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通俗演义(青少版 套装共20册) [11-14岁]

中国历史通俗演义(青少版 套装共20册) [11-14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蔡东藩,沈云霞 等 著,谭邦和 编
图书标签:
  • 历史故事
  • 青少年读物
  • 通俗演义
  • 中国历史
  • 历史普及
  • 文化经典
  • 名著
  • 少儿读物
  • 历史小说
  • 故事会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ISBN:9787556031160
版次:1
商品编码:1179059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0-01
用纸:胶版纸
套装数量:2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11-14岁

  ★ 完整讲述中国古代历史的通俗读物——忠于原著,定位青少年,让经典成为新经典。
  ★兼具历史读物和文学作品双重特性——改写版将行文年轻化,适当保留原著的古典文学韵味。
  ★ 中学历史名师推荐——不同于史学家、名人推荐,十位中学历史名师推荐更贴近目标读者群。
  历史学习是十分必要且相当重要的,对于青少年尤其如此。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形成自己的想法,世界观和人生观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再塑。多读历史,可以让他们长见识、明得失、辨善恶、知兴替,形成自己的处世智慧。
  现在的图书市场上,历史类读物多且杂,偶有精品,但整体质量不高,缺少难度适中、篇幅适中而又覆盖全部中国历史的普及读物。形势不太乐观但也正好提供给了我们机会。历史类读物多且杂,说明有市场需求;偶有精品,但整体质量不高,说明发展空间大;而我们的《中国历史通俗演义(青少版)》则正好可以弥补缺少难度适中、篇幅适中而又覆盖全部中国历史的普及读物这样一个不足。
  我们要求改写者必须熟读蔡书,重读正史并浏览今人史著,烂熟于心之后再整体重新构思,确定取舍详略,把握重点人物事件,并注意纠正蔡著中的讹误;针对我们的读者对象,确定自己的风格,把改写视为创作,激发创作热情,树立为青少年读者写一本好书的责任感,精心构思,字斟句酌,追求完美。十位执笔者,各自改写一本,全书总体面貌相近,各册又有个人特色。
  我们在改写的过程中主要遵循了以下几个标准:
  1.改名:改《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为《中国历史通俗演义(青少版)》,改《前汉演义》为《秦·西汉演义》,《后汉演义》为《东汉·三国演义》,《南北史演义》后则改为《南北朝·隋朝演义》。《民国演义》因属于现代史一个不完整的片段,故此次改写不予列入。
  2.缩减规模、内容。原著每本有100回,总字数近600万字,此次改写缩减规模,单本缩至20万字左右,统一改为40回,总字数控制在200万字左右。确保体现历史的主体面貌,勾勒其演变轨迹,详写重要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略写次要枝节人物事件,务求详略得当,疏密有致。
  3.去掉夹批,重拟回目、回评。原著是章回体小说,每回都有双句对偶回目,并且附有回评和夹批。改写后仍保留双句对偶回目及回评,夹批作为中小学生读物,似有不宜,遂尽去之。原回目字数不统一,且情节内容上与改写版本有出入,故重拟回目,全部改为7字对偶,且考虑到平仄及文学表达。回评在提炼章回内容,揭示事件来龙去脉上多具启发意义,所以我们对原书中具有积极意义的回评内容加以保留,而带有封建迷信的观念则进行梳理,重写内容。
  4.注意史实与艺术描写之间的美学关系。在保证传达正确的历史知识基础之上,做到故事性强,有吸引力,情节生动趣味,语言精练自然,风格清新爽人,务求青少年喜闻乐见。
  我们在每本开篇增加了一个导言,同时保留了开篇的世系图,帮助青少年梳理各朝代的发展脉络,了解朝代主要内容和兴衰原因,方便他们更好地阅读本书,理解各朝代的发展轨迹。

内容简介

  本系列分为《秦·西汉演义》《东汉·三国演义》《两晋演义》《南北朝·隋朝演义》《唐朝演义》《五代演义》《宋朝演义》《元朝演义》《明朝演义》《清朝演义》十本,每本分上下两册,共20册。

  《秦·西汉演义》是该系列的前一本,讲述了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到王莽篡位这两百多年的历史,这是一段让人热血沸腾的历史:暴秦无道,民怨沸腾,烽火四起;陈胜举义,刘邦斩蛇,项羽过江,一时豪杰并起,秦王朝土崩瓦解。楚汉战争,四年厮杀。刘邦凭三杰相助,由弱而强。可叹项羽四面楚歌,剑刎乌江。西汉江山历经十二帝,终为王莽窃取。

  《东汉·三国演义》是该系列的第二本,讲述了从王莽篡位失败,刘秀建立东汉到三国群雄争霸这两百多年的历史,这是一段群雄并起的历史:王莽新朝,惹烽火连天,众叛亲别。刘秀奋起匡扶汉室,铁马金戈一展雄略。然外戚干政,内宦揽权,王朝末路,生灵涂炭。黄巾军起,中原喋血。孟德官渡破袁,北国一统,群雄遂灭。诸葛联孙抗曹,赤壁三足鼎立。六出祁山,问鼎中原,终成水中月。司马雄起,三国终结。

  《两晋演义》是该系列的第三本,讲述了司马氏建立的西晋和东晋这两个朝代一百多年的历史,这是一段奇人倍出的乱世:历来外患很烈,首推两晋,五胡十六国,倏起倏衰,无穷无已。自古内政失修,则内讧必起,外侮乘之而入,晋犹且显著。两帝被虏,行酒狄庭;淝水大战,侥幸保全。八王之乱,骨肉寻仇,信义沦亡,豪权互阋,终致亡国。

  《南北朝·隋朝演义》是该系列的第四本,讲述了南北两朝分立,中国陷入大分裂时期的一百多年的历史,这是一段民族不断斗争融合的历史:刘裕射蟒,宋朝伊始,“元嘉之治”后宋魏大战,皇室残杀,武帝出家,侯景暴乱,玉树凋谢,宋齐梁陈,一时繁华尽散;拓跋珪建立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高欢创建北齐,杨坚篡权北周,隋炀帝开运河,游江南,天怒人怨,江山终归李氏一族。

  《唐朝演义》是该系列的第五本,讲述了唐朝二百多年的历史,这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的一段历史:高祖起兵太原,横扫天下;玄宗任用贤能,开创盛世。然而,武则天、韦皇后,从后宫入前廷,与男人争权;高力士、李辅国,从内廷入前朝,与文人斗智;安禄山、史思明,从边庭入中原,与李姓角力。大唐帝国分崩离析,其因在于:女祸、阉祸、藩镇祸。

