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青少年的植物笔记(全彩) [青少年(小学生及初中生)]

写给青少年的植物笔记(全彩) [青少年(小学生及初中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与明 著
图书标签:
  • 植物学
  • 青少年科普
  • 自然科学
  • 动植物
  • 科普读物
  • 全彩图鉴
  • 小学生
  • 初中生
  • 植物知识
  • 科学探索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71229
版次:1
商品编码:11790525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中小学生接触大自然,认识植物,了解植物的需要,从常见植物入手,选取了近200种常见的亚热带植物,以及近400幅高清摄影大片,以精美的图片和生动有趣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植物的特征、名字的来源、以及相关的趣味故事等。本书不是图鉴,却有图鉴的精美,同时还通俗有趣,十分接地气,旨在满足青少年的求知欲的同时,启发青少年的想象力,激发青少年的探索欲。

作者简介

刘与明,厦门市园林植物园高级农艺师,研究园林植物。福建农林大学专业学位校外研究生指导教师、园艺学院客座教授;福建省园艺学会副理事长、花卉协会副会长;全国花卉咨询专家;《亚热带植物科学》编委;厦门市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等。梁育勤,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 现为厦门市园林植物园高级农艺师,从事园林植物引种栽培与植物科普工作。先后发表科研科普论文十余篇,合著出版图书4部。陈恒彬,厦门市园林植物园副总工程师,高级农艺师。毕业于厦门大学生物学系植物学专业,先后在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和厦门市园林植物园工作。主要从事植物分类学研究和园林植物的引种驯化工作,编著《观赏藤本植物》,参与《福建植物志》、《水生植物图鉴》、《园林植物1000种》、《福建常见园林树种》等图书编写工作,在各类学术刊物发表文章30余篇,多项研究成果获奖。

