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特色:专业背景,长期研究,高层科研,国际视野。
★体裁特色:小说体裁,轻松易读,老少皆宜,全新体验。
★题材特色:环境科普,全球焦点,热门话题,主流导向。
★叙述特色:行文简洁,情感深厚,人文关怀,蕴含哲理。
★插图特色:画家手绘,铅笔配图,形象可爱,趣味阅读。
编辑推荐:
★使用环保纸张、绿色印刷的环保主题科普小说。
★各章均分别对应有关科普知识,既适合成人读者阅读,也适合老师、家长与孩
子共同体验。
★经典整体设计,版式赏心悦目。
《我是碳》为长期从事二氧化碳减排研究和实践工作的专家执笔写作的科普小说。内容主旨聚焦当前人们谈论最多的天气、气候及与其密切相关的二氧化碳。小说内容分为十七章,每章均阐释了有关知识,同时每章都配有中央美术学院专业画家的铅笔插画,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可为广大读者普及碳元素与大气环境的关系等有关科普知识。
小说的主人公叫“卡本”,即英文单词“carbon”(碳)的音译。小说以拟人化的文学手法,站在卡本的视角讲述了他作为一个碳原子来到地球,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变成了煤,在地下沉睡了三亿年苏醒之后,惊奇于周遭所发生的一切,并一步步探索地球发生的颠覆性改变。
它发现地球上的统治者——人类极其讨厌二氧化碳家族,为了找寻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卡本开始了环游世界的奇异旅行。在探索的过程中,他途经天空、大陆、海洋、岛屿和北极这些气候变化所施加影响的每个角落,他在旅途中遇到了云碳、果碳、老榕树、牡蛎、红发卡等,有趣的经历让他知道了气候变化并得到启示。最后,对二氧化碳、气候变化、人类三者之间的关系大彻大悟的卡本,通过光合作用回到了一棵生长在千年古寺的银杏树里。
卡本的经历,有许多发人深省的地方,不得不让人反思:相对于地球的寿命来说,人类的历史很短暂,却对地球和气候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作为今天地球的主人,我们应该为应对气候变化做些什么?
邱林,地球科学家。北京大学地质学与经济学双学士、地质学硕士,美国马里兰大学地质学博士,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后研究员。曾任中国环境与发展际合作委员会低碳发展项目顾问。邱林博士对二氧化碳减排有着丰富的研究和实践经验,主攻二氧化碳的捕捉与封存,曾在美国能源部实验室进行有关碳封存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其专长领域包括碳捕集与封存、碳排放计算管理、气候变化及应对、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等。
1.卡本的苏醒
2.再次飞翔
3.了解人类的世界
4.大气层里寻云碳
5.误会卡本的牡蛎
6.与海洋科考船同行
7.二氧化碳观测站
8.小伙子的一段视频
9.碳交易研讨会
10.红发卡和她的“零能源”建筑
11.飓风来袭
12.银色勋章
13.果碳讲故事
14.再会,老牡蛎
15. 老榕树的新问题
16. 四十六亿年的观察
17. 尘归尘,土归土
小贴士索引
本书对应科普知识一览表
低碳生活常识
●二氧化碳——气候变化的罪魁祸首?