  《五代演义》是该系列的第六本,讲述了从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之间这不到一百年的历史,这是一段朝代更迭异常频繁的历史:朝代频更,道德沦亡,中国之乱未有逾于五代者。梁太祖起兵反唐,于乱世中脱颖而出登顶王座;唐明宗励精图治,成就一段仓满衣足的佳话;石敬瑭出卖十六州,只为屈膝称臣做个儿皇帝;刘知远太原称帝,以大义抗辽尽收民心;周世宗厉兵秣马,挥北方雄狮为宋朝奠基。读五代史,悟世相得失,参历史兴亡。

  《宋朝演义》是该系列的第七本,讲述了北宋和南宋三百多年的历史,这是一段政治文化各方面都发生剧变的历史:赵匡胤黄袍加身,接演杯酒释兵权;王安石变法图强,为何努力终落空;岳王爷挥枪斩敌,为何惨死风波亭?南宋偏安,终被元蒙铁蹄践踏;陆秀夫负帝蹈海,已成千古一叹;文天祥一曲正气,遂已万世流芳。读两宋历史,惊人间奇诡幻怪,赏文人豪放婉约,感王朝盛衰兴亡。

  《元朝演义》是该系列的第八本,讲述了北宋和南宋三百多年的历史,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主宰中原的历史:铁木真一生所向披靡,灭国无数,开创出一代黄金帝国。而后长子军西征,威震世界;忽必烈灭宋,天下一统,版图横跨欧亚大陆。然马背上夺天下,王座上治江山,虽武治有余,但文治不足。民族隔膜,上层争斗,屡屡不休。而后权奸专权,南坡弑帝,兄弟阋墙,顺帝昏聩,终致天下大乱,坐失中原。

  《明朝演义》是该系列的第九本,讲述了明朝两百多年的历史,这是中国历史上后一次由汉族主宰中原的历史:草根皇帝朱元璋,废相删孟,已达辉煌。围绕皇权,君臣博弈,国家处于多事之秋:大诛功臣,靖难之役,土木之变,英宗复辟,武宗乱政,礼议之争,万历怠政,其间又夹杂宦官专政,忠奸斗争,宫闱阴谋,朱明渐入深渊。李自成愤而起义,满清铁骑入关,回看大明盛世,已化作昨日烟尘。

  《清朝演义》是该系列的后一本,讲述了清朝两百多年的历史,这是由中国历史上后期一个封建帝制国家主导的历史:努尔哈赤设八旗,直逼朱明。皇太极收各部,立号大清。顺康雍乾,文治武功,号称盛世。嘉道咸,杀“长毛”,媚洋人,乱象丛生。慈禧垂帘,同治难行,外患频频,朝纲已朽。光绪以新党救国,宣统立宪政扶清。痛惜事,皆成空。辛亥一役,清室覆灭。民国伊始,三千年家天下,终成历史烟云。

