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和柳宗元在安史之亂之後,繼承中唐以來“宗經明道”的文學主張,並身體力行,創作瞭一大批優秀作品,力圖變革社會現實,由此逐漸形成瞭聲勢浩大、影響深遠的“古文運動。”他們重視自身的品德修養,重視文章中的真情實感,強調要“務去陳言”和“詞必己齣”的獨創精神。
北宋年間,歐陽修振臂一呼,再次形成一場聲勢浩大的“古文運動”。這次“古文運動”直承中唐韓愈、柳宗元的要旨,主張“文以載道”“文以明道”。歐陽修說:“道勝者,文不難而至。”蘇軾說:“吾所為文必與道至。”歐陽修自己積極創作瞭大批優秀散文,而且把一大批新老作傢團結在自己周圍,保證瞭古文運動的深入發展。
唐宋八大傢是唐宋時期八大散文作者的閤稱,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宋代的歐陽修、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明初,學者硃右將他們的文章編輯成《八先生文集》,“八大傢”之名由此而起。明朝中葉。學者唐順之輯錄《文編》,僅取此八人文章。這為“八大傢”名稱的定型和流傳起瞭一定作用。此後不久,學者茅坤根據硃、唐的標準選編瞭八人的文章.輯為《唐宋八大傢文鈔》,“唐宋八大傢”之稱遂固定下來。
★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韓愈《師說》
★餘聞而愈悲。孔子日:“苛政猛於虎也。”吾嘗疑乎是。今以蔣氏觀之,猶信。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
——柳宗元《捕蛇者說》
★王子日: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王安石《傷仲永》
韓愈
師說
雜說(其四)
進學解
祭十二郎文
柳子厚墓誌銘
送李願歸盤榖序
送孟東野序
送董邵南遊河北序
毛穎傳
張中丞傳後敘
藍田縣丞廳壁記
論佛骨錶
原道
柳宗元
捕蛇者說
三戒(並序)
梓人傳
蝓搬傳
始得西山宴遊記
鑽鐲潭記
小石潭記
小石城山記
愚溪詩序
種樹郭橐駝傳
段太尉逸事狀
封建論
駁復仇議
歐陽修
六一居士傳
伶官傳序
蘇氏文集序
送徐無黨南歸序
賣油翁
鞦聲賦
豐樂亭記
醉翁亭記
菱溪石記
偃虹堤記
養魚記
朋黨論
與高司諫書
瀧岡阡錶
範文正公神道碑銘
祭石曼卿文
蘇洵
六國論
管仲論
辨奸論
心術
禦將
強弱
攻守
用間
張益州畫像記
木假山記
上歐陽內翰第一書
送石昌言使北引
名二子說
蘇軾
石鍾山記
超然颱記
放鶴亭記
喜雨亭記
淩虛颱記
文與可畫簣簹榖偃竹記
前赤壁賦
後赤壁賦
記承天寺夜遊
晁錯論
留侯論
刑賞忠厚之至論
上梅直講書/l
答謝民師推官書,
蘇轍
上樞密韓太尉書
為兄軾下獄上書
六國論
三國論
巢榖傳
孟德傳
墨竹賦
黃州快哉亭記
東軒記
武昌九麯亭記
子瞻和陶淵明詩集引
王安石
遊褒禪山記
答司馬諫議書
上人書
同學一首彆子固
送孫正之序
傷仲永
讀《孟嘗君傳》
讀《柳宗元傳》
書《刺客傳》後
本朝百年無事劄子
曾鞏
唐宋八大傢,是唐宋時期八大散文作傢的閤稱,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宋代的歐陽修、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明初,學者硃右將他們的文章編成《八先生文集》,“八大傢”之名即始於此。明朝中葉,學者唐順Z輯錄《文編》,僅取此八人的文章,這為“八大傢”名稱的定型和流傳起瞭一定作用。此後不久,學者茅坤根據硃、唐的標準選編瞭八人的文章,輯為《唐宋八大傢文鈔》,“唐宋八大傢”之稱遂固定下來。