目录

01 石榴 / 安石榴科 / 8
02 秤锤树 / 安息香科 / 9
03 红花蕉 / 芭蕉科 / 10
04 醉蝶花 / 白花菜科 / 11
05 百合 / 百合科 / 12
06 萱草 / 百合科 / 13
07 猫须草 / 唇形科 / 14
08 薰衣草 / 唇形科 / 15
09 一串红 / 唇形科 / 16
10 红花酢浆草 / 酢浆草科 / 17
1 1 佛肚树 / 大戟科 / 18
12 红尾铁苋/ 大戟科 / 19
13 琴叶珊瑚 / 大戟科 / 20
14 一品红 / 大戟科 / 21
15 伦桃/ 第伦桃科 / 22
16 白花油麻藤 / 蝶形花科 / 23
1 7 常春油麻藤/ 蝶形花科 / 24
18 鸡冠刺桐/ 蝶形花科 / 25
19 象牙红/ 蝶形花科 / 26
20 毛杜鹃/ 杜鹃花科 / 27
21 水石榕/ 杜英科 / 28
22 依兰 / 番荔枝科 / 29
23 非洲凤仙 / 凤仙花科 / 30
24 凤仙花 / 凤仙花科 / 31
25 粉扑花 / 含羞草科 / 32
26 海红豆 / 含羞草科 / 33
27 南洋楹 / 含羞草科 / 34
28 台湾相思 / 含羞草科 / 35
29 旱金莲 / 旱金莲科 / 36
30 海?果 / 夹竹桃科 / 37
31 黄花夹竹桃 / 夹竹桃科 / 38
32 鸡蛋花 / 夹竹桃科 / 39
33 夹竹桃 / 夹竹桃科 / 40
34 络石/ 夹竹桃科 / 41
35 沙漠玫瑰 / 夹竹桃科 / 42
36 羊角拗 / 夹竹桃科 / 43
37 硬枝黄蝉 / 夹竹桃科 / 44
38 软枝黄蝉 / 夹竹桃科 / 45
39 紫蝉 / 夹竹桃科 / 46
40 舌苞假叶树 / 假叶树科 / 47
41 姜花 / 姜科 / 48
42 三色堇 / 堇菜科 / 49
43 垂花悬铃花 / 锦葵科 / 50
44 灯笼花 / 锦葵科 / 51
45 扶桑 / 锦葵科 / 52
46 宫灯花 / 锦葵科 / 53
47 黄槿 / 锦葵科 / 54
48 木芙蓉 / 锦葵科 / 55
49 蜀葵 / 锦葵科 / 56
50 长寿花 / 景天科 / 57
51 百日草 / 菊科 / 58
52 波斯菊 / 菊科 / 59
53 大丽花 / 菊科 / 60
54 皇帝菊 / 菊科 / 61
55 孔雀草 / 菊科 / 62
56 蒲公英 / 菊科 / 63
57 向日葵 / 菊科 / 64
58 叉花草 / 爵床科 / 65
59 翠芦莉 / 爵床科 / / 66
60 大花老鸦嘴 / 爵床科 / 67
61 虾衣花 / 爵床科 / 68
62 紫云杜鹃 / 爵床科 / 69
63 蜡梅 / 蜡梅科 / 70
64 象腿木 / 辣木科 / 71
65 荷花 / 莲科 / 72
66 苦楝 / 楝科 / 73
67 米兰 / 楝科 / 74
68 鹤望兰 / 旅人蕉科 / 75
69 金嘴蝎尾蕉 / 旅人蕉科 / 76
70 旅人蕉 / 旅人蕉科 / 77
71 尼古拉鹤望兰 / 旅人蕉科 / 78
72 马利筋 / 萝摩科 / 79
73 气球花 / 萝摩科 / 80
74 球兰 / 萝摩科 / 81
75 夜来香 / 萝摩科 / 82
76 ?桐 / 马鞭草科 / 83
77 龙吐珠 / 马鞭草科 / 84
78 假连翘 / 马鞭草科 / 85
79 节枝常山 / 马鞭草科 / 86
80 蓝花藤 / 马鞭草科 / 87
81 马樱丹 / 马鞭草科 / 88
82 乌干达?桐 / 马鞭草科 / 89
83 烟火木 / 马鞭草科 / 90
84 爪哇?桐 / 马鞭草科 / 91
85 大花马齿苋/ 马齿苋科 / 92
86 大花马兜铃 / 马兜铃科 / 93
87 灰莉 / 马钱科 / 94
88 大花美人蕉 / 美人蕉科 / 95
89 白兰花 / 木兰科 / 96
90 含笑 / 木兰科 / 97
91 荷花玉兰 / 木兰科 / 98
92 玉兰 / 木兰科 / 99
93 美丽异木棉 / 木棉科 / 100
94 木棉 / 木棉科 / 101
95 茉莉 / 木樨科 / 102
96 桂花 / 木樨科 / 103
97 云南黄素馨 / 木樨科 / 104
98 火筒树 / 葡萄科 / 105
99 ?果 / 漆树科 / 106
100 大花紫薇 / 千屈菜科 / 107
