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学1001问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中华国学1001问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华国学1001问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卢志丹 著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10


商品介绍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3944873
版次:1
商品编码:1182650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60
字数:449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华国学1001问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书籍





书籍描述

编辑推荐

本书设计的1001个问题,既涵盖国学之枢纽、体现国学发展之脉络,又能激发当今读者的探究兴趣。对每一问题的回答,不是长篇大论,而是全面周详、切中要害。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旨在于讲述国学的来龙去脉、国学的基本常识,使读者建立完整、系统、清晰的国学知识的框架。这种基本常识,是21世纪每一位中国人应该具备的国学底蕴。

作者简介

卢志丹,字照青,1976年生人。 目前在北京致力于国学经典的研究和中华民族精神及智慧的发掘,游心于儒、释、道之间,骋目于古、近、现之变。策划和创作过多部畅销作品,公开出版的各类著述达五百余万字。其代表作《毛泽东品国学》于2009年出版后,荣登各大畅销书排行榜,并在各大网站连载,点击率超过千万次,连续多年畅销不衰。其普及国学智慧的代表作还有《中国人的智源》等。


目录

一、国学概要30问

第1问 “国学”一词,最早出现在何时? / 001

第2问 今天人们谈论的“国学”,其内涵何在? / 001

第3问 近代为何要提出“国学”这一概念? / 002

第4问 什么是“西学东渐”? / 002

第5问 “国学”有别的称法吗? / 002

第6问 什么是“国粹” / 003

第7问 什么是“国故”? / 003

第8问 什么是“汉学”? / 003

第9问 国学如何分门别类? / 004

第10问 国学“四部”是什么? / 004

第1 问 国学“四门”是什么? / 005

第12问 何谓“诸子百家”? / 005

第13问 何谓“三教九流”? / 006

第14问 进入 21 世纪为何要复兴国学? / 006

第15问 什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 007

第16问 实现“中国梦”,为什么要弘扬国学? / 007

第17问 为什么读国学可以培养人文精神? / 008

第18问 为什么读国学可以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 008

第19问 为什么读国学有助于塑造健全人格? / 008

第20问 为什么读国学记忆力大大提升? / 009

第21问 什么新修订的初中语文教材增加了国学比重? / 009

第22问 为什么学好国学有助于高考语文成绩提升? / 010

第23问 为什么读国学经典有助于其他科目的学习? / 010

第24问 “欲通国学,亦早通其常识”是谁提出的? / 010

第25问 中华儿女应当对国学持何种态度? / 011

第26问 什么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011

第27问 国学中的“糟粕”表现在哪些方面? / 011

第28问 什么是“古为今用”? / 012

第29问 读国学经典要做到哪“三到”? / 012

第30问 读国学经典要做到哪“三有”? / 012


二、蒙学、小学常识41问

第31问 为何古代将幼儿教育称为“蒙学”? / 013

第32问 什么是“开蒙”? / 013

第33问 中国早期的“童蒙读本”主要有哪些? / 013

第34问 蒙学读本的“三百千千”具体指什么? / 014

第35问 《三字经》的作者是谁? / 014

第36问 为何说“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 / 015

第37问 《百家姓》收录了 100 个姓氏吗? / 015

第38问 《百家姓》为何以“赵钱孙李”四姓打头? / 016

第39问 周兴嗣为创作《千字文》而一夜“须发皆白”是真的吗? / 016

第40问 《千字文》为何被称为“千古奇文”? / 017

第41问 《千字文》为何与中国书法家结下了难解之缘? / 017

第42问 据说“天字第一号”的说法与《千字文》有关? / 018

第43问 《千家诗》在编选上有何特征? / 018

第44问 除“三百千千”,还应熟悉哪些蒙学经典? / 019

第45问 《弟子规》是围绕孔子的哪句话扩展开的? / 019

第46问 为什么说“读了《幼学》走天下”? / 020

第47问 为什么说“读了《增广》会说话”? / 020

第48问 古代声韵格律的启蒙书的代表作是哪部? / 021

第49问 古代的“小学”是什么? / 021

第50问 什么是“六书”? / 021

第51问 什么是“象形”? / 022

第52问 什么是“指事”? / 022

第53问 什么是“会意”? / 022

第54问 什么是“形声”? / 023

第55问 什么是“转注”? / 023

第56问 什么是“假借”? / 023

第57问 谁被尊为“文宗字祖”? / 024

第58问 什么是“秦书八体”? / 024

第59问 什么是大篆? / 025

第60问 什么是小篆? / 025

第61问 什么是隶书? / 026

第62问 什么是草书? / 026

第63问 什么是真书? / 027

第64问 什么是蝌蚪文? / 027

第65问 什么是石鼓文? / 027