全球变暖与气候变化无疑是当今世界最受关注的国际议题和全人类面临的紧迫挑战。尽管仍存在争议,人类工业活动所导致的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已被普遍认为是造成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罪魁祸首。为了减缓气候变化,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设定了减排目标。在2014年召开的APEC会议期间,中美两国发表了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其中中国首次提出要在2030年把二氧化碳排放到达顶峰,之后逐年减少。这是一个宏伟并且任重而道远的目标。二氧化碳的减排工作看上去属于国家一级的行动,但它的成功与失败也取决于整个国家人民对它的重视程度。
●拉进大众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让减排不再神秘
最近一段时间,全国人民都在围绕着雾霾天气展开大讨论,而空气污染仅仅是高度工业化给天气带来影响的一个方面。要想成功的完成二氧化碳的减排目标,切实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全面冲击,需要全民族都认识到低碳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行动起来。和很多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的普通老百姓对二氧化碳和气候变化相关领域的科学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普及程度,而且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片面的认识或误解。在这种情况下,一本让各年龄层都可以接受,并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全面介绍二氧化碳和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以及减排方式的书籍在当今这样一个全民学习的时代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
●《我是碳》应时代而生,致力于打造科普类小说的典范
《我是碳》是一本科普类小说,摆脱了科普类读物给人的呆板和说教的固有印象,该书采取了拟人化的手法讲述了气候变化的核心元素——碳的历险故事。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该书情节中穿插了客观存在的但又往往容易被忽略的科学知识,将故事与知识自然的融为一体,使读者在领略跌宕起伏的情节发展的同时丰富了对二氧化碳和气候变化的更深层认识。
刚翻开《我是碳》,就被它那独特的视角深深吸引了。故事以一种近乎史诗的宏大叙事展开,仿佛置身于宇宙的洪荒之中,感受着物质最基础的元素的诞生与演化。作者巧妙地将科学的严谨与文学的浪漫融为一体,读来既有震撼人心的知识科普,又不乏引人入胜的想象力。书中对碳元素在地球生命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的描绘,让我重新审视了我们所处的世界,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原子,竟是构成万事万物的基石。我尤其喜欢作者对时间尺度的处理,从亿万年前的星尘到如今的生命体,时间不再是单调的数字,而是充满了生命力与故事。翻阅的每一页都像是在探索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宇宙宝藏,每次阅读都能有新的发现和感悟。这本书让我对“存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原来我们每个人,每一个生命,都与这颗星球,甚至与整个宇宙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次灵魂的洗礼,让我更加敬畏生命,珍惜当下。
评分这是一本让人读了之后,久久无法平静的书。《我是碳》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关于“碳”的宏大叙事之中。作者并没有将重点放在枯燥的科学理论上,而是以一种充满想象力的方式,描绘了碳元素在地球生命演化中的重要作用。我被书中那种将科学与人文融为一体的笔触所深深吸引。作者通过对碳的描写,探讨了生命的起源、演变以及存在的意义,这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科普读物,更是一部关于生命和宇宙的哲学著作。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时间尺度时的宏大视角,从宇宙诞生之初到如今,碳元素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见证了无数次的生灭与轮回。这本书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有了新的认识。它是一种震撼,更是一种启迪,让我开始思考更深层次的生命哲学问题。
评分《我是碳》这本书带给我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它仿佛一位睿智的哲人,用最质朴的语言讲述着关于存在的最深刻的道理。我被书中那种对事物本质的探索精神所打动,作者没有停留于表面的描述,而是深入到事物的最根本——组成它们的元素。那种对“碳”这一元素细致入微的挖掘,让我看到了科学研究的魅力,也感受到了作者深厚的学养。书中的文字充满了诗意,即使是在描述科学概念时,也显得格外生动有趣,一点都不枯燥。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描绘碳如何在复杂的化学反应中扮演“粘合剂”的角色时,用到了非常形象的比喻,让我这个非科学专业人士也能轻松理解。这本书让我对“连接”与“融合”有了新的认识,原来生命之所以为生命,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碳原子之间微妙而强大的连接。它启发了我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都是在某种意义上的“碳”的链接。
评分读完《我是碳》,我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场思想的盛宴。作者以一种极其细腻和宏观的视角,带领我们穿越时空,去理解“碳”作为生命之源的宏伟叙事。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个体生命的渺小与宇宙宏大的关联性。作者在书中对于碳元素在不同时空中扮演的角色进行了精彩的论述,从宇宙的诞生到生命的演化,碳无处不在,它以各种形态存在,承载着物质的变迁和生命的奇迹。我特别着迷于作者对“无机”与“有机”之间界限模糊的描绘,仿佛在一瞬间,我看到了生命的曙光是如何从冰冷的岩石和气体中悄然孕育。这种跨越学科的洞察力,使得这本书既有科学的深度,又不乏哲学的高度。它让我意识到,我们所习以为常的生命现象,实则是无数次偶然与必然交织而成的奇迹。这本书的阅读过程,更像是一次对生命本质的哲学探索,让我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评分《我是碳》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它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将我们带入了微观世界的奇妙旅程。作者的文笔极其生动,仿佛在讲述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只不过这个故事的主角是“碳”——一个我们生活中最熟悉又最陌生的元素。我被书中对碳原子之间那种奇妙的“舞蹈”的描写所震撼,那些看似静止的物质,在微观世界里却上演着如此波澜壮阔的化学戏剧。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科学原理娓娓道来,让我这个对化学了解不多的人,也能看得津津有味。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物质世界的另一面,原来我们身边的万事万物,无论是空气、水,还是我们自己的身体,都与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敬畏。
评分很好
评分tinghaode ,haizi tebiexihuan
评分好书
评分tinghaode ,haizi tebiexihuan
评分很好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封面脏兮兮的 把这样的书拿来给消费者 差差差差评!!
评分tinghaode ,haizi tebiexihuan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