101 散沫花 / 千屈菜科 / 108
102 细叶萼距花 / 千屈菜科 / 109
103 紫薇 / 千屈菜科 / 110
104 红纸扇 / 茜草科 / 111
105 龙船花 / 茜草科 / 112
106 希茉莉 / 茜草科 / 113
107 玉叶金花 / 茜草科 / 114
108 栀子花 / 茜草科 / 115
109 福建山樱花 / 蔷薇科 / 116
110 梅花 / 蔷薇科 / 117
111 石斑木 / 蔷薇科 / 118
112 桃 / 蔷薇科 / 119
113 月季 / 蔷薇科 / 120
114 矮牵牛 / 茄科 / 121
115 金杯花 / 茄科 / 122
116 鸳鸯茉莉 / 茄科 / 123
117 斑叶竹节海棠 / 秋海棠科 / 124
118 白鹭莞 / 莎草科 / 125
119 旱伞草 / 莎草科 / 126
120 山茶 / 山茶科 / 127
121 红花银桦 / 山龙眼科 / 128
122 银桦 / 山龙眼科 / 129
123 羽衣甘蓝 / 十字花科 / 130
124 葱兰 / 石蒜科 / 131
125 韭兰 / 石蒜科 / 132
126 石蒜 / 石蒜科 / 133
127 水鬼蕉 / 石蒜科 / 134
128 文殊兰 / 石蒜科 / 135
129 中国水仙 / 石蒜科 / 136
130 石竹花 / 石竹科 / 137
131 香石竹 / 石竹科 / 138
132 时钟花 / 时钟花科 / 139
133 使君子 / 使君子科 / 140
134 萍蓬草 / 睡莲科 / 141
135 睡莲 / 睡莲科 / 142
136 王莲 / 睡莲科 / 143
137 翅果决明 / 苏木科 / 144
138 凤凰木 / 苏木科 / 145
139 宫粉羊蹄甲 / 苏木科 / 146
140 黄花槐 / 苏木科 / 147
141 腊肠树 / 苏木科 / 148
142 洋金凤 / 苏木科 / 149
143 洋紫荆 / 苏木科 / 150
144 中国无忧花 / 苏木科 / 151
145 白千层 / 桃金娘科 / 152
146 红千层 / 桃金娘科 / 153
147 柳叶红千层 / 桃金娘科 / 154
148 桃金娘 / 桃金娘科 / 155
149 白鹤芋 / 天南星科 / 156
150 红掌 / 天南星科 / 157
151 马蹄莲 / 天南星科 / 158
152 荔枝/ 无患子科 / 159
153 龙眼 / 无患子科 / 160
154 台湾栾树/ 无患子科 / 161
155 非洲芙蓉 / 梧桐科 / 162
156 假苹婆 / 梧桐科 / 163
157 梧桐 / 梧桐科 / 164
158 鹅掌柴 / 五加科 / 165
159 鹅掌藤 / 五加科 / 166
160 鸡蛋果 / 西番莲科 / 167
161 千日红 / 苋科 / 168
162 雁来红 / 苋科 / 169
163 羽状鸡冠 / 苋科 / 170
164 绣球花 / 绣球花科 / 171
165 金鱼草 / 玄参科 / 172
166 炮仗竹 / 玄参科 / 173
167 蒲包花 / 玄参科 / 174
168 夏堇 / 玄参科 / 175
169 木玫瑰 / 旋花科 / 176
170 茑萝 / 旋花科 / 177
171 石海椒 / 亚麻科 / 178
172 野牡丹 / 野牡丹科 / 179
173 梭鱼草 / 雨久花科 / 180
174 射干 / 鸢尾科 / 181
175 唐菖蒲 / 鸢尾科 / 182
176 鸢尾 / 鸢尾科 / 183
177 潺槁树 / 樟科 / 184
178 紫茉莉 / 紫茉莉科 / 185
179 吊瓜树 / 紫薇科 / 186
180 海南菜豆树 / 紫薇科 / 187
181 红花风铃木 / 紫薇科 / 188
182 黄花风铃木 / 紫薇科 / 189
183 火烧花 / 紫薇科 / 190
184 火焰木 / 紫薇科 / 191
185 蓝花楹 / 紫薇科 / 192
186 凌霄 / 紫薇科 / 193
187 猫爪藤 / 紫薇科 / 194
188 炮弹果 / 紫薇科 / 195
189 炮仗花 / 紫薇科 / 196
190 蒜香藤 / 紫葳科 / 197
191 硬骨凌霄 / 紫薇科 / 198