内页插图

目录

秦西汉演义(上册)
【第一回】合六国秦朝一统 封泰山始皇巡游/ 001
【第二回】寻力士椎击御驾 拓边功征战南北/ 009
【第三回】设骗局秦皇坑儒 从谋逆赵高矫诏/ 016
【第四回】咸阳城胡亥灭宗 大泽乡陈胜举义/ 023
【第五回】走丰乡刘邦斩蛇 杀郡守项梁起兵/ 030
【第六回】入赵宫叛臣杀主 失兵机陈王毙命/ 037
【第七回】信谗言二世诛相 轻敌兵项梁败亡/ 044
【第八回】勇项羽破釜沉舟 奸赵高避祸弑主/ 051
【第九回】坑降卒项羽入关 宴鸿门张樊保驾/ 058
【第十回】助汉王天赐三杰 使密计暗度陈仓/ 066
【第十一回】下河南陈平入将 用奇谋韩信点兵/ 073
【第十二回】驳郦生张良借箸 替汉王纪信舍身/ 081
【第十三回】入军帐汉王夺印 斩龙且韩信破齐/ 089
【第十四回】退乌江项羽自刎 即帝位刘邦称尊/ 097
【第十五回】伪出游韩信受擒 征匈奴白登被围/ 105
【第十六回】议废立周昌争储 杀功臣吕后使计/ 112
【第十七回】平淮南刘邦还乡 留遗嘱高帝升天/ 119
【第十八回】蔑汉室冒顿戏吕 乱朝纲恶后擅权/ 126
【第十九回】夺禁军铲除吕党 迎代王废死故君/ 133
【第二十回】汉文帝励精图治 淮南王恃骄谋反/ 140
秦西汉演义(下册)
【第二十一回】赎父罪缇萦上书 闻善言仁君改过/ 001
【第二十二回】削藩王七国作乱 平叛军太尉建功/ 009
【第二十三回】争帝宠太子被废 惊魂魄梁王气绝/ 016
【第二十四回】重儒术董生进策 遇恩宠子夫遭妒/ 023
【第二十五回】祸生福卫青得官 凤求凰文君私奔/ 030
【第二十六回】执印绶买臣荣归 使酒性灌夫骂座/ 036
【第二十七回】窦太主屈膝献媚 飞将军射石镇边/ 043
【第二十八回】任齐相偃死弘兴 伐夷狄舅战甥从/ 051
【第二十九回】立战功还挈同胞 报私仇射杀李敢/ 058
【第三十回】通西域张骞出使 妄求仙武帝被惑/ 065
【第三十一回】沦朔漠苏武牧羊 遭谗言太子殒命/ 073
【第三十二回】保晚节武帝悔诏 辨奸邪少主发威/ 080
【第三十三回】废昏君太后登殿 嘱女医霍妻毒后/ 088
【第三十四回】谋大逆霍氏灭门 行仁政汉宣中兴/ 096
【第三十五回】御诸羌将军立功 慰乌孙巾帼抚边/ 103
【第三十六回】少谋断元帝失柄 铸冤狱石显结党/ 110
【第三十七回】悲远嫁昭君出塞 重外戚王凤专权/ 118
【第三十八回】智班伯借图进谏 悍昭仪行贿争储/ 125
【第三十九回】玩计谋傅后掌权 乱后宫董贤邀宠/ 133
【第四十回】贬四后王莽专政 投玉玺元后覆宗/ 140
东汉三国演义(上)
【第一回】王莽立乱封朝官 忧患起搅扰新朝/001
【第二回】揭竿而起天下乱 振臂一呼刘氏兴/008
【第三回】围宛城更始称帝 战昆阳刘秀扬威/015
【第四回】陷长安莽贼伏诛 据邯郸伪帝自立/022
【第五回】结姻亲刘秀添翼 号光武新皇登基/029
【第六回】群雄逐鹿中原乱 南征北讨天下平/036
【第七回】用耿弇战平齐地 得马援收降陇西/043
【第八回】鄙富贵子陵辞归 杀蛮使寇恂震敌/050
【第九回】伪皇帝伤重归天 莽巾帼受困毙命/057
【第十回】强项令撞柱明志 老将军马革裹尸/064
【第十一回】颂功德泰山封禅 忆功臣云台留像/071
【第十二回】传佛教万里取经 全忠孝一心治国/078
【第十三回】出西域屡屡立功 战匈奴一朝扬名/085
【第十四回】窦氏专权除异己 班超西征立新功/092
【第十五回】扶幼帝外戚掌权 灭匈奴边将争功/099
【第十六回】灭窦氏少帝发威 咒贵人皇后被废/106
【第十七回】立乳子太后临朝 布疑阵将军奏凯/113
【第十八回】杨震拒贿畏四知 乳母受宠祸百官/120
【第十九回】忠臣不屈遭谗言 阉人得志共天下/127
【第二十回】跋扈将军专朝政 河东狮吼宠家奴/134
东汉三国演义(下)
【第二十一回】诛梁氏五侯受封 兴党祸百儒被囚/001
【第二十二回】孔氏一门争认罪 张角兄弟齐造反/008
【第二十三回】奸曹操棒杀权贵 莽张飞拳打督邮/015
【第二十四回】请诛奸孙坚献议 自封将灵帝张威/022
【第二十五回】废少主献帝登基 讨佞臣诸侯兴师/029
