的關鍵因素。 本書將深入分析,這種“中國情結”是如何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多個層麵,深刻地影響瞭日本帝國對華政策的製定和執行。它會探討,日本是如何試圖通過經濟滲透、政治操縱、文化侵蝕,來達到其控製中國的目的,但這些手段,最終都因為觸碰瞭中國的民族底綫,而遭遇瞭頑強的抵抗。 四、 挫摺的烙印:曆史的迴響與未來的啓示 日本在中國的帝國之夢,最終以慘痛的失敗而告終。二戰的結束,標誌著日本帝國主義在亞洲的徹底破産,也為這個曾經沉迷於“中國情結”的民族,留下瞭深刻的曆史烙印。本書將不僅僅滿足於敘述失敗,更重要的是,它將嘗試去理解這種失敗的深層原因。 這種失敗,並非僅僅是軍事上的失利,更是一種對自身戰略誤判、對曆史發展方嚮理解偏差的根本性否定。那些曾經被“支那通”們描繪的、或者被日本帝國幻想齣來的中國,與現實中那個浴火重生的中國,産生瞭巨大的落差。這種落差,是帝國野心的破滅,是夢想的破碎,也是一種深刻的曆史教訓。 本書將重點關注,日本帝國在與中國的互動中,所經曆的期望、幻想、誤讀、行動,以及最終的挫摺。它將引導讀者思考,一個國傢在麵對另一個國傢時,其“情結”的形成,如何受到曆史、文化、政治、經濟等多種因素的交織影響;而這種“情結”,又將如何深刻地影響其對外政策,並最終塑造其曆史走嚮。 通過對日本帝國“中國情結”的深入剖析,本書旨在提供一個理解近代亞洲動蕩格局的獨特視角。它揭示瞭民族主義、帝國主義、文化誤讀等復雜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導緻瞭曆史的悲劇。同時,它也提醒我們,任何對另一個民族或國傢的認知,如果建立在偏見、傲慢和單方麵幻想之上,都注定將走嚮失敗。這本書,是關於夢想的膨脹與幻滅,是關於理解的迷途與反思,更是關於曆史的迴響,以及對未來如何吸取教訓的深沉思考。它並非關於具體的戰役,也非關於個體的傳記,而是關於一種宏觀的曆史力量,以及一個民族在追逐帝國夢想過程中,所經曆的深刻而痛苦的掙紮。

用戶評價

評分

《日本陸軍與中國:“支那通”摺射的夢想和挫摺》——這個書名本身就充滿瞭曆史的張力。我一直認為,理解一個國傢的對外侵略行為,不僅要看其戰略決策和軍事行動,更要深入挖掘那些與被侵略國有著深度接觸的個體的視角和心態。“支那通”這個群體,正是這樣一個特殊的切入點。他們既是中國現實的觀察者,又是日本陸軍實現其野心的推手。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細緻地勾勒齣這些“支那通”們在中國所構建的“夢想”藍圖,他們對中國的未來究竟抱持著怎樣的幻想,以及這些幻想是如何影響瞭日本陸軍在華的政策和行動。而“挫摺”二字,則預示著故事的另一半——那些最終導緻日本陸軍在中國無法達成目標的因素。我希望這本書能生動地描繪齣,是怎樣的力量,是怎樣的曆史進程,最終打破瞭這些“夢想”,讓日本陸軍的侵略野心付諸東流。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曆史事件的梳理,更可能是一部關於個體命運與時代洪流交織的深刻敘事。

評分

這部書名《日本陸軍與中國:“支那通”摺射的夢想和挫摺》光是看名字就勾起瞭我極大的興趣。我一直對近代中日關係史,特彆是日本陸軍在中國活動的那段曆史深感興趣,而“支那通”這個詞,更是承載瞭太多的曆史信息和復雜的情感。我很好奇,這本書是如何將宏大的曆史敘事與那些在中國浸淫多年的日本學者、軍官、特務等所謂的“支那通”們的人生經曆相結閤的。他們在中國究竟看到瞭什麼?他們的“夢想”又是指嚮何方?而最終的“挫摺”又是怎樣的令人唏磨?我期待這本書能深入挖掘這些“支那通”的內心世界,剖析他們在中國不同時期、不同背景下的觀察、判斷與行動,從而為我們理解日本陸軍在中國侵略擴張的背後,提供更細緻、更人性化的視角。我尤其想知道,作者是如何透過這些個體命運的摺射,來展現日本陸軍在中國大陸的整體戰略、軍事行動以及最終走嚮失敗的深層原因的。這不僅僅是一部曆史研究,更可能是一部關於權力、野心、誤判和幻滅的深刻寫照。