前言/序言


《写给青少年的植物笔记(全彩)》是一部充满好奇与探索精神的读物,它将带领读者走进植物的奇妙世界,以一种轻松有趣的方式,激发青少年对自然的浓厚兴趣,并培养他们细致观察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本书并非枯燥的植物图鉴,也不是生硬的科学教材,而是一本真正属于青少年自己的“植物笔记”,用他们熟悉的语言,讲述他们身边的植物故事。 这是一本关于“发现”的书。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常常忽略了身边最普通的存在。本书的出发点,正是鼓励青少年停下脚步,看看窗外的绿叶,摸摸路边的野花,闻闻泥土的芬芳。我们并非要求你成为植物学家,而是希望你成为一个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的探索者。你会发现,那些曾经被你视为背景的植物,其实有着各自独特的生命哲学和生存智慧。它们如何从一颗小小的种子成长为参天大树?它们如何抵御严寒酷暑,又如何与风雨阳光和谐相处?它们为何会有如此多样的形态、颜色和气味?本书将一一为你揭晓答案,带你踏上一场充满惊喜的植物发现之旅。 这是一本关于“连接”的书。 植物并非孤立的存在,它们与我们,与周围的一切都息息相关。本书将引导青少年思考,我们吃的食物从何而来?我们呼吸的空气与植物有何关联?我们周围的建筑、衣物,乃至我们使用的许多物品,是否都离不开植物的贡献?你会惊叹于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它们不仅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食物和氧气,还在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净化环境等方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通过了解植物,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循环,更清晰地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树立起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这是一本关于“生活”的书。 植物不仅仅是科学研究的对象,它们也是我们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源泉。本书将带你认识那些能够点缀家居的观赏植物,学习如何养护它们,让绿色爬进你的生活空间;你会了解那些能够带来美味的食用植物,从餐桌上的蔬菜水果,到香气四溢的香草调料,它们丰富了我们的味蕾,也带来了健康。更进一步,你还会了解到一些具有神奇功效的药用植物,它们在人类健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书将植物的美丽、实用和智慧融入生活,让青少年在阅读中感受到植物为生活带来的无限可能。 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笔记”的呈现方式。 我们鼓励读者将本书作为一本互动的学习工具。书中预留了大量的空间,让读者可以随手记录自己的观察、感受和疑问。例如,当你看到一株从未见过的野花时,你可以试着根据书中的提示,画下它的形状,记录它的颜色,描述它的气味,然后翻阅本书,看能否找到它的名字和故事。当你尝试种植一株小小的绿植时,你可以记录下它的生长过程,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这种亲手记录的过程,将大大加深你对植物的理解和记忆,让学习变得更加主动和有趣。 书中丰富的全彩图片,是另一大亮点。 我们深知,对于青少年来说,直观的视觉信息比枯燥的文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因此,本书精心挑选了大量高质量、色彩鲜艳的植物图片,从宏观的植物整体形态,到微观的花瓣、叶脉,再到植物生长过程的细节,力求为读者呈现一个生动逼真的植物世界。这些图片不仅具有极强的观赏性,更能够准确地展示植物的特征,帮助读者更快速、更准确地识别植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本书的内容编排,兼顾了科学性和趣味性。 我们将复杂的植物学知识,转化为青少年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语言。例如,当我们谈论植物的繁殖方式时,不会一味地罗列专业术语,而是会用生动的比喻,讲述种子传播的奇妙旅程,或是授粉昆虫的辛勤劳作。当我们介绍植物的分类时,也不会让你记住一堆拗口的学名,而是会从植物的“大家族”入手,让你了解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就像认识人类的亲戚一样。本书将科学的严谨性与生活的趣味性巧妙结合,让学习过程充满乐趣。 本书还将引导青少年关注植物的“情感”和“故事”。 植物并非沉默的生命,它们也有着自己的故事。本书会讲述一些关于植物的传说、神话,或是与植物相关的历史事件。你会了解到,某些植物被视为神圣的象征,某些植物曾是人们生存的希望,某些植物的故事流传千年,成为文化的一部分。通过这些故事,你会发现植物不仅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存在,它们更是承载着人类情感、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的生命。 本书的目标群体是广大青少年,包括小学生和初中生。 对于小学生而言,本书将是他们认识自然、激发好奇心的启蒙读物,让他们从小就建立起对植物的初步认知和喜爱。对于初中生而言,本书则能帮助他们拓展视野,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并为他们日后的科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书的语言通俗易懂,排版活泼,设计精美,能够充分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让他们爱不释手。 总而言之,《写给青少年的植物笔记(全彩)》是一本集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和互动性于一体的优秀读物。 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植物的书,更是一本关于生活、关于探索、关于连接的书。它将带领青少年走进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世界,用全新的视角去认识和理解他们身边那些默默奉献的绿色生命。它会让你在阅读中发现惊喜,在观察中获得成长,在探索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翻开这本书,就如同推开了一扇通往自然奥秘的大门,而你,将是这扇门后的探险家。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用好奇心和勇气,去书写属于你的植物笔记吧!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之所以会选择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明确地指向了青少年读者,我本身也是一个对自然世界充满好奇心的初中生。拿到书后,我发现它确实非常适合我们这个年龄段。首先,它没有那些高高在上的说教感,而是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来和我们交流。我觉得作者就像是我们的大朋友,分享他对于植物的热爱和观察心得。书中提到的很多例子,都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我们经常会看到的公园里的树木,或者餐桌上的蔬菜水果,都会被赋予更丰富的生命故事。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植物的社交”的章节,它讲到了植物之间如何通过根系交流,如何通过气味传递信息,甚至是如何相互帮助。这些内容让我觉得,原来植物的世界并不孤单,它们也有着自己的“朋友圈”和“沟通方式”,这让我对身边的植物产生了全新的认识。而且,这本书的插图真的是太棒了,每一张都充满了艺术感,而且非常清晰地展示了植物的特征。我常常会一边看文字,一边欣赏插图,感觉自己就像是在进行一次身临其境的植物探险。这种互动式的阅读体验,让学习变得不再枯燥,而是充满了乐趣和发现。

