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雁,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联-俄罗斯、东欧问题研究专家。曾任中共中央编译局研究院苏联东欧处处长、俄罗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现任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秘书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所特邀研究员。
序
上篇 东欧的时空旅行
脱亚入欧——走向“饿乡”(一)
苏波初历——走向“饿乡”(二)
“洋插队”开始了
竞争时代与田园风情
古老的斯摩棱斯克——苏联纪行之一
动荡的莫斯科——苏联纪行之二
列宁格勒巡礼——苏联纪行之三
消费品变奏曲
五一纪闻
肖邦故乡行
乌卡舍维奇如是说(一)
乌卡舍维奇如是说(二)
转轨时期的波兰老人
格莱里赫老太太
博览会咏叹调
签证趣闻
圣域采飞——波兰、俄罗斯宗教掠影
亡灵节?奥斯威辛?自由女神——波兰人心中的“二战”
宗教狂热与宗教宽容——波兰国民性印象之一
不怕流血怕流汗——波兰国民性印象之二
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波兰国民性印象之三
“第二思潮”——东欧异见运动的冬天
中篇 不合时宜的阅读
读不懂的高尔基
“只有一次,等于没有”
真假亨廷顿与东西亨廷顿
布哈林与社会主义模式理论
再谈布哈林与社会主义模式
重新发现恰亚诺夫
俄国革命之谜与“神人创造”的“新时代”
发人深省的“白”与“黑”
“否定的自由”:高调还是低调?
亚洲是自由主义的典范吗?
剖析游民文化
理解世界,理解现代化
是大师,而不是圣人
下篇 炼狱之门——前苏联和东欧经济、政治变革札记
众说纷纭话“休克”——东欧、(前)苏经济改革评论之一
从“稳定”到“改造”——东欧、(前)苏经济改革评论之二
东欧私有化:“没想到”的开始与“没想到”的结局——东欧、(前)苏经济改革评论之三
东欧:私有化的万花筒——东欧、(前)苏经济改革评论之四
山重水复应有路——前苏联东欧国家转轨进程再评述
捷克模式:公平与效率的协奏曲
当今世界的极端主义:“左”与“右”的大混合
明日俄罗斯:又一个魏玛共和国?
这“暗礁”绕得过去吗?
战后五十年与变后五年——波兰小农的坎坷路程
俄国农业何时重振雄风
平民总统热列夫
捷克“休克疗法”的“主治大夫”——克劳斯
低调而务实的波兰总统亚?克瓦希涅夫斯基
“否则就永远不能讲了”——斯托雷平改革与俄国知识界的保守思潮
这本书的封面就带着一种古朴而又沉静的质感,深沉的蓝色背景,点缀着一些像是旧时地图的纹理,没有华丽的插图,也没有夸张的字体,反而透着一股子想要静下心来,娓娓道来的叙事感。我拿到它的时候,正值秋末,窗外的叶子开始泛黄,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肃穆的味道,总觉得这样的季节,配上一本讲述遥远土地风土人情、历史变迁的书,是最合适不过的了。我翻开它,纸张的触感也带着一种温润的质地,那种细微的颗粒感,让人忍不住摩挲。虽然还没有深入阅读,但我已经能从它的装帧设计中感受到作者或编者对待这本书的态度——认真、严谨,并且充满了对内容的尊重。我期待着,这不仅仅是一次阅读的体验,更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旅行,一次与未知灵魂的对话,一次对世界更深层理解的启迪。我喜欢这种不张扬,但却能瞬间抓住人心的“内秀”,它让我对这本书寄予了很高的期望,相信它会是一份值得细细品味的礼物。
评分我最近在读一本关于东欧的书,与其说是在阅读,不如说是在经历一场穿越历史的洗礼。这本书的笔触非常细腻,仿佛作者本人就曾漫步在那些古老的街道,亲眼见证了那些跌宕起伏的故事。我尤其被书中描绘的那些宏伟的城堡和古老的教堂所吸引,它们不仅仅是建筑,更是承载了几个世纪记忆的活化石。作者用富有诗意的语言,将那些石墙上的斑驳痕迹、风化的雕塑、以及在教堂穹顶间回荡的圣歌,都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眼前。读到那些关于战争、革命、以及普通人在时代洪流中挣扎求生的章节时,我的心会不自觉地沉重起来,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脉搏在跳动,那些鲜活的生命,那些悲欢离合,都如此真实地触动着我。这本书让我对“历史”二字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再是教科书上枯燥的年代和事件,而是充满了无数个体的悲欢、抗争和希望,是构成我们现在世界不可或缺的基石。
评分这本书带来的启发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仅是一次关于异国风情的探索,更是一次对自我认知和世界观的拓展。通过阅读,我看到了一个与我所熟知的世界截然不同的历史叙事和文化景观,这让我意识到,世界是多么的多元和丰富。那些曾经只存在于地图上的名字,如今都变得鲜活起来,它们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充满了故事和温度的地域。我开始思考,是什么塑造了这些地域的独特气质?是什么让这些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展现出如此鲜明的个性和韧性?这本书像一扇窗,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也让我对那些曾经的“他者”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它挑战了我固有的认知,促使我以更开放的姿态去接纳和学习,让我明白,真正的智慧,往往来自于对未知世界的勇敢探索和深入体悟。
评分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常常会有种置身于异域街头的错觉。作者的描写极富画面感,我能清晰地想象出那些狭窄蜿蜒的鹅卵石小巷,两旁是色彩斑斓的房屋,窗台上盛开着不知名的鲜花。街角咖啡馆里飘出的浓郁咖啡香气,以及人们在露天座位上低声交谈的声音,仿佛都能透过文字传递过来。尤其是一些关于当地传统集市的描写,我仿佛能闻到空气中混合着的新鲜烘焙面包、香料和水果的味道,看到摊贩们热情地招呼着顾客,孩子们追逐嬉戏的身影。作者对当地人生活细节的捕捉尤其到位,无论是他们制作食物的方式,还是节日庆典的习俗,都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文化底蕴。读到这些片段时,我总会不自觉地放慢阅读的速度,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细微的触动,让我对这个遥远的国度产生了深深的向往,渴望有一天能亲身去体验那份独特的生活韵味。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着迷的地方,在于它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作者在描绘东欧这片土地上的故事时,并没有回避那些复杂和矛盾之处。我看到了在艰难困苦中,人们所展现出的坚韧和乐观,也看到了在历史变迁中,一些人所经历的迷茫和挣扎。书中的人物形象丰满而立体,他们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他们的选择有时令人钦佩,有时又让人唏嘘。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那些细微的情感波动,那些不为人知的渴望和遗憾,都被捕捉得淋漓尽致。通过这些故事,我仿佛看到了不同的人生轨迹,看到了在相似的困境下,人们展现出的不同姿态。这种对人性的细腻描绘,让我更加理解了人类情感的共通性,也更加珍视生命中的每一次相遇和每一次经历,它让我反思自己,也更加 empathetic 地看待他人。
评分好书。喜欢金雁老师的书
评分很好的一本历史书,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评分书的品相很好,物流很快,好评
评分金雁两种旧书的合集重编。时过境迁,恐怕不如当年读来爽快,权作补漏吧。
评分金雁老师,秦晖老师的著作,非常值得细读,两位都是实实在在,有正义良知的专家。
评分a主要是便宜啊。便宜也要花钱打啊 啊
评分很不错的书,值得一看
评分以前的旧书了,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的
评分了解苏联和东欧,从这里开始吧,这次优惠力度大,买了好多秦教授的书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