【第二十六回】生私心义师瓦解 争地盘群雄并立/036
【第二十七回】美人计智杀董卓 诈降信计败曹操/043
【第二十八回】劫皇帝争权夺利 挟天子号令诸侯/051
【第二十九回】射戟辕门化干戈 夜袭军营燃烽火/058
【第三十回】诉往事吕布殒命 论英雄曹操煮酒/065
【第三十一回】战白马关羽挂印 袭乌巢袁绍败亡/072
【第三十二回】四面出击灭袁氏 三顾茅庐请诸葛/079
【第三十三回】长坂坡喝退敌军 赤壁矶火烧连营/087
【第三十四回】嫁皇妹孙权失策 请援兵刘备入川/094
【第三十五回】占成都刘备登基 失荆州关羽丧命/102
【第三十六回】曹丕称帝后汉亡 刘备托孤蜀国衰/110
【第三十七回】平南疆七擒孟获 失街亭计演空城/117
【第三十八回】五丈原诸葛含恨 高平陵司马夺权/124
【第三十九回】诸葛恪专政遭祸 司马师擅权废帝/131
【第四十回】刘禅降魏蜀国灭 司马建晋三国终/139
两晋演义(上)
【第一回】祀南郊司马开基 堕诡计武帝娶媳/ 001
【第二回】少女偷香慰痴情 羊祜定计图东吴/ 008
【第三回】平西虏西晋灭吴 纳美人羊车望幸/ 015
【第四回】武帝崩权豪擅政 贾后悍杨氏遭殃/ 022
【第五回】周处除害殉国难 竹林七贤尚空谈/ 029
【第六回】贾后专政冤太子 赵王篡位废惠帝/ 036
【第七回】拔乱除奸迎御驾 同室操戈毙齐王/ 042
【第八回】平荆州烽火洛阳 称汉王起兵东海/ 049
【第九回】呆皇帝宫中暴毙 伪楚公江东败亡/ 056
【第十回】太傅越擅杀诸臣 皇子聪乘乱继位/ 063
【第十一回】司马误国失洛阳 怀帝行酒死他乡/ 070
【第十二回】诏江东祖逖渡江 拘王浚羯胡吞蓟/ 076
【第十三回】陶侃合军乱贼破 愍帝被害西晋亡/ 083
【第十四回】晋王称尊东晋立 前赵诛逆后赵兴/ 090
【第十五回】叛江南王敦造反 镇湘中谯王举义/ 097
【第十六回】元帝庸王敦横行 成帝幼苏峻造反/ 104
【第十七回】温峤推诚迎陶侃 苏峻败亡息叛乱/ 110
【第十八回】灭前赵石勒称尊 弑兄弟李期乱蜀/ 116
【第十九回】杀太子赵主寡恩 篡西蜀李寿改元/ 123
【第二十回】康帝立庾氏得势 宇文灭前燕扬威/ 130
两晋演义(下)
【第二十一回】擢桓温平定巴蜀 荐谢艾破敌凉州/ 001
【第二十二回】诛逆子石氏生乱 弑君主后赵亡国/ 007
【第二十三回】灭冉魏慕容称帝 拒忠言殷浩丧师/ 014
【第二十四回】乱凉州天锡弑君 阻石门桓温退师/ 021
【第二十五回】遭排挤慕容奔秦 拔邺城苻坚灭燕/ 027
【第二十六回】海西公遭诬被废 大司马见鬼丧命/ 034
【第二十七回】失姑臧凉主降秦 救孤城谢玄退敌/ 041
【第二十八回】莽苻坚败绩淝水 义慕容再兴燕室/ 047
【第二十九回】入阿房西燕称尊 应童谣秦主自缢/ 054
【第三十回】藏祸心段随弑主 忠故主杨氏殉节/ 061
【第三十一回】创后魏姚苌惊梦 亡西燕北魏争雄/067
【第三十二回】晋道子擅政专权 张贵人逞凶弑君/074
【第三十三回】凉土三分吕氏衰 娇女为奴中山陷/081
【第三十四回】勇诛贼燕宗复国 突发难王恭受戮/089
【第三十五回】戕内史谢妇独全 失荆州参军殉主/096
【第三十六回】后凉乱南燕定都 刘裕胜孙恩败走/103
【第三十七回】夺晋位桓玄行逆 举大事刘裕入都/110
【第三十八回】诛桓玄安帝回都 杀岳父赫连建夏/117
【第三十九回】葬爱妻昭文丧命 覆孤城南燕亡国/124
【第四十回】平西蜀南凉灭国 亡后秦刘裕篡晋/131
南北朝隋朝演义(上)
【第一回】射神蟒英雄出世 露峥嵘军营立功 / 001
【第二回】起义师讨伐叛逆 救御驾平步青云 / 008
【第三回】凭武略征服南燕 挥雄师大破卢循 / 015
【第四回】出奇兵荡平西蜀 渡黄河翦灭后秦 / 023
【第五回】履至尊刘裕称帝 报旧怨宋魏成仇 / 030
【第六回】夺社稷君臣博弈 收要郡魏主扬威 / 038
【第七回】杀忠良自毁长城 灭敌国渐成大业 / 049
【第八回】贪权财范晔伏法 拓边境宋魏开战 / 057
【第九回】永安宫魏主被戕 含章殿宋帝遇弑 / 067
【第十回】戮骨肉同室操戈 敛财物皇帝聚赌 / 075