评分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这本书的结构和逻辑。它并没有按照植物的分类顺序来铺陈,而是更加注重从趣味性和实用性出发,引导读者去发现身边的植物。比如,它会从“你身边的绿色朋友”开始,让我们先认识一些熟悉的植物,然后再逐渐深入到一些更具特色的植物。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让读者很容易建立起对植物的兴趣,也更容易将书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我特别喜欢它关于“植物如何‘吃饭’和‘喝水’”的讲解,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来解释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那些复杂的生理过程。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植物小故事,比如某种植物是如何被发现的,或者它在人类文明中扮演的角色,这些都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惊喜和趣味。这种结构上的巧妙设计,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次充满智慧的引导,它带领我去探索,去发现,去理解。我感觉自己仿佛拥有了一把钥匙,能够打开植物世界的宝藏。这种结构上的清晰和逻辑上的严谨,让我对作者的用心程度深感钦佩。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莫过于它对植物细节的描绘。作者显然是一个非常细致的观察者,能够捕捉到那些我们平常容易忽略的微小之处。比如,在描述一片叶子的时候,不仅仅是它的形状和颜色,还会讲到叶脉的排列方式,叶片表面的绒毛,甚至是如何通过叶子的形态来适应不同的环境。这些细节的描述,让我感觉好像拥有了一双“透视眼”,能够看到植物更深层次的美。我记得有一段写到某种多肉植物,它会详细地描述那些肥厚的叶片是如何储存水分的,以及在干旱环境中它们如何生存。文字搭配精美的插图,真的是太有画面感了,我甚至能够想象出那种干旱地区的阳光炙烤,以及多肉植物努力生存的景象。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不仅仅体现在外观上,还延伸到了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理活动。它会用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植物如何吸收养分,如何开花结果,甚至是如何进行自我保护。这些知识点,虽然我以前在生物课上可能听过,但通过这本书的生动讲解,我才真正理解了其中的奥妙。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去感受和理解植物的生命密码。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让我对植物产生了更深的敬畏之心,也更懂得去珍惜和保护它们。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作者在讲解植物的生长、繁殖、适应环境等知识时,都充满了对生命的赞美之情。我记得有一段写到种子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最终生根发芽,破土而出,那一段文字写得非常感人,让我深深体会到了生命的顽强和不易。书中还穿插了很多关于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内容,比如它们如何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如何净化空气,如何维持生态平衡。这些都让我意识到,原来植物不仅仅是美丽的观赏物,更是维系地球生命的重要基石。通过这本书,我开始更加关注身边的植物,去观察它们的生长,去感受它们的存在。我发现,原来它们都在默默地为我们付出,为我们创造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这种对生命的感悟,让我更加懂得珍惜眼前的一切,也更加坚定了我要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想法。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会我知识,更是教会了我一种对待生命的态度。

