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汉罗对照)

毛泽东诗词(汉罗对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徐文德 译
图书标签:
  • 毛泽东
  • 诗词
  • 汉罗对照
  • 中国诗歌
  • 古典诗词
  • 文学
  • 文化
  • 历史
  • 红色文化
  • 双语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ISBN:9787507838169
版次:1
商品编码:1179437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0-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160
字数:150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毛泽东创作的诗词多以旧体诗词为主,其题材多种多样,但大都与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密切相关,充分展示了作者豪放雄浑的思想感情及其真切反映中国革命和建设各个阶段的动人风貌。1967年10月,徐文德回国后又将本选集的大部分诗词译成了罗语。1977~1978年时任国际台罗马尼亚语组组长的徐文德请该组罗马尼亚专家乔治·阿尔布茨帮助润色了译文。近年来,他又进一步修改和润色了本书的罗译稿,将毛泽东诗词36首全部译成了罗马尼亚语韵文。

作者简介

  徐文德,1934年生于上海。1951~1953年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校(现名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1953~1956年就读于布加勒斯特大学语言文学系。1956~1964年、1965~1968年曾先后任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馆职员、外交部苏欧司科员、驻罗使馆随员。1968~1996年就职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罗马尼亚语组(1973~1986年任组长)。
  主要译著有《爱明内斯库诗选》(与戈宝权、李宁来合译,1981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中国历代笑话一百篇》(与丽亚-玛利亚·安德烈伊策和扬·安德烈伊策合译,1990年由罗马尼亚旅游出版社出版)、《中国古代寓言选萃》(与埃尔维拉·伊瓦什库合译,1993年由布加勒斯特巴科出版社出版)。
  1989年6月应邀赴罗参加罗马尼亚大诗人爱明内斯库逝世一百周年纪念活动,获罗马尼亚作家协会颁发的“爱明内斯库奖状”。2000年值爱明内斯库诞辰150周年之际,获由时任罗马尼亚总统埃米尔·康斯坦丁内斯库颁发和签署的“爱明内斯库诞辰150周年纪念奖章”及证书。2009年10月5日获罗马尼亚外交部为庆祝罗中建交60周年而颁发的“杰出贡献奖状”。

目录

1. 沁园春·长沙 (1925年春)
2. 菩萨蛮·黄鹤楼 (1927年春)
3. 西江月·井冈山 (1928年秋)
4. 清平乐·蒋桂战争(1929年秋)
5. 采桑子·重阳 (1929年10月)
6. 如梦令·元旦 (1930年1月)
7.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1930年2月)
8. 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 (1930年7月)
9.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1931年春)
10.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1931年夏)
11. 菩萨蛮·大柏地 (1933年夏)
12. 清平乐·会昌 (1934年夏)
13. 忆秦娥·娄山关 (1935年2月)
14. 十六字令·三首 (1934年至1935年)
15. 七律·长征 (1935年10月)
16. 念奴娇·昆仑 (1935年10月)
17. 清平乐·六盘山 (1935年10月)
18. 沁园春·雪 (1936年2月)
19.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年4月)
20.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1949年4月29日)
21.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1950年10月)
22. 浪淘沙·北戴河 (1954年夏)
23. 水调歌头·游泳 (1956年6月)
24. 蝶恋花·答李淑一 (1957年5月11日)
25. 七律二首·送瘟神 (1958年7月1日)
26. 七律·到韶山 (1959年6月)
27. 七律·登庐山 (1959年7月1日)
28. 七绝·为女民兵题照 (1961年2月)
29. 七律·答友人 (1961年)
30. 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1961年9月9日)
31.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1961年11月17日)
32. 卜算子·咏梅 (1961年12月)
33. 七律·冬云 (1962年12月26日)
34.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1963年1月9日)
35.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1965年5月)
36. 念奴娇·鸟儿问答 (1965年秋)

前言/序言

  译者的话
  翻译毛泽东诗词的首次尝试,是我在1958年夏偶然地作出的。那时中国诗人袁水拍正在罗马尼亚访问。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馆为这位中国诗人在使馆举行了一次友好聚会,参加聚会的有罗马尼亚诗人米哈伊·贝纽克、当·德希利乌和罗马尼亚作家协会领导层的其他诗人和作家。中国诗人在会上向罗马尼亚客人朗诵了毛泽东的诗歌《蝶恋花·答李淑一》。我作为译员当场就把它口译成罗马尼亚语。后来,在这次尝试的鼓舞下,我重译了这首诗,并将译诗发表在罗马尼亚文化名城克鲁什市的文化周刊《论坛报》上。
  1967年10月,我从罗马尼亚回国,在我在布加勒斯特大学语言文学系学习时的同学夏明箴女士的鼓励下,将本选集中的大部分诗词译成了罗马尼亚语。1977~1978年,我重新审阅了我的译诗。当时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罗马尼亚语组工作的罗马尼亚专家乔治·阿尔布茨先生帮助我润色了译文。为此我至今对他以诗人的才华热情地作出的努力深表谢意。近年来,我又进一步润色了我的译诗,以图使它尽可能忠实地保持原诗词的含义、情感和艺术价值。我希望我在这方面作出的努力能得到罗马尼亚读者恰如其分的评价。同时我希望我的拙译能对中罗两国之间的文化价值交流有所贡献。
  徐文德
  2009年春