【第十一回】 纳亲姐废帝乱政 杀暴主湘东正位/083
【第十二回】 好佛老魏主出家 逞暴戾宋帝殒命/092
【第十三回】 沈攸之背主叛乱 萧道成废宋建国/101
【第十四回】 重文治讲学诵经 行孝悌尊礼明义/108
【第十五回】 存大志魏主迁都 好玩乐齐君丧命/116
【第十六回】 开杀戒萧鸾夺位 崇儒教魏主改革/124
【第十七回】 亲骨肉连连相残 两国家双双易主/132
【第十八回】 萧宝卷诛杀显贵 崔慧景图谋造反/139
【第十九回】 传檄文萧衍起兵 纵淫逸丧钟连鸣/146
【第二十回】 萧衍如愿登帝位 宝夤借兵复国仇/152
南北朝隋朝演义(下)
【第二十一回】高氏祸国埋后患 充华参政乱法度/001
【第二十二回】筑淮堰梁主误国 弑清河奸臣弄权/008
【第二十三回】摄朝政胡氏复出 败国运北魏式微/016
【第二十四回】屠百官尔朱谋变 设良计魏主除奸/023
【第二十五回】乘时势高欢雄起 灭全族尔朱消亡/030
【第二十六回】忧社稷萧统薨逝 谋权势魏国分裂/037
【第二十七回】燃战火两魏相争 信佛老萧衍误国/044
【第二十八回】兴兵变侯景胁君 做傀儡梁王丧命/053
【第二十九回】篡帝祚北齐始建 惹民怨权臣惨死/062
【第三十回】宇文泰废旧立新 陈霸先拥兵专权/071
【第三十一回】逞淫威齐主横行 换新主江山变姓/077
【第三十二回】戮亲族皇叔篡位 争新娘两国失和/084
【第三十三回】违道义周师败绩 遭谗言功臣被诛/091
【第三十四回】擒高纬北周灭齐 戮至亲嗣主乱政/099
【第三十五回】笼人心杨坚专权 迷女色叔宝误国/106
【第三十六回】建隋唐天下一统 费心机逆子夺嫡/113
【第三十七回】弑父兄杨广窃位 劳民财江南巡游/122
【第三十八回】凿运河疏通南北 降四海征战高丽/129
【第三十九回】促兵变祸起萧墙 造迷楼玩物丧志/136
【第四十回】谋天下李氏起兵 失人心炀帝亡国/144
唐朝演义(上)
【第一回】晋阳宫醉酒中计 太原城起兵反隋/ 001
【第二回】陷长安政权初定 禅帝位唐祚开基/ 009
【第三回】李世民计平陇右 窦建德勇诛逆贼/ 016
【第四回】讨乱酋智退刘寇 袭虎牢巧平郑夏/ 023
【第五回】平四方秦王立功 争帝位太子设计/ 032
【第六回】刃同胞玄武兵变 却突厥便桥结盟/ 040
【第七回】贤后临终谏君主 唐军西出定边塞/ 048
【第八回】晋王治入主东宫 唐太宗亲征高丽/ 056
【第九回】房玄龄临终谏主 李世民魂归九天/ 064
【第十回】武昭仪还宫争宠 褚遂良入阙陈忠/ 072
【第十一回】刘仁轨勇平百济 薛仁贵大败回纥/080
【第十二回】唐高宗洛阳病逝 徐敬业江都起兵/087
【第十三回】则天帝血洗唐室 武承嗣觊觎东宫/094
【第十四回】狄仁杰力保唐室 张柬之复位中宗/101
【第十五回】诛女祸太子败死 宠韦后中宗暴卒/108
【第十六回】玄宗登基政权定 姚宋入相盛世兴/115
【第十七回】唐玄宗耀武边境 武惠妃构陷储君/122
【第十八回】华清池玉环得宠 勤政楼胡儿认亲/129
【第十九回】长生殿七夕密誓 范阳镇禄山起兵/136
【第二十回】杨贵妃魂归马嵬 唐肃宗继位灵武/143
唐朝演义(下)
【第二十一回】复两京李泌还山 围邺城官军受挫/ 001
【第二十二回】宦官作恶肃宗毙 吐蕃入侵长安陷/ 008
【第二十三回】郭公单骑化兵戈 驸马酒醉打金枝/ 015
【第二十四回】四王僭号中原乱 德宗逃命长安空/ 021
【第二十五回】彭原镇朱泚败死 长安城李泌佐君/ 028
【第二十六回】王叔文除弊受阻 唐宪宗平叛凯旋/ 035
【第二十七回】讨成德承璀无功 伐淮西裴度主谋/ 042
【第二十八回】李愬雪夜袭蔡州 刘悟倒戈斩师道/ 049
【第二十九回】误食丹药帝王崩 荒废朝政河朔乱/ 055
【第三十回】穆宗服药蹈覆辙 敬宗顽劣魂归天/ 062
【第三十一回】诛宦官痛失贤相 平阉祸暗中布局 / 069
【第三十二回】降甘露宰相喋血 矫诏书武宗继位 / 076
【第三十三回】平泽潞权相主谋 信方士帝王归天 / 083
【第三十四回】复河湟边将献图 平浙东王式用智 / 089
【第三十五回】戍卒叛乱陷徐州 辛谠借兵保泗城 / 096
【第三十六回】围黄梅元裕却敌 镇淮南高骄纵寇 / 103
【第三十七回】黄巢败亡狼虎谷 僖宗急走大散关 / 110
【第三十八回】迭经离乱僖宗崩 进讨河东王师溃 / 117
【第三十九回】三将入都惊銮驾 太监逞威废昭宗 / 123
【第四十回】崔胤假手诛宦官 全忠弑君篡李唐 / 130
五代演义(上)
【第一回】朱温投军展宏图 禧宗辗转得良将/001
【第二回】登宝座朱温篡位 仗直言全昱斥弟/009
【第三回】临终赠箭留遗嘱 沙战督兵破夹寨/017
【第四回】严可求智勇除逆 周德威巧计破敌/025
【第五回】斩梁使燕王称尊 却强敌晋将善谋/033
【第六回】友贞巧计立为王 燕王屈膝做囚奴/041
【第七回】李存勖智取魏州 阿保机南犯中原/049
【第八回】遇乱兵周公殉国 仗威势知训专政/057
【第九回】李存勖终登帝位 王彦章三日破敌/065
【第十回】失汴州朱瑱亡国 鞭亲父刘氏失德/073
【第十一回】宠伶官富贵而骄 拜义父舍祖忘本/081
【第十二回】皇后擅权变乱生 王衍好色前蜀亡/089
【第十三回】入洛阳藩王篡位 回故土德光登基/096
【第十四回】安公矫诏杀良臣 冯道吟诗谏唐主/104
【第十五回】犯众怒重海受刃 讽权臣从珂掌权/111
【第十六回】宠从荣骄子弄兵 杀董璋蜀中称帝/118
【第十七回】从厚被欺饮毒酒 从珂阴谋篡皇位/126
【第十八回】酒后醉语疑石郎 俯首称臣借辽师/133
【第十九回】众叛亲离国运终 割地献辽骂名存/140
【第二十回】闽王嗜酒误国政 齐主顺民登帝座/147
五代演义(下)
【第二十一回】起内乱闽国灭亡 卧病榻高祖归天/001
【第二十二回】爷孙失和烽烟起 叛将卖国心机费/009
【第二十三回】战阳城辽兵败溃 中辽计杜威遇伏/017
【第二十四回】石重贵举国降辽 契丹王入主中原/025
【第二十五回】赵延寿美梦破灭 耶律主一命归天/032
【第二十六回】幼帝即位遭冤死 太后被逐丧实权/039
【第二十七回】出帝远迁泣穷途 新皇登基斩逆臣/046
【第二十八回】王景崇失策亡身 李守贞兵败被围/053
【第二十九回】勇郭威攻克河中 莽史公欲刺宰相/060

