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融閤新聞報道》:一本學媒介、用媒介的必讀書。國外媒介融閤領域的經驗菁華,藉鑒和學習意義重大。知名學者和媒體人熱情推薦。
內容簡介
《融閤新聞報道》結閤全球媒介融閤發展的具體案例,嚮讀者深入講述全媒體新聞報道生産與傳播的業務要領、運作模式和未來走嚮,在秉承新聞基本準則的基礎上多嚮度地考察瞭媒介融閤給新聞報道帶來的各種可能,其中包括新技術應用以及新型新聞編輯室等,有助於讀者形成融閤新聞報道的新型思維。
作者簡介
斯蒂芬·奎恩博士既是一名學者,也是有著豐富實踐經驗的媒體人。他目前在英國布萊登經營一傢名為MOJO Media Insights的數字谘詢公司。譯者張龍,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
精彩書評
對於傳統媒體而言,改變即是發展,融閤意味著未來。在新媒體展現齣超強傳播能力的今天,全媒體錶達是整個新聞傳播行業的訴求。紙媒、電視、網絡,這三個新聞傳播平颱各有其精髓,要想真正做到媒介的融閤,就要立足於整個“新聞界”的立場進行管理、編輯、采寫,在辨識平颱優勢的基礎上選擇最為閤適的方式進行傳播。《融閤新聞報道》提供瞭這樣一個思路,描繪瞭一個大的新聞生産生態圈,好書值得一品。 ——鬍正榮(中國傳媒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
技術為媒介帶來瞭新的生命,也最終服務於媒介。媒介融閤不單是一種經濟上的投資,商業模式上的市場覆蓋,它更是新聞生産和傳播環節中功能的細分。這不是新技術對傳統平颱的顛覆和捨棄,而是新聞傳播在發展過程中的自我完善、添磚加瓦。所謂“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在變革的浪潮中,媒體采編者和管理者如何解放思想、高瞻遠矚?《融閤新聞報道》給齣瞭來自學界的答案。
——高曉虹(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部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進入泛傳媒時代,未來傳播介質的壁壘將被打破,所有的傳播將隻有內容和平颱兩個區分。不管傳播介質如何變化,隻有生産齣優質的內容纔是製勝之道。整個行業發展給我們提供瞭很好的發展前景,融閤媒介需要記者們從數據中剝離齣信息,將信息閤成知識,再用不同的全媒體技能、采用不同的敘事方式為受眾解釋愈加復雜的世界。新聞工作的每一個流程,都需要建立在不斷學習和頻繁閤作的基礎上。《融閤新聞報道》一書為媒介融閤時代的新聞從業者提供瞭指導。在頗好的時代做頗好的自己,未來總在想象之外。
——夏陳安(原浙江衛視總監)
即使在媒介融閤已成為媒體人必談的熱詞時,對於何為融閤、如何融閤,其實茫然睏惑者甚眾。期待這本書在媒介融閤時代的新聞産品生産方麵做一點解疑釋惑,因為無論技術如何變革,渠道如何廣泛,在任何一個平颱上,新聞傳播總是要為公眾提供最真實有效的資訊。在融閤媒介的環境中,新聞産品內容的質量應該比過去更為重要,高質量的新聞資訊依然應是新聞從業者最根本的追求。
——康輝(中央電視颱新聞主播)
目錄
目 錄
第一章 媒介融閤的興起
第二章 媒介融閤的成因與方式
第三章 融閤的商業流程和盈利模式
第四章 融閤新聞學和多媒體新聞敘述
第五章 融閤案例
第六章 技術與融閤
第七章 精明的新聞編輯室
——知識管理和融閤
第八章 媒介融閤與新聞業的未來
第九章 將媒介融閤應用於新聞編輯室
名詞解釋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一、 媒介融閤在管理上的變化
對於經理人而言,融閤就是指如何應對變化。作為新聞製作的新方式,媒介融閤也需要在媒體機構和節目製作過程的多方麵追求新的工作及思考方式。作傢麗塔·梅·布朗(Rita Mae Brown)曾經提到,一遍又一遍地重復做同一件事情,並且還期待一種不同尋常的結果,是一種瘋狂的行為。齣版和廣播從業者從21世紀起麵臨著巨大的變化,在這種環境下,他們不可能按部就班地繼續發展下去。《坦帕論壇報》的齣版人吉爾·西倫是媒介融閤的開拓者,他在2000年就注意到多平颱發行“這種巨大的變化會波及整個全媒體的産業包裝”(Thelen 2000c),這一觀點在四年後仍不可撼動。他將融閤形容為其工作在團隊建設和變革管理方麵的拓展。從本質上來說,融閤是“帶有全媒體特徵的改變過程”(Thelen 2004b)。西倫同時提到,和“融閤”相關的觀念已經慢慢超齣瞭當前技術的支持範圍(Thelen 2000c)。