第66问 什么是甲骨文? / 028

第67问 古汉语有哪些注音方法? / 028

第68问 什么是反切? / 029

第69问 什么是双声? / 029

第70问 什么是叠韵? / 030

第71问 什么是四声? / 030



三、儒学常识 110问

第72问 什么是“儒”? / 031

第73问 什么是“儒家学派”? / 031

第74问 能简述一下儒学的发展概貌吗? / 032

第75问 谁被尊称为“天之木铎”? / 032

第76问 孔子的先祖是谁? / 033

第77问 孔子是“私生子”吗? / 033

第78问 孔子的老师是谁? / 03

第79问 孔子做过官吗? / 034

第80问 孔子“周游列国”是怎样一个过程? / 034

第81问 何谓“陈蔡之厄”? / 035

第82问 孔子是如何总结自己一生的? / 035

第83问 司马迁是如何评价孔子的? / 035

第84问 历代帝王都给孔子哪些封谥? / 036

第85问 什么是孔子的“有教无类”? / 037

第86问 孔子给弟子教哪些课程? / 037

第87问 孔子的教学方法有何特色? / 038

第88问 孔子的弟子有多少? / 038

第89问 什么是孔门“四科十哲”? / 038

第90问 什么是“述而不作”? / 039

第91问 为何把儒家著作称为“经”? / 039

第92问 何谓“六经”? / 039

第93问 何谓“五经”? / 040

第94问 何谓“七经”? / 040

第95问 何谓“九经”? / 040

第96问 何谓“十二经”? / 040

第97问 何谓“十三经”? / 041

第98问 何谓“十四经”? / 042

第99问 何谓“二十一经”? / 042

第100问 什么是“经学”? / 042

第101问 经学的研究对象、任务、方法各是什么? / 042

······

精彩书摘

一、国学概要30问

第1问:“国学”一词,最早出现在何时?

答:“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周礼·春官宗伯·乐师》中说:“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礼记·学记》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清末经学家孙诒让在其所著《周礼正义》中指出:“国学者,在国城中王宫左之小学也。”由此可见,“国学”在中国古代,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与汉代的“太学”相当,是国家所办的“贵族子弟学校”。唐代贞元中,李勃隐居读书于庐山白鹿洞,至南唐时,在其遗址建学馆,以授生徒,号为“庐山国学”,到宋代,又改称“白鹿洞书院”,这时的“国学”实为藏书与讲学之所。可见,古代“国学”一词内涵,与今日完全不同。


第2问:今天人们谈论的“国学”,其内涵何在?

答:中国当代著名的国学泰斗、中华孔子学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先生说:“国学,是中国学术的简称。”旧版《辞源》这样定义国学:“国学,一国固有之学术也。”也就是说,“国学”就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传统的思想文化和学术的总称,包括中国古代的思想、哲学、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以及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诸多方面。近代著名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说:“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他认为“国学不兴”,国家很难自立。由此可见,他已经把国学提升到决定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


第3问:近代为何要提出“国学”这一概念?

答:真正把“国学”同诸多“外学”相提并论,即作为一门统揽中国学术的概念提出来,则是在西学东渐、中国社会和学术文化处于空前转型的清末民初。

1902 年 9 月黄遵宪在写给梁启超的信中,曾提到梁启超先生有办《国学报》的设想。他在信中写道:“《国学报》纲目,体大思精。”这是有据可稽的“国学”一词在近代较早的出现。1904 年,邓实在上海的《政艺通报》发表《国学保存论》,论述了保存“国学”的重要性;在 1906 年《国粹学报》第十九期《国学讲习记》一文中,邓实又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


第4问:什么是“西学东渐”?

答:西学亦称“新学”,与“中学”(即国学)相对。“西学”的概念是历史的产物。最先是指在西方产生并传播到中国的学说,泛指西方文化,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特指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文化。

“西学东渐”是指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中国人对西学的态度由最初的排斥和抗拒,到逐渐接受,甚至有人要求“全盘西化”。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借由来华洋人、出洋华人、各种报刊、书籍以及新式教育等作为媒介,以中国澳门、中国香港、其他通商口岸以及日本等作为重要窗口,西方哲学、天文、物理、化学、医学、生物学、应用技术、地理、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史学、文学、艺术等大量传入中国,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西学东渐,对中国固有的学术和传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为区别于西学,有人就把中国的“六艺”、“五术”“诸子百家”统统称之为“国学”,以与西学抗衡。


第5问:“国学”有别的称法吗?