前言/序言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决定出版的这套《中国历史通俗演义(青少版)》,是以蔡东藩的《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为蓝本进行改写的。为强调给中小学生及青少年读者普及历史知识的意旨,改称《中国历史通俗演义(青少版)》,共10 本,成为一个系列。据我所知,这是中国出版史上关于蔡东藩《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的第一个定位青少年读者的改写版本。
  蔡东藩(1877—1945),浙江萧山人,光绪十六年(1890 年)秀才,1910 年赴京赶考得中,分发福建,以知县候补。他因厌恶官场,于1911 年称病还乡,其后长期以写作和在小学教书为生。抗战爆发后,他不愿意生活在日寇铁蹄之下,辗转避难,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在抗战胜利前夕不幸去世。《中国历朝通俗演义》是蔡东藩呕心沥血写成的一部巨著。从1916 年到1926 年,蔡东藩耗费10 年心力,先后完成了《前汉演义》《后汉演义》《两晋演义》《南北史演义》《唐史演义》《五代史演义》《宋史演义》《元史演义》《明史演义》《清史演义》《民国演义》共11 部作品,约六百余万字,从秦始皇写到公元1920 年,描述了近二千二百年的历史。该著作跨越时间之长、涉及史实之繁、描写人物之众、规模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最,因而被人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这部巨著对应二十四史,光是必须阅读的正史就达4052 卷,何况还必须参考浩如烟海的野史杂著,以其一人之力完成如此巨作,实在是中国著述史上的一个奇迹。如此巨著,蔡东藩的写作态度却十分严肃端谨,绝非粗制滥造。他始终谨慎遵循“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轶闻为纬,不尚虚诬”的写作原则,以正史为基本依据,又旁征博引野史杂著,“义以载事,即以道情”,正文之外,又自作批注评点。内容宏富,叙述生动,语言雅洁,知识性和趣味性兼容,因而成为中国通俗历史著作的经典。书一面世,即洛阳纸贵,风行一时,当时销售已达10 万部之多,深受读者特别是青少年欢迎。时江苏省立南京中学校长张海澄曾写信给会文堂新记书局,说此书“于中等学校学生文史知识,裨益匪浅,特采作课外补充读物”。毛泽东也十分看重此书,在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不久,曾专门致电李克农,叫他在国统区代买这套书,这套书目前仍存于中南海毛泽东故居书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需要适合大众的历史读物,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也看中了这套书,认为这部书自成系统,“不但可以作为一般人的读物,并且也可以作为爱好历史的人们的参考。因为一部《二十四史》分量太多,就是历史专家也不容易把它完全熟记,倒不如这部演义,随意翻览一下,说不定有提纲挈领的功效”。于是上海文化出版社于1955 年用原上海会文堂新记书局的纸型重印此书,总名《二十四史通俗演义》,加上“新编”二字,顾颉刚先生还为此书写了序言。此后这套书不断被各家出版社重印出版,行销四方,至今不衰。这套书不仅是中国著作史的一个奇迹,在中国出版史和中国历史读物的出版史上,蔡东藩所受到的欢迎,也只有少数文学名著和文化经典可以相比。而在普及中国历史知识方面,蔡东藩无疑作出了自己巨大而特殊的贡献。
  二
  蔡东藩的《中国历朝通俗演义》比之《三国演义》,略输文采,但它为我们提供了一部卷帙浩瀚而又通俗生动的中华通史,是普及中国历史知识的绝好读物。不过原书虽本白话,语言通俗,但毕竟成于九十多年前,如今读来已是半文半白,只适合中等以上文化读者阅读,对年纪较轻、学业负担较重且闲暇时间甚少的中小学生和一般青少年并不合适。一者语言文白相杂,多少有点阅读障碍;二者趣味偏于古典,学生难免有些隔膜;三者部头太大,学生没有时间通读;四者因规模大而价格偏高也成了中小学生阅读此书的障碍。故此书虽有许多种版本流传,却难以进入学业繁重的中小学生和青少年这个读者群体。1999 年以来,中国的基础教育进行了如火如荼的课程改革,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和高中课程标准相继颁布,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国的历史文化知识自然是其中十分重要的成分,语文课程、历史课程、政治课程乃至其他相关课程,都从自己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上,提出了对历史知识普及读物的强烈需求。但是,由于上面说到的原因,实际上现在还没有一种难度适中、篇幅适中乃至图书价格适中而又覆盖全部中国历史的普及读物,可以满足小学高年级、初高中生及普通青少年这个特殊读者群体的特殊阅读需求。所以,以蔡东藩的《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为蓝本,改写成适合他们阅读的《中国历史通俗演义(青少版)》,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绝好选择,相信会受到青少年读者广泛的欢迎。
  从二十世纪末开始的基础教育改革走了十五六年的路程,如今已经深入到更具实质性的层面,开始面对那些长久难破必须攻坚的艰难命题,从文史课程来说,我们的教材和课外读物如何帮助中小学生和青少年形成根底扎实枝叶美丽的人文素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使命,也是我们一直难以实现突破的困局。我们这套读物想在这个方面有所贡献。由于这套读物兼具历史读物和文学作品两种特性,我们希望中小学生能在这套读物的阅读过程中,一方面初步形成自己关于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框架,一方面也在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和文学素养。因此,我们这套读物并不单纯地追求通俗浅易,而是适当地保持着某种阅读的难度,并有意识地适度地追求史传文学特殊的古典意趣,以引导青少年在阅读过程中学会面对陌生的知识和陌生的词汇,从而一边积累历史知识,一边也积累文学语汇,得到文史两方面的双重收获。用过于直白浅俚的白话来写历史,这样的读物并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青少年应该主动接触一些有一定阅读难度的书籍,尤其是历史读物。
  随着新媒体写作不断侵入我们的生活,不断圈占我们的阅读时空,当下的青少年不由自主地越来越滑向轻阅读和快阅读,碎片化的阅读状态已经蔓延开来,这是科技创新对人类阅读生活的不可抗拒的裹挟。不过人类是拥有足够智慧来调节这种状况的,我们提倡青少年在难以避免的轻阅读、快阅读过程中,能够保持一份清醒,自觉地分出一部分时间,去从事一些慢阅读和深阅读。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让自己的知识基础厚实一些,让自己的精神世界丰富起来,以免在浮光掠影的碎片化阅读中滑向轻浮浅薄。这也是我们编写这套读物的时候所奉行的重要理念和所坚持的写作追求。
  三
  那这套读物我们是怎样具体操作的呢?我们的做法是:
  1. 原著有11 本,分为《前汉演义》《后汉演义》《两晋演义》《南北史演义》《唐史演义》《五代史演义》《宋史演义》《元史演义》《明史演义》《清史演义》《民国演义》。为强调给中小学生普及历史知识的主要意旨,将原名《中国历朝通俗演义》改为《中国历史通俗演义(青少版)》。为使书名更准确地指示内容,将《前汉演义》改为《秦·西汉演义》,《后汉演义》则改为《东汉·三国演义》,《南北史演义》后半部涵盖了隋朝历史的内容,则改为《南北朝·隋朝演义》。《民国演义》因属于现代史一个不完整的片段,故此次改写不予列入。
  2 . 原著每本有100 回,只《五代史演义》《元史演义》为60 回,总字数近600 万字,如《明史演义》就有56 万字。此次改写缩减规模,单本缩至20 万字左右,统一改为40 回。这样,约折其三分之一,总字数在200 万字左右。
  3. 原著是章回体小说,每回都有双句对偶回目,改写后仍保留双句对偶回目。因改写之故,各回情节有些变化,故重拟回目,务求生动醒目,既概指内容,又提示精彩,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4. 原著有回评和夹批。夹批作为中小学生读物,似有不宜,遂尽去之。回评用于提炼章回内容,揭示事件来龙去脉,多具启发意义,我们在增删合并文稿的基础上,对应章回重新撰写回评,对于原书中具有积极意义的回评内容加以梳理,酌情保留。由于原作者所属时代和个人认识的局限,原书中吹捧帝王龙种、君权神授以及其他明显属于封建迷信的观念情节,也辨别去留,并请读者注意。
  5. 缩减改写,势必对情节人物有所删略,但会确保体现历史的主体面貌,勾勒其演变轨迹,详写重要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略写次要枝节人物事件,务求详略得当,疏密有致。
  6. 注意史实与艺术描写之间的美学关系,在保证传达正确的历史知识基础之上,做到故事性强,有吸引力,情节生动趣味,语言精练自然,风格清新爽人,务求青少年喜闻乐见。
  7. 在改写版本的基础上,我们在开篇增加一个导言,衔接各朝代的发展脉络,提
  炼朝代主要内容和兴衰原因,意在让青少年和大众读者能更好地阅读本书,理解各朝代的发展轨迹。
  我们要求改写者必须熟读蔡书,重读正史并浏览今人史著,烂熟于心之后再整体重新构思,确定取舍详略,把握重点人物事件,并注意纠正蔡著中的讹误;针对我们的读者对象,确定自己的风格,把改写视为创作,激发创作热情,树立为青少年读者写一本好书的责任感,精心构思,字斟句酌,追求最好。十位执笔者,各自改写一本,全书总体面貌相近,各册又有个人特色。参与改写的十位作者都是有中国古典文学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青年学者,其中八位是大学古典文学或相关专业的副教授,两位是深受学生爱戴追捧的语文教师,而且都是很有才华的青年作家和诗人,他们既有扎实的文史功底,也有丰富的写作经验,还都正值好年华,一个个洋溢着青春气息,业有所专,学有所长,在把握历史知识的准确性与追求文学写作的趣味性两方面有双重追求,也有能力去达成这种境界。这套书的创意来自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李兵先生,作为青少年读物的出版人,出于对青少年成长的责任感,他始终关注整个出版过程,他的恩师、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对此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中国历史通俗演义(青少版)》的创意和编辑出版,为青少年对中国历史的了解、为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如今这个任务已经完成,各册书稿汇集起来,我们欣喜地发现,我们预计的目标都较好地实现了。总体上说,既依托了蔡著,又成为自成一体、自有风格的新的历史读物。我们相信,这是蔡东藩《中国历朝通俗演义》出版改写史上的一次全新的创造性的劳动,也为我们的青少年提供了一套既是历史知识,又有小说趣味的生动读物。由于时间仓促,工作中如有不足之处,期望得到读者的批评,以待再版时修正完善。谭邦和2014 年6 月18 日