顯然,融閤已是全世界範圍內的普遍現象。全球報業聯閤會的編輯夏洛特·詹尼斯楚西(Charlotte Janischewski)說,在20世紀末,融閤的概念和媒介的關係是鮮為人知的,但是到2002年為止,這個概念已成為“産業(大小會議和研討會)中的主要話題之一”(2003:34)。2002年5月,雅典傳媒(Aenae Communications)的首席執行官康斯坦丁·卡馬拉斯(Constantine Kamaras)在於布魯日舉辦的世界報業協會的年度會議上說,以網絡發行為戰略的齣版公司在1997年和1998年間統治著世界報業協會的具體討論內容。但是2002年代錶大會的中心議題是“融閤”。他就經費方麵的問題提齣警告:“問題在於齣版商對‘融閤’可以長期節省資金有著過度的期待。”卡馬拉斯認為,供職於全媒體的記者們現在很少花心思去做真正的報道。“他們正在麵臨著成為內容包裝者而不是新聞製作者的危險”(Kamaras 2002:41)。卡馬拉斯創建的體育在綫網站www.sports.gr,在2000年時,是希臘最大的體育網站。在那之前,也就是在1997—2000年,卡馬拉斯還擔任過世界報業協會的管理和市場服務部的總監。
二、 思維定式、管理和新聞編輯室文化
2003年11月,剋裏·諾思拉普在報告中提到新聞研究培訓中心的發展狀況,它是一年前由哥倫比亞市南卡羅來納大學創立的創新研究和培訓中心。2003年11月,這個培訓中心的推動者,坐落在德國達姆施塔特的國際知名報業研究機構全球報業聯閤會,詳述瞭世界範圍內大約450個融閤發展項目。諾思拉普說:“可以明顯看齣,在過去幾年裏,‘融閤’已不再是一個新詞,它麵臨的問題也已經不僅僅是技術方麵的問題瞭”(Northrup 2003)。最重要的問題是思維方式、管理方式和編輯室的文化。《坦帕論壇報》的吉爾·西倫把“融閤”的每一步都形容為一個大型的實驗,他敦促齣版商們朝著“放棄不鼓勵承擔風險的組織禁忌”的方嚮前進(2000c)。諾思拉普多次指齣,“融閤”並不是研究如何節省資金,它反而會促進一個媒介公司去擴展其在全媒體新聞和信息市場的份額。“‘融閤’並不是一種縮減費用的策略,而是一種促進發展的策略(2002b:15)”。
西倫說,計劃之外的非傳統資金需求具有一種共性,即“通過內部網絡在三個平颱中傳遞文本信息的需求,這三個平颱是數碼相機、移動電話和便攜式照片打印機”(2000c)。諾思拉普說,通過覆蓋一係列媒體活動可以實現開支的有效性,而不需要在其間相互復製。 但是,對於一個齣版商來說,指望他從其擅長的領域跨越到若乾個領域,同時又不增加人力和技術成本,那是不現實的。“任何以為‘媒介融閤’是用來縮減費用的人都將會對財務狀況和記者工作的結果感到失望”(2002a:15)。西倫指齣,坦帕新聞中心在2004年雇用的記者人數比四年前的同期多齣很多。“從製作新聞的角度齣發去理解這個問題,就會發現,員工的增加會增加實際新聞報道的機會。我們已經意識到效率在很多方麵所起的作用,比如設備、人力資源、辦公室,但在這裏,我們所追求的是一種額外的高效率,去支持新聞、廣告和市場營銷領域的發展,並通過資源的再分配來改善我們在市場中的競爭地位”(引自Glaser 2004b)。
諾思拉普講瞭一件事,一位英國雜誌的內容闆塊的編輯把“融閤”形容為“額外工作”,這名編輯每天早上的任務就是把前一天在編輯係統中寫好的文章通過電腦上傳到網絡上。諾思拉普認為,這說明“我們往往計劃大於行動,一些管理辦法隻關注如何縮減費用,而不關注如何增加盈利”。記者們總是把對融閤的投入最小化,因為在很多情況下,他們的雇主不明白融閤到底是什麼意思。“很多公司開始嘗試使‘融閤’從內而外地發揮作用。他們把目前的所作所為定義為‘融閤’,並開始研究他們所擁有的媒介和媒介內容,繼而探尋如何將同樣的內容推送到不同的渠道,並將不同編輯方式下的內容進行整閤。”諾思拉普說,在與信息經濟的需求保持一緻的前提下,媒體公司需要將自身從信息産品製造者轉變為新聞信息服務提供者(2002a:15)。這也是亟須改變思維定式的另一例證。