《中华文明的瑰宝:唐诗宋词的艺术与精神》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部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中国古典诗歌巅峰——唐诗与宋词的文学史著作。它不仅收录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更侧重于挖掘这些文学体裁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独特作用、审美价值以及对后世文人思想的深远影响。全书结构严谨,内容翔实,旨在为不同层次的读者提供一座通往盛唐气象与宋代雅韵的知识桥梁。 第一章:诗歌的黄金时代——盛唐气象的形成与特征 本章追溯了唐代诗歌发展的历史脉络,从初唐的宫廷咏叹,过渡到盛唐时期诗歌的勃发与成熟。我们将重点分析唐诗之所以能成为“黄金时代”的社会、文化根源。 1.1 时代背景:开元盛世的文化土壤 唐代统一、开放的社会环境,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科举制度的推广,使得诗歌成为士人入仕的重要阶梯,极大地激发了民间与士族的创作热情。本节将详述安史之乱前后,社会动荡对诗歌主题和风格带来的深刻转变。 1.2 风格流变与主要流派 唐诗的成就体现在其风格的多元与完备。我们将系统梳理山水田园派(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如何将禅宗哲思融入自然描摹,创造出宁静致远的意境;边塞诗派(如高适、岑参)如何以雄浑豪迈的笔触描绘战争场面与家国情怀;以及更具个人情感色彩的浪漫主义(李白)与现实主义(杜甫)的伟大并峙。 1.3 艺术手法探析:格律与意境的完美结合 唐诗在艺术技巧上的突破是空前的。本章将深入解析近体诗(律诗、绝句)的格律要求,以及诗人如何在高强度的音韵限制下,依然能达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境界。特别探讨了“兴”、“比”、“赋”等古典修辞手法在唐诗中的妙用。 1.4 代表诗人精讲:李白与杜甫的“双峰对峙” 李白诗歌的奔放洒脱、想象奇绝,体现了盛唐知识分子的浪漫情怀与对自由的极致追求。杜甫的沉郁顿挫、关注民生疾苦,则被誉为“诗史”,反映了时代由盛转衰的深刻矛盾。本节将精选二人的关键作品,进行逐句赏析。 第二章:宋词的崛起与文人精神的转向 与唐诗的浑厚博大不同,宋词以其婉约含蓄、更贴近个体生命体验的特点,成为了宋代文学的标志。本章聚焦于宋词的兴起、体制的确立及其在宋代社会中的地位。 2.1 词体的源流与成熟:从燕乐歌辞到文人创作 词最初是配合音乐演唱的歌辞,具有强烈的音乐性。本章梳理了柳永如何将词从民间小调推向士大夫阶层,并确立了慢词这一更具叙事性和抒情深度的形式。 2.2 豪放派与婉约派的对立统一 宋词的美学取向主要体现在两大流派的交锋与融合。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以其开阔的胸襟、议论入词的特点,将词的境界从闺阁拓展到宇宙人生;而以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则在细腻的情感表达、对生活细节的捕捉上达到了极致,展现了宋代文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性。 2.3 宋代士大夫的“心学”与词境 宋代理学(程朱理学)的兴盛,对文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词的创作不再仅仅是记录情感,更成为士大夫体察天理、安顿心性的重要媒介。本章分析了辛弃疾如何将恢复中原的政治抱负融入词中,使词的题材和思想深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2.4 词牌与音乐的关联性研究 宋词的艺术魅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特定的词牌(如《水调歌头》、《念奴娇》)。本节将解析不同词牌的字数、句式、平仄要求,及其如何引导词人采取特定的抒情节奏和情感基调。 第三章:诗词的传承与跨越时代的共鸣 本章将目光投向诗词对后世的影响,探讨其作为中华文化核心基因的持久生命力。 3.1 诗词对明清文学的辐射 唐诗宋词确立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典范,后世的诗歌创作(如明代的拟古风潮)无不以唐人为圭臬。宋词的抒情模式则被后来的戏曲、小说等文体广泛借鉴。 3.2 审美范式:雅俗共赏的艺术密码 唐诗的雄浑与宋词的清雅,共同构建了中国古典审美的核心范式——“意境”与“韵味”。本书探讨了这两大范式如何在当代依然影响着中国人的情操与思维方式。 3.3 跨文化传播中的经典重塑 简要概述了唐诗宋词在近代以来被翻译和介绍到西方世界的历程,分析了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如何理解和接受这些古典文本所蕴含的东方哲学与情感模式。 结语:不朽的文学遗产 唐诗与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两座并峙的高峰,它们以不同的音色和姿态,共同谱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史诗。本书力求透过严谨的考证和深入的阐释,使读者能够真正领略到这些文学瑰宝穿越千年依然闪耀的艺术光芒与不朽的精神价值。 附录 唐宋主要诗人年谱简表 唐诗宋词常用术语释义 重要词牌格律示例(非本篇重点)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这本《毛泽东诗词(汉罗对照)》时,我其实是带着一种审视和略微的敬畏去翻开的。我个人的阅读偏好更倾向于古典文学的格律之美,比如唐诗宋词那种精雕细琢的韵脚和意象。一开始担心,这种带有强烈政治色彩和革命叙事的诗词,会不会在艺术性上有所欠缺,流于口号式的表达。然而,深入阅读后,这种疑虑很快就被打消了。它的魅力在于一种“野逸”和“开阔”。有些词牌的运用极其大胆,打破了传统格律的一些刻板束缚,展现出一种磅礴的生命力,像是黄河决堤,一泻千里,气象万千。尤其是那些关于自然景物的描写,无论是“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还是“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都不仅仅是单纯的写景,而是将个人的抱负和时代的脉搏融入其中,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至高境界。这本选集做得很好的一点是,它提供了足够的留白,让读者不必被过多的注释所束缚,可以先凭借自己的感受去体会那种直击人心的力量,然后再回过头来对照,感受那些文字背后蕴含的历史典故和文化底蕴。