好的,这里有一份关于一套不同于《中国历史通俗演义(青少版 套装共20册) [11-14岁]》的图书的详细简介。 --- 《寰宇奇航:世界文明的兴衰与交织(青少年探索版 全15册)》 图书简介 一、丛书概览与核心价值 《寰宇奇航:世界文明的兴衰与交织》是一套专为渴望了解全球历史脉络、拓宽世界视野的青少年(建议年龄范围:12-16岁)精心打造的深度导读读本。本套丛书共十五册,以时间为轴,以地域为界,系统梳理了从史前时代到近现代的全球重大历史事件、关键文化思潮与文明互动。 本套书的撰写目标,并非简单地罗列枯燥的年代和人名,而是致力于构建一个宏大而细腻的世界历史叙事框架。它强调文明间的交流、冲突与融合,引导读者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与探索,培养跨文化理解能力和全球公民意识。相较于专注于单一地域的历史叙事,本套书的视角更为开阔,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多维度的“世界地图”,去观察人类文明的潮起潮落。 二、分册结构与内容详述 本套书按照历史发展阶段和关键地理板块,划分为十五个相互关联又可独立阅读的卷册。 第一部分:文明的曙光与早期帝国(第1-5册) 第1册:石器时代的漫游者与定居的诱惑——人类的起源与第一次农业革命 本册聚焦于人类走出非洲的漫长旅程,追溯旧石器时代的狩猎采集生活形态,并深入探讨新石器革命如何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结构,从美索不达米亚的幼发拉底河到尼罗河畔,早期村落的形成与早期信仰体系的萌芽。重点剖析了早期定居生活带来的管理需求与阶级分化的雏形。 第2册:泥板上的智慧——两河流域与古埃及的辉煌 详细解读美索不达米亚(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在楔形文字、法典制定(汉谟拉比法典)以及天文历法上的突破。同时,聚焦于古埃及的法老制度、宏伟的金字塔工程及其对来世的深刻理解,探讨尼罗河文明的地理决定性。 第3册:城邦的喧嚣与民主的萌芽——古希腊的政治与哲学 本册带领读者走进爱琴海沿岸,从迈锡尼文明过渡到雅典和斯巴达的城邦竞争。重点解析雅典民主制度的运作机制、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影响,并深入介绍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思想遗产如何成为西方理性精神的基石。 第4册:帝国的心脏与秩序的构建——罗马共和国的崛起与帝国的扩张 追溯罗马从一个意大利半岛的小城邦如何通过军事革新和政治手腕,征服地中海世界。本册深入分析罗马法(如《十二铜表法》)对后世法律体系的影响,并剖析屋大维建立元首制(Principate)后帝国的行政管理模式与文化融合。 第5册:丝绸之路的序章——东方早期文明的交汇与独立发展 本册将视线转向东方,重点探讨印度河谷文明的神秘衰落,以及雅利安人进入南亚后种姓制度的形成。同时,详细介绍中国早期王朝的文明成就,并首次引入中原与西域之间初步的贸易与文化接触的迹象,展现早期全球化的复杂图景。 第二部分:宗教、冲突与中世纪的转型(第6-10册) 第6册:信仰的传播与帝国的重塑——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诞生与扩张 本册对比分析了三大一神教的起源与核心教义。详细阐述了耶稣的生平与早期基督教的传播,以及穆罕默德的崛起和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的迅速统一。重点分析了伊斯兰黄金时代在科学、数学(代数、阿拉伯数字)和医学上的巨大贡献,以及其对拜占庭和波斯文明的继承与创新。 第7册:分裂与融合——后罗马世界的重构与拜占庭的坚守 探讨西罗马帝国崩溃后,西欧社会如何进入地方割据的封建体系。分析查理曼帝国的短暂统一,以及欧洲封建制度的层级结构。同时,详细描绘了君士坦丁堡的拜占庭帝国如何作为古代文明的“活化石”,维持了千年的辉煌。 第8册:天朝气象与万邦来朝——唐宋时期的中国与世界 本册聚焦于中国历史上的高度文明时期,分析唐朝的开放性、科举制度的成熟以及宋代在商业革命、印刷术和火药应用上的领先地位。同时,描述了此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如日本、新罗)以及印度、中亚的文化与技术交流盛况。 第9册:十字架与剑的交锋——中世纪后期的冲突、瘟疫与转型 全面解析十字军东征的历史动因、军事行动及其对东西方关系的长期影响。本册着重分析了“黑死病”在欧亚大陆的毁灭性传播,及其如何深刻改变了西欧的劳动力结构和社会关系,为文艺复兴的到来埋下伏笔。 第10册:黄金的时代与帝国的远征——蒙古帝国的兴起与欧亚的连接 重点探讨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建立的空前庞大帝国如何通过高效的军事和行政体系,在短时间内整合了东亚、中亚、西亚乃至东欧。分析蒙古治下的“和平时期”(Pax Mongolica)如何极大地促进了欧亚大陆间的人员、商品和思想的交流速度。 第三部分:全球互动与现代世界的形成(第11-15册) 第11册:文艺复兴的火花与大航海的序幕——欧洲的觉醒与地理大发现 解析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核心精神——人文主义,以及它如何挑战中世纪的神学观。详细介绍葡萄牙和西班牙率先开启的航海探险,技术革新(如星盘、卡拉维尔帆船)如何助力探险家们打破旧世界认知,并首次建立跨大洋的联系。 第12册:新世界的冲击与全球贸易网络的建立 深入描述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引发的“哥伦布大交换”——动植物、疾病和人口的全球性转移。分析欧洲国家在美洲的殖民扩张,奴隶贸易的兴起及其对非洲和美洲社会结构的残酷影响,以及全球白银流动的早期形态。 第13册:理性之光与旧秩序的瓦解——启蒙运动与政治革命 聚焦于17、18世纪的科学革命(牛顿力学体系)如何为启蒙运动奠定基础。阐释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等思想家关于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的理论。本册系统梳理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进程、思想根源及其对世界政治格局的深远影响。 第14册:蒸汽的轰鸣与帝国的竞逐——工业革命与民族主义的兴起 详细介绍英国率先完成的工业革命,从纺织业到铁路运输的技术飞跃,以及工厂制度对社会阶层(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重塑。同时,分析19世纪民族主义思潮如何在欧洲兴起,如何导致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以及新兴工业国对殖民地的渴求如何加剧了全球竞争。 第15册:两次世界大战的阴影与全球化的新阶段 本册浓缩讲述了20世纪初的复杂局势,包括帝国主义的顶峰。详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残酷性及其对欧洲地缘政治的重塑。接着梳理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动荡的社会思潮,并以二战的结束和冷战格局的初步形成,为构建当代世界史的宏大叙事划上句点。 三、阅读体验与特色 本套书强调历史的动态性和关联性。它不局限于“A国发生B事”,而是着重探讨“A国的变革如何影响了远在千里之外的C国”。丛书配有大量精选的地图、珍贵文物图片和文明对比图表。语言风格力求生动流畅,专业术语辅以清晰的解释,旨在激发青少年对世界历史的深层思考,而非停留在表面记忆。 核心差异点强调: 本套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全球性视野与文明互鉴的视角,它将不同地域的历史事件置于同一时间轴上进行比较和分析,强调欧亚大陆、美洲、非洲之间的互动网络,与专注于单一国家历史的叙事体系形成鲜明对比。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姑妈给我买的《奇妙的微观世界:细胞与基因的生命之旅》读起来简直比看动画片还带劲!这本书的叙事视角非常独特,它让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缩小到纳米级的探险家,直接“潜入”人体细胞内部进行考察。它不是那种干巴巴地介绍线粒体、叶绿体这些结构,而是把它们描绘成一个高度运转的“生命工厂”里的不同部门。线粒体就是能量转换车间,核糖体就是蛋白质合成流水线,这种拟人化的描述方式,让复杂的生物学概念变得直观易懂。我尤其喜欢它对DNA双螺旋结构的描述,简直像是在解开一个史诗级的密码锁。书中对于基因编辑技术(比如CRISPR)的介绍也十分谨慎和前瞻,它不仅展示了技术带来的希望,也讨论了伦理上的边界,这种思辨性的引导非常重要,让我开始思考科学的双刃剑效应。阅读体验上,这本书的色彩运用非常大胆,细胞内部的结构图采用了高饱和度的对比色,视觉冲击力极强,即便只是随便翻看,那些色彩斑斓的生命画面也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

