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居京都七年
深入街巷静心体味生活真意
旅日作家苏枕书首次全面书写京都日常
以日常之眼和日常之心,
用文字呈现古都的别样风景。
空间·五感·岁时
朴实而充满情趣的私家路线
呈现特殊的城市空间感
海报:
苏枕书,江苏南通人,客居京都,喜爱养花种菜,出版小说《岁时记》《不许流光入梦来》、散文《京都古书店风景》《藤花抄》等多种,译著若干。
慢慢的读这些文字,可以很画面感地看到她是怎样慢慢有处处惊愕小心到遇事处事不惊淡定从容的。也许,对于一个女孩子好的历练,就是一个人在外生活。不仅仅是从一个城市转到另一个城市,而是由一个熟悉的环境转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去。我羡慕她当初的果敢,更欣赏她现在的淡然。
——@雀斑Frec
非常平直朴素的语言,就像看日本的生活剧一样,将时光修饰成后院子里那个长满青苔的井水处,岁月如此静好。
——@Eunice晴天
苏枕书的京都回忆,行文冲淡雅致,一个字来说的话就是“寂”,就像她提到的谷崎润一郎安眠的法然寺的墓碑一样,寂静而舒缓。
——@熊脸欠糊葱蘸酱
用京都的风韵写活了这座千年古都,一切景观与人情之美仍历历在目。作者想必有一颗极爱京都之心,才能说得这么好:“京都打动我的 大概就是‘流逝’。每一分每一秒都那么美丽,直令人心痛。”
——@Hatsumi
缘起
【空间】
一 银阁寺前
二 上学途中
三 生协买书
四 春琴堂书店
五 吉田山
六 真如堂
七 金戒光明寺
八 平安神宫
九 有邻馆
十 泉屋博古馆
十一 进城
十二 高岛屋
十三 京町家
十四 花之宿
十五 大文字山
十六 比叡山
十七 一乘寺
十八 更远的山
十九 花之寺
二十 福知山
【五感】
廿一 声音的风景
廿二 学校周围的吃
廿三 鱼
廿四 美味延年
廿五 笋与松茸
廿六 钱汤
廿七 看病
廿八 花道教室
廿九 买花
三十 观苔
【岁时】
卅一 萩祭、十五夜与十三夜
卅二 初雪
卅三 南座
卅四 岁末与年初
卅五 节分
卅六 四五月间
卅七 薪能
卅八 夏之祭典
卅九 五山送火
附录
后记
{缘起}
年岁渐长,时常怀疑写作的意义。自己没有什么长进,这是最清楚不过的。长时期与自己周旋,呈现平静的假象。痛苦的源头,也许是认识到自己的贫乏与无趣。不,不是这样的,有一瞬想辩解的欲望,但没有任何意义。为什么有这么多怀疑?如自己这般愚钝的人,并不该有这么多怀疑。无法妥善处理自己许多可笑的想法。所有痛苦与冲突,不会有出口。我知道这没有出口,因此沉默是好的。
那么现在,为什么又要写点儿什么?
时常,一些外来的刺激,或曰触动,就能燃起书写欲。看到某人写的书,想:啊,我也想写呢!这种蠢蠢欲动、激情与焦虑混杂的感觉,写作的人最清楚不过。可惜真要动笔,又有很多理由阻挠:太忙、找资料太费劲、没感觉。在习以为常的环境里生活惯了,也很难有动力写作。我对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同情并不乐观。每个人对于生命、生活、城市都有独特的感知,而我为何要不厌其烦地记录这些没有意义的情绪、无足轻重的琐事?如果写下来,又有何必要公诸于众,徒然打扰读者?去年秋天,有一位朋友从北京来到京都,我们在同一个研究室相处了半年。她十分能享用京都之美、京都之乐,古本
屋、旧书市、居酒屋、庭园、寺社、美食、秋天的红叶、冬天的大雪、清池的锦鲤、鸭川沿岸永恒又稍纵即逝的风景——她都喜爱,并敏锐地把握了最关键处。我们一起喝过很多回酒,有非常快乐的回忆。有时候,一起到某个地方,我也忍不住告诉她一些可有可无的背景与细节。她的好奇心令我大为感动,给我很大的信心。写点儿什么吧,至少可以给她看,以此纪念我们在京都共处的愉快时光,并将她未曾来得及亲自体会的京都的种种传递过去。
某日,去老师的研究室喝酒,那是一小罐我去年泡的梅酒。老师翻到一篇我刚写的小文:“你把京都写得很美,读书生活也写得不错。”停顿道,“不过,这还不够。琐碎的、不好的、不愉快的,你也要写。”是的,我又要写大家很熟悉的京都了。有太多人写过京都,种种礼赞、旁观、走马观花,都使读者产生了对京都的强烈兴趣。我自己也是如此,因为读了几页《枕草子》《源氏物语》,才对京都抱有朦胧的幻想。两年前,我写过一篇很短的《京都第五年》,转眼已是“第七年”。对于日常生活,似乎什么都不必提,然而真要说些什么,又千头万绪。数年前的初秋,第一次在车窗内望见夕光笼罩下东寺的五重塔,望见水草丰茂的鸭川,难免激动:“啊,就是这里。”如今,虽已对此地习以为常,但从外地回来时,见到东寺的五重塔和流水不息的鸭川,还是会有一种十分清晰的安心感:“我回来了。”不过,旅人的身份与视角无法改变,因此我能写的,仍只是客居者的日常。