评分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纯粹是出于一种文化求知欲,想看看这位对中国历史产生过决定性影响的人物,在文学表达上究竟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准。我平常更常翻阅的是西方文学经典,比如意识流或者魔幻现实主义,所以对这种叙事相对直白、主题明确的诗词一开始有点不适应。但是,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开始捕捉到那些隐藏在雄浑叙事之下的复杂人性。比如,有些诗句透露出的那种孤独感,那种身居高位者难以为外人道的深沉思考,是极其动人的。它让我意识到,即便是站在历史的巅峰,个体的情感依然是丰富和多层次的。这本书的编排方式非常适合我这种“非专业”读者,它没有将所有篇章都放在一个巨大的历史叙事框架下去解读,而是允许每首诗词作为独立的情感载体存在。这种尊重个体文本的呈现方式,反而让我更容易放下“历史评判者”的架子,更像一个单纯的“阅读者”,去倾听那个时代的回响,去感受那份独一无二的激情与挣扎。

评分

我通常在睡前会进行一些“仪式感”的阅读,希望挑选一些能让人心绪沉静下来的文本。这本诗词集,说来有些反直觉,但它确实起到了这个作用,不过是以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它不是那种抚慰人心的田园牧歌,而是通过将人生的跌宕起伏、历史的波澜壮阔进行艺术化的提炼,反而让日常的烦恼显得微不足道。读到那些“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的句子时,会有一种瞬间被拉高视角的震撼感。你会重新审视自己过去几十年的人生轨迹,觉得所有的小纠结都烟消云散了。而且,这本刊物的印刷质量实在令人称道,墨色深邃,纸张的微哑光处理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舒适度,长时间盯着看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这对于一个喜欢反复咀嚼文字的人来说至关重要。它提供了一种“精神锚点”,让你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找到一个坚实而有力的精神支柱。

评分

这本诗集,说实话,拿到手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那种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扑面而来。装帧设计很考究,纸张的质地摸上去很有年代感,不是那种市面上常见的轻飘飘的印刷品,感觉像是精心保存下来的文物。我一直对近现代史有些涉猎,但总觉得隔着一层,不够亲近。读诗词,特别是这种带有强烈个人印记和时代烙印的文字,就像是直接走进了那个风云变幻的岁月,去感受那位领袖在不同历史节点下的心境波动。有些篇章,那种气势磅礴,吞吐山河的豪迈,读起来让人热血沸腾,仿佛身临其境地站在他所站立的那个高度,俯瞰江山。但也有一些,比如写到往事回忆的,笔触又变得异常细腻和个人化,展现出一种超乎想象的柔软与深沉。这本选集选得很有层次感,不是简单地按时间堆砌,而是能看出编者的用心,试图勾勒出一个多维度的精神肖像。我特别喜欢它排版的疏密有致,让人在阅读时能够有足够的空间去消化那些字里行间蕴含的巨大信息量和情感张力。这种体验,远胜于仅仅在屏幕上快速扫过那些历史资料。

评分

我购买这本书的动机,其实是想研究一下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是如何通过文学语言进行表达和强化的。我更关注的是文本背后的意识形态构建与符号学意义。这本书的内容为我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和原始的语料库。那些反复出现的意象,比如山河、风雷、红旗、征途,它们如何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如何从传统的文学母题中脱胎换骨,成为革命叙事的核心符号,这一点非常值得细细推敲。从这个角度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诗集,更像是一部浓缩的、充满情感张力的“时代宣言”。它的价值在于其无可替代的直接性,没有经过后世太多解读的稀释,可以直接感受到那个特定群体在特定历史任务下的集体情感投射。对于任何想深入理解那个特定历史阶段的文化心理结构的人来说,这本书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文献,其意义远超出了文学欣赏的范畴。

评分

不好,诗少了一首最经典的

评分

超好超好,购物先上京东,物流无可匹敌

评分

速度还是不错的,就是书封面出现褶皱

评分

很好 快递也很快

评分

挺好的,非常满意!

评分

送货很及时,给力

评分

送货很及时,给力

评分

不好,诗少了一首最经典的

评分

挺好的,非常满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