评分

我个人非常喜欢这本书的“互动性”设计。虽然它是一本图书,但却给我一种仿佛在和作者、和植物进行对话的感觉。比如,书中会时不时地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鼓励读者去思考,去观察,去动手实践。我记得有一段鼓励我去观察一片叶子的正面和反面,然后对比它们的区别。这种鼓励实践的做法,让我觉得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接收,而是主动的参与。我常常会带着问题去户外,去寻找答案。这种学习方式,让我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也更加有趣。而且,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如何在家中种植植物的简单建议,让我觉得学习到的知识是可以直接应用到生活中的。我甚至开始尝试着在家里种一些小植物,虽然过程可能有点磕磕绊绊,但每当看到它们茁壮成长,我就会感到无比的喜悦。这种“学以致用”的感觉,让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感激。它不仅仅是一本让我了解植物的书,更是一本让我开始爱上植物、爱上生活的好书。

评分

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这本书,发现里面的内容果然没有让我失望。首先,它的语言风格非常贴近青少年,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生动、形象的方式来讲解植物的知识。比如,它会用“植物的能量工厂”、“植物的秘密通讯网络”这样的比喻来解释光合作用和植物之间的信息交流,一下子就把复杂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也充满了想象力。我特别喜欢它那种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感觉就像是有一个经验丰富又风趣幽默的长辈,耐心地跟我分享他与植物相处的点点滴滴。书中关于各种植物的介绍,也不是简单地罗列数据,而是融入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和冷知识。比如,它会讲到某种植物的奇特生长习性,或者它在人类历史上的有趣用途,这些都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充满了惊喜。我发现,原来植物的世界并非我想象中的那样单调,而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智慧和奥秘。而且,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非常用心,文字和图片配合得恰到好处,不会让人觉得眼花缭乱,反而能够引导我的阅读思路,更容易理解和记忆。这种“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真的让我觉得学习植物知识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任务,而是一种充满乐趣的探索过程。我越读越觉得有趣,完全停不下来,甚至想立刻跑到户外,去寻找书中提到的那些植物,亲身去感受它们的生命力。

评分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我非常愿意向其他青少年朋友们推荐的书。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植物的科普读物,更是一本能够启发思考、培养热爱、塑造价值观的好书。从精美的封面设计,到生动有趣的语言,再到震撼人心的全彩插图,这本书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用心和诚意。它让我对植物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兴趣,也让我更加热爱这个美丽而充满生机的世界。我感觉自己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看到了一个更加广阔、更加精彩的世界。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连接。它让我明白了生命的珍贵,也让我懂得去发现和欣赏身边的美好。我非常庆幸能够读到这本书,它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学习的工具,更是心灵的滋养。我相信,任何一个阅读过这本书的青少年,都会被它所蕴含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所打动,并从中受益匪浅。这是一本真正能够陪伴我们成长的好书。