在我們今人看來,“散文”二字隻是一個稀鬆平常的詞語。但是,放在“八大傢”生活的年代,這兩個字更多意味著“離經叛道”和“不閤時宜”。因此,“散文”要想立足於世,非經曆暴風驟雨似的文化運動,非有力能扛鼎“大傢”的搖旗呐喊,而不能實現。而這“八大傢”正是唐宋之際兩次“古文運動”的發起人物和擎旗斬將的中堅人物,其實這纔是“八大傢”之為“大傢”的真正原因。
唐宋時期,“散文”的正式學名叫作“古文”,是指先秦、兩漢時期,以散行單句為主、質樸自由、不受格式拘束、有利於反映現實生活、錶達作者思想的文體。此概念最早由韓愈提齣,是相對於當時的主流文體“駢文”而言的。所謂“駢文”,是指六朝(魏、晉、宋、齊、梁、陳)以來,講究排偶、辭藻、音律、典故的文體。駢文始於西漢立國之初,盛行於魏晉南北朝時期。駢文中雖有一些優秀的作品,但更多的則是形式僵化、內容空洞的作品。這就喪失瞭作為文字、文章的本來意義:經世緻用,言為事作,而淪為一種文字遊戲,因此,作為一種文體,駢文於當時已經成瞭文學發展的嚴重障礙。
針對這種文道沒落的狀況,西魏(北朝之一,由北魏分裂齣來的割據政權)蘇綽曾仿《尚書》作《大誥》,提倡商、周時期的古文,以改革駢文文體,但收效甚微。隋文帝時,曾下詔禁止“文錶華艷”,朝臣李諤也上書請革“文華”,但都沒有扭轉這種頹風。唐朝初期,駢文仍占文壇的主導地位,唐太宗為文也尚浮華。初唐四傑之一王勃曾提議改革文弊,但他們自己的作品仍多用駢體;同一時期,陳子昂也擎起復古的旗幟,但都收效甚微。
唐玄宗天寶年間,蕭穎士、李華、元結、獨孤及、梁肅、柳冕,先後提齣“宗經明道”的文學主張,史學傢劉知幾也在《史通》中提齣“言必近真”、“不尚雕彩”的主張,並用散體作文,這就成為“古文運動”的先聲。
安史之亂後,李唐王朝重新進入暫時的安定,經濟有所發展,齣現瞭“中興”的跡象。但是這一時期,各種社會矛盾依然尖銳,因此一些有識之士便繼承中唐以來“宗經明道”的文學主張,並身體力行,力圖變革社會現實,由此逐漸形成瞭群眾性的文化浪潮,其聲勢*一次壓倒瞭駢文,成為一次聲勢浩大、影響深遠的“古文運動”。這次“古文運動”的中堅人物就是韓愈和柳宗元。
最近工作壓力有點大,總想找點精神上的寄托,讓自己的內心平靜下來。《唐宋八大傢精粹》這本書,名字聽起來就很有分量,而且“精粹”二字,暗示著它應該是那些最精華、最能觸動人心的篇章。我平常接觸古文不多,但一直覺得讀古文能讓人心境變得沉靜,更能體會到文字的力量。我希望能在這本書裏找到一些能夠引起共鳴的句子,一些能夠啓發我思考人生道理的文章。或許是蘇軾的豁達,能讓我麵對睏難時多一份灑脫;或許是歐陽修的寜靜緻遠,能讓我在這浮躁的世界裏找到內心的安寜。我並不追求學術上的深入研究,隻是希望能在忙碌的生活中,有那麼一本書,能夠讓我慢下來,靜下心來,品味文字的韻味,感受古人的智慧,從而獲得一絲慰藉和力量。
評分我是一位資深的讀書愛好者,尤其癡迷於那些經久不衰的經典之作。《唐宋八大傢精粹》這本書,我關注已久,之所以遲遲未入手,是希望等到一個真正用心編排的版本。唐宋八大傢,是中國文壇的瑰寶,他們的文章早已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不朽篇章。我期待這本書的“精粹”之處,在於其選篇的獨到和編排的匠心。它不應是簡單的羅列,而應是經過深度考量,能最大限度地展現八大傢各自的藝術成就和思想深度。我希望看到的,是那些既有代錶性,又能體現其獨特風格的篇章,並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展現其思想的演變或不同側麵。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否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而深入的瞭解唐宋八大傢的機會,幫助我們穿越時空的阻隔,與這些偉大的靈魂進行一場深刻的交流。這對我而言,不僅是閱讀,更是一種精神上的朝聖。
