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史纪事本末》资料详实,考订严谨,对于纪事本末体的体例有所发展,体现出撰史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特点,是研究辽史必不可少的参考书籍。
《辽史纪事本末》四十卷,清末李有棠撰,它和《金史纪事本末》是姊妹篇。本书的体例分正文和考异两部分,正文“区别条流,各从其类,均以正史为主”;考异则兼采群书,用小注的形式,把诸书异同“分载每条之下……以便观览,而资质证”。书中的考异部分李有棠还是下了很大功夫,但书中未涉及有关辽代的典章制度是突出的欠缺,对《辽史》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书后附《辽史人名清元异译对照表》。
本次整理以光绪二十九年经作者修订后的重刻本为底本,正文校以《辽史》,间参《契丹国志》,考异部分的可疑之处,则校核了所征引的原书。
(清)李有棠(1837-1905),号芾生,江西萍乡人,清朝史学家。幼年聪慧,理解力强,对经史特别留心。后补博士弟子员。光绪年间,任江西峡江县训导时,阅览袁枢《通鉴纪事本末》,便有心写《辽史纪事本末》40卷与《金史纪事本末》52卷,初刻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后经不断修订,二十九年(1903年)由江西学政吴士鉴上奏朝廷,称“纪述淹赅,考定完密”,为“乙部中不朽之作”。
竖排右翻,整体没问题,只是封底有污迹
评分 评分包装好,速度快,服务好!希望东东一直如此!书繁体竖排,很好,有封膜,都不忍心拆开来看!一次买的书太多,看不过来了!以后再拆吧!
评分 评分中华书局《宋史纪事本末》,在保留原来版本面貌的前提下,参照其他宋代史料,采用他校和对校,对以往版本出现的错误进行了大量的校勘,目前来讲,可谓善本。惟是书中纪事既兼及辽、金两朝,当时南北分疆,不能统一,自当称《宋辽金三史纪事》,方於体例无乖。乃专用《宋史》标名,殊涉偏见。至《元史纪事本末》,邦瞻已别有成书。此内如《蒙古诸帝之立》、《蒙古立国之制》诸篇,皆专纪元初事实,即应析归《元纪》之中,使其首尾相接。
评分纪传本末体史的编纂方法,眉目清楚,旨趣明白,读者开卷后便可一目了然,从而获得较为系统而完整的历史知识,被当代著名文献学家张舜徽先生称为是“一种便于记忆、检索,对初学历史的更为合适的体例。”纪事本末体史书的这一便于阅读便于记忆的优点,非常利于普及历史知识,可满足广大读者渴望获取历史知识的迫切需要。
评分过去有一套王利器主编的全译全注的资治通鉴,六大卷,书虽不错,但太重了,阅读不方便,特别是躺在床上时。此次又购了此本,书很好,大小厚薄轻重合适,字也较大,便于阅读,每天晚上睡前读个十来页,不亦乐呼。遗憾的是书胶订未锁线,这是中华书局版平装图书的缺点。
评分吾消费京东商城数年,深知各产品琳琅满目。然,唯此宝物与众皆不同,为出淤泥之清莲。使吾为之动容,心驰神往,以至茶饭不思,寝食难安,辗转反侧无法忘怀。于是乎紧衣缩食,凑齐银两,倾吾之所有而能买。东哥之热心、快递员之殷切,无不让人感激涕零,可谓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仁不让世界充满爱。待打开包裹之时,顿时金光四射,屋内升起七彩祥云,处处皆是祥和之气。吾惊讶之余甚是欣喜若狂,呜呼哀哉!此宝乃是天上物,人间又得几回求!遂沐浴更衣,焚香祷告后与人共赏此宝。人皆赞叹不已,故生此宝物款型及做工,超高性价比之慨,且赞吾独具慧眼与时尚品位。产品介绍果然句句实言,毫无夸大欺瞒之嫌。实乃大家之风范,忠义之商贾。
评分《元史纪事本末》二十七篇,成书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是陈邦瞻继《宋史纪事本末》而编写的另一部心事件为中心的史书。其中《律令之定》一篇为臧懋循补撰。本书对于元代政治、经济上的一些重要事件,特别是与明代有关联的问题,能扼要明确地加以介绍。此外还全文收录了欧阳玄的《至正河防记》,这是我国水利史上一篇很重要的资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