答:国学还有“中学”、“国粹”、“国故”、“国故学”、“古学”、“旧学”“汉学”等称法。

清朝末年,洋务派先驱张之洞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里将“中国学术”简称为“中学”,与“西学”对称;而今天的“中学”,则是与“小学”、“大学”相对而言的一种学校级别。在近代,人们将翻译和引进的西方哲学、科学、政治等学问称为“新学”,相对而言,就称中国古代的学术为“古学”、“旧学”。称“旧学”,含有贬义的色彩。“国粹”、“国故”、“汉学”之称将在下面几节详细解释。比较而言,其他称法都易让人产生不同的理解,唯有“国学”这一称法简明精当。所以在今天,人们普遍称中国学术为“国学”。


第6问:什么是“国粹”

答:“粹”为精粹之意。“国粹”一词有两层含义:其一,中国学术完全是精粹,这种理解显然有些夸大,因为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学术思想有一部分是“糟粕”;其二,就是抛弃“糟粕”之后,留下来的精华部分,即一个国家固有文化中的精华,将之称为“国粹”。这一理解比较妥当,即指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和最富有独特内涵的深受后世的人们欢迎的文化遗产。誉满中外的中国京剧、中国画、中国医学,被世人称为“中国的三大国粹”。


第7问:什么是“国故”?

答:“国故”这一称法源自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的名著《国故论衡》。“国故”一词有两种含义:其一,中国的旧学;其二,中国的掌故,即中国古代的文献。胡适先生在 1919 年提出要“整理国故”,他认为所谓“国故”包含着过去中国的一切历史与文化,包含着“国粹”,也包含着“国渣”,而研究这些历史与文化的学问,就叫“国故学”,简称“国学”。


第8问:什么是“汉学”?

答:“汉学”有两层不同的含义,一种是西方学者对中国国学的称谓,一种是儒学的一个流派。

近现代西方学者,大多数称中国学术为“汉学”。因为中国人用的是汉字,且中华民族以汉族为主,所以他们称为“汉学”,有“汉族之学”的意思。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汉学也称国际汉学、海外汉学、域外汉学、世界汉学,是指中国以外的学者对以国学为主的有关中国的方方面面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研究对象包括中国历史、政治、社会、文学、哲学、音韵学、史学、经济、书法,等等。

而作为儒学的一个流派的汉学,则是指研究经史、名物、训诂、考据之学。历史上汉朝人研究儒家经学注重名物、训诂、考据,因而后世称这一学派为“汉学”,与“宋学”相对。这个意义上的汉学,是近现代国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第9问:国学如何分门别类?

答:中国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一切学问,都属于国学,所以国学所包含的内容是非常庞杂和广博的,很难有一种分类方法能完全将这些内容涵盖。按照不同的角度,国学所研究的内容,有不同的分门别类的方法:若以学科分,国学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若以思想分,国学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其中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他处于从属地位;若以《四库全书》的分类方法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此外还有姚鼐的“三门”法,曾国藩的“四门”法,国学大师章太炎在《国学讲演录》中则将国学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


第10问:国学“四部”是什么?

答:古人把书籍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称之为“四部”,因为要将四大类的书分别藏入四大“库”中,所以又称之为“四库”。按照《四库全书》的分类方法,把国学分经、史、子、集四大部。“经部”是指儒家经典,如“十三经”、“四书五经”。“史部”指一些史学著作,包括通史、断代史、政事史、制度史、方志等。“子部”是指中国历史上创立一个学说或学派的人物文集,如法家的《韩非子》、《商君书》,兵家的《孙子》,道家的《老子》、《庄子》,以及佛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等,皆入“子部”。“集部”是历史上文人学者的总集和个人的文集:总集如《昭明文选》、《文苑英华》、《玉台新咏》等;个人的称为“别集”,如《李太白集》、《杜工部集》、《王荆公集》等;四库未列入的一些古代戏