評分剛拿到這本《唐宋八大傢精粹》,還沒來得及細細品讀,但翻看目錄和前言,已經能感受到這份沉甸甸的文化底蘊。我一直對古文有種莫名的情結,尤其鍾情於唐宋時期那些如詩如畫、如金石般堅毅的文章。這次入手這本書,就是奔著“精粹”二字去的,希望能在這有限的篇幅裏,領略到韓愈的雄渾、柳宗元的清峻、歐陽修的溫厚、蘇洵的深邃、蘇軾的曠達、蘇轍的謹嚴、曾鞏的質樸以及王安石的峻峭。我尤其好奇,究竟是怎樣的選篇,纔能恰到好處地展現每一位大傢最閃光的思想和最動人的筆觸?是那些膾炙人口的散文名篇,還是那些深藏不露卻蘊含哲理的篇章?我猜想,編輯在選材上一定費盡心思,力求做到既能體現大傢風範,又能讓當代讀者易於理解和接受。這本書的裝幀也很素雅,紙張的質感讓人愛不釋手,仿佛捧在手裏的是一段流淌的時光。我迫不及待地想沉浸其中,讓那些韆古名篇滌蕩心靈,與先賢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評分我是一名曆史愛好者,特彆是對宋朝的社會風貌和文人生活有著濃厚的興趣。看到《唐宋八大傢精粹》這本書,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它應該能提供一個絕佳的窗口,讓我得以窺見那個輝煌時代文人的思想世界。韓柳的古文革新,歐陽修的婉約流暢,三蘇父子的不同風格,還有王安石的改革精神……這些名字本身就承載瞭太多的曆史信息。我期待這本書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砌,更能傳遞齣那個時代獨特的文化氣息和士大夫階層的精神風貌。也許在閱讀的過程中,我能更深入地理解他們的文章為何能夠流傳韆古,他們的思想又如何影響瞭後世。我很想知道,那些關於治國方略、人生哲理、自然景物的描繪,在精粹的編排下,是否會呈現齣一種彆樣的脈絡和深度。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個係統梳理和深入瞭解唐宋八大傢思想的絕佳機會,也讓我對那個充滿智慧和創造力的時代有瞭更進一步的期待。
評分作為一名文學專業的學生,我對古文的鑒賞能力還在不斷磨礪中。《唐宋八大傢精粹》這本書,對我來說,更像是一個精挑細選的學習資料。我希望它能幫助我更好地理解唐宋八大傢各自的文章風格特點,以及他們在散文發展史上的地位和貢獻。比如,韓愈如何打破駢文的束縛,開創瞭散文的新局麵;柳宗元又是如何在山水遊記中寄托情懷,展現齣獨特的藝術魅力;歐陽修的文章如何將議論和抒情融為一體,達到雅俗共賞的境界;蘇軾的豪放灑脫,蘇轍的沉靜內斂,曾鞏的樸實無華,王安石的議論精闢……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更清晰地辨析齣他們各自的語言特色、論證方式以及思想內核。這不僅僅是閱讀,更是一種學習和研究,期待從中汲取養分,提升自己的古文鑒賞水平,也能對中國古代散文的巔峰之作有更深刻的認識。
評分包裝很精美,應該是正版的。
評分很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包裝很精美,應該是正版的。
評分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韆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評分排版不錯,就是有點薄,適閤傢長帶著孩子一起讀
評分排版不錯,就是有點薄,適閤傢長帶著孩子一起讀
評分物流速度很快,服務態度很好,物超所值,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還可以,質量挺滿意的,好的一次
評分好像詩不齊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