评分

这本书还有一个非常难得的优点,就是它没有一味地去强调植物的“有用性”,而是更加注重展现植物本身的美丽和独特的生命姿态。作者在描述每一种植物时,都会细致地描绘它们的形态、色彩、甚至是一些细微的生长特征,仿佛是在为每一株植物画像,赋予它们独特的生命尊严。我记得有一段关于野花的描写,没有去介绍它的药用价值或者经济效益,而是用非常诗意的语言,描绘了它在山野间自由绽放的姿态,以及它所带来的那种宁静和治愈的力量。这种对植物“存在本身”的关注,让我觉得非常温暖。它让我明白,即使是最不起眼的植物,也拥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和美丽,都值得我们去尊重和欣赏。这种价值取向,对于正在形成世界观的青少年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培养我们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让我们看到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美好。这本书就像一位温柔的引导者,带领我重新认识了身边的世界。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太吸引人了!我一拿到手就被那个全彩的插画惊艳到了,各种形态各异的植物被描绘得栩栩如生,色彩鲜艳又充满生命力。那种感觉就像是把一个迷你植物园搬回了家,让人忍不住想要立刻翻开,去探索里面藏着的秘密。我一直对植物有着朦胧的好感,但总觉得它们离我的生活有点远,要么是书本上干巴巴的文字,要么就是偶尔在公园里匆匆一瞥。而这本书的封面,却用一种非常亲切和有趣的方式,把我拉近了植物的世界。那种感觉不是枯燥的科普,而是充满了发现的乐趣,就像一个等待被打开的宝箱。我特别喜欢封面上那些小小的细节,比如叶片上细密的纹路,花朵上露珠的晶莹,甚至是土壤中微小的昆虫,都处理得非常到位。这让我对书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相信作者一定是用心去观察和描绘了这些植物,而不是简单地复制粘贴。这种视觉上的享受,对于青少年读者来说,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入门。它能激起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觉得学习植物知识是一件有趣而有意义的事情。我甚至觉得,光是摆在书架上,它都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随时随地提醒我,外面有一个充满奇迹的植物世界等待我去发现。这本书的封面,不仅仅是一个封面,更是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窗口,充满了童趣和艺术感,让人充满了阅读的冲动。

评分

我必须说,这本书的色彩运用真的是绝了!整个书的视觉效果非常冲击,每一页都像是一幅精心绘制的艺术品。我尤其喜欢它在表现不同植物时的色彩搭配,有的鲜艳夺目,有的则淡雅宁静,但都恰到好处地展现了植物的生命之美。当我翻到介绍热带雨林植物的那几页时,那种浓郁的绿色、鲜艳的花朵和神秘的藤蔓,仿佛真的把我带入了那个充满生机的世界。而当介绍沙漠植物时,又会用暖色调来烘托出那种坚韧和顽强的生命力。这种用色彩来传递情感和信息的处理方式,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科普读物,更是一本充满艺术气息的图画书。我常常会花很多时间,仅仅是欣赏书中的插图,去感受作者是如何用色彩来表达植物的形态、光泽和质感的。这些色彩不仅仅是装饰,更是对植物生命力的一种最直接的呈现。它让我明白,原来植物的美,不仅仅在于它们的形态,还在于它们所拥有的那种丰富而生动的色彩。这种视觉上的享受,让我对植物产生了更深层次的喜爱,也让我更加珍惜大自然赋予它们的这份馈赠。

评分

非常好,使用,图画也很大

评分

好书质量不错。植物好漂亮。

评分

小朋友拿到书就看得爱不释手

评分

价格很实惠,小孩子收到很喜欢

评分

大点可以看

评分

孩子说小朋友有,就让我买了一本,很感兴趣

评分

书挺好,画面清晰只是介绍有些简单总体评价不错

评分

非常好,使用,图画也很大

评分

非常好,使用,图画也很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