在这里搬过三次家,如今住在银阁寺前,附近有条小路,曰鹿之谷通。常被问:“真有鹿?”是的,据说平安时代比叡山的僧人元珍在此险要迷路,幸有鹿的指引。现在路上当然没有鹿,但在不远处的东山,就常有鹿的影子。山里动物很多,此外还有蛙、蜥蜴、狸猫、鼯鼠、蛇、野猪、猴子、狐狸。大部分我都见过,最怕蛇,有时草丛一阵窸窣,吓得汗毛直竖,它们往往也溜得飞快。有宝蓝色蜥蜴,非常漂亮,转眼间就消失了。野猪可怕,幸好暂未会面,只在山中听到过号叫。山鹿就像精灵,曾见母鹿领小鹿出来喝
水,见人辄惊走,与奈良公园跟人混熟了的鹿完全不一样,它们清瘦机警,乌黑的眼睛特别大。
鸭川也有鹿,时而从附近山里下来喝水。曾在月夜看到母鹿领小鹿在水边,波光清浅,水草蓊郁,不似人间。在岸上望着,大气都不敢出,唯恐惊扰。有时意识到人的存在,它们就会飞奔离开。也有胆大的,白天出来散步,在浅水中央走,与白鹭、野鸭、老鹰、乌鸦共处。岸上的人担心它走到深水里,被激流冲走,就在岸边遥遥跟着。最终大概还是回到山中去了吧。
去年初夏,下学回来的夜里,漫天星辰,凉风可喜。遂往屋后山坡散步。四围静寂,人家灯火已暗。忽闻群犬争吠,又闻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完全猝不及防地,眼前转角处竟刹那现身一头大鹿,鹿角巍巍,前蹄腾起,健壮貌美。似乎有一瞬对视,我惊呆,鹿也惊呆,飞快回身,消失在黑暗山影中,复一片犬吠。待我回过神,追去两步,早已行迹杳然。
就从这里说起吧。
……
刚拿到这本书时,我其实对“有鹿来”这个名字有些好奇,它给我一种神秘又宁静的感觉,而“京都的日常”又一下子拉近了距离,让我觉得仿佛可以窥探到那个古老城市鲜活的生活脉络。我一直对日本文化,尤其是京都的历史底蕴和生活美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想象中,京都的日常应该是充满细节的,是那些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精致,是晨间寺庙里飘来的焚香,是午后阳光洒在老街上的斑驳,是街角一家小店里传来的手工制作的声音,是当地人脸上淡淡的笑容。我期待这本书能带我穿梭于那些弯弯绕绕的小巷,感受那份独属于京都的韵味。我希望能从中读到关于建筑的雅致,关于庭院的禅意,关于食物的考究,更重要的是,关于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坚守与传承。这本书就像是一扇窗,我迫不及待地想透过它,看到一个更加立体、更加生动的京都,一个不只是游客眼中的景点,而是真正有人生活、有故事发生的城市。我希望它能给我带来一种沉浸式的体验,仿佛我就置身于京都的某个角落,静静地观察,默默地体会。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意思,那种留白和淡淡的色彩,一下子就把我带入了某种情绪。我一直觉得,一个地方的“日常”往往比那些宏大的历史事件更能展现其灵魂。京都,这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它的日常一定有着它独特的节奏和魅力。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捕捉到这些细微之处的?是通过描绘清晨第一缕阳光照亮伏见稻荷大社的千本鸟居,还是记录祇园艺伎们悄然走过石板路的背影?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那些被忽略的美好,那些不曾被浓墨重彩渲染的瞬间。也许是当地居民早起去市场采购新鲜食材的样子,也许是茶道老师在教授如何冲泡一杯完美的抹茶时专注的神情,亦或是老工匠在敲打着铜器,将岁月的痕迹融入其中。我期待这本书能带给我一种温暖而宁静的阅读体验,就像在品一杯陈年的清酒,初尝时或许平淡,但越品越能体会到其中的醇厚和回甘。我希望它能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生活的日常,从中汲取灵感,发现身边被忽视的美丽。