评分

这套《环球地理奇观探索手册》简直是为我这种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孩子量身定做的!我一直梦想着有一天能亲眼去看看那些教科书上提到的神奇地貌,但光看文字描述总是觉得少了点什么。这本书可太棒了,每一页都像一扇通往新世界的窗户。尤其是关于南美洲亚马逊雨林的介绍,插图精美得让人仿佛能闻到湿润的泥土和植物的芬芳。它不仅仅是罗列数据,而是用讲故事的方式,把那些宏伟的自然现象变得鲜活起来。比如,讲述大峡谷的形成过程,它用了一种类似“时间切片”的叙事手法,让我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下子就能明白亿万年的地质变迁是多么震撼人心。书里还设计了好多小小的“挑战任务”,比如“猜猜看,火山爆发时喷射出的岩浆温度大约是多少?”这种互动环节,极大地激发了我主动去寻找答案的兴趣,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书的装帧也很结实,纸张摸起来很有质感,感觉非常耐用,可以反复翻阅,这点对于经常“暴力翻书”的我来说太重要了。我本来以为这类科普读物会很枯燥,但事实证明,好的内容配上合适的呈现方式,绝对能让人爱不释手,它成功地把“地理”这个听起来有点严肃的学科,变成了一场激动人心的冒险。

评分

最近沉迷于这套《太空探索者:从牛顿到詹姆斯·韦伯望远镜》的科幻科普合集,它彻底刷新了我对宇宙的认知。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没有把科学知识板着脸讲解,而是完全融入到了一种“传记”和“冒险日记”的风格中。比如,讲开普勒定律时,作者没有直接给出复杂的公式,而是把他描绘成一个因为痴迷于行星运行轨道而夜不能寐的“星空观察者”,他的发现过程充满了挫折、灵感和对未知的执着。这本书的插图是极其赛博朋克风格的,充满了冷峻的科技感和深邃的星空蓝,每一次翻页都像是在进行一次虚拟的太空漫步。它甚至还很贴心地解释了许多太空旅行中的“冷知识”,比如宇航员在失重状态下如何刷牙,或者太空中的气味到底是什么样的。这种贴近生活、又极度前沿的描写,让我对未来的科技发展充满了无限的遐想。我甚至开始偷偷练习用笔记本记录下自己对宇宙现象的假设和推论,完全是受到了书中那些伟大科学家的鼓舞。这本书成功地将“硬核”的物理和天文学知识,转化成了激发少年人“想成为那样的人”的强大动力。

评分

我妈给我买了另一套历史类读物,《世界文明的兴衰密码》系列,我得说,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实在太到位了!它没有那种传统历史书的拖沓感,开篇就直接抛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古埃及文明能持续数千年而没有被周边的小部落轻易颠覆?”这种直击核心的提问方式,立刻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作者显然非常懂得如何与青少年沟通,他没有堆砌那些拗口的专有名词和复杂的政治事件,而是侧重于挖掘不同文明的“生活哲学”和“底层逻辑”。比如,讲述古希腊城邦的民主制度时,它详细描绘了雅典市民在集市上的辩论场景,甚至连当时的食物和服饰都有细致的描绘,这让遥远的古代历史瞬间变得触手可及,仿佛我就是那个时代的一个旁观者。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总是在关键节点进行“今昔对比”,将古代的某个发明或思想与我们现代生活中的对应物进行类比,这极大地增强了历史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我以前觉得历史就是背诵年代和人名,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历史是关于人类智慧和选择的宏大叙事。我特别喜欢它在每章末尾设置的“历史侦探角”,里面会提供一些未解之谜,鼓励我们去思考不同的可能性,而不是接受唯一的标准答案。

评分

入手这套《古代文明的工程奇迹》后,我对“人类智慧”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本书聚焦于那些伟大的古代建筑和水利工程,比如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罗马的引水渠等等。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不是简单地赞美这些建筑有多宏伟,而是深入剖析了“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在没有现代起重机和计算机的时代,古人是如何精确计算角度、如何运输巨大石块、如何保持千年不倒的?书里详细还原了当时工匠们可能使用的工具和方法,甚至模拟了他们面临的挑战和付出的代价。比如,讲述长城修建时,书中穿插了一个想象中的“普通士兵”的视角,通过他的日记形式,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份艰辛和执着,这比单纯的学术分析要感人得多。此外,这本书还非常注重不同文明之间的技术交流与竞争,显示出人类的创造力是如何相互促进的。它让我明白了,真正的工程奇迹不仅仅是石头和泥土的堆砌,更是人类对物理法则的深刻理解和不屈服于自然的意志力体现。每一次合上书本,我都感觉自己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充满智慧和汗水的时代,内心充满了对古人创造力的敬佩之情。

评分

宝贝已经收到,儿子十分喜欢,质量也不错

评分

我们要求改写者必须熟读蔡书,重读正史并浏览今人史著,烂熟于心之后再整体重新构思,确定取舍详略,把握重点人物事件,并注意纠正蔡著中的讹误;针对我们的读者对象,确定自己的风格,把改写视为创作,激发创作热情,树立为青少年读者写一本好书的责任感,精心构思,字斟句酌,追求完美。十位执笔者,各自改写一本,全书总体面貌相近,各册又有个人特色。

评分

帮别人买的,情况不清楚。

评分

是正版 而且真的好快啊 赞赞赞

评分

中国历史通俗演义(青少版 套装共20册)中国历史通俗演义(青少版 套装共20册)中国历史通俗演义(青少版 套装共20册)中国历史通俗演义(青少版 套装共20册)中国历史通俗演义(青少版 套装共20册)中国历史通俗演义(青少版 套装共20册)中国历史通俗演义(青少版 套装共20册)中国历史通俗演义(青少版 套装共20册)中国历史通俗演义(青少版 套装共20册)中国历史通俗演义(青少版 套装共20册)中国历史通俗演义(青少版 套装共20册)中国历史通俗演义(青少版 套装共20册)中国历史通俗演义(青少版 套装共20册)中国历史通俗演义(青少版 套装共20册)中国历史通俗演义(青少版 套装共20册)中国历史通俗演义(青少版 套装共20册)中国历史通俗演义(青少版 套装共20册)中国历史通俗演义(青少版 套装共20册)中国历史通俗演义(青少版 套装共20册)中国历史通俗演义(青少版 套装共20册)

评分

不错诶,20本,就是拎着重啊

评分

书还是不错的,只是有一本湿了。

评分

听朋友介绍这款书,应该不错

评分

中小学读本,希望孩子喜欢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