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通史(12卷本)—人民文库丛书
定·价:755.00元
作者:范文澜,蔡美彪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5-01
ISBN:9787010069678
字数:3690000
页码:全12册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8.24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这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通史力作,是我国近百年来完整、系统的一套中国通史。全书共12册,其中前4册为范文澜著,后8册为蔡美彪补充定稿。本书几经修订,成为新中国一代又一代人学习历史知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优秀文化熏陶的典范之作,堪称人民出版社的看家书之一。
由于文库入选作品出版于不同年代,一方面为满足当代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的阅读需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我们将原来的繁体字、竖排本改为简体字、横排本;另一方面,为尽可能保留原书风貌,对于有些入选文库作品的版式、编排,姑仍其旧。这样做,也许有“偷懒”之嫌,但却是我们让读者在不影响阅读的情况下,体味优秀作品恒久价值的一片用心。
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作为公益性出版单位,我们深知人民出版社在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为人民多出书、出好书所担当的社会责任。我们将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再创人民出版社的辉煌。
目录
第一编 原始公社到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成立——远古至秦统一
第一章 原始人与原始公社时代
第二章 原始公社逐渐解体到奴隶制度时代——夏商(殷)
第三章 封建制度开始时代——西周
第四章 列国兼并时期——东周
第五章 兼并剧烈时期——战国
历代纪年表
人名索引
第二编 秦汉至隋统一时期
第一章 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汉族统一国家成立时期——秦
第二章 国家统一巩固后对外扩展时期——西汉
第三章 继续对外扩展并由统一走向分裂时期——东汉三国
第四章 短期统一与黄河流域又一次大破坏时期——西晋十六国
第五章 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发展时期——东晋和南朝
第六章 黄河流域各族大融化时期——北朝
隋以前计量单位比较表
历代纪年表
人名索引
第三编 隋唐五代时期
第一章 南北统一社会繁荣时期——隋
第二章 封建经济繁荣疆域扩张时期——唐
第三章 大分裂时期——五代十国
历代纪年表
人名索引
第四章 吐蕃国
第五章 回乞国
第六章 南诏国、大理国
第七章 唐五代的文化概况
人名索引
第四编 宋辽金元时期
第五编 明清封建时期
第六编 清朝的衰落与灭亡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如果要说哪个部分让我感到最为震撼,那非宋元时期的部分莫属。这套书对宋代商业革命的论述,简直是颠覆了我对传统“积弱”印象的认知。它详尽地展示了活字印刷术、航海技术以及城市经济的繁荣景象,那种技术迭代和商业模式创新的速度,与我们今天理解的“古代”形象大相径庭。作者引用了大量的史料来佐证,分析得极其透彻,让人不得不承认,宋代在很多领域都是走在了世界前沿的。而对于元朝的构建,它处理得非常平衡,既看到了蒙古帝国带来的巨大冲击和文化融合,也客观地分析了其统治模式的局限性。阅读这部分时,我不断在想,如果历史没有发生转折,我们的文明轨迹会不会是另一番景象?这种深入骨髓的思考,是许多普通历史读物无法提供的深度。
评分我对明清交替时期的描述有种强烈的代入感。这套书在处理近代前夜的社会矛盾时,那种冷静和克制的笔法非常到位。它没有采用简单的“衰落论”,而是将明朝末期的财政危机、社会治理的困境,以及后金势力的崛起,视为一个多重因素叠加的复杂系统。尤其是对张居正改革及其后续影响的分析,深入剖析了中央集权体制在面对社会结构性矛盾时的内在张力。读到后来,你会发现,很多几百年前的体制性问题,在今天依然能找到影子,历史的循环往复感在这一卷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作者的语言风格在这里显得尤为凝练有力,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历史复杂性的深刻体悟,让人读后久久不能平静,深思何为历史的必然与偶然。
评分这套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尤其是对早期历史的描绘,简直是细致入微。作者对于夏商周时期的社会结构、礼仪制度的梳理,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我一直对那个时代的概念模糊,总觉得只是一些零散的传说,但读完这部分,仿佛置身于那个青铜闪耀的时代,能感受到那种古朴而又严谨的秩序感。他们对甲骨文和金文的解读,也让我这个历史门外汉受益匪浅,不再是干巴巴的文字符号,而是鲜活的社会记录。那种从考古发现到历史叙事的严谨推导过程,让人信服。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它并没有止步于政治和军事的记载,而是深入到了当时的经济生活、手工业发展乃至思想文化的萌芽阶段,让整个历史的脉络变得丰满而立体。这套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构建了一个宏大而又扎实的中国早期历史图景,不是简单的年代罗列,而是对文明起源的深刻剖析。
评分最后的近现代部分,处理得极其审慎和精妙。面对如此敏感且充满争议的史料,作者展现了极高的学术担当。它没有采取片面强调某一方面得失的倾向,而是着重于“转型”与“重塑”的主题。从晚清的自救尝试到民国初年的探索,再到新中国的建立,叙事的主线紧密围绕着中华民族如何应对全球化挑战,如何重建国家认同与现代化道路的选择。我尤其欣赏它对不同政治思潮和学术流派的并陈,让读者可以全面地理解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思想激荡的过程。这部分内容,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回顾,更像是一次对我们“如何成为今天的我们”的深度访谈,让人在学习历史的同时,也清晰地认识到当代中国发展的来之不易和复杂性。
评分我原本以为通史类的书籍总是枯燥乏味,充满了年代和人名的堆砌,但这部作品的叙事手法却让人耳目一新。它在处理魏晋南北朝这个分裂动荡的时期时,展现出了极高的文学性和洞察力。作者没有简单地赞美或贬低某一个朝代或人物,而是着重分析了“士”阶层在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挣扎与转型。我尤其喜欢它对玄学兴起背景的阐述,那种在乱世中寻求精神慰藉的文化思潮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读起来不像在看严肃的历史文献,反而像在品读一部波澜壮阔的时代群像剧。那种对历史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捕捉,使得那些遥远的面孔变得鲜活起来,他们的选择、他们的遗憾,都似乎能引起当代读者的共鸣。这套书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背景和个体命运巧妙地编织在一起。
评分好好好
评分不错,经常买的
评分包装不错,大大的一包。翻看了一下,很不错的一套书籍。
评分第四册是中国通史第三编隋唐五代时期的第二册。由本编的第四、五、六、七章组成。分别叙述了吐蕃国、回纥国、南诏国、大理国,亦即藏族、维族、彝族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以及唐五代时期的文化概况。
评分范文澜先生的力作,还有蔡美彪先生编写的后几本,一直想买这套书,但原来大多是精装本,觉得看着不方便,就等到现在,终于有货了,第一时间拿下。好书!
评分好书!
评分好好好
评分还不错
评分印刷清晰,还未具体拜读。希望合我心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