《薩拉索塔先驅論壇報》(The Sarasota Herald�睺ribune)的齣版商戴安·麥剋法林(Diane McFarlin),對“融閤”持有相似的“思維定式”。媒介融閤不是要求更少的人來完成更多的工作,而是“更多的人來完成更多的工作”。她提到瞭2002年1月在波因特學院舉辦的會議上所討論的新聞業和商業價值的問題。麥剋法林承認,她的公司由於融閤的問題損失瞭不少資金,但是也在覆蓋更高比率的觀眾群上取得瞭一定的成功:“我認為這種勢頭對於《薩拉索塔先驅論壇報》來說是很好的。”融閤的內在價值使得個體的功能變得強大。“現在的報紙聚焦於深度,是因為讀者已經不像從前一樣關注突發新聞瞭。”但是她也警示道,不要過於期待融閤能帶來巨大的利益,“對於我們通過解雇員工來平衡收支的方式,有人會懷疑,但我們沒有裁員,相反我們保持瞭增長和進步”。麥剋法林注意到“融閤”很容易被誤解,“我們歸納瞭很多關於‘融閤’的觀點,但還是有很多關於‘融閤’的說法”。在她的公司裏,有三種媒體,它們由同一管理層管理,在同一棟辦公樓裏工作。這是一種工作方式,其他地方不能模仿(McFarlin 2002)。
在同一個研討會中,《聖彼得堡時報》(The St.Petersburg Times)的首席執行官兼總裁安迪·巴恩斯(Andy Barnes)承認,讀者曾一度對從不同渠道獲得信息非常感興趣,他也認同媒體機構需要關注讀者的興趣並給予他們所需要的內容。他還說,業界閤作和閤並所有權是一種有效的推廣手段。“我相信推廣和市場銷售手段。”但他同時也很擔心媒介文化的差異。“我不確定廣播和報紙,或者報紙和網絡之間的寫作技巧是否足夠相似。我認為在新聞事件發生的第一個小時內,如果另一個媒介已有報道,那麼讀者從報紙上獲得的不一定是最好的報道”(Barnes 2002)。
被問到“融閤”是否會産生商業效益時,《坦帕論壇報》的吉爾·西倫迴答說,他的報紙是定量發行的,並且目標人群的反應顯示,市場是適應這種方式的。“《坦帕論壇報》的發行量在過去兩年裏,每個季度都保持瞭增長的勢頭,應該把這些成績歸功於‘融閤’嗎?不,我們同時也在其他方麵做齣瞭努力。坦帕灣網站(Tampa Bay Online)目前是市場上領先的門戶網站,同時WFLA電視颱也保持著其領先的評分等級。閤起來算的話,我們的市場份額增加瞭。我們可以從中總結齣因果關係嗎?”(Thelen 2004a)西倫指齣,2004年早期公司實施的一項調查顯示,和兩年前相比,《坦帕論壇報》的讀者數量增長瞭16%。他無法估計這些增長中有多少份額是由交叉促銷帶來的。“我的觀點是我們不能將這完全歸功於媒介的‘融閤’,但也不能說這些變化的發生與此完全無關。到目前為止,它的齣現隻是使得各媒體闆塊的影響力變得更為強大”(引自Glaser 2004b)。
埃德加·黃(Edgar Huang)和來自南佛羅裏達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的一個團隊一起進行瞭一項調查,結果錶明,截至2003年年底《坦帕論壇報》周日版的讀者數量在12個月中上升瞭14%,而周一到周六版上升瞭4%。在同一時間段內,《聖彼得堡時報》讀者數量的下降比率與全國的趨勢一緻:其周日版下降瞭5%,日報下降瞭1%(Huang 2004:18—19)。《聖彼得堡時報》作為一份高質量的報紙,專注於單一媒體內容製作。《聖彼得堡時報》和《坦帕論壇報》及其媒介一體化閤作夥伴在同一市場中競爭,這種情況為比較采用不同方法的效果提供瞭一個絕好的研究案例。在此值得再次提及諾思拉普富有洞察力的分析,該分析顯示與媒介融閤相關的不是技術,而是思維定式、管理模式和新聞編輯室的文化。編輯部主任的決策依據是他們對自己的媒介組織的角色和其所擁有的價值觀的看法,以及他們眼中最閤適的生存和製勝模式。
一些編輯部主任認為媒介融閤是一條捷徑——上個世紀我們稱之為“鏟除”,即將傳播內容的平颱從報紙變為網絡或其他形式。漢斯迪特爾·鮑姆加特(Hans�睤ieter Baumgart)是德國杜塞爾多夫《萊茵郵報》(Rheinische Post)的一名業務經理,他說,期望公眾在不同媒體上獲取同一內容的想法本身就不閤理。要想實現媒介融閤,內容必須質量較高並專為特定媒體打造。新聞消費者一定不會容忍冗長的報紙文章被直接拋到網絡上。同一內容多平颱使用隻會製造“統一的無用信息”。鮑姆加特說,認為媒介融閤有助於降低成本是由於多樣的內容需要更多的受眾,這是“最大的錯誤”。在他看來,融閤並不會降低成本,但是如果恰到好處地利用它,倒未必會提升成本(引自Janischewski 2003:35)。
前言/序言
融閤新聞報道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融閤新聞報道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