评分当我看到《有鹿来:京都的日常》这本书时,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无数与京都相关的画面,但又觉得好像缺了点什么。我一直认为,一个地方的真正魅力,往往在于它“活”在当下,在于那些细微之处所折射出的生命力。《有鹿来》这个词,本身就有一种灵动感,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惊喜;而“京都的日常”则是一个极其诱人的切入点。我非常好奇,作者会以怎样的视角,去描绘京都人平淡却又不失精彩的生活?我期待的不是那些流水账式的记录,而是能让我感受到文字背后跳动着的温度和生命力。或许是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屋檐,唤醒沉睡的城市;或许是午后,街角的咖啡馆里,人们低语着,享受着片刻的宁静;又或许是傍晚,灯火阑珊处,一家不起眼的小店里,散发出的诱人香气。我希望这本书能带给我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我仿佛能闻到京都空气中淡淡的草木清香,听到微风拂过竹林的声音,感受到那份独属于古都的温婉与宁静,并从中获得一些启发,重新思考生活本身的意义。
评分拿到《有鹿来:京都的日常》这本书,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会是一次怎样的“遇见”。“有鹿来”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自然的、不期而遇的意味,仿佛在暗示着某种奇遇或者灵感。而“京都的日常”则是一个无比具体却又充满想象空间的主题。京都,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更是一个承载了无数文化符号和个人情感的意象。我一直对那些能细致描绘生活细节的文字有着特别的偏爱,因为我认为,一个城市的灵魂,往往就藏在那些平凡的日子里,藏在人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之中。我期待这本书能带我走进京都的寻常巷陌,去感受那里的气息,去倾听那里的声音,去品味那里的味道。也许是关于寺庙里早课的钟声,也许是街边小店飘出的烤年糕的香气,也许是雨后洗刷过的石板路反射出的光泽。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那些触动人心的、属于京都的鲜活细节,它们不一定波澜壮阔,但足以温暖人心,让我对这个世界产生新的认知和感悟。
评分关于京都的书市面上并不少见,但《有鹿来:京都的日常》这个书名,确实勾起了我一种别样的好奇。它没有选择直接点明京都的某个著名景点或者历史事件,而是用一种更轻盈、更具诗意的方式,将“日常”这个词汇嵌入其中。我设想,这本书或许像是一位老朋友,悄悄地在你耳边讲述他在京都的所见所闻,那些不刻意,却又充满力量的故事。我渴望在这本书中看到,作者是如何捕捉到京都居民生活中那些不为人知的闪光点。也许是某个老奶奶每天坚持为庭院里的花草浇水,也许是某个年轻人在深夜依然在工作室里打磨着自己的手工艺品,又也许是一家百年老店如何将传统口味代代相传。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感受到一种“慢下来”的生活态度,去体会那些被现代社会匆忙脚步所忽略的美好。它就像是一杯清茶,需要静静品味,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甘醇。我希望它能给我带来一种宁静的力量,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找到属于自己的“日常之美”。
评分里面提到的不少地方都去过,再看书就好像故地重游一般。
评分书很好,包装又好送货又快!
评分苏枕书的书,值得一看
评分之前在书店看比较贵,这边优惠一些,很好的书
评分第一次在京东买的书出现质量问题,书的封面有一道划痕,虽然不影响书的内页查看,但心里有点不开心,算自己倒霉,懒得退货了,凑合凑合。
评分非常详细!很厚的一本,书包装也很棒!
评分跟随她的笔触,沿着她朴实而充满情趣的私家路线,也许我们可以由此建立一座城市别样的空间感。而后体会古都的声色气味,最后在永恒的流逝里,见证岁时更迭。
评分性质:公务员资格考试的科目
评分书很好,多次在京东购买了。京东值得信赖。在家慢慢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