剧作品如《长生殿》、《西厢记》、《牡丹亭》也属集部。但是,经、史、子、集四部,基本上是图书的分类,而不是学科的分类,所以并不能完全涵盖国学的所有内容。

······

前言/序言

前言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之下,“国学热”方兴未艾,《论语》、《弟子规》、《三字经》等国学典籍走进了央视,走进了课堂,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孔子学院(课堂)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分布于全球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青少年中普及国学,也引起了最高领导人的重视。2014年9月9日,第30个教师节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一线教师。在全国课标展厅内,习近平从展台上拿起一本课标书翻看,当得知语文、历史、思想政治三门课标是全国统一时,他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习近平的一番谈话,在全国激起了强烈反响。2014年10月10日上午,北师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任翔表示,她非常赞同习近平“要把经典诗词嵌在学生脑子里”的主张。从2015年9月起,由她负责主编的北京市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小学一年级《语文》的古典诗词,将由现在的6到8篇增加到22篇,整个小学阶段不少于100篇。


在2014年亚洲教育论坛年会上,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向记者透露,该社出版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将发生变化:“在新修订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国学篇目所占比重约增至35%。”


北京市教委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中指出,到2016年,北京高考英语分数将降低50分,并调整给语文和文理综,将语文分数增加到180分。方案提出,高考语文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试力度。全国多个地方也表示要削减高考英语分值。不少专家呼吁“增加的30分应放在国学上”。


在全国上下的大力推动下,普及国学已成为共识和大趋势。但是,目前的国学普及,大多停留在简单地诵读一些常见的经典和名篇上。当代读者对国学首先应该有一个全面整体的通览,也就是说必须接受国学通识教育。


国学造诣非凡的一代伟人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就非常重视国学常识教育。1915年9月6日,22岁的毛泽东在给好友萧子升的信中说:“顾吾人所最急者,国学常识也。昔人有言,欲通一经,早通群经。今欲通国学,亦早通其常识耳。”在毛泽东看来,学习国学并不是孤立地读若干部经典,诵若干篇古诗文,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是要开阔视野,汇通古今,把握总体脉络,通晓国学常识,把自己塑造成通才。这一观点对当代读者学习国学,仍然富有启迪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世国学经典汗牛充栋,即使一位专业学者,终其一生,也不能遍观。而普及国学,绝不是朗诵几段经典、翻译文言文之类的简单事情。这就要采取儒家先师孔子的张——“由博返约”,即首先应该让读者对国学的全貌有一个整体的、系统的、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之上,激发探究兴趣,自动自觉地去更深入地研读国学经典。


纵观目前已出版的国学图书,能以通俗简明的语言讲述“国学通识”的读物几乎为空白。所谓普及国学的图书,大多是不厌其烦地注释翻译《三字经》、《弟子规》、《论语》、《道德经》、《史记》、《唐诗三百首》等单本独立的国学经典。当然对国学进行整体介绍的图书,也有一些,如民国时期章太炎的《国学概论》、台湾学者朱维焕的《国学入门》等,但是,或因语言古奥,或因学术性强,或因时代不同,当今的读者很难读懂。于是乎,有了这部《中华国学1001问》的应运而出。


本书是向中华儿女普及国学常识类读物的一个全新的突破。和目前出版的大量的普及国学类图书作一番比较,可以发现这部《中华国学1001问》,独具“三通”特色:


一是“通识”。本书的主旨在于向读者讲述国学的来龙去脉、国学的基本常识,目的在于在读者心中建立完整的、系统的、清晰的国学知识框架。这种基本常识,是一位21世纪中国人必须具备的知识底蕴。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激发进一步诵读、探究国学经典的热情。这种通识,亦是对读者在课堂上所接触到的零散的国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和条理化、整体化。本书所设计的1001个问题,是站在当代读者的角度,设身处地,想他们所想,问他们所欲问,是经过精心提炼和设计的,并且这些问题的排列不是随意而零散的,而是按照国学知识的固有逻辑精心安排先后次序,是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严密国

中华国学1001问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华国学1001问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

中华国学1001问 pdf 下载 mobi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华国学1001问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华国学1001问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读者评价

评分

不错,可以增加不少知识

评分

非常好的商品,下次还会购买。

评分

还可以!

评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好好

评分

留下,慢慢看,好书

评分

感受大家风范,品味国学经典,探究人生意义,丰富生命内函,入手!

评分

相信是本好书。

评分

非常好的商品,下次还会购买。

评分

不错,可以增加不少知识

中华国学1001问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中华国学1001问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书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