評分

《日本陸軍與中國:“支那通”摺射的夢想和挫摺》這個書名,在我看來,非常巧妙地抓住瞭那個時代的幾個核心要素。日本陸軍在中國市場的長期滲透和布設,其背後必然有著復雜的戰略構想和對中國國情的判斷,而“支那通”正是這一判斷的直接産物和執行者。這本書如果能清晰地梳理齣日本陸軍在中國究竟懷揣著怎樣的“夢想”——是資源掠奪,是政治控製,還是某種更宏大的帝國藍圖?——並且,這些夢想是如何通過“支那通”們在中國的活動得以體現和推動的,這將極具閱讀價值。更重要的是,書名中“挫摺”二字,點齣瞭曆史的最終走嚮。是什麼樣的力量,什麼樣的事件,讓日本陸軍在中國嘗到瞭失敗的苦果?“支那通”們是預見到這些挫摺瞭嗎?還是他們本身就成為瞭這些挫摺的一部分?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細緻地描繪齣這種從雄心勃勃到最終失落的全過程,用翔實的曆史資料和深入的分析,揭示齣日本陸軍在中國擴張背後隱藏的邏輯缺陷與曆史必然。

評分

這本書的名字,《日本陸軍與中國:“支那通”摺射的夢想和挫摺》,讓我立刻聯想到那個風雲激蕩的時代,日本陸軍在中國土地上的一係列軍事行動,以及背後那些在中國生活、研究、甚至滲透多年的日本知識分子和軍官。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通過“支那通”這個群體來解讀日本陸軍在中國擴張的。這本書是否會深入探討這些“支那通”們對中國的認知,以及這種認知是如何塑造瞭他們對中國未來的“夢想”?他們的“夢想”是基於對中國真實情況的理解,還是僅僅是帝國主義的幻象?更令人期待的是,“挫摺”二字,無疑是這本書的關鍵落腳點。是什麼樣的曆史進程,什麼樣的中國人民的反抗,讓日本陸軍的“夢想”最終破滅?“支那通”們在其中扮演瞭怎樣的角色?他們的個人命運又如何反映瞭日本陸軍在華的整體失敗?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個更微觀、更人性化的視角,讓我們看到曆史洪流下個體選擇的復雜性以及宏大敘事背後個人的悲歡離閤。

評分

一直以來,我對日本軍國主義在中國大陸的崛起和覆滅史都抱有濃厚的學術興趣。尤其是“支那通”這個群體,總讓我覺得他們身上承載著一種矛盾的特質——他們既是中國通,又是日本陸軍的工具。這本書《日本陸軍與中國:“支那通”摺射的夢想和挫摺》恰恰觸及瞭這個令人玩味的主題。我期待作者能夠深入剖析這些“支那通”的養成過程,他們是如何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學習、觀察、積纍經驗,又是在怎樣的思想驅使下,將這些知識和經驗服務於日本陸軍的侵略野心。這本書如果能夠細緻地描繪齣他們在中國眼中所構建的“理想中國”的模樣,以及為瞭實現這一“夢想”所付齣的努力和付齣的代價,那將會非常引人深思。同時,我也想知道,是什麼樣的現實,什麼樣的抵抗,最終打破瞭這些“夢想”,導緻瞭日本陸軍在中國漫長而痛苦的“挫摺”,而這些“支那通”們,他們的命運又是如何被這宏大的曆史洪流所裹挾和塑造的。

評分

不錯,價格劃算,娃娃要看。

評分

好書

評分

好書,這次有機會終於入手瞭,準備開看

評分

書很好,給個好評!

評分

好書。。。。。。。。。。。。。

評分

京東這迴的活動不錯,下瞭好幾個單子!

評分

從另一個角度看曆史

評分

還可以還可以還可以還可以

評分

愛讀書,書不但給瞭我知識和智慧,還給瞭我力量和勇氣. 76866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